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肯德基在長沙12家餐廳發售「植世代牛肉芝士漢堡」、「植世代黃金雞塊」兩款植物蛋白製品,這也是長沙市民能在線下渠道買到的首款人造肉食品。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星巴克、喜茶、必勝客、雀巢、百草味、嘉吉等超20家餐飲食品企業入局人造肉「賽道」,消費者能買到的人造肉商品,也從漢堡、三明治延伸到了休閒零食、速凍肉餅、沙拉餐等。
所謂「人造肉」,即採用植物蛋白,多以豆製品為原料進行製作,在口感、觀感上追求與肉類相似的食品。那麼,人造肉是否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口感?它們的市場前景又如何?
■記者 黃亞蘋 實習生 周珈萱
體驗
「比真肉甜點兒,還加了點兒馬蹄」
「如果不說這是人造肉,能騙到不少人,口感可以以假亂真,但顏色比常規雞塊淺一點。」家住開福區福園西路的周小姐嘗鮮後表示,黃金雞塊加了點馬蹄,有點甜味,沒有真雞肉的紋理感,更像是放了很多麵粉、調味料及一點兒雞肉的雞塊。
12月14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購買了一個「植世代牛肉芝士漢堡」。打開這個漢堡,首先能看到一塊比常規漢堡厚一點的棕褐色「肉餅」及一整塊芝士片;用水果刀切開「肉餅」時,更像是在切一塊鬆散的豆腐乾,外觀與常規商品無異。
從價格方面來看,「植世代牛肉芝士漢堡」零售價為35元,比同店32.5元一個星級厚作和牛堡貴了2.5元;「植世代黃金雞塊」每盒零售價11元,內有雞塊4塊,普通款黃金雞塊每盒為11元,內有雞塊5塊。不過,若消費者購買可樂、漢堡與黃金雞塊搭配的單人餐,只需39元。
行業
入局者眾,國際市場一片看好
2019年5月,被稱為「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首日暴漲163%。與一年前相比,「人造肉」不僅僅是資本市場的熱點;在消費端,一批以植物肉為賣點的休閒零食、速凍肉餅、沙拉餐等逐漸推向市場,受到熱衷嘗鮮的消費者追捧。
12月9日,雀巢宣布旗下亞洲首條植物基生產線在天津正式完工並投入生產運營,其將面向零售渠道推出聚焦家庭晚餐、深夜加班和三代家庭等3大消費場景的6款預製新品及面向專業餐飲行業的4種產品。與行業集中試水的漢堡、三明治不同,雀巢「嘉植餚」在零售端首次推出的是宮保雞丁、麻辣香鍋、獅子頭等中式菜餚。
此前,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在門店「奈雪夢工廠」中推出了3款人造肉產品,1000個人造肉漢堡不到一小時便被一掃而空;零食品牌百草味也在天貓旗艦店銷售過煙燻小片腸、麻辣植系牛肉及人造肉粽,在售商品月銷量均已超過1000筆;7月4日,Beyond Meat人造肉速凍肉餅上海盒馬鮮生門店首發,盒馬方面透露,長沙市民預計明年也能在門店買到該款生植物肉餅。
據三湘都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星巴克、灣仔碼頭、達能、喜茶、周黑鴨等超20家企業或聯合人造肉生產商聯名發售相關商品,或在中國建設人造肉工廠。人造肉賽道上,因有新選手不斷加入變得熱鬧起來。
觀點
價格稍貴,市場尚處「嘗鮮」階段
事實上,人造肉在素食圈已流行了好多年。素食主義者鄧女士就介紹,用蘑菇、雞蛋白、豆製品等為原料,加上不同佐料進行輔助烹飪,能做出素肥腸、黑椒菇排、素鵝、素披薩等與肉類口感相近的菜品,「在開福寺周邊,就有好幾家素食餐廳。」
採訪中,部分消費者認為,「人造肉」以植物成分代替肉類的做法,更適合健身愛好者用以保持身材,嘗鮮後,是否會長期購買,還要考慮價格、口味等因素;也有人認為,人造肉就像是中國一直都有的「素雞」零食,但兩者價格卻有較大差距。
「人造肉在中國,仍處於嘗鮮階段,行業也沒有行業標準或者國家標準,更多的是企業標準,還未成熟。」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儘管人造肉在資本端和企業端都被熱捧,但人造肉的口感、味道與真肉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企業仍需加大創新研發,讓產品的營養、口感更受歡迎和認可。
此外,MarketsandMarkets在上述報告中提到,受飲食習慣、文化、宗教、社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中國消費者可能較難改變傳統飲食習慣,造成「人造肉」類食品推廣較慢。短期內這種「新生代食品」不會完全取代肉類產品,「改變消費者食譜」的可能性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