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什麼最為重要,傳宗接代,繼承香火應該是最重要的傳統了吧。不論是誰都會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不是這些老文化,如今的這一代90後也不會被父母催婚生子。在農村古語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一種觀念,還一種則相反,說的就是爺奶疼惜家中小孩。
心疼孫子燒墳紙
不孝有三,一是不聽長輩話此乃一大不孝;二是不孝敬長輩,這個又一大不孝;三是不生兒育女,這是最大的不孝。這裡說的心疼孫子燒墳紙,意思就是:孫子是自己兒子的兒子,可以為自己傳宗接代,並且長期和自己住在一起。爺奶當然會疼惜自己的孫子,這除了為自己家族延續香火外,等到自己老了,孫子也就長大成人了,兒子瞞著賺錢,老人家和孫子相互依靠。等到孫子出去賺錢了,自己的兒子歲數也大了,由兒子陪著自己。
但是人固有一死,老人在離世後,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兒孫能夠來盡孝。正是這樣,老人才會在辭世後走的安詳,逢年過節有家人惦記著,所以會說,新疼孫子,走後有人給你燒墳紙,延續香火。
心疼外孫把手指
外孫是女兒所生,但是女兒外嫁,畢竟是外姓人家了,但是女兒也要經常回回家裡,探望家中老人,讓老人看看自己的外孫和孩子,但是隨著日常的疏遠,外孫和外孫女都一樣的有自己的生活,雖然說指望不上外孫們能夠回來給子燒紙掃墓等等,但是能夠在見到老人所在的墳頭處,和媽媽說:媽媽,這是外公。這也就夠了。
但是不論是本家姓還是外家姓都是自己的子孫,小時候疼愛也是必須的,至於會不會給自己燒墳紙,會不會懂得自己的墓地所在也只能看家庭教育了。畢竟都是自己的心頭肉,該疼的還是要疼。我們作為子女的,要學會知恩圖報,不能忘本。我是老農言,農村人常說的,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說的就是要我們學會知恩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