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是海澱小升初不可跨越的一個硬性指標,絕大多數孩子僅是把奧數作為小升初的跳板,把課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奧數的學習中去。
無論是投遞簡歷後者是機構推薦,簡歷是不可規避的一個重要入學「法寶」,那麼如果奧數真的是不靈,是否還有機會能去到六小強或者是旗下的民辦校呢?
經歷了一個史上最痛苦的一個暑假,有的孩子收穫滿滿,有的不盡如人意,在一番努力之後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
對於簡歷比較突出的孩子,只需耐心等待學校點招的時機,而對於簡歷中等的學生,要麼全力做最後半年的衝刺,六年級寒假是一個分界點,要麼就轉移路線,不再死弄奧數,轉而抓一下綜合應試能力。
豐富簡歷和提升應試實力其實不完全對等,奧數比賽成績好,數學應試能力一般不會差,但是如果奧數比賽並沒有很突出,那麼也有可能把應試能力提升上來,可以刷導引基礎題、可以刷往年小升初真題、分班考試題,都會對應試能力有所提升。英語雷同,與其用大量時間準備劍橋登記證書,不如更切合實際的提升一下英語的做題能力,劍橋體系考察聽、說、讀、寫,而做題方面更側重考察詞彙和語法等。
所以切忌人云亦云,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性格特點、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發展方向等,所以只有根據孩子個體出發,做合理的學習規劃才更科學。
對於奧數二等獎水平的娃,除了學科能力之外,如果有校內榮譽或機構排名做加持,那樣進六小強的機率就會更大一些。
簡歷必備三要素:課外學科類證書、校內榮譽、機構排名或班型,只要是其中兩個因素相對突出,那麼就有一定的可能進六小強或旗下民辦校。
如果各方面都是三等獎的水平,原則上進入六小強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如果有關係加持或運氣不錯,進入了六小強,有一種情況孩子依然可以脫穎而出。那就是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且各科實力均衡。
近期有幾位初中家長在私下交流,今年的疫情,把很多孩子都打回了原形,原本學校管理的很嚴格,但是受疫情的影響不可能家長天天盯著孩子,打遊戲玩的根本停不下來,成績一落千丈,成績下滑之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自信心受到打擊,進入了惡性循環。
今年中考、高考自律生成為了最大贏家,而自主性較弱的孩子,也因此改變了人生軌跡。
先學奧數,看看程度,如果成績不突出,就可以分散一些精力抓其他學科,一言以蔽之,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是王道。
除了人大附中早培選拔活動,對於六年級升學的意義,2019年十一學校海選考試篩選生源,2020年人大附中&人分面試擇優錄取;清華實驗(和清華附中一體化)網上筆試選拔為主,機構推薦為輔助;北大附中(和北大實驗一體化)機構推薦,筆試或面試或直接錄取;首師大附中周邊小學筆試選拔,簡歷篩選直接錄取為輔;十一學校網上報名擇優直接錄取為主,機構推薦為輔;101中學機構推薦,擇優錄取。
綜上,可以看出,小強的側重點仍然在簡歷必備三要素的範圍:課外學科類證書、校內榮譽、機構排名或班型,如果應試能力也相對突出,那麼也會有機會上岸小強。每年的升學政策都會有變化,但是跑不出這幾種選拔方式,需要根據當年的政策走向和趨勢才能做出合理判斷,唯有補充自身實力,才是取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