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市場上信託產品也隨之增加。普益標準最新公布的信託理財市場周報顯示,2020年3月07日至2020年3月13日,共有38家信託公司發行266款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數量環比增加了6款。增幅2.31%。本周共有33家信託公司成立了146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環比增加了4款,增幅為2.82%。共有77款新成立產品公布了預期收益率,平均預期收益率7.69%,環比上升0.26個百分點,增幅為3.54%。
隨著信託理財產品價量齊升,作為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短期信託理財產品還是長期理財產品呢?報告顯示,不同期限的信託理財產品對應著不同的收益。
周報稱,從期限上看,266款新發行的產品中,有254款公布了期限,平均期限為20.00個月,環比減少了1.38個月。12個月期和24個月期產品的平均最高預期收益率分別為8.27%及8.63%。
到底是購買短期的理財產品還是長期的理財產品呢?這個得根據自身的投資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資金流動性等綜合因素來考慮。短期信託理財產品的理財期限一般有、3個月,6個月不等。所謂長期理財通常是指投資期限在1年、3年期甚至更久時間的理財產品。大多數情況下,短期產品具備靈活、方便的特點。但是相對長期理財產品來說,短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般比較低。觀察上表可以發現,6個月以下的信託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為6%左右,而2年期的產品多為8%以上。很多人都認為長期理財產品比較好,是因為其穩定、放心且收益相對短期較高。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首先,選擇長期或短期理財產品的期限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即將進行理財的這部分資金在短期內是否有其他用途,要考慮其流動性,如果短時間沒有什麼其它用途,又懶得折騰,就可以選擇長期的理財產品,相反,短期理財產品會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二是觀察近半年的宏觀經濟情況,如果預計其它資本市場能帶來不錯的收益,可以選擇短期理財,避免錯過高收益的機會。如果有更好地投資機會,我們就可以選擇短期理財產品,避免資金的長期佔用而錯誤在股市獲取高收益的機會。
此外還要考慮近半年的經濟大環境是處於升息通道還是降息通道。如果資金短期內不用,在降息通道下選擇中長期產品,因為降息會導致理財產品收益走低,而中長期理財產品的收益在理財期間內是鎖定的,不會因為降息而調整,提前鎖定高收益,這就避免了投資短期理財到期後資金閒置帶來的損失了。就目前而言,大概率進入降息通道,投資者可以購買長期產品,從而達到鎖定收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