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燒"小姐" :"生前不孝、死了胡鬧"

2020-12-22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導讀] 由於路途遙遠或工作緊張,清明歸家掃墓對許多人來說已成「奢侈」。在此背景下誕生的「代客掃墓」,以及「IPAD」等奇葩祭品,甚至有報導稱有人掃墓時燒「小姐」,這引發人們對於清明祭掃商業化傾向嚴重的詬病。

  新聞背景:清明祭掃商業味濃引爭議 有人掃墓時燒「小姐」

  祭品「跟風」 :什麼流行賣什麼

  近年來,除了鮮花、水果、之前這樣的傳統祭品,據媒體報導,在武漢一家出售祭祀用品的店家門口,擺出了當下最流行的紙紮「蘋果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甚至連「充電器」都一應俱全。外形以假亂真,且價格不貴,基本上在10元到50元之間,「現在的祭祀用品也跟風,一般都是流行什麼賣什麼。」祭祀用品店老闆在介紹這些「新潮」祭品時說。

  除了「流行」的紙紮電子產品,往年就有的紙紮「別墅」、「西裝」、「金項鍊」今年在市面上也仍頗受歡迎。「去年開始流行『軒尼詩菸酒』套裝與『豪華轎車』」,有店主稱,名牌菸酒禮盒、豪華汽車也成為市民選購祭品時的「新寵」。而紙房子作為傳統祭品也在形式上推陳出新,三層小樓裡,遊泳池、麻將房、KTV室、車庫、院子一應俱全,仿真度也越來越高。

  「中國人講究『事死如生』,人死了應該享受活著的東西,古代厚葬之風極盛就是這個原因。現在社會發展了,有了新的生活用品,連冥幣都有人民幣樣式的了,(新的祭品)屬於正常。」華中科技大學歷史學博士夏增民認為祭品的多樣化可以理解,以前也有燒「電視機」、「冰箱」的,如今有手機這樣的新祭品也算不上「不莊重」。但他同時也指出,有報導說有人掃墓時燒「小姐」之類的,這種惡俗的行為應該反對。

  職業掃墓人現身說法:「專業隊伍」實為兼職

  清明祭掃傳統的變化不僅僅在祭祀方式上,近年來,連祭拜的人都漸漸發生變化。

  「我們為那些不能親自來為已故親人、已故師長及已故友人進行掃墓的孝心者,代盡孝心和情意」,這是北京一家代客掃墓的網站上打出的服務標語,中新網記者撥通了這家代客掃墓公司的電話。

  「你是記者吧?」一個東北口音的男子接起電話時顯得尤為謹慎,但打消疑慮後,他開始熱情介紹他們的「業務」——一般會有兩人同行,一人掃墓、另一人則負責拍照作為付款憑證。異地掃墓的服務費是500元/天,差旅費或特殊要去的祭品開支由客戶自行承擔,但如果是北京本地的公墓,則是680元/天。

  「我們開車去一趟,買東西(鮮花、水果等祭品)得100吧,還有來回的油錢,而且到那地方不一定能馬上掃上墓,有時候得排隊、要走很遠,一天兩個人只能掃一個墓,還是相當於500。」電話那頭工作人員對自己提供的服務質量打著包票,「我們幹這個不是一天兩天了」。

  網站上也赫然貼著他們的「莊重承諾」——正裝得體,前天洗澡、早晨洗頭洗臉、刮鬍茬、棕色皮鞋,黑色襪子,莊重肅穆。

  而隨著進一步的訪問,記者發現,這隻所謂的「專業掃墓隊伍」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裝卸隊工人,利用空餘時間兼職。對於異地掃墓的要求,對方表示「坐火車、坐大巴都可以,但要提前10天打電話好買票」。

  「事實上,請人代為掃墓一直是有傳統的,比如,你沒有時間回家,請墓所在地親戚掃墓時代勞,但燒香等掃墓用物的錢自己得出,當然不必給親戚付酬。」雖然從民俗角度的確有親屬代掃墓的傳統,但夏增民並不認同「職業掃墓人」的出現。

  他指出,可能是家在外地的人沒有時間、或者不願意回家掃墓,迫於道德壓力和社會壓力而不得不僱人掃墓。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則表示,花錢找人掃墓是對先人的一種褻瀆,「反應了社會的一種浮躁,沒有真情實感。」

  隨著現代人離家工作、定居的增多,這項特殊服務已不是北京的專利。在一家知名購物平臺網站上,提供「代客掃墓」服務的商家遍布天津、重慶、武漢、四川、新疆等多個省市,收費也在200-1000元不等,但仍呈現「諮詢多成交少」,成交量最高的也不超過2單。

  與其清明大辦 不如在世多盡孝

  對於清明的商業色彩漸濃,網絡上的討論聲音也很熱烈,有人認為,祭拜祖先、寄託哀思的節日和商業活動聯繫在一起,顯得「不夠嚴肅」,還有人犀利指責那些用奇葩祭品祭奠先人的行為屬於「生前不孝、死了胡鬧」。

  縱觀當下,祭掃的方式在不斷推陳出新,清明祭掃傳統該如何面對這些變化、國人又應如何盡孝?引人思考。

  民政部近日發布了5項公墓服務行業標準,並且規範了公墓單位可供應的文明祭掃用品種類。而在此前,也有一些省份開始推廣「無火掃墓、鮮花祭奠」,還有一些無法回家掃墓的網民在網上設立靈堂,在線點香、寄託哀思。

  「感覺太虛幻、太虛擬。」雖然自認是資深網民,但夏增民也表示無法接受網絡祭奠,「還不如在家裡擺上親人的照片,致以哀思,同樣很好。」他認為,有條件到墓地致思最好,清明時節,在古代,除了祭掃,還有春遊踏青的效果,但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遙致哀思。

  「清明回家掃墓是個傳統」,夏學鑾指出,但集中在清明掃墓也容易造成擁擠和不方便,如果實在距離遙遠,「網上點香、栽樹、鮮花祭奠……現在有很多新的(祭掃)方式。」他還表示,孝心應該是常年都有所表現,不一定非得到這一天才能思念,也不一定非要到清明才能去掃墓。

  而蘇州市民政局和蘇州市殯葬協會曾發布的一份《文明祭掃倡議》或許能為現代人帶來一些啟示。這份《倡議》鼓勵市民選擇綠色節地的殯葬方式來安葬親人,並認為子女在老人死後借喪葬活動之機擺闊氣、講排場,不如趁在世時應多孝敬,讓其老有所養。(記者 夏涵)

  新聞解讀:擯棄陋習讓清明節更「清明」

相關焦點

  • 清明祭掃商業味濃引爭議 有人掃墓時燒「小姐」
    「中國人講究『事死如生』,人死了應該享受活著的東西,古代厚葬之風極盛就是這個原因。現在社會發展了,有了新的生活用品,連冥幣都有人民幣樣式的了,(新的祭品)屬於正常。」華中科技大學歷史學博士夏增民認為祭品的多樣化可以理解,以前也有燒「電視機」、「冰箱」的,如今有手機這樣的新祭品也算不上「不莊重」。但他同時也指出,有報導說有人掃墓時燒「小姐」之類的,這種惡俗的行為應該反對。
  • 掃墓燒小姐太荒唐 如何清明節更加「清明」(組圖)
    掃墓燒小姐太荒唐 如何清明節更加「清明」(組圖) 字號:小大 2013-04-05 19:43 掃墓燒小姐太荒唐 如何清明節更加「清明」(組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掃墓7種必備用品,第五種必不可少,最後一樣是聚餐美味!
    作為傳統祭祀祖先的節日,清明節不管大江南北都備受重視,那麼你知道清明掃墓7種必備的用品嗎?小編今天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第五種必不可少,最後一樣是聚餐美味哦!一、香燭,作為傳統的祭祀用品,少了香燭家裡的老人絕對不答應。二、紙錢,老人家都認為人死之後如果不多燒點「錢」,在「下面」是會被人看不起的。三、祭酒,少了祭奠用的酒那可是對逝去祖先的大不敬。
  • 農村人常說:「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
    不論是誰都會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不是這些老文化,如今的這一代90後也不會被父母催婚生子。在農村古語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一種觀念,還一種則相反,說的就是爺奶疼惜家中小孩。心疼孫子燒墳紙不孝有三,一是不聽長輩話此乃一大不孝;二是不孝敬長輩,這個又一大不孝;三是不生兒育女,這是最大的不孝。
  • 清明掃墓祭祖,您需要知道的……
    每年,我們家都是清明當天去掃墓, 爸爸生前跟我說:「清明這一天是孝順節,這一天都是會晴天的。」果然,我觀察下來,也發現這麼多年來,無論前面幾天的天氣多麼糟糕,到了這一天,老天爺肯定會放晴。爸爸走後,我開始接班,現在每年掃墓祭祖的任務,就由我主要來負責,我要去兩個地方掃墓,一處是在山上,一處是在寺院。一早,就上山了,走在山路上,兩旁的野花開得很燦爛,很有一種採摘回來的欲望。
  • 農村大年三十掃墓祭祖活動,還有現實意義嗎?屬於迷信嗎?
    我從小孩子開始,每年大年三十,就會帶著一些祭品,跟著父親去每個家族的墳上掃墓,奠懷先人,教育後人不能忘祖。知道我們從哪裡來,要懂得感恩,不能忘了根。這種傳承文化,流傳了世世代代,按照現實意義來說,好像沒有多大實際意義,但是,有一定的精神意義。這是人類繁衍的一種莊重的儀式,可以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人,「孝」字的意義。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2、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方法是在家裡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這一條很重要。
  • 2014年清明節掃墓祭祖要帶什麼用品?有啥象徵意義
    清明節掃墓祭祖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項傳統活動。那麼清明節掃墓祭祖時都要帶些什麼用品呢?這些祭祀用品有什麼象徵意義?  推薦:清明節掃墓活動策劃方案及清明節悼詞內容(下載)  清明掃墓,被稱之為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相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仿效,也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也就成為了中華民族固定的一種風俗。  據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
  • 惠安山霞鎮村民掃墓燒金紙 草叢起火引燃轎車
    閩南網4月5日訊 昨日上午10時許,惠安縣山霞鎮前張村一座大山上,由於大量前來掃墓的村民燒金紙、放鞭炮引燃了草叢,導致一部停放在草叢中的小車被燒毀。小車被燒得只剩下骨架  昨日中午,海都記者趕到事發現場時,起火燃燒的小車已被燒成鐵架,此時大火已經自然燒盡,據目擊者和知情人張先生介紹,小車車主姓陳,當天開著車到山上掃墓。
  • 清明掃墓用這幾種花最為合適,千萬別弄錯了
    清明掃墓用這幾種花最為合適,千萬別弄錯了時間:2020-04-04 12: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掃墓用這幾種花最為合適,千萬別弄錯了 清明節即將到來,今天就來說說清明節掃墓用什麼花最為合適。
  • 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祭拜有哪些注意事項
    掃墓祭祖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在掃墓時,除了要注意不宜穿顏色豔麗的衣服之外,身體虛弱或者正在患病的人也是不適合掃墓祭祖的,另外掃完墓之後最好跨一下火盆或者用柚子葉洗下澡,把沾來的晦氣去除掉。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詳細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節掃墓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怎麼做
    清明節掃墓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怎麼做掃墓為何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  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冥鏹、鮮花果品、紙錢、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
  • 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掃墓祭祖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在掃墓時,除了要注意不宜穿顏色豔麗的衣服之外,身體虛弱或者正在患病的人也是不適合掃墓祭祖的,另外掃完墓之後最好跨一下火盆或者用柚子葉洗下澡,把沾來的晦氣去除掉。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詳細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 看懂黑科技丨清明節AR掃墓?讓已故親友重回眼前
    隨著科技的發展,祭奠故人的方式越來越多,去年日本就開發了一款可以讓已故親友「重回眼前」的AR掃墓APP。為了能夠完成這一願望,這需要用戶在逝者生前就事先錄製好一段逝者的視頻,並且設定一些特定的地點。隨後,當用戶再次造訪逝者生前待過的這些地方時,就能夠通過Spot message App看到當時的情景和發生的事。
  • 清明節掃墓,農民要注意,央行規定:這種紙錢不準燒了!
    不過在今年,我們在上山掃墓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有一種紙錢被禁止了,不能再去買來燒了,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是哪一種呢?就是下面這種印著像「百元大鈔」的紙錢。3月18日,央行發布《人民幣圖樣使用管理辦法(修訂稿)》,首次提出:祭祀用品禁用人民幣圖樣。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你是否知道呢?
    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 清明節祭祀掃墓,農民講究「兩不去」,是何原因?
    ~~農村一向上墳掃墓都有非常多的講究和禁忌,其中就有「兩不去」的講究。「兩不去」究竟指的哪兩種人群呢?①是孩子不去。為什麼孩子不能去呢?因為一是農村祭祀是一項非常莊重嚴肅的事情,不莊重不嚴肅是對過世的祖宗先輩的不尊重不尊敬,是大逆不孝的表現。
  • 掃墓用什麼花,掃墓的時候情緒都十分沉重,花色不能太過鮮豔
    一般掃墓的時候情緒都十分沉重,花色也不能太過鮮豔,給長輩掃墓要選擇黃色或者白色系的花,給逝去的朋友可以選擇其生前喜歡的花卉,給妻子或者丈夫掃墓可以用勿忘我以及天堂鳥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花束,烈士掃墓則要注意莊嚴肅穆。
  • 清明掃墓?有墓難入!老人去世5年不能入土,只因子女爭遺產
    又到清明時節,祭拜先人,掃墓思悼,我們自古至今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不僅提醒我們追悼逝者,更加提醒著我們珍惜身邊人,對長輩盡孝,可是,有一位老人去世5年卻難以入土,只因子女爭奪遺產!有墓難入!老人去世5年不能入土,只因子女爭遺產清明掃墓?但有人卻有墓難入!
  • 市民掃墓帶新潮祭品 紙糊iPhone5模型走俏(圖)
    觀點  掃墓是對先人的緬懷和思戀,一束鮮花,一份情誼就足夠了,新潮祭品大可不必。  隨著清明節即將到來,宜賓催科山、白塔山等散墓群,以及宗場雙龍公墓等迎來了掃墓高峰。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掃墓祭祀用品中,前幾年的別墅模型、小車模型已經不再流行,而iPhone、iPad、麻將等模型非常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