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迷Wiki興趣社群:遊戲玩家平臺的另類突破

2021-01-07 快科技

「在著迷上,最有價值的是人。而媒體,只是著迷某一個階段的樣子。」著迷創始人陳陽說。2014年2月,著迷獲得由復星集團旗下昆仲資本領投,藍馳創投追投的1.3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

目前,著迷Wiki是著迷最大的產品模塊,類似於國外的Wikia,後者是維基百科中衍生出來的垂直於遊戲、娛樂等行業的盈利性產品,創立於2004年。2013年開始,著迷Wiki把著迷帶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並使陳陽看到了一種可能,「遊戲內容只是著迷的一個切入點,著迷不僅是一個遊戲社群平臺。」

內容:不僅UGC,而且更智能

「影響用戶的東西有很多,顯然內容是成本最低的一個。但前提是內容是要有差異性的。」陳陽說。著迷從一開始就試圖尋找一種讓用戶按照興趣聚合的方式,在遊戲行業裡摸索了兩年,直到2013年受到Wikia的模式的啟發。隨著社會化新媒體和視頻網站的發展,對於傳統遊戲媒體來說,所面對的最大威脅已經不是來自於同行的激烈競爭,而是玩家社群的崛起。玩家成為內容創作者,且這已經成為一種大勢所趨。

面對這樣一股提供遊戲內容的新力量,傳統遊戲媒體的應對方式是投入更多的資金,力爭製作更精良的內容去吸引玩家。「遊戲行業跟財經這種專業領域是兩件事兒,專業領域內容不以多取勝,作者比較重要。但遊戲行業是一個以興趣引導的行業,玩家憑興趣做選擇。玩家的興趣點是非常多樣和分散的,這種離散反過來對內容的要求非常高,考量的是創造和生產內容的方式。」陳陽說。

他從Wikia那裡得到的信心是,這股玩家社群的力量如果被合理、有效地運營,就能把他們變成著迷的資源。用戶基於興趣產生內容、整理內容,再把很多的用戶吸卷進來。讓人和內容這兩條線交織在一起螺旋上升,並自生長。著迷在這個過程中要做的就是,將用戶產生內容的過程和獲取內容的方式變得更便捷和智能。

培育社群中的自媒體

「很多人以為在Wikia模式中是80/20法則運行的,即只有20%的用戶是內容貢獻者,80%的用戶則是內容閱讀者。其實不然,是1%有時甚至更少比例的人帶動那99%的人。」陳陽說。擺在他面前的第一個問題是,這1%的重度核心玩家為什麼來著迷?

事實上,著迷Wiki的競爭對手不僅是其他遊戲媒體,還包括遊戲社區、社會化媒體平臺及視頻網站等等。核心玩家通過視頻、社會化分享等方式展示自我,更多的玩家則通過觀看閱讀這些內容來學習遊戲技巧、參與遊戲討論。況且,這些社會化平臺的流量更大,為什麼玩家要選擇著迷這樣一個初創的平臺呢?

著迷的做法是,首先讓內容分享變得更適合遊戲業態,更方便快捷。也就是將用戶貢獻內容的成本降到最低。有意識地降低門檻,把遊戲相關的信息收集回來,這是垂直平臺與大眾化平臺之間的區別,後者並不是專門為了遊戲分享而設計的。

為此,尤其針對移動端的內容輸入方式,著迷開發了一些內容分享新功能,比如之前用戶只能通過輸入框填寫內容,費時費力,現在則可以通過一兩個點擊,提交一兩個數據,就可以進行分享。針對一些遊戲,用戶通過提交數據產生的信息,一個星期下來會有幾千條。「過去一年半當中,有10萬多玩家,參與了整個著迷Wiki的建設。」陳陽說。

將內容工具化

但僅有大量內容還不夠。究竟什麼是只有第三方內容平臺才可以提供,並且被玩家所迫切需要的內容?這是擺在著迷面前的第二個問題。

著迷開始在內容輸出上動腦筋。既然玩家和遊戲內容平臺之間的信息壁壘已經被突破,那麼玩家對內容平臺的依賴性更多集中在某些特殊的便利而非遊戲資訊上。對比傳統遊戲媒體,陳陽發現,傳統的編輯方式下,大量的遊戲內容和數據都是以文章方式呈現在玩家面前,這對於大部分玩家尤其是移動端玩家來說,獲取成本太高了。怎樣讓玩家閱讀這些信息更便利?「著迷Wiki是收集用戶需求的通道,但大量的內容傻大黑粗地堆在那裡對玩家的吸引力非常有限,還需要進一步產品化。」陳陽說。所謂的「產品化」,就是將用戶產生的內容數據系統梳理,把原先的遊戲內容數據變成一個個獨立的工具化產品。著迷的做法是,將玩家分享遊戲內容提煉打包,以卡牌的形式做成插件呈現給玩家。這個插件裡會包含比如卡牌對比、卡牌成長、卡牌篩選、陣容對比等等。著迷現在已經有一個龐大的遊戲插件庫,被玩家稱之為「神器」。

不止於遊戲

陳陽對著迷Wiki的深度挖掘不止於此。「wiki興趣族群是一個基礎,上面一定會長出有意思的東西來。著迷的業務核心是通過一個先進的內容生產方式和運營方式,把更多有共同興趣的用戶集合在著迷裡。這樣的生產方式,我們在手遊領域已經被驗證了,今後會往有更大流量、更多用戶群、更具社會性的領域裡面去,比如動漫、影視等泛文化領域。」陳陽說。

這種延伸發展思路,已經得到國外Wikia的驗證。它目前在全球擁有1.2億用戶,有3400萬個由用戶建立的內容頁面,40萬個粉絲社區涵蓋遊戲、音樂、動漫、圖書和生活方式等領域,以200多種語言形式呈現出來。

而從更深層次來講,這種發展模式與網際網路上普遍的倒流思路迥然不同。Wiki興趣族群基礎上,長出遊戲、動漫、影視等泛文化產品,更像一種開源的思路。不是把流量從一個產品導入到另一個產品當中,而是用興趣聚合的方式,進入更大流量來源的領域。對於平臺來說,它的邊際成本是越來越小的。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用戶也自然地帶上了興趣標籤。

相關焦點

  • 著迷Wiki興趣社群:一個遊戲玩家平臺另類突破
    「在著迷上,最有價值的是人。而媒體,只是著迷某一個階段的樣子。」著迷創始人陳陽說。2014年2月,著迷獲得由復星集團旗下昆仲資本領投,藍馳創投追投的1.3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目前,著迷Wiki是著迷最大的產品模塊,類似於國外的Wikia,後者是維基百科中衍生出來的垂直於遊戲、娛樂等行業的盈利性產品,創立於2004年。
  • 艾瑞:著迷 WIKI 助力移動遊戲重度化發展趨勢
    從玩家2016年的調研數據中就可以看出,僅有18%的用戶表示其每日遊戲時長小於半小時,28%的玩家表示相對去年,其玩移動遊戲的時間變長了。玩家的移動遊戲選擇從輕度的休閒類遊戲,向策略類、競技類等更為重度的遊戲發展。而在這些中重度遊戲中,玩家非常希望能夠有一個平臺獲取最新的遊戲資訊、了解遊戲的攻略知識、和玩家大咖溝通遊戲中的心得體會。
  • 著迷WIKI:優質內容和用戶是新鮮血液
    搭建玩家與遊戲廠商的溝通平臺,提供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是著迷WIKI目前最精於突破的點。據悉,DQX從2016年公布伊始,著迷WIKI便受到盛大的青睞,並與之達成深度合作,成為官方遊戲內容運營者。擁有包括遊戲官網、官微、客戶端在內的整個盛大官方遊戲入口,著迷WIKI力圖從各個渠道多維度覆蓋不同屬性的玩家與潛在玩家,在服務好現有玩家的同時為DQX源源不斷的輸送「新鮮用戶」。
  • 興趣激發創造力 著迷MC大賽凸顯WIKI價值
    不同於以往搭建電影、動畫或是遊戲的景物為目標,此次活動以還原中國消失的古蹟為主題, 15支國內頂級MC團隊、大神級評委、國家建築師聚集在著迷WIKI,為MC玩家呈現了一場極具「中式特色」與「人文價值」的視覺盛宴。活動期間,著迷WIKI攜手鬥魚直播對賽事、評審過程進行了直播報導,參與互動的觀眾達數萬人,與MC賽事有關的微博話題訪問在短時間內突破13萬次。
  • 著迷Wiki:行走在中國的Wikia
    而在中國,Wikia還有一位「遠親近宗」,即著迷Wiki,一個由遊戲垂直領域發展起來,同樣強調「興趣」和「參與」,並覆蓋了中國市場上大部分最熱門、最流行遊戲的興趣資料庫,目前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用戶、遊戲廠商。
  • 著迷Wiki:手遊在線主題百科謀變聯營
    借鑑國外的Wikia模式,著迷以手遊攻略起家,以玩家的「興趣和參與」切入,搭建提供內容和指導性的分類化指引的平臺。  著迷創始人陳陽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精準內容找到精準用戶,通過社區化孵化遊戲口碑,實現遊戲和用戶的對接。以此通過遊戲商深度合作、電商等方式進行多元化盈利。」
  • 遊戲史上最硬核的武俠遊戲:為研究攻略玩家自創百萬字wiki!
    在這個遊戲數量爆炸的年代,大多數遊戲都走上了輕量化的道路,但總有一些遊戲堅持初心,用龐大複雜的系統致力於為玩家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2013年,蘋果商店上架了一款現象級的武俠遊戲,僅僅10天時間就徵服了百萬玩家,它就是在中國武俠遊戲史上留下重重一筆的金庸群俠傳X!
  • 《碧藍航線》wiki地址分享 wiki網站入口在哪裡
    導 讀 碧藍航線wiki地址在哪?碧藍航線wiki地址分享。
  • 著迷WIKI:靠興趣社區降低獲取用戶成本
    告別Social media的時代,著迷WIKI帶來了著迷自身的成長,迎來了網際網路上的一個新時代——Social Community。也就是說,在手遊的上遊,需要有一個根據遊戲內容、IP為核心的興趣社區,來聚合相應的興趣用戶。於是,陳陽看中了基於興趣的主題百科。雖然決定了方向,但過程並不一帆風順。著迷自2011年起,就開始做社區內容,先後嘗試以Twitter、Facebook等形式作為載體,但結果都不夠理想。
  • 另類遊戲玩家:多益網絡的長線情懷丨商業模式
    與大多數遊戲公司做平臺、搶市場不同,多益走的是產品路線,深耕MMO(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大型多人在線)遊戲領域,推出的《夢想世界》系列迭代創新,已運營11年;《神武》系列經過8年打磨,最新上線的《神武3》持續排名遊戲暢銷榜前列。唐憶魯堅持認為多益要自主運營和自主研發,基於打造回合制遊戲,聚合忠實玩家。
  • 《FGO》wiki公測試玩介紹
    ,玩家們每天都期待著FGOwiki安卓或者iOS版本正式的公測時間,有很多玩家都在問小編FGOwi... 今年最新推出的FGOwiki即將火爆公測,每一款遊戲都要經歷封測、刪檔內測、不刪檔內測、公測等幾個階段,玩家們每天都期待著FGOwiki安卓或者iOS版本正式的公測時間,有很多玩家都在問小編FGOwiki什麼時候公測?FGOwiki什麼時候出?
  • 知名的興趣社群平臺小打卡是如何獲得5000萬用戶的?「黑盒研究內參...
    目前小程序玩家裡,拼多多、京東等騰訊合作夥伴佔據巨大流量,而在工具類目裡,小打卡則是一直名列前茅。小打卡是早期是一個打卡工具,目前是國內知名的興趣社群平臺。在這裡,能快速發現你感興趣的圈子;加入圈子,有達人帶你玩轉各種興趣,有同好一起分享,一起成長。成立兩年多,用戶量已經達到 5000 多萬,阿拉丁工具榜單排名第二。
  • 著迷Wiki的思考:用興趣聚合用戶 建立一座帝國
    一款熱門遊戲在2013年底結束了主流市場推廣,常規的遊戲媒體的攻略專區站的內容可能就更新放緩了,但這款遊戲Wiki頁面在玩家的貢獻中一直在生長,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這款遊戲的Wiki一共積累了7000多頁內容,這款遊戲的名字是《我叫MT(微博)》。  國內有沒有類似的產品獲得成功?如何進行商業運作?
  • 遊戲百科WIKI模式,2年聚集百萬用戶的秘籍
    2011年,著迷成立,創始人陳陽做的是遊戲行業的垂直社區,隨後,相繼嘗試過幾種形態的社區產品,都沒有成功。2012年底,一次偶然也是必然的機會,讓陳陽走上了遊戲WIKI(又稱「遊戲百科」)之路:把框架搭好,讓用戶生產內容。
  • 忘仙美女玩家另類修仙G點
    《忘仙》中的美女玩家是越來越多了,她們在遊戲中集群出動,逗寵遛坐騎,尋求別樣修仙體驗,不走尋常路!她們甚至還號召更多志同道合的玩家與她們一起顛覆傳統修仙模式,開啟無拘無束的修仙生活,踏上另類的修仙之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她們到底有多離譜吧!
  • 「黑色星期五」屬於遊戲玩家的狂歡,盤點各遊戲平臺打折力度!
    遊戲玩家的狂歡,黑色星期五終於來了!錢包準備好了嗎!多個遊戲平臺開放了黑五打折促銷活動,爆款遊戲數字版終極禮包便宜的不得了,簡直不要錢!接下來,小編盤點一下各個平臺的打折力度!STEAM的秋季特賣會,小編認為還是差點意思,低至2.5折的優惠,可惜沒有小編喜歡的遊戲,賽博朋克2077還是那麼貴。巫師3大佬們可以入一款38塊還是很香的。大佬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遊戲喜好進行篩選遊戲類型,都有很多優惠的。育碧商城:最大享2折優惠!熱銷遊戲《看門狗:軍團》75折,捆綁包8折優惠,小編認為力度小啊!
  • 玩家盜印碧藍航線wiki,被揭發後竟謊稱自己患病去世又復活?!
    隨著遊戲內容的逐漸增加,消耗大量精力整理各種資料顯得並不現實,各種資料書與設定集應運而生,為了盈利,盜印與抄襲等行為近年來層出不窮。最近,某位玩家在B站上出售自己印刷的碧藍航線實體「教科書」,實際上卻盜用了wiki的大量材料與攻略,被揭發後居然做出了一連串匪夷所思的操作。對這件事有所關注的朋友們可能在B站看到過年初上傳的碧藍航線課本,總主編的確是這位燕千,視頻出名後很多觀眾對此很感興趣,希望得到課本的實體版。
  • 通過數據成就遊戲的頭號玩家 盡在VP電競資訊平臺
    譬如,16年的KPL聯賽(王者榮耀)觀賽人次突破3.5億,日觀賽峰值超過800W,3600W用戶參與了實時的賽事互動。截止2019年,中國電子競技遊戲市場收入近千億元規模,廣闊的市場前景也細分出了一些為玩家提供遊戲賽事資訊的服務平臺——VP電競。   對於電競觀賽用戶而言,約過95% 的人有參賽意願,提升技術變成了大多數用戶觀賽的主要理由,其次是才是深入了解遊戲,最後才是休息娛樂。
  • 從圍觀到雲玩家,「直播類」遊戲為何一步步走向風口?
    但他仍然希望奧爾康能夠在技術上實現突破,最終,一個在今天看來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遊戲出現了,遊戲只有一個點和兩個光標,外帶電子記分區,對戰方式就是移動光標接住點再彈出去,就像桌球一樣,也因此它被命名為《乓》(Pong)。
  • 寶通科技遊戲新品發行再獲突破,為業績增長注入新動力
    在未上線之前,遊戲已在各大知名平臺包括"4gamer、gamewith、ファミ通App、AppMedia、電撃オンライン"等開啟預約註冊,預註冊人數突破100萬,備受日本玩家們青睞!數據顯示,遊戲上線24小時內就創造了十分亮眼的成績,榮登日本iOS&;Google Play雙平臺免費榜TO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