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受到連日來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的衝擊,已經有不少涉及到「種族」這一敏感問題的品牌和公司遭殃。可誰都未曾想到的是,這場迷惑的火竟然已經燒到了大洋彼岸,「黑人牙膏」品牌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近日,高露潔公司接受了路透社的專訪報導,針對近期以來其旗下的「黑人牙膏」屢次遭到投訴事件。據悉,投訴的理由大部分都是「名稱含特殊專用詞彙」、「有引導歧視嫌疑」和「假定人群種族」等,受此影響高露潔公司不得不出面回應並解釋這種商品的命名問題。
其理事會發言人稱:「我們正在和合作夥伴商量和評估完善反映的問題,包括品牌名稱。」有人解讀稱這種妥協的言論顯示,該公司已經疲於招架外來的壓力,並且在慎重的考慮「黑人牙膏」改名的問題,只等合作負責人首肯就可能真的要進行改名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品牌只在中華區售賣。也就是說這種「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風潮已經吹到了大洋彼岸。但考慮到在大中華區市場這種牙膏的銷量非常好的緣故,輕易改名會造成商業價值損失巨大,甚至牽一髮動全身的影響到旗下其他品牌的銷售,所以代理合作商會陷入兩難的境地,高露潔公司的聲明也頗為無奈。
而民眾紛紛評論稱,近日來因為美國抗議運動引發的迷惑事件實在越來越多。先是各種商業品牌捐助以死亡黑人弗洛伊德的名義,進行低成本代言;後有政治人士在靈堂跪到站不起來,哭的涕淚齊下;繼而還有大街上白人群體為黑人洗腳,甚至邱吉爾、華盛頓等人的雕像也被推倒,這些沒有太大實際意義的東西讓人覺得很反感。
但有媒體採訪了正在街上進行示威運動的一名非裔美國人,他表示包括他自己在內大多數人不在意這些東西,甚至認為這些早已經存在的品牌和種族歧視並不沾邊。而另一位遊行的黑人也表示:他們只想要平等對待,反對警察和國家機構對他們的各種歧視,並不關心這些品牌之類的任何東西。
知情人士稱,其實最近這些受到影響的「歧視品牌」大多數都是公司間的競爭操作的,這些互相傾軋的公司試圖擠佔更多的市場份額,於是就捕風捉影一些敏感的東西並誇大,再進行輿論宣傳引發種族矛盾。最後這些「歧視商品」就會被順理成章的下架,自己的公司產品會得到更大的市場。
而這些品牌正包括百事公司旗下、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傑米瑪阿姨」(因為品牌頭像為黑人婦女)被下架,隨後有著很久市場宣傳商標的例如「本大叔家的米」(宣傳形象黑人)、「巴特沃斯夫人糖漿」(頭像為黑人婦女)等多個商標也被捲入漩渦,相關方稱已經開始進行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