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抄襲」相互致謝:廈大院長博士論文再調查—新聞—科學網

2020-12-12 科學網

實習生 朱彩雲/製圖

實習生 朱彩雲/製圖

博士畢業論文正文近一半篇幅與自己所帶的學生碩士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近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蔡建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8月10日,《中國青年報》刊發《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指出廈門大學在7月14日宣布「進行調查」後,一直未公布調查結論。8月10日晚,廈門大學官方微博發布了《關於「蔡建春博士論文被指抄襲」調查情況的說明》。

廈門大學表示,蔡建春博士論文與兩位學生碩士論文的重合,皆來源於其博士期間主持的兩個項目,「不構成對他人科研成果的剽竊,但其在寫作及引文上的嚴重不規範行為屬於學術不端。」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曾「被抄襲」的碩士生黃安樂碩士畢業論文又與其師兄劉凱華的碩士畢業論文存在大面積相似,而劉凱華也為蔡建春的碩士生。同時,讀博期間,蔡建春本人另有多篇文章涉嫌「一稿多投」。

按照廈門大學的說法,蔡建春論文內容出現重合是因為他與學生一同享有項目成果。但該課題成果三度作為學位論文被陸續發表,過高的重合率為何順利通過審核?蔡建春本人多篇文章涉嫌「一稿多投」或「自我複製」,為何順利畢業?按照教育部對學術不端的處理規定,為何未見校方公布處罰措施?

廈大稱不屬剽竊系學術不端

廈門大學表示,8月9日,廈門大學學風委員會認定,蔡建春讀博士期間曾主持過「RNA幹擾技術在胃癌細胞侵襲力研究中的作用」及「shRNA沉默MMP-9及應對胃癌細胞侵襲力抑制的研究」兩個項目,擁有研究成果的所有權,蔡建春指導的兩個碩士生黃安樂和黃坤寨將上述兩個項目試驗結果應用於碩士論文,蔡建春本人也將其運用於博士論文寫作中,不構成對他人科研成果的剽竊,但其在寫作及引文上的嚴重不規範行為屬於學術不端。

教育部2016年9月起施行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根據學術委員會的認定結論和處理建議,結合行為性質和情節輕重,依職權和規定程序對學術不端行為責任人作出如下處理:通報批評;終止或者撤銷相關的科研項目,並在一定期限內取消申請資格;撤銷學術獎勵或者榮譽稱號;辭退或解聘;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其他處理措施。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該聲明僅表示,學校已按照「學風委員會的認定結論正式啟動相應的處理程序」,但並未說明將對蔡建春進行何種處理。

蔡建春2004年到2010年在廈門大學攻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的博士學位。他的博士畢業論文於2010年2月完成,共4萬字左右,其中有近半與其學生黃安樂、黃坤寨的碩士畢業論文相同。黃安樂和黃坤寨分別是福建醫科大學2008屆、2010屆腫瘤學專業碩士畢業生,蔡建春曾擔任他們的碩士生導師。蔡建春本人也是福建醫科大學醫學系本科畢業,2002年獲得該校碩士生導師資格。

目前,黃安樂、黃坤寨都是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醫生。而1998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14年間,蔡建春曾擔任該院副院長、黨委書記等職務。

8月11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聯繫上了蔡建春的碩士生黃坤寨。他回應稱,認同廈門大學的這份通報。

連環「抄襲」,相互致謝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蔡建春、黃安樂、黃坤寨論文的致謝部分裡,除了提及的部分老師相同外,還都提及了劉凱華。

劉凱華是福建醫科大學腫瘤學2007屆的碩士研究生,是黃安樂、黃坤寨的師兄,他的指導老師也是蔡建春。目前,他也供職於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劉凱華在碩士畢業論文《RNA幹擾建立MMP-9基因穩定沉默的胃癌細胞株BGC823》中的致謝裡,也提到了感謝師弟黃安樂。

黃安樂、劉凱華兩人碩士論文中的「原創性聲明」表明,「本人呈交的學術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導師蔡建春均在其上簽字。

《中國青年報》此前的報導顯示,蔡建春博士論文約4萬字,其中有近1.7萬字與黃安樂的碩士論文相似。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比對了黃安樂的碩士論文《應用RNA幹擾技術的MMP-9 基因沉默胃癌細胞克隆》與劉凱華的碩士論文《RNA幹擾建立MMP-9基因穩定沉默的胃癌細胞株BGC823》,發現除文獻綜述和參考文獻外,黃文2.7萬多字,其中約7300字與劉文相同。而劉文一共只有約1.3萬字。

值得注意的是,黃安樂與劉凱華兩人碩士論文相同的內容,也是蔡建春博士論文與劉凱華碩士論文相同的內容。

黃安樂和劉凱華的碩士論文顯示,黃文在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完成,劉文在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完成。

在兩人關於實驗目的的闡述上,都出現了「首次」「首先」的字樣,黃文指出「首先構建了低分化胃腺癌細胞BGC823的MMP-9基因沉默細胞模型。」而劉文則表述,該研究「嘗試在胃癌細胞中對MMP-9基因通過RNA幹擾進行沉默,首次構建了MMP-9基因沉默的BGC823細胞株」。

在黃的這篇論文中,除了材料與方法與劉凱華文章基本相同外,黃文結果與分析第一部分的2、3兩節也與劉文結果與分析大部分相同。黃文討論部分的第2節「pGenesi載體介導的穩定RNAi 系統」,與劉文討論部分的三節中的兩節內容高度相似。僅將其中的兩處引用作了字詞上的改動,如將「考慮到」改為「鑑於」,將「效應」和「半衰期」擴寫為「沉默效應」和「半衰期長短」。

黃文得出的結論也與劉文結論部分相似。在圖片使用上,黃文與劉文的10張圖中有8張相同。

福建醫科大學教務處實踐教學管理科負責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工作。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多次聯繫該科,試圖詢問幾位學生碩士論文相似率極高如何通過查重,但該科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規定,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

4年間同一成果申請3個學位,論文大面積雷同

廈門大學官方微博聲明中所提到的第一個項目是「RNA幹擾技術在胃癌細胞侵襲力研究中的作用」。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劉凱華的碩士論文附錄裡找到了類似的結果,其申請的課題項目為「RNA 幹擾技術在胃癌細胞侵襲力研究中的應用」,截至發稿,記者未能查到該項目的公開信息。

也就是說,廈門大學通告所稱由蔡建春主持的第一個項目「RNA幹擾技術在胃癌細胞侵襲力研究中的作用」,也是劉凱華碩士論文的來源項目。劉凱華論文的附錄顯示,該項目為獲廈門市衛生局重點科研項目,編號WSK200601。

按照前述的調查,黃安樂為劉凱華的師弟,黃文在劉文發表一年後發表,而作為兩人導師的蔡建春,又於黃文發表後近2年發表了自己的博士論文。三人是否一同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究?項目的終結時間是否早於黃安樂、蔡建春的畢業時間?研究是否一直在持續進行?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就項目的詳細情況多次撥打廈門市衛計委科教處電話,對方回應稱負責人不在。

比對3人的論文,記者發現,在結論部分,未有明顯的更新。在結論部分,蔡建春的5條結論中有3條與黃文雷同,最後的小結與黃文小結近似。而黃文的3條結論中有1條與劉文雷同,小結大部分來自於劉文的最後一條結論。也就是說,蔡文的小結與黃文的小結高度相似,而黃文的小結又與劉文的最後一條結論幾乎重合。

廈門大學通告提及蔡建春主持的另一項課題為「shRNA沉默MMP-9及應對對胃癌細胞侵襲力抑制的研究」。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在廈門大學醫學院公布的蔡建春履歷中,蔡建春曾主持過名為「shRNA沉默MMP-9對胃癌細胞侵襲力抑制的研究」的課題。

廈門大學醫學院官網顯示,該項目啟動於2009年3月,2012年4月終止。屬於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批准號為2009D004。

都有誰參與了這個項目?「被抄襲者」是否在列?福建省科技廳計劃項目管理系統查詢系統顯示,上述項目學科為腫瘤外科及普通外科學,成員為7人,其中高級職稱成員有3人,中級職稱和初級職稱各1人。系統顯示,項目負責人學歷為博士,單位為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在該項目結束後的第三年,2015年4月底30卷第4期的中華普通外科雜誌刊發了《基質金屬蛋白酶-9基因沉默胃癌動物模型的建立》。文章註明,該論文為「shRNA沉默MMP-9對胃癌細胞侵襲力抑制的研究」課題項目資助,第一作者為黃坤寨,黃安樂、蔡建春分別為第二、第三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黃坤寨及黃安樂的碩士論文中,並未有任何課題來源的標註。而在福建省科技廳計劃項目管理系統查詢系統上,該項目目前狀態為「未立項」。

廈門大學官方微博中稱,蔡建春論文寫作來源於兩個項目的研究成果,不構成對他人科研成果的剽竊。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在廈門大學論文庫存檔的蔡建春博士論文電子版中,其原創性聲明一頁均未填寫論文所屬的課題組、實驗室及獲得經費資助,且註明「未有此項內容,可以不作特別聲明」。

為詢問論文的紙質版一般是否填有課題組和實驗室,記者致電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圖書館,該館一位老師表示,「我們紙本和電子版是一致的」,當問到課題來源信息為何缺失時,該老師稱,「可能本來就沒有」。

博士期間蔡建春另有多篇論文涉一稿多投

廈門大學《關於我校碩士、博士研究生在學期間發表學術論文的規定》顯示,2005年6月27日起,該校博士研究生獲得博士學位之前,必須在全國核心刊物或國際同級學術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視同第一作者)以「廈門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發表2篇以上與其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

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不完全查詢,蔡建春在2004年至2010年間發表的論文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有1篇——《老年人食管鱗狀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及腺癌序列微衛星改變》。該文發表在2007年6月的《中華老年醫學雜誌》上。

該文第一作者蔡建春,標明來自廈門大學。其他幾名作者劉棣、劉凱華、張海萍、鐘山及夏寧邵,來源於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廈門第一醫院腫瘤外科廈門市腫瘤中心。實際上,在該文刊發前一個月,上述團隊已在《福建醫科大學學報》上發表了類似文章《老年人食管鱗狀細胞癌、腺癌和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微衛星改變》。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初步統計,上述兩文還與蔡建春的另外一篇論文《Microsatellite alterations in phenotypically normal esophageal squamous epithelium and metaplasia-dysplasia-adenocarcinoma sequence》也存在大面積相似,該文發表於2008 年7月的《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世界胃腸病學雜誌》)。

比對發現,這3篇文章均使用了近似的樣本,在材料與方法、結果和討論部分,除了部分語句經過調整語序外,內容高度相似,使用的表格和圖片也幾乎相同,在第3篇英文論文中,大部分語句都為直接翻譯。

像這樣「一稿多投」,內容、圖片、表格存在大面積相似的情況還出現在蔡建春的另一組文章中,即《胃癌組織中相關腫瘤抑制基因啟動子區甲基化狀態》和《老年人胃癌腫瘤抑制基因啟動子區甲基化狀態》,以及《胃癌組織和正常胃小凹上皮中抑癌基因E—cadherin hMLH1 APC和MGMT的過甲基化》和《胃癌組織中E鈣黏素基因啟動子甲基化狀態的研究》,它們分別發表於2007年4月10日第87卷第14期《中華醫學雜誌》、2007年7月第41卷第4期《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7年7月第29卷第7期《中華腫瘤雜誌》和2008年2月第23卷第2期《中華普通外科雜誌》。

同時,蔡建春曾於2007年署名發表的《老年人胃癌腫瘤抑制基因啟動子區甲基化狀態》,其中顯示,福建醫科大學2006屆腫瘤學碩士生劉棣為第二作者。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蔡建春該文也與劉棣的碩士畢業論文《胃癌相關基因啟動子甲基化狀態的研究》中的兩張圖表和部分結論相似。值得關注的是,劉棣該文並未標註任何課題來源,劉棣的指導教師也為蔡建春。

2008年9月24日印發的廈門大學研究生學術活動規範(試行)第四條規定,研究生不得實施以下違反學術活動規範的行為:引用他人成果不符合著作權法關於合理使用的規定而構成不適當引用,或者引用部分構成引用者成果的主要部分或實質部分;故意重複發表自己內容實質相同的研究成果。

廈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官網顯示,自2002年開始,蔡建春的導師張其清曾擔任廈門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醫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務。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聯繫到了張其清,他拒絕回答蔡建春博士論文如何通過查重並取得學位一事。他表示,自2010年以來,蔡建春已經很少跟他聯繫,關於廈門大學對蔡學術不端的認定,張其清稱要「問他自己」。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連環「抄襲」相互致謝 廈大院長問題博士論文再調查
    連環「抄襲」 相互致謝  廈大院長問題博士論文再調查  博士畢業論文正文近一半篇幅與自己所帶的學生碩士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近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蔡建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 廈大一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新聞—科學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與一名學生的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據兩名學生的碩士畢業論文記載,他們的論文指導老師皆為蔡建春。蔡建春在致謝中提到,「特別感謝兩位同學對本研究的幫助和支持。」
  • 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 致謝都部分一樣
    擁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
  • 廈大院長問題博士論文再調查:同一成果4年申請3個學位
    蔡建春的博士畢業論文正文近一半篇幅與自己所帶的學生碩士畢業論文雷同。中國青年報 圖博士畢業論文正文近一半篇幅與自己所帶的學生碩士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近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蔡建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 廈大一副院長博士論文涉抄襲學生論文:連致謝也抄
    蔡建春  擁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與一名學生的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據兩名學生的碩士畢業論文記載,他們的論文指導老師皆為蔡建春。蔡建春在致謝中提到,「特別感謝兩位同學對本研究的幫助和支持。」
  • 廈大中山醫院院長博士論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連致謝也抄
    擁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據中國青年報10日報導,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
  • 廈大院長問題博士論文調查:同一成果4年申請3個學位
    廈大院長問題博士論文調查:同一成果4年申請3個學位 原標題: 實習生 朱彩雲/製圖  博士畢業論文正文近一半篇幅與自己所帶的學生碩士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 廈門大學某院長涉嫌抄襲學生論文,相似度95.2%
    擁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與一名學生的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據兩名學生的碩士畢業論文記載,他們的論文指導老師皆為蔡建春。蔡建春在致謝中提到,「特別感謝兩位同學對本研究的幫助和支持。」
  • 江蘇一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 回應:引用自己文章
    資料圖近日,一封匿名舉報信流傳網絡,指稱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前院長顧為東的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這一指控遭到顧的否認。該舉報信稱,顧為東2001年於南京農業大學通過答辯的博士論文,大範圍抄襲了《江蘇產業結構調整的資本支持戰略研究》一書的內容。該書出版於2000年,巧合的是,顧為東任此書的副主編。
  • 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 院方:不知道怎麼回應
    資料圖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的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而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廈門大學官方今年7月曾表示,已成立調查組,但目前仍未公布調查結果。近一個月時間過去,校方對事件如何回應?
  • 吉大碩士論文被爆抄襲:除致謝外幾近完全雷同—新聞—科學網
    3月1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了吉林大學應用數學專業2008屆碩士畢業生李銳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一事。   其後,澎湃新聞記者再接獲爆料,一篇吉林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被指大面積抄襲瀋陽工業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
  • 湖南女廳官被指博士論文抄襲後 再被曝出碩士論文系抄襲
    湖南「70後」女廳官董嵐履新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不久,即被曝出博士論文抄襲一事。7月1日,湖南大學已就此事件展開調查。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屈茂輝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稱,如構成學術不端,則零容忍,董嵐雖系在職官員,但校方不會區別對待。
  • 這些個性論文致謝,每條都值得一尊奧斯卡獎
    胡江華同學(來源:浙江新聞)而胡同學的導師俞一波教授也非常支持自己學生的做法,還主動建議在微博上@ JJ.Lin,讓他也分享這個好消息。最沒節操的論文致謝2017年8月,時任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蔡建春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根據中國青年報記者的調查,蔡院長寫於2010年2月,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與自己三名學生黃安樂、黃坤寨和劉凱華的碩士論文高度重合。
  • 「致謝」的弊病與價值:別拿致謝不當論文—新聞—科學網
    在導師的印象中,過去學生的「致謝」常常會將一場嚴肅、緊張的答辯帶到另一種氣氛中,不掩飾、不誇張的真情流露,但這樣的情形如今卻越來越少。相反,「致謝」部分儼然成了學位論文抄襲、應付的重災區。幾年前,東北林業大學的一位博士因用文言文寫成的論文「致謝」一度走紅網絡。內容涉及論文寫作過程、學習期間的調研經過以及對70餘人的感謝。人們紛紛被他出眾的文字功底和濃情所感動。 但事實上,除去語言的形式,致謝的內容無非是師恩難忘、同學情重、親人支持、自我勉勵。重點在於,獨屬於每一個學生的過往細節以及誠懇的表達。所謂真情實感,既不會被埋沒,也不是包裝可以得來的。
  • 調查:翟天臨碩士論文被指抄襲陳坤本科論文
    原標題:翟天臨學術不端調查:碩士論文被指抄襲陳坤本科論文翟天臨被學術打假事件持續發酵,2月16日,北大發布對此事的調查結果,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學校同意光華學院2月13日對翟天臨作出退出該院博士後流動站的處理。不過,上述調查結果並未提及翟天臨學術不端的細節。
  • 碩士論文除致謝外一字不差續:調查結論今公布
    湖北工業大學一教師涉嫌碩士論文全文抄襲遭曝光華中師大:是否抄襲,結論今日公布本報訊(記者萬建輝) 湖北工業大學教師胡春林涉嫌全文抄襲廣西大學黃曉慧的碩士論文。胡春林碩士畢業高校華中師範大學昨日透露,該校已調查此事,是否抄襲,結論今日公布。
  • 對話|網友指廈大教授謝靈博士論文一案例造假:百分百是抄襲
    今年5月,網友青潤發現謝靈的博士論文《軟體企業績效評價實地研究》的案例疑似抄襲其2008年的博客內容。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問及謝靈此事,她表示,記錄這個訪談是為了了解技術人員對哪些績效指標感興趣,從而獲得相關詞彙,在後期計算詞頻,與其中的軟體專業術語和技術無關。
  • 碩士論文除致謝外一字不差續:調查結論今日公布
    特別策劃:深度關注論文造假案    湖北工業大學教師胡春林涉嫌全文抄襲廣西大學黃曉慧的碩士論文。胡春林碩士畢業高校華中師範大學昨日透露,該校已調查此事,是否抄襲,結論今日公布。  據中國青年報昨日報導,上海一所高校的博士生小唐舉報,他在中國期刊網發現兩篇標題同為《試論財經領域的新聞輿論監督》的碩士學位論文,除「致謝」部分不一樣外,標題、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內容、注釋、參考文獻完全相同,一字不差。  記者昨日就此事找到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譚根穩。
  • 寧夏醫科大學一碩士論文涉嫌抄襲同校畢業生—新聞—科學網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獲舉報,寧夏醫科大學一篇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同校的一篇5年前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然而完成於2013年的徐婷婷論文仍在「致謝」中感謝「寧夏醫學院基礎學院各位領導給予的幫助」,與周俊俊論文用詞完全一致。   12月8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就上述碩士論文抄襲一事致電寧夏醫科大學研究生院。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校方此前對上述情況並不掌握,將儘快進行調查核實。
  • 網友舉報碩士論文抄襲:文章除致謝外一字不差
    中國青年報5月25日報導了《「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後,引起廣泛關注。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舉報,他在做博士論文的時候,在中國期刊網上發現一篇比「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還要牛的論文抄襲事件,除了「致謝」不一樣外,兩篇論文的標題、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內容、注釋、參考文獻一字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