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荒下的信託業:平均收益下降,一偏債產品收益率4.2%創新低

2020-12-17 新華融媒看財經

記者 賀向軍 實習記者 豐鳳鳴 報導

信託收益已經連續多個月下降,平均收益率在進入"6"時代之後,近日中信信託官網一款在售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利率進一步走低。資料顯示,"中信信託·信安穩健1號金融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A類"產品期限20年、30萬起購,預期收益率僅4.2%。

據客戶經理介紹,收益低是因為這是一款以投資債券為主的信託產品,風險評估等級是3級。"這種偏債的產品是第一次發,也是為了滿足部分客戶的需求,豐富產品線。"據悉,信託公司布局債券在內的資本市場業務是轉型方向之一。但與非標信託相比,信託公司布局債券市場產品的收益要低很多,因此驚現該款4.2%收益率產品。

據了解,今年5月資管新規的配套制度《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發,50%的非標債權集合信託上限,以及去通道、控地產等監管壓力,讓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和"資產荒"現象成為行業常態。行業處於轉型階段,信託打破剛兌是大趨勢,中信信託作為行業頭部平臺發行的穩健型產品,對其他信託公司具有一定參考性。預計未來信託收益率依然有進一步下跌的趨勢。

信託收益率持續走低,驚現4.2%產品

"以前信託隨便買,收益都有10%,現在產品少不說,收益還越來越低,信託越來越沒有買頭了。"杭州一位資深投資者向記者這樣抱怨。近期除信託風險加速暴露之外,低收益成為意向投資者被"勸退"的另一主要原因。

普益信託近日發布的10月信託理財市場報告顯示,10月份共有57家信託公司發行了1576款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數量環比減少了14款,降幅為0.88%。對此,市場研究員指出監管收緊是主因。壓縮信託規模,以提升信託質量。另外,自下半年信託平均預期收益率跌破7%後,還在持續下滑,投資者被分流了,市場購買積極性不高。

從今年以來的信託收益率走勢情況來看,可以說是一路跌跌不休。今年一季度,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跌破8%,進入下半年收益率更是逐月下降,7月至9月的數據分別為7.05%、6.81%和6.67%。

據用益信託網數據,10月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已降至6.56%,環比下滑0.11個百分點。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產品收益率在7%-8%(含)之間,收益率超過8%的集合產品僅佔10.6%,有25.94%的產品收益率在6%(含)以下,環比增長2.61個百分點。

有信託從業者向記者表示,隨著到期清算,這類收益率8%的產品市場佔比會越來越小,實際上,為用便宜資金置換此前的高成本資金,已有一些高收益信託產品開始提前兌付。據了解,今年9月底,某信託公司宣布完成8款信託產品的提前兌付工作。可以看到,這些產品為江浙兩省的政信項目,都是提前一年兌付,預期收益率都比較高,在7.5%到8.8%之間。

截止發稿前,記者查詢幾家頭部信託公司官網發現,一年期、兩年期的產品收益均僅有6%左右。其中,在中信信託固定收益產品一欄,一款"中信信託·信安穩健1號金融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A類"產品預期收益僅有4.2%。

對此,中信信託一位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這是中信信託近日上線的一款比較穩健的信託產品,風險評估等級是3級。業績比較基準是4.2%,超額收益將分層,業績報酬計提基準之上客戶可獲取60%的超額收益。起投門檻也比較低,為30萬元。"該產品收益率低是因為以投資債券為主,其他預期收益6%左右的產品則主要投向為房地產、城投等。"該客戶經理提示,今年信託產品利率水平呈下行趨勢,建議投資者降低收益率預期,以安全為主。

轉型陣痛期信託公司資產荒加劇

有研報指出,信託行業的"優質資產荒"問題正越發凸顯。對此,從業人士表示,所謂資產荒並非指沒有資產可投,而是優質信託項目正變得愈發稀缺,即使投資人手裡有錢,也不一定能搶到好的信託項目。或者是有一些風險低的信託項目,但又因為收益低吸引力不足。

上述投資者介紹,往年大家都在搶地產類信託產品,今年政信類信託產品走俏。"去年買了一個江蘇政信產品,收益率9%,額度不算很緊張。上個月底,一款6%的產品居然沒搶到。"據該投資人介紹,10月26日,某央企信託發行了一款江蘇政信信託產品,100萬元起購,期限2年,收益率5.8%-6%。上線不久線上預約就滿了。

據了解,政信信託屬於偏穩健型的產品,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偏低的投資人。而江浙一帶一直是金融機構追捧的地區,江浙地區的政信項目因此受投資人和金融機構偏愛。不過,今年以來江浙等地方出臺政策要求嚴控地方債務。

仍以江蘇為例,如今年4月2日,江蘇省泰州市財政局、國資委下發文件,要求 " 市級國有企業每筆新增債務年化成本原則上控制在6%以內,各市(區)級國有企業每筆新增債務年化成本原則上控制在 7% 以內,各市(區)下屬園區國有企業每筆新增債務年化成本原則上控制在 8% 以內 ";江蘇鹽城市也要求市屬企業制定成本8%以上融資的清退工作方案,原則上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清退;江蘇省常州市也提出將高成本債務全部置換出清,並明確2020 年新增各類融資的成本紅線。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除信託外,優質地區、優質企業融資渠道更廣。上述監管動作將有利於緩解地方債務壓力。同時信託投資者可選的優質融資項目將越來越少。

上述"中信信託·信安穩健1號金融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A類"產品則資管新規下固定收益類淨值型產品,是信託向淨值化、標準化轉型的新產品案例。

記者在推介資料中看到,該產品主要面向穩健型用戶,資金投向是貨幣市場工具與固定收益類工具,淨值化管理,成立後每滿6個月開放贖回。推介資料稱,根據未來半年債券市場不同走勢,中信信託橫向劃分了三種市場場景並判斷下半年貨幣政策仍堅持穩健取向不變,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債券市場維持底部震蕩態勢,中性場景的可能性較大。即預測費後收益水平為4.24%。

信託從業人士指出,在限非標、去通道、控地產等監管壓力之下,信託公司布局債券在內的資本市場業務也是轉型方向之一。"但與非標信託相比,信託公司布局債券市場產品的收益要低很多,公司承擔信用風險的同時賺不了什麼錢不說,對於信託投資客戶群體吸引力也存疑。"

中信信託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這種偏債的產品是第一次發,也是為了滿足部分客戶的需求,豐富產品線。"同時對方坦言,信安穩健1號產品上線不久,認購的用戶不是太多,"畢竟大部分客戶還是喜歡高收益產品。"

信託業內人士表示,風險和收益還是成正比的,預計信託收益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2021年上半年集合資金信託收益或將進入5%時代。在這種大環境下,投資者應該降低收益的心理預期,相比於高收益,項目的風險更應該受到重視。建議投資者及時投資中長期項目,提前鎖定收益。

本文由新華融媒·看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轉型中的信託業:收益率持續走低 投研短板待補
    到10月份,這一數值已經接近6.5%,相較去年同期收益的7.87%出現明顯下滑。「產品少」、「收益低」,是李平對今年信託市場最直接的感受。一邊是監管趨嚴和行業轉型背景下,信託產品發行節奏放緩;一邊是優質資產稀缺,高收益產品難尋,投資者對優質項目投出意願強烈。李平告訴記者,「現在很多項目賣得很快,募集周期從此前的兩三個月的時間縮短到兩三周,而收益在8%以上的產品則少之又少,需要先預約搶佔額度。」
  • 網際網路寶寶平均收益不及銀行理財 上周寶寶理財最高收益率僅4.01%
    對比來看,上周網際網路寶寶平均收益遠不及銀行理財平均收益。實際上,從今年5月份以來,各類理財產品的收益普遍出現環比下滑。據普益標準數據,5月份銀行理財平均收益下降5BP(1個BP=0.01%)至4.11%,信託理財產品收益下降11BP至8.62%,貨幣基金產品收益下降9BP至2.43%,P2P產品收益下降9BP至9.15%。
  • 信託發行爆冷 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
    用益信託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第四季度,共有68家信託公司發行了2490種集體信託產品,總價值2843.4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4060種,3667億元人民幣 。 僅大幅下降了38.7%,而融資額卻下降了22.5%。普益標準的最新報告顯示,10月份,共有57家信託公司發行了1,576種集體信託產品,發行數量環比減少了14個,下降了0.88%。
  • 固收類基金:東吳、中融偏債型產品表現欠佳 銀華貨基3年期平均業績
    來源:投資時報偏債型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為6.68%,過去3年收益率平均為12.86%;貨幣型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為2.55%,3年期平均收益率為10.33%標點財經研究員 黃鳳清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
  • 寶寶理財收益率創新低,零錢理財還有哪些選擇?
    自2018年初以來,受流動性寬鬆影響,寶寶理財收益率便一路下跌。數據顯示,過去一周(4月5日-4月11日)寶寶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2.49%,為今年最低值,更是創下了28個月新低。2、民營銀行的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民營銀行的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的門檻較低,跟定期存款一樣,50元起購,活期利率目前在3.5%-4%之間,保本保息,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365天隨存隨取。
  • 張蓓蓓:跌破2%,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為何一跌再跌?
    猶記得餘額寶2014年的年化收益率高達4.83%(數據來源:《證券日報》報導);相比之下,當下的貨幣基金收益可謂縮水顯著。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28日,Wind開放式基金分類中669隻傳統貨幣基金,今年以來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為2.2612%,而最新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更低至1.6749%,本已走低的貨幣基金收益率,仍在持續走低。
  • 華泰證券資管李博良:短期內債牛有望延續 純債基金配置優勢凸顯
    對此,華泰證券旗下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泰紫金豐泰純債基金」基金經理李博良女士發表了觀點。  Q1:近期,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兩融不斷創新高、權益性基金銷售火爆,有投資者擔憂現在入市會不會風險過高,於是逐步增加債基的配置。作為純債基金的基金經理,您是如何看待純債基金配置的價值?
  • 美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的含義
    美債收益率步入陡峭化周期,或加劇未來美股回調風險,美聯儲可能面臨再度擴表的壓力。本刊特約作者李思琪/文過去幾個月,美債收益率曲線持續趨陡,10年與2年期限利差從2019年8月27日的最低點-4BPs上行至目前的約70BPs,期限利差基本回到2018年初的水平。
  • 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想捕捉利差交易機會,美債期貨正好派上用場
    數據顯示,自2019年5月23日以來,10年期美債和3個月期美債收益率就開始出現倒掛,即10年期美債收益率低於3個月期美債收益率。截至8月30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和3個月期美債收益率利差為-0.49個百分點。進入8月下旬,10年期美債和2年期美債收益率也開始出現倒掛,截至8月30日二者利差為0。
  • 餘額寶收益率跌創新低,什麼信號?
    01又一個歷史新低出現了 !近日,餘額寶 7 日年化收益率創下 1.978%,跌破 2%,這是該基金歷史首次跌破 2%。2013 年,餘額寶年化收益率一度攀升到 6% 以上,吸引了一眾投資者,從而讓許多小白完成了理財入門教育。然而,7 年過去,餘額寶收益率一路斷崖式下滑,早已不復當日榮光。2% 的收益率有多低?
  • 風險資產都要看它「臉色":美債收益率會繼續走高嗎?
    但作為避險資產,10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至0.94%的高位,當日上升了近9個基點,創近一個月最大單日漲幅。美債收益率上漲背後,還有哪些推手?近來,由於更多的投資者相信全球經濟復甦的前景將受疫苗方面的利好所提振,押注美債收益率將繼續上漲的人越來越多,也為美債收益率上漲汲取了動能。
  • 中短期信託產品收益上漲
    期限、收益倒掛  據用益信託工作室統計,上周(9月14日—20日)成立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為8.31%,較前一周下降0.29個百分點。但從各期限產品的平均收益水平來看,上周收益率最高的是1—1.5年期產品,平均收益為10%,較前一周的8.62%上漲1.38個百分點。
  • 正確理解美債收益率倒掛(上)
    中午收盤老鷹講一講,提前到中午講有幾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現在整理資料非常的困難,原因還是眼睛的問題。其實咱們群友,包括值日生在內,因為可能不知道、不了解,也就沒法去體諒老鷹的困難。我這麼跟你們講老鷹的眼睛是什麼狀況,老鷹的眼睛僅有1.2隻。為什麼這麼說?老鷹的眼睛在年輕的時候,在文革期間曾經被人用彈弓打瞎過,老鷹在微博上曾經說過,可能你們不清楚。
  • 監管「收骨頭」 信託業轉型求新生
    1「閉眼買信託」一去不返投資者莉莉買了大概十年的信託產品,這兩年她在挑選產品上開始格外用心。說是用心,準確地說是「當心」。她感嘆,「再也不能閉著眼買信託產品了,自己已經開始對抵押物等資產的資質進行研究。」莉莉告訴記者,今年差點在一款信託產品上「踩雷」,產品原本9月份到期,但因融資方資金突然短缺而延遲兌付。慶幸的是,最終經過抵押物處置成功在10月份拿回本息。
  • 十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1%,黃金多頭到底在怕什麼?
    隔夜的黃金市場大暴跌被歸咎於債市:美國通脹預期衝到了2年高位,收益率曲線趨陡,十年期基準美債收益率自去年3月份以來首次突破1%。利率策略師們也早就預測一旦美國參議院也落入民主黨手中,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會攀升突破該意義重大的心理關口。駿利亨德森投資基金(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的跨資產主管Paul O』Connor在報告中寫道:「投資者們將要把塵封已久的『藍潮』劇本搬出來了。民主黨橫掃國會應該會提升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這顯然會對美債收益率產生顯著影響。」
  • 十年期美債收益率逼近1%,中資美元高收益債上漲
    上周,中資美元債發行數量為11隻(不包括已定價未發行的債券),發行規模為11.9億美元,比前一周少發行2.2億美元,發行債券平均票息為4.91%。評級上,上周發行美元債中高收益1隻,無評級10隻。行業上,上周發行美元債中金融業5隻,房地產3隻,其餘行業3隻。期限上,1年(包括)以內中資美元債5隻,1-3年期4隻,5年期1隻,30年期1隻。
  • 股債「蹺蹺板」發威:A股春節「紅包」飛了
    股債「蹺蹺板」的失衡被認為是股市大跌背後的重要推手,反映出風險資產的市場吸引力已經下降。有鑑於此,資金未來將大概率在股債之間再平衡。從這一角度看,在資金的存量博弈中,未來市場演繹的方向或仍將集中於績優藍籌,短期安全邊際較高的銀行板塊仍具有一定優勢。
  • 有哪些比餘額寶多一點收益的低風險理財品?
    (極端情況下貨基也可能會虧損,但概率很小)目前餘額寶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為2.35%左右(截止2019.12.3);那麼滿足「比餘額寶收益高,且風險相當」的理財產品,也就「超短債基金」和「部分銀行存款產品」了。
  • 東方紅資產管理饒剛:「固收+」並非簡單的股債混合
    2、我是非常反對將規模作為考核目標的,規模是一個結果,不是目標。3、債券產品的風險是滯後的,過往業績中並不能看清整個組合到底承擔了多少風險。4、我認為要做好「固收+」,一定是一個體系化的工程,不是表面上做一下股債混合那麼簡單。
  • 葡債加入負收益率陣營!整個歐元區只剩最後三隻「歐豬」為正了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葡債加入負收益率陣營!整個歐元區只剩最後三隻「歐豬」為正了……葡萄牙國債周二上漲,推動該國基準國債收益率首次跌至0%。如果放在十年前的歐債危機期間,這一幕顯然根本難以想像!葡萄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曾飆升至18%以上,原因是市場對歐元區解體的擔憂加劇。但如今,一切顯然已時移世易。荷蘭國際集團(ING)利率策略師Antoine Bouvet表示:「葡萄牙國債眼下與更安全的資產關聯性很高。」他稱,從更長期的角度來看,葡萄牙國債收益率下降反映了「二線國家國債收益率走低這一長期趨勢的延續,因此並不是一個大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