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常說:「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

2020-12-18 老農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什麼最為重要,傳宗接代,繼承香火應該是最重要的傳統了吧。不論是誰都會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不是這些老文化,如今的這一代90後也不會被父母催婚生子。在農村古語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一種觀念,還一種則相反,說的就是爺奶疼惜家中小孩。

心疼孫子燒墳紙

不孝有三,一是不聽長輩話此乃一大不孝;二是不孝敬長輩,這個又一大不孝;三是不生兒育女,這是最大的不孝。這裡說的心疼孫子燒墳紙,意思就是:孫子是自己兒子的兒子,可以為自己傳宗接代,並且長期和自己住在一起。爺奶當然會疼惜自己的孫子,這除了為自己家族延續香火外,等到自己老了,孫子也就長大成人了,兒子瞞著賺錢,老人家和孫子相互依靠。等到孫子出去賺錢了,自己的兒子歲數也大了,由兒子陪著自己。

但是人固有一死,老人在離世後,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兒孫能夠來盡孝。正是這樣,老人才會在辭世後走的安詳,逢年過節有家人惦記著,所以會說,新疼孫子,走後有人給你燒墳紙,延續香火。

心疼外孫把手指

外孫是女兒所生,但是女兒外嫁,畢竟是外姓人家了,但是女兒也要經常回回家裡,探望家中老人,讓老人看看自己的外孫和孩子,但是隨著日常的疏遠,外孫和外孫女都一樣的有自己的生活,雖然說指望不上外孫們能夠回來給子燒紙掃墓等等,但是能夠在見到老人所在的墳頭處,和媽媽說:媽媽,這是外公。這也就夠了。

但是不論是本家姓還是外家姓都是自己的子孫,小時候疼愛也是必須的,至於會不會給自己燒墳紙,會不會懂得自己的墓地所在也只能看家庭教育了。畢竟都是自己的心頭肉,該疼的還是要疼。我們作為子女的,要學會知恩圖報,不能忘本。我是老農言,農村人常說的,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說的就是要我們學會知恩圖報!

相關焦點

  • 「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為啥這麼說?
    文/玉濁清「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為啥這麼說?在我們和長輩們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跟他們產生衝突,其實不僅是思想上,還有語言方面,我們經常會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古語,但是卻是很多年輕人所不認同的,並且覺得這都是老一輩的思想,毫無意義。當然,這也不乏有偏見的思想,其實在這些公寓當中,也有一些是蘊含著深刻道理的,畢竟是老一輩的人從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
  • 農村有句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為什麼這麼說
    不管是孫子還是外孫都是老人們的好孩子,但是老人們在對待孫子和外孫的事情上是一樣的嗎?農村的這句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其實就反應了外孫是比不上孫子的,尤其是在農村,老人們很疼愛自己的孫子和外孫,但在對待孫子和外孫上是很不同的,這其實反映了農村傳統重男輕女的糟粕思想的遺留。孫子那是自家人,跟著自己的姓,老人們身故之後,需要孫子在過節過年的時候來墳前磕頭,而外孫那是外姓人,當老人們百年之後,外孫是很少來上墳的。
  • 農村老話「懷裡屎,墳前紙」,是什麼意思?
    老大爺笑呵呵回道:「是啊,爹娘撫養我們這麼大不容易,墳前燒張紙略表孝心」。我和大爺一邊走一邊嘮起了嗑:「還是有兒子好,死了還有人給燒張紙」。大爺吧嗒了一口煙說道。我說現在新社會了,小子閨女都一樣。大爺沒有反駁我的話,而是接著說:「過去人們都喜歡兒子,生個兒子能捧戶口本,能頂門過日子。家裡添個兒子都是頂在腦瓜上」。大爺沉浸在回憶中。說實話,就是被這「小兔崽」子拉一脖子屎也高興,老話說的好「懷裡屎,墳上紙」。大爺打開了話匣子。
  • 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3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隔代人無非就是孫子和外孫,那麼老人眼裡的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呢?李阿姨:孫子和外孫,兩個孩子我都非常喜歡,但回報給我的是不同的感受。兒媳是獨生女,生下孫子,親家跟我爭搶帶孩子,我理解他們的心情,孫子只帶了一年。
  • 農村有句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農民為什麼執意要在墳前燒紙呢?
    在農村老人們留下了很多的俗語,可能這些俗語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但是這都是過去農村老人們根據風俗習慣總結出來的,很多都是關於農村婚喪嫁娶的風俗的,農村有句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在農村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 外孫再好也是「白眼狼」,農村老人為啥都疼親孫子?答案很現實!
    在城市裡,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但在農村,由於多子多福等傳統思想的影響,獨生子女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農村上了年紀之後,兒子娶妻,閨女出嫁,就有了「親孫」和「外孫」。在「親孫」和「外孫」面前,老人還是會偏心的,都說是因為3個原因,看看是不是?
  • 農村老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外孫和內孫差別有那麼大?
    在我國的農村。流傳著很多的老話,凡是能夠流傳到現在的,當然是比較經典的,另外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是當時的社會現象的一個反映,有這麼一句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大家聽過沒有,知道什麼意思嗎?說的是什麼道理呢?
  • 孫子和外孫差別有多大?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太真實,扎心了
    文|好孕姐隨著男女平等的觀念普及之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生兒子生女兒都一樣,於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說法,孫子和外孫也一樣。可生活中真的是這樣嗎?孫子和外孫究竟有沒有區別,或者說兩者的區別有多大?我們來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也很扎心。
  • 婆婆說:憑什麼奶奶就要帶孫子,外婆不用帶外孫
    那時候我才23歲,對帶孩子的事一竅不通,也沒人幫我,經常孩子睡著了,我在旁邊累得哭。後來認識了幾個小區裡的小姐妹,他們說了不少育兒經驗,才漸漸上道。為了帶孩子,我在家做了七年的家庭主婦。後來上班也是為了方便照顧他,選擇離他學校近的地方工作。
  • 農民常說:「房墳相望,兒孫無人」,啥意思?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農民常說:「房墳相望,兒孫無人」,啥意思?就連貧窮時代的人們都有這個想法,那現在伴隨著農村社會的進步,生活越發好起來的農民,就更加想要通過翻新舊房子來增加自身家庭的生活質量。翻新和修建房屋這樣的事情,普通的百姓並不會覺得這樣的行為會很過分,畢竟普遍都有這個想法。
  • 「外孫是狗吃飽就走」外與孫子真不同嗎?
    因為老家人都愛逗孩子,一些老人一看見我嬸子領著外孫出來玩,就會打趣說:「外孫是姥姥家的狗,吃飽了就走,你帶來帶去一場空,不落好啊。」每次,我嬸嬸都笑笑,說沒辦法,親家母這段時間帶不了了。我嬸子不生氣,但我表堂妹聽了很難受,因為這不僅說兒子不是姥姥家的人,連她這個出嫁女兒也被歸為「外人」了。堂妹不明白,她和哥哥都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媽媽給哥哥帶娃就是天經地義,給自己帶娃就是「養狗」了?
  • 老人總是區別對待,孫子和外孫就真的不一樣嗎?看完你就懂了
    文 | 齊麗娟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老一輩的人總是有「生兒子才能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並且對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有很強的自我認知,覺得只有孫子才更親。很多人覺得,在老一輩眼裡並沒有沒有孫子與外孫之別,都是喜歡小孩子的,在平日也並沒有覺得因此就差別對待,其實這是很多人想錯了!1、外婆是心疼女兒才幫忙帶外孫許多媽媽們,在生下小孩後,就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去賺錢,然後由外婆和外公來幫女兒帶小孩。
  • 老人們常說:「門前墳房後水,家敗子不歸」,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農村人在蓋房子的時候總有很多講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選地址,因為房子蓋成之後就再也動不了了,再加上村裡人大多都比較在乎風水,於是選地址就成了重中之重。因此很多農村俗語都與房子的位置有關,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門前墳房後水,家敗子不歸」,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什麼是「門前墳」?所謂的「門前墳」並不是說門前真有一座墳丘,如果是那樣的話,人們當初也不會在這地方蓋房子。
  • 農村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一句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是說的什麼?壞人確實有很多,有的確實壞的離譜、壞的冒煙,而且不但壞,只能說是五行缺德,在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之中,很多都是關於壞蛋的描述,而且還都愛和四這個數字具有關聯,像什麼四大紅、四大綠、四大黑,這裡說的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其實是農村俗語四大缺德之中的前兩句,後兩句是搶吃月子奶和打瞎子罵啞巴,統稱為四大缺德,這些舉動還真的壞的冒煙的缺德之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孫子」和「外孫」差距很大?這3位老人的心裡話,道出差距
    所以說,趙奶奶對待兩個孩子的態度,一直也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在看孫子的時候,總是滿眼笑意;而在看外孫的時候,就很平常了。劉爺爺:對孫子好是正常的,對外孫好是因為心疼女兒順便罷了劉爺爺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兩個孩子平時工作都很忙,所以,孫子和外孫一直也是交給劉爺爺來照顧的。雖然兩個孩子都在劉爺爺身邊,但是劉爺爺平時對待兩個孩子卻是完全不同的態度。
  •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長大成精」是什麼意思?
    那麼,歡迎圍觀,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答案,意思是,農村老人常常會說,要是土狗被養了十年,那麼這隻土狗肯定是長成精了。而農村養的土狗,個人是特別喜歡的,在農村老家也一直都有養土狗。土狗的智商,可不比那些寵物狗笨哦。土狗會越養越聰明,也就會越來越成精。這所謂的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主要是說這土狗長年累月的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人類的一舉一動它都了如指掌了。
  • 「這就是手指被夾了的下場,我枯了...」哈哈哈腫到讓人心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手指被夾的感覺,那滋味兒別提有多酸爽了,而且手指頭一直是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如果夾的特別厲害,可能手指頭當場會腫起來,再嚴重一點骨折的可能性都有,平常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手指啊,不要讓手指被夾到,有過一次都是一生的陰影,話不多說開啟今日份的快樂源泉吧~01「這就是手指被夾了的下場,我枯了...」哈哈哈腫到讓人心疼!
  • 村裡老人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這是什麼意思呢?
    村裡老人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這是什麼意思呢?文/圓非日月想必我們對於農村裡的一些繁文縟節都有一定的了解,確實,在農村很多地方,他們婚喪嫁娶都非常的講究,城裡人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門門道道,但是在農村,如果你不講究這些規矩,可能會被別人指指點點,說你不懂規矩。嚴重的情況,甚至說你不懂事,真是搞得很多城裡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 農村老人眼裡的「親孫」和「外孫」有什麼不一樣?回答現實扎心!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城裡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在他們眼裡「親孫」和「外孫」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含義。其實不然,在農村這是很少見的,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兒有女,子女長大之後,女兒就嫁到別人家,自然也會有一個女的成為自家媳婦,對此就有了「親孫」和「外孫」。
  • 奶奶沉迷於看電視,忘了自己在餵寶寶,寶寶的反應讓人心疼又好笑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家庭關係有一種叫做隔代寵的,就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可能不是很寵爸爸媽媽,但是對孫子外孫那一個寵,恨不得捧在手心裡,生怕含在嘴裡怕化了似的,很多奶奶外婆也非常喜歡帶孫輩,給他們的老年生活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