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之旅》很多人說京都值得一來,不只因為城市的古老和有味道

2020-12-22 西域雪蓮香

從日本京都回來已經十多天了,腦海裡還時不時浮出那裡的一些畫面,引我久久回味,在那裡的時候總想:沒事,離得近,後面可以再來。卻發現,再去也並非那麼容易,就像好多人當初去的時候辦了三年籤五年籤,以為會去很多次,然而等到過期,很有可能也只是去了一次而已。

我們的行程定的突然,果粒兒同學看到他朋友在朋友圈發的日本旅拍計劃,就想著我們也可以去那拍,我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就定下付了定金,導致他自己後來工作忙得抽不開身也只能前往。雖然我心裡頗有微詞,但想來,我的這種猶豫不決瞻前顧後也許只能在這種情況下才出得了門吧,總之京都之行於我還是相當值得的,回來不禁感嘆幸好義無反顧地去了,如果拖延又不知要拖到幾時。

我們的行程是3月31號晚上到,4月6號晚上回,來回7天,但只有6個白天的時間,最後一天下午就得往回返。由於所有去過日本的朋友都給我大力推薦京都,時間又不長,所以整個行程都定在了京都,沒想著去別的地方,哪怕離得很近的奈良、宇治也沒去,可能是我們玩的太散漫了,去哪都沒趕時間也沒早起,就在京都晃蕩了。

飛機在關西機場降落,剛進入陌生的國度,一切都是新鮮的,雖然語言不通,但似乎幹什麼事都不妨礙,而兩個人一起更可以讓心全然放下任何戒備。填完入境申請表走完一系列流程終於進來了,接下來是看怎麼從機場到京都的住處。雖然看了一些攻略icoca卡早已買好了,但依然不知道怎麼走,查也沒查明白,憑直覺摸索著買到了從關西空港到京都的JR特急列車的票,進站等車、上車、車走、車到站,前後一個多小時,本來一切都很好。

但我們在京都站下車後還要再轉乘三站地到達二條站,因為站內可以直接轉就沒出站,結果最後出站的時候就有問題,於是就拿著車票和公交卡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因為語言不通,比劃了幾下,他把我們的公交卡拿過去處理了一下就讓我們出來了,沒想到各自給我們的卡扣了至少1800日元,當然這是第二天坐公交看到餘額時發現的,其實只要扣210日元就夠了。我真是惱火又懊悔,怎麼就不通語言,怎麼就不出站再進站,怎麼不說明白就讓人扣款?真是自責不已,竟然犯這樣的錯誤,後面幾天一想到這我就懊悔影響心情,而另一位人家一點都沒受影響。

某天夜歸時拍下的超市一角

然而,最讓我開心的是,我們住的地方有一個大超市,看到的一瞬間開心極了,雖然晚上快十一點了,回去放下東西便去超市打量了一下,先買個酸奶來喝喝,然後去了邊上的一品拉麵店吃了幾口飯就回去休息了。夜靜悄悄的,街巷住戶的門口擺滿了花花草草,處處都是人造的一方小景,一切都新鮮又有光感,這便是3月31號夜的情形。

來之前我是做過一些攻略看過一些介紹的,可是到這裡之後,看了什麼全然不記得了,也不知道具體要去哪了。四月一號一大早,果粒兒同學起來就去超市買了牛奶、草莓和蛋糕,吃了個像樣的早餐。這幾天的天氣特別冷,天時不時地飄著雨點,我是特別怕冷的人,一冷整個人就凍的瑟縮著,手腳冰涼幾乎什麼都幹不成了,但門還是要出的。

這邊路的行進方向是與我們日常的方向是反著的,要正過來得費些勁,走到一個公交站牌,看著地圖上相對熟悉的字眼「祗園」,又選了輛站名有相似字眼的車就上了,快到四條的時候眼看越來越繁華,然後就在祗園附近下了車,面前一個巨大的知恩院的牌子,但也沒急著進去,因為某人又餓了,要吃飯。附近吃了飯然後看到個帆布包店,進去看了都很不錯,但是沒買,想後面再來看看,結果也沒來,回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店就是一澤信三郎的帆布包店,去之前果粒朋友還給他專門推薦了這個布包店,只說了信三郎三個字,然後他就沒認出來。

進門先給最愛的石燈來一張

飯後開始閒逛,就先去了對面的知恩院,門庭高大壯闊,臺階的青石板寬闊舒適,走在上面特別舒服,即便往上爬也不感覺累。天冷,櫻花都沒怎麼開,只有零星的幾朵,某人抱著手機一路討論工作,我也逛的興味索然。

貌似是知恩院後門

出了知恩院,連著的是青蓮院,早就聽人提起,可是進去之後沒看到什麼人,也沒找到門,似乎剛進去沒走兩步就被堵死了,不知是不是走錯了門,總之在有個需要脫鞋進去的門前就停住了。

院內一方枯山水小景

從青蓮院退出來後在大街上漫無目的晃蕩,這一帶的街巷起起伏伏高低錯落,隨便一個角度望去都自成風景,小花隨處可見,沒想到國內賣的不便宜的雪柳這裡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溪水潺潺,不知名的路,以及一些無處安防的情緒,飄蕩在冷風中,異鄉的街頭,不時躍入眼帘的小神龕,鮮豔的花朵引我前去,啊,竟然是假花!四下無人。不知為何,京都的有些街區、屋舍靜穆地仿佛許久不曾有人居住一樣,而門前井然有序的一切、蔥蘢的花草恰恰有打消了這種疑惑。

匆匆走過的這條路 下次要再去看看

不再照著地圖亂走,卻在迷失的街角豁然瞥見櫻花掩岸的河川,抬頭、哇,平安神宮,橙紅色的,我喜歡的顏色。怎奈天氣怎麼那麼冷,即便穿了羽絨服和厚秋褲,又為何到處都是給冰水喝?兜兜轉轉的一下午,不免有悽風冷雨之感。當眼前又浮現出超市身影的時候,這一天才算看到了光。

2號上午先聯繫攝影師他們試了下衣服,約定好3號的行程,返回住處再出門已是午後了,天上飄起零零的小雨,真冷。出門往相反的方向閒逛,途徑二條城,沒進去,在穿了幾條街巷後看到有家寫著桃太郎的飯館,某人又覺得餓了,那吃吧。一進去真是暖和,吃飯不重要,暖和才最重要。吃完出來繼續走,走走停停,後來決定去個繁華熱鬧點的地,於是坐上車在新京極(當時並不知道)附近下逛到天黑吃晚飯,最後吃了個辣的拉麵,忘了叫什麼名字,與一蘭拉麵相比的話我更喜歡這個。

二條城外

走過的夜市場

3號拍照,感覺也還不錯,關鍵詞是:早起、下雨、冷。以至於後來凍感冒了,然後反反覆覆,到今天,咳嗽才好一些。開心的是那天中午回攝影師他們那換衣服的時候,那個日本房東看我們在拍婚紗照,讓我們進了他的私人小院,那個小院主要是用來舉辦一些特別或重大的儀式,真是喜歡,也不得不說在那裡拍的幾張照片也幾乎成了我最喜歡的照片。靜待後期吧。

櫻花樹 石燈 一個來了兩次的地方

4號,天終於暖和了,陽光和煦,微風拂面,去嵐山一帶逛了一天,也是此行覺得最為美好的一天。在渡月橋站下車,保津川的河水浩浩蕩蕩的流淌著,緩慢、清澈又深遠,這不就是我心中的大河嗎?

遙望對面是一排排的櫻花樹,當然人也蜂擁著,我們開始往竹林、常寂光寺、祇王寺方向走,一開始人特別多,有各色的小吃冰激淋炸蝦等等,一邊吃一邊走,過了主幹道的沿街店鋪人就開始少了,越往裡越少,沿途經過了天龍寺、小倉山二尊院、常寂光寺、祇王寺等等,不過我們只進去了常寂光寺,去到祇王寺的時候已經關門了。但最美好的風景,已然在旅途種吸收了。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這裡的是什麼,我說不是這裡的櫻花不是這裡的寺廟,不是寺廟裡別樣的一番景致,而是坐落於此的一家家屋舍的庭院,與其說是屋舍,不如說是別墅吧,據說以前嵐山一帶就是貴族居住的地方,想必現在也是高端的住宅區。

這裡的每戶人家都有一個院子,或大或小,都有著獨特的景致,不同的打理風格也呈現出主人不同的性格,無一例外的是都有著我摯愛的小石燈,簡直喜歡的不能再喜歡,挪不動腳步。貌似在日本的居民,有院子打理院子,種植物花草造景,沒有院子的也會養盆栽花草放在門前,路上會經常見到,經過的時候,你會懷疑這麼豔麗完整的花是真的還是假的,走近確認,竟然是真的!想必,這也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態度吧。最美好的一天,戀戀不捨。

還有好多小院小石燈沒拍下來

常寂光寺的大櫻花樹

小倉山二尊院

日暮向晚 回程 歸家

5號去滋賀美秀美術館看大德寺龍光院耀變天目的展覽,去之前只知道去看耀變天目,看完展覽,又查了些資料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大德寺有好多院,有些會對外開放,有些輪番對外開放,但龍光院是從不對外開放的,據說裡面珍藏了不少寶貝,這次他們難得拿出來諸多藏品參加展覽,就幸運地被我趕上了。

展覽逛下來,最讓我感興趣的莫過於龍光院的主持江月宗玩,展覽的作品也基本跟他有關,這位主持也是出生在富庶之家,父親是茶道大師津田宗及,他十四五歲拜師於千利休的得意徒弟學習茶道,總之就是一代風雅之士,門下結交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像小堀遠州、松花堂昭乘、狩野探幽等,因為不懂日文也看不明白,但總而言之,非常喜歡,因為我的名字裡也有「江月」二字,看到的那一剎那,簡直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

逛完又看了一下美術館的日常藏品,買了這次展覽的結集書冊便往回趕了。路上收到通知,某人訂房間的時候少選了一晚沒有及時加上,人家已經去打掃,也沒有多餘的房間,我們只能另尋。於是,匆匆,趕緊……

哲學小道 兩岸盛放的櫻花 流水

6號是返程的日子。一早起來吃飯,幫別人買了些東西,便帶著行李去京都站寄存,寄存完又去了清水寺買御守,隨後逛到豬飼佑一家瓷器店流連忘返了一翻,買了幾個碗。便利店休息了一會兒便坐100路公交車去往哲學小道、法然院一帶,抵達哲學小道的時候,我們才真正見到了盛放的櫻花,兩岸遊人如織熱鬧非凡,溪水潺潺,花瓣隨風而落,落花、流水,春日正好。也許只有這場景才配得上繁花的絢爛吧,畢竟,如果遊人稀少也難免過於寂寥,雖然那是我們內心想追求的。

走過哲學小道,硬是又走到了法然院門前,隨後就開始匆匆往回返了,路上有些堵車,中途下來換了地鐵,到達京都站的時候快6點了,我們是8點半的飛機,乘坐6點的特急列車到機場也是七點半了,一路狂奔安檢進站,國內的話都不一定能趕得上。眼看著一個個免稅店也不能進去逛,真是後悔,應該早些來機場的啊。

此行,算是結束了。最大的感慨是:人,不只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書上看到的和你親眼見到聞到的絕不一樣,記憶的深刻度也不一樣。就像很多景點,我看書的時候都見到過,並標記想著去了以後看一下,但後來全然不記得,去後再回來看之前文字中說的點點滴滴,就更好理解也更難忘記了,所謂百聞不如一見。

很多人說京都值得一來再來,不只因為城市的古老和有味道,也因著它四時不同的景色。我想也是吧,至少回來後我還總想著那裡,想著哪裡哪裡都沒去要再去,想著住過的屋子逛過的超市走過的街景吃過的飯和那點點滴滴的心情,想著那一家家美麗的小庭院與院子裡一個個的小石燈,想著原來沒有明確目的的晃蕩,也能晃蕩出些許不一樣的景致,就像換住宿公車路上匆匆瞥過的櫻花掩映的神泉苑門前……

相關焦點

  • 東瀛之旅之最有日本氣息的城市,千年古都京都
    小編覺得選擇清晨或是黃昏來遊玩,是最佳的拍照時間,朱紅色的千本鳥居顏色最是飽滿,而且遊客也少。聽說伏見稻荷大社是京都香火最旺的大社之一,當然了,這是國人的說法,日本人參拜神社,燒香的很少,多是點蠟燭、搖鈴鐺一類。殿後的千本鳥居就是一定要去看看的了。千本是指數量很多的意思,而鳥居就是我們常在神社前看到的朱紅色的大架子了。鳥居所立之處,表明神仙的居所。
  • 大阪、京都、奈良美食之旅!
    【  京 都 湯 豆 腐 】豆腐料理是京都的名產,出名的湯豆腐是將豆腐切成小塊放進鍋裡,邊煮邊吃,吃時只蘸醬油蔥花或搗成泥的生薑,豆腐本身味道帶著淡淡的甜。DAY3:京都早餐:自理  午餐:京都湯豆付料理晚餐:鰻魚飯/地道拉麵 京都(きょうとふ),日本城市之一,位於東經135度46分、北緯35度,於794年定為日本的首都,京都為「平安京」。
  • 我對日本京都的印象,並不是只是一個乾淨的城市
    提起日本,普通人能想起的或許只有東京,或者大阪和北海道,而京都,或許是排不上號的一個城市,很多人甚至以為京都就是東京,而我對京都的印象,並不是只是一個乾淨的城市,而是認為京都是一座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出發前我對京都的認知我自己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京都這個地方,也不過是從歌詞上——鄧麗欣的《京都之雪》,這首歌不是什麼大熱曲目,也沒有被詞評人深扒研究,多年來默默地躺在鄧麗欣的音樂作品名單中,無人問津,一如京都之於日本,反正永遠不會是大家的第一選擇。
  • 漫步日本之京都篇:屬於京都的那些古色古香的美
    嗯,今天繼續來介紹日本的幾大旅遊城市玩法。前兩天介紹了東京和大阪,那麼今天接著來說說我非常喜歡的另一個關西城市——京都。京都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這座千年古都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歷史悠久的木造建築物和寺廟神社。整座城市的街道縱橫交錯,猶如棋盤一般。
  • 在京都,偶遇所有浪漫的想像與古老的溫柔~
    因為關西地區只有大阪有機場,如果想去關西的城市遊玩,第一站一定是飛大阪。籤證、貨幣都不是大問題,全部可以淘寶搞定,電話卡一定要記得提前在淘寶買好!!!不管是電話卡還是隨身Wi-Fi,就因為我太自信了,下了飛機在機場買,四天的Wi-Fi要人民幣300多,而淘寶只要50塊!!!
  • 日本大阪和京都,哪個更值得去旅遊?
    去日本旅遊,大阪和京都向來都是熱門目的地,不過很多人也會犯愁,到底去大阪呢還是去京都。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日本大阪和日本京都,哪個更值得一去,不妨來看看這兩座城市有什麼不同吧。而京都,歷史遺蹟十分豐富,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也被叫做千年古都,有很多歷史建築,更有些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非常值得一看。大阪和京都到底哪個更值得去,小編真的覺得不分伯仲,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日本大阪和日本京都有哪些必去打卡地,讓您自己做出選擇!
  • 京都——和風信步
    行前問過顥寶這趟旅行最期待的地點,她毫不猶豫說是 京都 。在此之前其實我並沒有多期待 京都。名氣不如 東京 大阪 富士,景點看上去也多是寺廟神社。結果也顯而易見我被啪啪打臉。這個小小的概念上像國內三線縣城一樣的城市,確實是值得被顥寶期待的。
  • 日本讓人著迷的兩個城市,京都和神戶,總是有濃厚的歷史文化
    最近的話題一直都是日本,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樣,想去日本去旅行,卻被現實的疫情擋在家裡,在日本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一頓豐富的日料,不會厭煩的美食、一次次重複去的日本城市,因為熱愛而樂此不疲。京都的清水寺始建於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數次被燒毀並重建,後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本堂前懸空的清水舞臺是日本國寶級文物,四周綠樹環抱,春季時櫻花爛漫,是京都的賞櫻名所之一,秋季時紅楓颯爽,又是賞楓勝地。
  • 我們的鄰國日本,值得遊玩的地方很多,京都是其中之一
    清水寺始建於公元778年, 從四條方向有多條公交直達,過來不到半小時。 入口處就能看到很醒目的大紅色木質門樓。 去的時候還未到櫻花季,但是有梅花盛放,和清水寺一起拍拍還是挺好看的。 清水寺的得名源於寺中的清泉,音羽瀑布。很多人在這邊排隊。
  • 浪漫日本行之與京都的第一次相遇
    春季自然是來看櫻花,不只外國遊客來,全日本的人民都會來這裡看櫻花,櫻花盛開的時間每年都會有一些不同,通常從3月下旬到4月中旬,櫻花隨時都會盛開,所以基本上整個櫻花季,這裡的賞櫻名所都是人山人海。到了秋季不但溫度適宜,而且景色優美,漫山遍野的紅葉也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來。這兩個季節來京都,儘管人多,卻能感受到最美的京都,一年一次的機會,值得。
  • 如何在京都渡過經典的一天……
    位於三條的本店,是京都市民也經常會來吃早餐的地方,因此在本地人中流傳著一種說法:「京都早晨是從INODA COFFEE開始的。」店門口常常排著長隊,但是一早就去,就隨時有位。一杯咖啡,一份三明治,一張報紙,在京都度過的一天,就用京都人開啟一個早上的方式開始吧。
  • 京都深度遊攻略,第六感提供吃喝住行攻略
    京都,一座尊貴而古老的城市,作為日本昔日的古都,已存在有千餘年的歷史,精緻,優雅,京都人如此形容他們的文化傳統。有人說京都才是真正的日本,因為它飽含著濃鬱的日本風情,是日本人心靈的故鄉。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在這裡追尋到傳統日本的歷史軌跡。下面為大家帶來一份京都深度旅遊攻略。
  • 京都訪茶之旅:吃茶參道京都古寺院
    一處處地走下來,從而構建起一份屬於自己的日本茶文化藏寶圖。 一、梵釋寺:遣唐使帶回茶法 日本的訪茶之旅,一定要從京都這座城市開始。雖然奈良的歷史更為悠久,可惜與日本茶文化結緣不多。至於京都的千年茶緣,要從日本的嵯峨天皇說起。
  • 輕巧全幅旅遊絕配 佳能6D日本京都遊記
    京都「淨肺之旅」 輕巧6D傍身歷史悠久的京都,是日本文化的象徵之地,與東京的繁華不同,這裡少了一份喧囂,多了一份歷史的滄桑感。清水寺中 喝泉祈福賞風景京都寺廟多,而清水寺則是眾多寺廟中遊客必去之地,這裡人多,香火旺,而且風景也非常不錯。清水寺建在高出,我們的大巴停在山下,一行人沿著寺前的小路松原通,慢慢往上走,路邊有很多特色小店,主要賣京都本地的紀念品,人氣頗高。
  • 「倘若老來,在京都」| 京都攻略第一輯
    歡迎大家來跟我玩出合適的節奏。從這期開始我將會就京都旅行分別做出3期分輯介紹,希望有適合大家的路線,樂意供君參考與實踐。京都四處 (圖:@Natsume)京都一直是國人去霓虹國旅行的必遊之地,雖然是座都市,卻有著悠久的歷史。當然,作為霓虹文化的代表非他莫屬。要說京都迷人之所定是神社和寺院了。
  • 日本京都觀光、美食、伴手禮信息懶人包!讓你的京都之行不迷茫
    日本傳統文化保存完善的京都是外國遊客的人氣首選地點,但寺廟等觀光名勝多不勝數,是不是也讓許多人產生選擇困難症呢?而本篇將為初次遊訪京都的朋友們介紹必去的景點,更配合整理推薦的午餐和甜點,讓各位充分享受京都之旅。京都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 京都物語:包容一切的古都,值得你為此停留
    枯木山水,流水相伴,燃香沏茶,京都的慢,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喜歡的人會流連忘返,不愛的人只是過客。在京都遇到一群定居在那裡的中國人。這個小小的城市很古老也很國際化,獨特的包容性吸引各國人來這裡定居。當我問到上海好還是京都好的時候,她竟然猶豫了,她說回到上海反而會不適應,感覺大家都在「趕路」,自己不由自主的就會被帶快,不像在京都的閒適,這個城市的人和生活氣息會影響到你的所有感知,為什麼會有「京都職人」,一方面幾百年也許你只能繼承著一門手藝來養活家人,另一方面如果沒有那麼嘈雜的聲音,反而更能讓人學會專注。
  • 來了就不想走了,京都的觀光溫泉,一場治癒身心之旅!
    京都是去了一次就會迷上的地方,它的魅力吸引著人們想要多次造訪。諸如金閣寺、二條城和清水寺等,都是著名的能量景點,來自日本國內外的觀光客絡繹不絕。這次將為您介紹值得推薦的京都溫泉,在京都觀光、散步、邊走邊吃後,到京都的溫泉紓解疲憊稍作休息也不錯哦。
  • 日本京都篇丨感覺千年古都,體驗別樣京都
    都說心靈和身體總需要一個在旅途,因為人生就像一本書,沒有去旅行的你只是看到目錄。這次小悠介紹的是日本京都,我們從京都的地理位置,TOP3景點、不可錯過的民俗和體驗來感受「千年古都」京都,大家跟隨小悠追尋詩和遠方,開啟雲旅遊吧京都位於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屬於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
  • 帶你走進櫻花國,日本京都,一座古樸典雅的城市
    今天小編要帶領大家走進日本京都,去探尋日本京都這座城市的美景風情。日本京都,在以前是日本的首都,日本京都的建築,是模仿中國唐朝的首都河南洛陽建成的。在古代之時,日本是我國的藩屬國,在京都可以看到我國古代唐朝時的風土人情。京都可以說是日本人的人文精神地,也是日本文化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