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學紛紛修建獨立學院?獨立學院和本部有什麼關係?

2020-12-13 大學有趣事

為什麼大學要修建獨立學院?其實本部和獨立學院就像父與子、根與葉的關係,二者相互依存,互相促進。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名氣,都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吸引更多的學生到自己的學校就讀。而本部和獨立學院一起招生,就可以擴大自己的招生範圍。

我國有許多的重點大學,他們在本部發展教育的同時,也開始建立一些獨立學院。但是很多學生的家長不太理解,為什麼這些學校放著自己本校的教育事業不管,而是熱衷於修建獨立學院呢?獨立學院對於這些本部大學而言,究竟有哪些好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其實大學修建獨立學院,跟雙一流大學修建醫學院是相同的道理,那就是為了提升學校的知名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本校服務。大學修建獨立學院,也是為了提升學校的名氣,在學科評比當中或者大學排名上取得一定的優勢,也可以積累一些論文的數量,對於學校而言是利大於弊的。

從每所大學的招生情況來看,一所大學每年的招生規模在幾千人到幾萬人不等,如果要想擴大自己的學校規模,本部已經不能容納這麼多的學生人數,因此他們只有通過修建分部的形式(也就是修建獨立學院),用來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在這樣的情況下,本部可以招收大學生,而獨立學院同樣也可以招收大學生,可以為學校帶來很多的學費收入。

普通本科類大學每年的學費在6000元左右,而獨立學院可能收費更貴,每年的學費基本上都在上萬元。如果獨立學院每年招收5000名學生,每人的學費按照1萬來計算,那麼獨立學院每年學費收入就已經達到了5000萬元。

再加上學校修建食堂和宿舍等一些公共設施,也能夠為學校帶來很多的收益。但是獨立學院每年的支出可能遠遠低於這個數額,因為很多獨立學院可能都是由本部的一些老師擔任教學,並且很多資源都可以與本校共用,因此從整體方向來看,大學修建獨立學院,能夠為本部帶來很多的經濟來源。

雖然大學每年都有相應的財政經費支持,並且數額還不小,但是這些經費可能用於科研建設或者用於修建獨立學院等,因此整體費用可能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因此大學要想得到生存,只有通過其他的方式迅速擴充自己的整體實力。修建獨立學院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充分利用本部的名氣來為獨立學院招生。

如果出現一所全新的大學,哪怕學校的實力也挺不錯,但是由於新學校知名度不高,也不會有多少學生報考。但是如果一所重點大學修建了獨立學院,那麼在獨立學院名稱前面就會加入本部大學的名稱,這樣可以非常容易為獨立學院招生。因為學校只不過投入的是一棟教學樓以及一些無形的教育資源,但是卻可以為學校帶來有形的經濟收入,可謂是利大於弊。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大學才紛紛建設獨立學院。如果沒有好處,那麼大學修建獨立學院又有什麼意義呢?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給我留言,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本是獨立學院,卻「冒充」本部的學生,是什麼心態?
    世紀之交,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有不少新變化。除了高校大規模合併外,一個新名詞也引起不小關注,即「獨立學院」。獨立學院算是一個新事物,它雖然被貼上「獨立」標籤,卻又與「母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此類學校依託本部資源,獨立招生辦學,極大緩解了我國高教資源匱乏的窘境,產生了深遠影響。
  • 2020可能回歸本部的獨立學院名單-及江蘇可能轉為公辦的獨立學院
    眾所周知,獨立學院轉設即將成為2020年高等教育的一場重頭戲,且目前有很多獨立學院已紛紛開始轉設工作。一般來說,獨立學院都是由母體學校和社會組織或個人合作舉辦,而獨立學院在轉設時能否回歸本部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2020可能回歸本部的獨立學院和江蘇可能轉為公辦的獨立學院,供各位參考。
  • 從獨立學院轉入高校本部有多難,嚇了一跳
    浙江省的獨立學院是由浙江高校創辦的二級學院,最早的一所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目前省內共有20所獨立學院,此外還有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兩所省外高校創辦的獨立學院。去年新高考第一年,曾有不少學生把獨立學院和本部搞混,出現過646分的高分上獨立學院的烏龍志願。
  • 為什麼獨立學院的學生會「冒充」本部學生?僅僅是因為虛榮嗎?
    獨立學院滿足了很多高考「二本」落榜生上大學的需求,為這些學生提供了本科學歷教育,為我國的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以前獨立學院基本上都是「三本」,隨著一些省市將「二三本」合併,有些獨立學院也進入「二本」批次招生。但是在很多人的觀念中,獨立學院還是「三本」的代名詞。
  • 獨立學院卻「冒充」本部學生的原因,是虛榮還是?
    近些年,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內有很多新的變化,有高校的大規模合併,也出現了新的名詞叫「獨立學院」。其實獨立學院是一個新事物了,儘管像是被貼上了「獨立」的標籤,但是和本部也還是有著各種聯繫。獨立學院一般是社會力量和公辦高校合作而建立的,是民辦性質的學校但是也享受公辦院校的師資,也有些和公辦學校是共享校園的。大部分的獨立學院是三本,但是很多省份取消了三本之後,獨立學院也進入了二本的招生批次,不過本質還是沒有變的,人們對獨立學院的印象還是在於獨立學院的學費很貴,學風不如一本院校。
  • 高考632分上民辦獨立學院?到底什麼是獨立學院呢?
    很顯然,填錯的概率比較大,這位考生還是挺可惜的,大概率會復讀,至於為什麼會填錯,這我們就要講講獨立學院的前身後事以及今年是獨立學院取消轉設的最後一年,2020以後,中國的獨立學院基本都會完成轉設,到2021年,基本上不會再有獨立學院。
  • 公辦大學/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到底有什麼區別?
    按辦學層次劃分,可分為本科院校和高職(專科)院校等;按辦學體制劃分,可分為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獨立學院等;按隸屬關係劃分,可分為部屬高校、省(區、市)屬高校、市(州、區)屬高    校等。那麼此外,獨立學院與民辦院校還有哪些區別?獨立學院的舉辦方是普通高校與社會合作辦學, 因此獨立學院一般是設在某個大學的名下。例如: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類似的學院,可能和掛名的大學同在一個校園,也可能有師資等方面的共享和交流。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獨立學院和母體沒有多大聯繫,大家需要多方考察。
  • ...公辦大學、民辦大學、獨立學院怎麼區分?學院和大學的區別!
    很多藝術生及家長都應該有這樣的疑惑 公辦與民辦的學校有何區別? 為什麼有的高校稱為某某大學 有的高校稱為某某學院 同樣是大學,有什麼差距嗎?
  • 「獨立學院轉制」湖南多所獨立學院佔本部校區,社會投資方都沒有
    獨立學院作為國內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當前國家圍繞著獨立學院轉制、轉設開展方案確定,其中對於部分獨立學院涉及社會企業投資的來看,他們轉設方向大多為民辦本科院校。
  • 獨立學院合併到母校變成公辦大學?畢業後拿本部畢業證?詳細解讀
    2020年以來,各省不少獨立學院都在完成轉設,獨立學院轉設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成為各個獨立學院的重要任務。在這其中,有一些獨立學院將回歸到母校。那麼對於這些獨立學院來說,回歸到母校會成為公辦大學嗎?在校學生畢業後可以拿到本部的畢業證嗎?今天,教育明先森將為大家詳細解讀。
  • 公辦本科、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到底有什麼區別?
    區別一:辦學主體獨立學院的舉辦方是普通高校與社會合作辦學, 因此獨立學院一般是設在某個大學的名下。例如: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等,這些學院,可能和掛名的大學同在一個校園,也可能有師資等方面的共享和交流。
  • 2020可能回歸本部的知名獨立學院:珠海兩所,南京、天津各1所
    眾所周知,獨立學院轉設即將成為2020年高等教育的一場重頭戲,且目前有很多獨立學院已紛紛開始轉設工作。一般來說,獨立學院都是由母體學校和社會組織或個人合作舉辦,而獨立學院在轉設時能否回歸本部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本期,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2020可能回歸本部的獨立學院和江蘇可能轉為公辦的獨立學院,供各位參考。
  • 大學分校、獨立學院、分校區畢業證一樣嗎?
    「電子科大與電子科大沙河校區是什麼關係?」「山東大學和山東大學(威海)畢業證有區別嗎?」「北郵世紀學院與北郵是什麼關係?」當然最最關鍵的是,這些學校拿的畢業證和本校一樣嗎?來來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梳理一下。(文章略長,但全是物超所值的乾貨!)
  • 嘉興有一所獨立學院要轉設,建議本部收回!
    現在是中國區域位置最好的城市,經濟卻不強,大學也不多,只能承接一些城市外溢出來的高校,目前只有海鹽縣沒有大學設立校區。近日,浙江嘉興學院南湖學院提出設置申報,擬由獨立學院轉設為普通本科高校。嘉興目前高校總數量並不少,共有10所高校。嘉興下轄南湖、秀洲2個市轄區,海寧、平湖、桐鄉3個縣級市和嘉善、海鹽2個縣。
  • 為何獨立學院學生愛說是本部畢業的,他們真的比普通本科生差嗎?
    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獨立學院,比如廈大嘉庚學院,北師大珠海分校和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等,每年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本科錄取人數超過100萬人左右,超過重點高校錄取人數80萬人左右。那麼上百萬學生為何選擇獨立學院?為何這些畢業生對外喜歡說自己是本部畢業的,他們真的比普通本科生差呢?
  • 獨立學院是什麼意思?獨立院校和民辦院校有什麼不同之處?
    根據意義上來說,獨立學院不是民辦大學。最主要的不同:1.民辦高校是按照民辦教育推進法設立的,而獨立學院是教育部行政章程設立的。獨立學院一定是本科,而民辦高校專本科都有。比如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海南大學三亞學院等,這些學院,有可能和掛名的大學同在一個校園,也有可能有師資等方向的共享和交流,而民辦學院沒有這方向的優勢。兩者都是企業法人性質,有獨立的財政體系,自付盈虧,處於一切自費狀態。5.獨立學院可以畢業時,假如成績好可以推薦使用掛名院校的畢業證。這種畢業證有可能也略有差異。
  • 公辦大學、民辦大學、獨立學院的畢業證和學位證區別是什麼?
    很多家長和高考生在選學校時都比較迷惑和糾結:「民辦大學、獨立學院肯定不如公辦本科?」「獨立學院是不是比民辦大學好?」「民辦大學是不是比公辦本科好錄取?」今天向學霸進軍就三種院校的區別、誤區進行解讀。例如: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等,這些學院,可能和掛名的大學同在一個校園,也可能有師資等方面的共享和交流。不過獨立學院依然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停辦,國內獨立學院轉設看供需
    前面分析了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的轉設命運,國內獨立學院轉設命運跟當地的教育資源需求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山西、福建這些省份的本科院校較少,那麼可以通過轉設公辦,擴大該省的高教資源。而像遼寧這樣本科數量供大於需的省份,獨立學院的命運就可能是停辦了。
  • 公辦大學/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區別在哪裡? 多數考生和家長都看錯了
    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大學時,除了關心辦學層次,如常問「我家孩子的分數能上本科嗎?」,還會關心學校的性質是公辦還是民辦。儘管公辦高校和合法的民辦高校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學校實力、辦學水平和畢業生就業方面,公辦高校的優勢還是更加明顯。再加上現在一些民辦學校違規招生、違規辦學,濫發各種學歷證書,讓不少考生和家長對「民辦大學」似乎總是心有忌憚。
  • 獨立學院和私立高校同屬於民辦大學,然而優缺點卻大不同
    很多人都知道民辦大學,每年有幾十上百萬的學生就讀民辦高校,其中以武漢、南京、上海、長沙等地區的民辦高校數量最多。大家都知道民辦高校的存在,然而對於民辦獨立學院和純民辦高校有什麼區別,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