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信託現收益破4%產品
佛山日報訊 見習記者王春豔報導:昨日,平安信託推出一款期限為1個月的短期信託產品,最低預期收益率僅為3.6%。雖然起購金額為100萬元,但收益甚至不如銀行理財產品。 據格上理財統計,5月共有43家信託公司參與發行成立181隻固定收益類集合信託產品,納入統計的144隻產品總規模為362.54億元,對比4月,成立數量小幅上升,成立規模小幅下降,表明產品平均規模持續縮減。從產品收益水平看,5月發行的產品存續期從3個月到8年不等,預期年化收益率從4.99%到9%不等,整體平均收益率為6.79%,今年以來一路走低。
-
中短期信託產品收益上漲
與當下進展如火如荼的基金子公司不同,集合信託今年以來的發展略顯頹勢——產品收益率下滑且年限不斷延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短期集合信託理財產品正脫穎而出,顯現出良好的投資價值。
-
信託產品價量齊升 購買信託產品應該買短期還是長期?
本周共有33家信託公司成立了146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環比增加了4款,增幅為2.82%。共有77款新成立產品公布了預期收益率,平均預期收益率7.69%,環比上升0.26個百分點,增幅為3.54%。隨著信託理財產品價量齊升,作為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短期信託理財產品還是長期理財產品呢?報告顯示,不同期限的信託理財產品對應著不同的收益。
-
銀行短期產品收益上躥 問題信託產品易暴露
銀行短期產品收益上躥 問題信託產品易暴露 銀行資訊 06月29日 05:49 第一財經日報
-
流動性充裕 信託產品收益率下降的趨勢短期繼續維持
來源:金融界信託據普益標準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信託產品發行數量,在經過1、2月的大量萎縮後,伴隨著疫情的控制,在3、4月份,已經放量反彈。在已經過去的4月份中59家信託公司發行了2434款集合信託產品(包含根據成立日期推算的發行產品),發行數量環比增加了29款,增幅為1.21%。
-
信託發行爆冷 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
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收緊,信託發行市場正在迅速「寒冬」。用益信託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第四季度,共有68家信託公司發行了2490種集體信託產品,總價值2843.4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4060種,3667億元人民幣 。 僅大幅下降了38.7%,而融資額卻下降了22.5%。
-
轉型中的信託業:收益率持續走低 投研短板待補
原標題:轉型中的信託業:收益率持續走低 投研短板待補 「目前市場上信託收益率普遍在7%上下,對於不少投資人的吸引力降低了。
-
資產荒下的信託業:平均收益下降,一偏債產品收益率4.2%創新低
記者 賀向軍 實習記者 豐鳳鳴 報導信託收益已經連續多個月下降,平均收益率在進入"6"時代之後,近日中信信託官網一款在售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利率進一步走低。資料顯示,"中信信託·信安穩健1號金融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A類"產品期限20年、30萬起購,預期收益率僅4.2%。
-
「信託一哥」驚現4.2%收益,信託收益下跌已然大勢所趨
信託圈內人11月17日,中信信託官網驚現一款期限20年、收益率4.2%、30萬起購的信託產品。驚現4.2%收益產品近幾月,信託收益率持續下跌,優質產品屢遭瘋搶,特別是頭部信託公司,剛上線幾分鐘就可能被秒殺完。信託行業進入資產荒時代,信託依舊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的香餑餑。11月17日,「信託一哥」中信信託官網顯示,在售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僅一款可供預約,期限20年,30萬起購。
-
信託收益率明年要降至5%?業內人士稱:「遠著呢!」
來源:國際金融報「信託平均年化收益率5%時代或將在明年到來,建議早買早鎖定,已有信託公司推出收益率在5%上下的產品。」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在朋友圈發現了類似這樣的宣傳。不過,經記者向多位業內人士求證,這樣的宣傳存在製造並販賣焦慮的可能。信託收益率隨資金面水平而變化。從非標產品收益來看,短期內不會下滑到5%,大體保持在6%至8%的區間內。
-
信託產品收益越來越低了 政信定融了解一下
信託產品的收益越來越低了,最新的數據顯示,7月的信託平均年收益率已經快接近6%了。收益低也到罷了,購買難度也越來越高了,額度「基本靠搶」。朋友,政信定融來了解一下,額度不用搶,收益還比信託高。
-
信託開戶數重回巔峰 2017該買哪類信託產品?
掘金多層次資本市場 散戶退場,機構和大戶陸續入場,信託開戶數重回巔峰,這也許只是一個縮影。「現在投資者選產品的思路整體還是比較簡單,哪個收益率高選哪個,但機構的角度會不一樣。」 不能盲目的追求收益率,也不能只控制風險,是選取安全還是選取高收益?在業內看來,只有把握大方向並均衡配置才可能更有機會。
-
高端理財市場頻現短期穩健型信託產品
,作為穩健理財型代表的「信託軍團」也連續推出這類產品,表現搶眼。 用益信託工作室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5月,35家信託公司發行的133款信託產品的平均期限為1.93年,比4月份的2.31年明顯減少,這與各家信託公司紛紛推出短期理財產品不無關係。記者日前獲悉,百瑞信託在本周一周內就連續推出兩款短期理財產品———寶盈68號(廣廈天都城)和寶盈69號(廣百股份質押融資),兩隻信託計劃均為1年期,滿半年後可以提前結束,收益率分別為8%-9%、7%。
-
又到歲末,信託收益率上行、房地產信託爆發
此外,年末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有所回升,11月是今年以來平均預期收益率首次出現上行。當月,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上升0.08個百分點。一位中小信託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些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會主動調高一些產品的收益率。另外在投放端,企業在年底資金需求較為旺盛。
-
信託公司年末衝刺: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現"翹尾"
記者從第三方平臺獲悉,11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成立規模較上月分別增加近40%和30%;信託產品預期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出現首次上行的情況。 分析人士認為,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顯著增長,或因信託公司年底有衝規模以完成經營目標的需求。而收益率年末出現翹尾,或因部分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主動讓利給投資者。
-
繞道銀行信託自發超短期產品
進入2013年後,中融信託發布公告調整該產品的封閉期和收益率,其中封閉期的單位增加了7天、14天、30天、60天、90天的選擇。不過,「7天」並不普見。上述信託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些短期產品接受的認購主體集中在3個月左右。同時,這些短期的信託產品往往具有較高的準入門檻,並不局限於「一百萬」的起步價。
-
信託理財產品供不應求 可選擇較長期產品鎖定收益率
信託理財產品較高的收益率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關注。不過,春節期間,信託理財產品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從資金運用領域來看,房地產領域產品發行了27款,工商企業領域產品發行了4款,基礎產業領域產品發行了24款,金融機構領域產品發行了12款,其他領域產品沒有發行,證券市場領域產品發行了7款。
-
年內信託收益率首次上行 房地產信託爆發
此外,年末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有所回升,11月是今年以來平均預期收益率首次出現上行。當月,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上升0.08個百分點。一位中小信託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些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會主動調高一些產品的收益率。另外在投放端,企業在年底資金需求較為旺盛。也有一些信託公司為來年的開門紅儲備項目。」
-
光大信託:疫情對信託產品發行的影響及展望
展望未來,疫情不改我國資產管理行業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疊加資產荒,信託產品仍是相對較為理想的資產配置標的;在無風險利率下行的帶動下,信託產品預期收益率會有下行趨勢;疫情衝擊宏觀經濟增速,短期需要關注服務業等領域的風險態勢,整體看信託資產質量仍保持相對穩定。
-
信託公司進入年末衝刺階段: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出現「翹...
另外,金融類產品的增長依舊明顯,投向股債市場的標品類產品將會是信託公司業務轉型期間重要的戰略方向。預期收益率首現上行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出現「翹尾」,是2020年首次平均預期收益率上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