米粒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家住偏僻的小山村,爸爸媽媽為了生計只好去城市打工,一年也就能回來一兩次給送些錢和衣服就又進城了。米粒從小就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對爸爸媽媽的印象十分模糊,即使爸爸媽媽回來也絲毫感覺不到孩子的興奮點,甚至看到爸媽米粒還會躲在奶奶懷裡,這讓米粒爸媽很是受傷。
原本爸媽覺得孩子還小,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和父母最親,其實不然,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的內心和誰最親,誰排第二位早就有了個排行榜,這不是血緣決定的而是以下這幾點決定的。
一、經常陪他玩的人
孩子小時候最愛玩耍了,無論是玩玩具還是去戶外,如果這個時候能陪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開心的玩耍,孩子當然會喜歡和你互動,也會增進孩子和你之間的感情。相反,每次孩子出去玩你都不在,想找你陪著玩玩具你卻一直在忙,讓孩子怎麼和你親你?就算養只小貓、小狗也是需要陪著玩的,它們才會對你搖尾巴,何況是孩子呢?不如多抽時間陪孩子玩耍。
二、經常陪孩子睡覺的人
孩子小時候腦部發育還不是很完善,他們通常通過大人身上的體味和體感來識別大人。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睡覺時身邊換人了,即使他們閉著眼睛也能發現後大哭的原因,孩子會找他所熟悉的味道和人躺在身邊,並且摟著大人的胳膊或是鑽進大人的懷裡,這樣才有安全感睡的才踏實。如果爸爸媽媽很久和孩子不見面,突然要摟著孩子睡覺,孩子很可能會大吵著找奶奶,這時候也不要太傷心,畢竟孩子和奶奶睡習慣了,不如慢慢來,比如溫柔的說給孩子講故事、唱歌之類的,循序漸進,孩子就和你親了。
三、經常餵孩子吃飯的人
寶寶不但會挑食物的味道,也會挑人,如果常常餵寶寶吃飯,寶寶肯定會越來越喜歡你,畢竟大多數寶寶都是個小吃貨。
想要在寶寶心裡有地位,趕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