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臺灣政壇最懸疑的戲碼總算落幕,民意支持度持續探底的「行政院長」林全,以「有利總統人事布局」為理由請辭,可望由 「賴神」臺南市長賴清德接任。政壇皆知,獨派對林全「內閣」「老藍男」早已忍無可忍,欲去之而後快,林下賴上在民進黨內也傳聞許久,賴清德「組閣」並不令人意外。不過,蔡英文此時任命「獨派」組閣,大陸將如何解讀?以賴清德的政治性格,對朝野關係與社會安定是正面或是負面訊號?
兩者的答案可能都是負面的。加上賴清德的性格、作風迥異於林全,賴、蔡都是強勢領導,未來「府院」關係恐怕會驚奇連連。看來,臺灣的動蕩將更嚴重。
賴清德從臺南市長到「行政院院長」,這一步跨越的幅度並不小,位階與職權瞬間擴張好幾倍,被檢視與考驗的層面同樣也放大了好幾倍!過去放個颱風假就可以被封為「賴神」,在大臺南呼風喚雨,如今晉身中央政壇,從個人言行到決策風格,就都得要攤在陽光下了,這一關卡,對賴清德個人,甚至對下一階段的民進黨,都是不小的考驗。
當然,合理估計這波改組是政治妥協的結果。林全的聲望比蔡英文還低,2018地方選舉戰鼓頻催,蔡需要一位基層選舉出身的政治人物掌握行政資源,才能有效動員行政資源支持選舉。加上「獨派」逼宮孔急,賴的出線早已被鎖定,會拖這麼久,應該是蔡英文仍未下定決心。
可想而知,就算是妥協,還是有其政治精算的背景。賴清德首先將面對一例一休改革、供電吃緊困局等政策爛攤子,應付得好是雙贏;應付不好,賴的光環將受傷,過往經歷「行政院長」磨練的政治明星很少不遍體鱗傷的!而對賴清德而言,這是躍升中央政壇的關鍵階梯,過了這一關就算是正式晉升最高級別的PK場域了!
不同於林全,賴清德「組閣」更多的效應是在政治衝擊上!試想,一個由深綠「獨派」力拱出來的人選,會給對岸傳達怎樣的訊息?賴清德曾在今年6月間突然冒出一句「親中愛臺」,引發政壇漣漪,才沒多久又改口澄清,重新回到「臺獨」基本面。
這場政治修辭遊戲意欲為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賴清德深綠的言行,隨便Google都是一長串,要說當了閣揆就馬上髮夾彎,甭說對岸不相信,他自己想演都可能不自然!
這也意味,改善兩岸關係並不在賴清德的政治議程上,這個地盤還是牢牢抓在蔡英文手中,要怎麼啟動下一步,還是得小英說了算!只不過,看在大陸的眼裡,一個不接受九二共識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加上一個深綠的閣揆,要說這個組合在兩岸政策上會有怎樣的突破與創新,北京大概不會有任何期待吧!賴清德「組閣」對兩岸關係的效應是負面的。
在朝野關係上,賴出線後應該更不會有緩和的機會。過往藍綠博弈,賴清德從來都是鷹派,擔任「立委」時是如此,當上臺南市長之後亦復如是。賴清德在綠營中享有那麼高的聲望,大半是靠他與藍營不妥協的對抗打出來的,要他換成慈眉善目與藍營妥協周旋,恐怕很難。更何況從《黨產條例》、年金改革到前瞻預算,朝野早扯破了臉,溫和如林全都如此,賴神接棒之後,怕也只會火上添油吧!
賴清德的出線,當然也牽動了下一階段地方政治版圖的布局。賴清德原本一路都在規劃北上角逐新北市百裡候,如今晉身閣揆,綠營在新北市將重回戰國時代,當然這也將影響藍營的布局。同樣地,少了「賴神」的大臺南,也將陷入大綠小綠競相出頭的局面,甚至整個2018年的地方選舉都會因為缺了賴清德,而會有完全不同的腳本。
該社論認為,更值得注意的一項政局走向是未來的府院關係。賴清德畢竟不是林全,他的政治聲望與份量全是自己打出來的,毋須再靠蔡英文提供加持;加上他的出線,已被部分論者解讀,是為了挽救聲望低迷的蔡當局,假如這種解讀不離譜,那麼賴清德勢必將擁有自己的政治議程與盤算,不會全隨著蔡英文起舞。另一方面,蔡英文肯定也不會自動釋出權力,兩人又都是2020年代表民進黨出馬競逐的可能人選,可預見未來從人事到政策,一個嶄新的府院關係,將全面牽動下一階段臺灣政治的走向!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