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普通人能想起的或許只有東京,或者大阪和北海道,而京都,或許是排不上號的一個城市,很多人甚至以為京都就是東京,而我對京都的印象,並不是只是一個乾淨的城市,而是認為京都是一座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
出發前我對京都的認知
我自己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京都這個地方,也不過是從歌詞上——鄧麗欣的《京都之雪》,這首歌不是什麼大熱曲目,也沒有被詞評人深扒研究,多年來默默地躺在鄧麗欣的音樂作品名單中,無人問津,一如京都之於日本,反正永遠不會是大家的第一選擇。
這首歌講的是一對分手又複合的情侶的故事,歌詞的最後一句是「望這晚細雪飄滿地,天知道你我又在一起,到月臺挽著你的手臂,讓好風光都記起。「我如此深愛你太過詩意,讓我銘記了多年,但這回我來日本前做了攻略後,才發現正常情況下,京都是不太下雪的,所以那一句我最喜歡的「望這晚細雪飄滿地」在這回的旅程中,註定是無法見到的,但京都確實是有不少的好風光,值得好好探尋。
京都是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
這裡五步一寺,十步一社,不同景點各具特色,京都是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日本最為古老的寺廟建於1300多年前,伏見稻荷大社是日本京都最為古老的寺廟。該寺廟通體採用紅色,這是一種在當地被視為驅除厄運的顏色,在當地神社廣為運用。日本當地的佛教文化十分盛行,當地到處都有寺廟的存在。
陰天下的冷藍色餘光散落著,卻將這紅色趁得更豔麗。日本伏見稻荷大社的狐狸當地人眼中的稻荷神,狐狸是當地保護糧食的神靈,所以日本的農民來到這座寺廟都會為自己的莊稼祈禱,從而保佑自己來年有個好收成。
日本伏見稻荷大社建築裡的黃色暖光,卻硬生生將冷意驅散,冷暖交融間,別具一番風味。
日本的千本鳥居,詮釋人與自然友好相處
鳥居是日本神社建築物。主要用以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種結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將它視為一種門。千本鳥居的數量據說數量高達萬座以上,直到稻荷山頂。
紅黑的柱子、橙黃色的燈光,一路盤山綿延,在全黑的背景色下,稍顯詭異,最開始的一段路還人頭聳動,熱熱鬧鬧。一開始還不覺得如何,但越往裡走,人煙開始稀少,漸漸只剩下我和小夥伴的腳步聲,就不由得讓我開始幻想自己走在了日本志怪動畫的場景中了,腦袋裡第一個蹦出的角色,穿著木屐的鬼太郎,還有那魔性詭異的主題曲。
伏見稻荷大社有著很多紅色的牌坊門,這些地方被稱作是「千鳥居」,說起千鳥居,這個以前是給鳥類居住使用,由於鳥類是日本當地吉祥的動物,所以這些千鳥居的建築的存在也就代表著當地人和大自然友好相處的意義。
眼前的千本鳥居,雖然沒有大部分遊記裡那樣的紅豔明媚,但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吧,要爬完一整座稻荷山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為了後面的行程,我們倒沒有真的那麼執拗,在還沒到三德社的途中就停下了腳步往回走。
現如今這些拱門柱子寫滿了為伏見稻荷大社捐款單位姓名,「千鳥居」也就成為了日本當地人捐款的一種慈善牌匾。再次路過本殿通往出口大門,夜探深幽這一幕就算是結束了。
日本最古老的寺廟清水寺,和中國有著很大的淵源
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是日本文化的源點,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其中部分歷史建築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 說起中國唐代時期最為傳奇的文化使者就是唐僧了,玄奘大師一生為了中國的文化傳播,走遍了一百多個國家,功德無量。玄奘去到日本的路途中偶遇慈恩之後,便收下為第16個弟子,後來慈恩大使在日本定居修行,便創建了清水寺,可以說是十分有緣的一件事情。
清水寺始建於798年,至今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雖然寺廟建成初期遭受過幾次大火,不過後來重修的清水寺比原來的寺廟更加煥發新生的面貌。清水寺供奉的是千手觀音,這個在日本的寺廟中十分少見,因為當地的寺廟供奉的佛像多是以佛祖為主。
來到日本,會發現很多寺、神社、神宮都是紅色的,這種紅色不是正紅大紅,而是帶有一點橘色的紅,因能「驅邪降魔」,所以被廣泛塗抹在日本的宗教建築上,很適合拍照,只要有一顆太陽,怎麼拍都是好看的。
早早搭上公交直達目的地,進入清水坂就可以看到不少人,不過還好遊客也不算很多。爬完一整條清水坂,首先引入眼帘的,正是這一抹鮮豔的紅。
日本的地主神社卻掌管著民間姻緣
清水寺廟旁邊還有一個地主神社,是日本唯一的結緣、祈求戀愛運的神社,據說歷史比清水寺還老。地主神社建於神代末年,已經有2300多年的歷史,掌管著日本男女的姻緣,所以很多當地人都會來到這裡祈求姻緣。地主神社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戀佔之石」,相當於一隻會佔卜的石子,給那些不知姻緣的日本男女佔卜。
從地主神社下來繼續遊覽,最出名的清水舞臺正在修繕中,所以這個以往據稱能拍到最美清水寺的角度,現在只能拍出濃厚的「裝修風」。神社裡有著名的戀佔石,挑戰者如果能閉著眼一塊石頭走到另一塊石頭前,就代表戀愛會成功。
站在高處眺望遠方,京都的好景色一覽無遺。離開清水寺,終於有時間好好逛逛清水坂兩旁的商鋪了,京都著名的特產——八橋餅、京漬物、京扇、油紙傘,還有隔壁宇治的抹茶都可以在這裡買到。
日本最古老的花街,藝伎們堅守著傳統文化
花見小路就在清水寺附近,是日本最古老的花街,這裡保留了江戶時期的民宅建築,也是現在為數不多的尚能看到藝伎的場所,這裡不僅是建築,就連路都是私有的,所以很多小路裡會豎著一塊牌子寫說這是私有的道路。花間小路不允許拍照,很多人來這裡也不是為了拍照,而是為了能遇見藝伎,她們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守藝人」。
在去往花見小路剛好路過八坂神社,不過由於不在計劃內,就不進去啦。一群身穿和服的小哥哥小姐姐衣袂飄飄的路過,言笑晏晏的青春模樣,正配這明亮驕陽。 花間小路周邊有很多神社,而日本的神社是供奉神道教中各種神靈的社屋,在日本歷史上比很多當地的寺廟的歷史還要久遠,所以日本京都當地都有神社的存在,相對寺廟來說,神社的意義更多是祈求健康幸福,以及求得美好的姻緣。
花間小路上白天很難見到藝伎,因為遊客太多,很多藝伎都是晚上獨自出來去表演。花間小路周邊有很多非主幹道的小巷子是不允許進入的,因為這是他們私人豪宅的門前地盤,所以不讓遊客私自進入。
通過深入了解日本之後,對於日本京都的印象有僅不限於:乾淨、有禮貌、服務好的素質,更多的是認識到藝人們嚴謹的匠人精神,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