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至今,眾多學校通過在線教育實現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當一方屏幕成為必須堅守的「戰場」,老師們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近期,新華網用一份問卷結果解讀了老師們網課的心路歷程,其中的調查,你怎麼看?
01
教師網課行為圖鑑
通過這份調查,我們發現,老師們為線上教學付出了很多。近4成老師每天用於線上教學相關工作耗時超過6小時,其中有13.6%的老師耗時9小時以上。其中最費時的環節是備課和批改作業,例如QQ平臺上一位「最拼」的老師最多一天內在線上批改1694份作業——即使這位老師一天有一半的時間用來改作業,平均每分鐘也要改完超過2份作業。
除了辛苦,老師們在線上教學過程中也面臨著各種挑戰,比如備課時間長、設備玩不轉、學生不積極、效果監測難等。
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下面的經驗值得借鑑。
02
如何備課更有效?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老師的備課方式值得借鑑。
他們採用適時溝通、集體備課、打磨細節的方式備好每一堂課。
要求每位老師的課程精益求精,要經得起所有學生的檢驗。老師們要全情投入,打造精品,用高質量的課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將來的高三複習打好基礎,減輕壓力。
老師們備好課之後,要把課件和作業提前一周發到群裡,除備課組長全面負責外,每節課都指定另一位教師審閱所有內容,反覆觀看,查找問題,及時提出修改意見。精心打磨,優化細節,大到對內容的刪減增補,小到對排版的規範美觀,幾乎是在用公開課的標準打造每一節課。
此環節過後,老師們方才開始利用EV錄屏軟體錄製微課,這個過程最是折磨人。
別看大家在平時課上都能做到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然而在錄課軟體啟動之後卻頻頻翻車:說了上句忘下句,口頭語太多,無法杜絕口誤……一遍不成再來一遍,反反覆覆,後期再利用Camtasia軟體進行剪輯和修補,25分鐘的視頻可能要花幾個小時進行後期處理。
雖然出品一節課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比平時多得多,但是大家心中始終有個樸素的信仰,那就是不辜負學生對我們的期許和愛戴,要讓他們像在校內上課一樣喜歡聽我們的課,學有所獲。
03
如何確保設備不「翻車」?
首先,需要靈活使用錄製視頻的方式。
常見的錄製視頻的方式有五種:
PPT直接錄製視頻,PPT中選擇錄製旁白功能,錄製後,PPT可以直接導出視頻格式;
手機拍攝或錄製,可以配合手機支架進行拍攝,也可以採用手機系統自帶的屏幕錄製功能,直接錄製視頻;
選擇專業的電腦錄製屏幕軟體,如Camtasia Studio等錄屏軟體進行錄製;
應用程式,如Explain everything、Show me等APP具備一邊畫一邊錄製的功能,手寫錄製視頻更方便;
採用直播平臺錄製功能,大多數直播平臺支持邊講邊錄,教師在直播的過程中同步將課程錄製下來。
與此同時,錄製視頻課程需要注意:多用問題,啟動學生思維;創設情境,貼近學生生活;注重交流,營造視頻中一對一的感覺;視頻短小且學習目標明確。
其次,靈活使用多個社交軟體。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楊錦的方法值得老師們借鑑。她在每天上課前,會在電腦端登錄網頁微信、企業微信和qq。
微信網頁版能保證老師及時看到學生的信息,網絡使用高峰期是上午,有的同學看視頻很卡,會通過微信向老師求助。
03
如何提高學生積極性?
首先,從評價入手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可以採用多種評價方式去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上交作業。
對比之前的情況對班級或者個人進行評價要注意:先揚後抑。比如,這樣評價大家的網課作業:「大部分同學有所改進」,及時肯定進步。對於個人的作業評價,我這樣寫道:「背書很好,越來越好了,書寫再端正一點就更好了。」對於班級網課的出勤這樣評價:「和前幾天相比,大部分同學網課上線時間都比之前多,大家贊贊的,繼續努力,認真聽課,認真答題!」
對比自己所教的另一個班級情況進行評價要注意:客觀積極。在一個班級中,我這樣評價:「最近孩子們的表現總體較之前進步不少,但是作業質量和9班相比略低,他們昨天優秀作業十多個,我們只有幾個。希望大家認真做作業、認真批改,爭取更多的優秀作業!」在另一個班級中,則是這樣評價:「最近孩子們的表現總體較之前進步不少,但是交作業和10班相比略遲,希望大家抓緊交作業,保證休息時間。」對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評價標準高一些,讓他們不斷進步,更上一層樓。
對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評價標準適當降低,讓他們不感到自卑,從而獲得成就感,注意因材施評。
其次,要注意關注到每一位學生。
在進行線上教學之前,可以先通過電話詢問、郵件通知、問卷調查、社交軟體溝通等方式,了解學生家庭條件,確保所採用的線上教學方式每個學生都可以適用;儘量採用所有學生都可以接受的簡單技術方式,而且要對學生進行適當培訓和學習準備說明。
教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要多互動,多關注不同學生的反饋,關注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與自主學習,培養數位化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能力;條件允許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個性化指導,採用文字、語音、圖文說明、直播或視頻的方式幫助學生解答疑惑。
04
如何及時獲取學情反饋?
線上學習中互動交流是難題。
教師要利用多種途徑增加互動,例如直播課堂留出學生提問、反饋的時間,運用釘釘、微信、QQ等平臺互動工具,通過語音留言方式跟蹤學生作業完成進度和情況。
線上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和學習情境來設置互動交流的方式。
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在平臺的討論區提問,或者利用選擇題、簡答題等測試方式採集學生的觀點,為後續設計問題開展學生討論提供基礎;學生觀看完錄播視頻或在線課堂,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利用投票、測試工具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還可以在平臺上給學生布置書面作業,通過作業批改來了解學生整堂課的掌握情況。
另外,還可以開展學生間的線上學習成果、優秀作業等展示,發揮學生集體教育功能。特別是一些項目式實踐性學習成果,可以在學生學習群中進行展示。
05
結語
疫情當前,網上教學是無奈的應急之舉。
「停課不停學」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離校不離教」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
教學相長,作為最原始最樸素存在教學雙邊活動,都在這場疫情面前面臨顛覆。
讓學生在家安心學習、學有所獲,是老師們在疫情防控期間最大的心願。希望每位老師都能做好「主播」,上好每一節網課。
來源:網絡
本文旨在分享,如涉及內容版權請聯繫刪除
THE END
清大燕園學習力
與您攜手
回歸教育本質
做良心教育
先提分後收費,不提分不收費
90天提高成績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