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立學院轉入高校本部有多難,嚇了一跳

2020-12-13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鄭琳

大學新學期又要開學,最近,浙江省教育廳官網公布了省內2016級由獨立學院轉入本部的485位大學生名單,他們來自18所浙江高校創辦的獨立學院。

浙江省的獨立學院是由浙江高校創辦的二級學院,最早的一所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目前省內共有20所獨立學院,此外還有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兩所省外高校創辦的獨立學院。

去年新高考第一年,曾有不少學生把獨立學院和本部搞混,出現過646分的高分上獨立學院的烏龍志願。不過,每個獨立學院確實有通往本部的橋梁,今年公布的485位16級學生就是證明。

那麼,從獨立學院升入本部,有多難呢?

22所獨立學院

本科招生人數超過4萬

浙江的獨立學院辦學很有特色,最早是浙江大學四校合併後,於1999年成立的浙大城市學院。之後隨著大學擴招,浙江的各省屬高校紛紛開設獨立二級學院,現在主要的省屬高校幾乎都有獨立學院。

據媒體報導,浙江省20所高校舉辦、設置的22所獨立學院,2015年招生4.32萬人,佔全省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人數的28.27%。其中包括包含了省外高校創辦的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兩所的招生。

依託浙江省的優質考生資源,這些獨立學院在每年的招生分數上是節節攀升。獨立學院在招生時有一個很誘人的亮點是,學生在大二過後有一次轉入本部學校的機會。

那麼,有多少人能成功實現「鯉魚跳龍門"?浙江省教育廳官網最近公布所有16級由獨立學院轉入本部的大學生名單,共485位。

僅1.5%的學生實現轉入本部,可謂「百裡挑一」。

從浙大城院考入浙大

比例只有1%

在教育廳公布的名單中,今年從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成功升入浙江大學的2016級學生人數有33人。從浙大城院跳到浙大,難度有多大?

首先,兩個學校大部分專業的高考錄取分數相差大於100分。

和大部分省屬高校獨立學院按專業成績排名不同的是,浙大城市學院通往浙大本部的「立交橋」項目,是通過考試選拔的。

不過,能從考試中勝出的比例只有1%。

這使得絕大多數浙大城院的學生「沒想法」。

「大學第一個期中考就會讓很多人打消立交橋的念頭,因為你會看到天天跑自習室圖書館的大仙以各科近乎滿分的姿態遙遙領先,大一臨近期末的時候,雖然還沒報名,但實際上已經淘汰大部分人了。」浙大城市學院學生告訴記者。

但是,確實有那麼出類拔萃的1%。浙大城市學院14級護理專業學生小曹,不僅成功通過立交橋考試轉入浙大本部,還轉了專業!他成功轉入了管理學。

立交橋項目需要考兩門基礎科目和面試。對於理科生,需要通過微積分、大學物理的考試,而經管類文科生要考高數和英語。

「考試難度比學校裡平時的期末考要難。」小曹說,「但是兩門課60分就可以通過,參加後面的面試。」在面試環節,考官問了許多宏觀的問題,小曹遇到的主題是「中美關係」。

最後,平時成績和筆試、面試成績綜合出最後的成績,決定錄取名額。

從杭商院到浙商大

必須在同專業裡排第一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依託浙江工商大學辦學,為1999年首批經浙江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獨立學院,2004年11月由教育部予以正式確認。

謝程遠是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16級學生,今年他以本專業第一的成績成功轉入了浙商大本部。

謝程遠給記者看了學生手冊,手冊上註明杭商院轉入浙商大的各專業名額僅佔招生人數的1.5%,申報參選的學生必須在前三學期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每門課加權平均分不低於85分,且無不及格、補考或重學記錄。

謝程遠所在的行政管理專業,今年僅有1個名額。

「其實我到大一下學期才知道有轉學的機會。」 謝程遠說,「學校的課程大多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不同任課老師的評分標準不一樣。我的心得是,課上課後要多和老師交流溝通。」

謝程遠會主動回答老師課堂上的問題,課後也會和老師交流專業知識。

「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課,很多是需要背誦的。許多同學習慣於在考試前突擊背誦,我的習慣是平時積累。」 謝程遠說。

雖然他學習用功,每門課加權平均分在90分以上,但謝程遠也沒有落下學校的社團活動,他是學生會宣傳中心幹部,社團團支書,大一的時候也參加了不少社團活動。

另一位成功轉入浙商大本部的是經濟學專業的第一名吳夢萱同學。和謝程遠一樣,她也是學生會幹部,除了組織裡的活動,她還參加了各種競賽。

由於平時社團活動和競賽多,吳夢萱的學習經驗是:牢牢把握課堂上的時間,提高聽課效率。

「我是學習委員,上課喜歡坐第一排,那樣聽課會不受幹擾。」坐在第一排,使得各科老師也都記得這個學霸。「課上聽不懂的地方會做標記,在以後複習的時候一一解決。」

相關焦點

  • 本是獨立學院,卻「冒充」本部的學生,是什麼心態?
    世紀之交,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有不少新變化。除了高校大規模合併外,一個新名詞也引起不小關注,即「獨立學院」。獨立學院算是一個新事物,它雖然被貼上「獨立」標籤,卻又與「母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此類學校依託本部資源,獨立招生辦學,極大緩解了我國高教資源匱乏的窘境,產生了深遠影響。
  • 嘉興有一所獨立學院要轉設,建議本部收回!
    現在是中國區域位置最好的城市,經濟卻不強,大學也不多,只能承接一些城市外溢出來的高校,目前只有海鹽縣沒有大學設立校區。近日,浙江嘉興學院南湖學院提出設置申報,擬由獨立學院轉設為普通本科高校。嘉興目前高校總數量並不少,共有10所高校。嘉興下轄南湖、秀洲2個市轄區,海寧、平湖、桐鄉3個縣級市和嘉善、海鹽2個縣。
  • 獨立學院卻「冒充」本部學生的原因,是虛榮還是?
    近些年,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內有很多新的變化,有高校的大規模合併,也出現了新的名詞叫「獨立學院」。其實獨立學院是一個新事物了,儘管像是被貼上了「獨立」的標籤,但是和本部也還是有著各種聯繫。獨立學院一般是社會力量和公辦高校合作而建立的,是民辦性質的學校但是也享受公辦院校的師資,也有些和公辦學校是共享校園的。大部分的獨立學院是三本,但是很多省份取消了三本之後,獨立學院也進入了二本的招生批次,不過本質還是沒有變的,人們對獨立學院的印象還是在於獨立學院的學費很貴,學風不如一本院校。
  • 2020可能回歸本部的獨立學院名單-及江蘇可能轉為公辦的獨立學院
    眾所周知,獨立學院轉設即將成為2020年高等教育的一場重頭戲,且目前有很多獨立學院已紛紛開始轉設工作。一般來說,獨立學院都是由母體學校和社會組織或個人合作舉辦,而獨立學院在轉設時能否回歸本部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2020可能回歸本部的獨立學院和江蘇可能轉為公辦的獨立學院,供各位參考。
  • 為什麼大學紛紛修建獨立學院?獨立學院和本部有什麼關係?
    我國有許多的重點大學,他們在本部發展教育的同時,也開始建立一些獨立學院。但是很多學生的家長不太理解,為什麼這些學校放著自己本校的教育事業不管,而是熱衷於修建獨立學院呢?獨立學院對於這些本部大學而言,究竟有哪些好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 為什麼獨立學院的學生會「冒充」本部學生?僅僅是因為虛榮嗎?
    這些年,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很多新生事物,所謂的「獨立學院」就是一個。「獨立學院」一般都是社會力量和公辦高校合作建立的學校,為民辦性質,享受公辦院校的師資,部分獨立學院還和公辦高校共享校園。獨立學院雖然也是本科,但是是本科金字塔的最底端,不論是升學還是求職抑或是社會認可度,都和本部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獨立學院大部分又都是掛在本部下面,一般校名都是「XX大學XX學院」,聽起來很像是大學下面的一個二級學院。不知情的人還以為獨立學院就是大學的一部分,和「XX大學經管學院」、「XX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一個類型。
  • 為何獨立學院學生愛說是本部畢業的,他們真的比普通本科生差嗎?
    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獨立學院,比如廈大嘉庚學院,北師大珠海分校和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等,每年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本科錄取人數超過100萬人左右,超過重點高校錄取人數80萬人左右。那麼上百萬學生為何選擇獨立學院?為何這些畢業生對外喜歡說自己是本部畢業的,他們真的比普通本科生差呢?
  • 「獨立學院轉制」湖南多所獨立學院佔本部校區,社會投資方都沒有
    湖南省還有14所獨立學院,數量相對來說中等,目前僅有一所獨立學院(湖南工商大學北津學院)於2020年轉設為民辦本科院校湘潭理工學院,在全國而言轉設的進度相對來說比較慢的從目前國家獨立學院三個轉設方向:轉公辦、轉民辦和停止辦學,目前湖南省14所獨立學院中有2所院校涉及外企業投資
  • 2020可能回歸本部的知名獨立學院:珠海兩所,南京、天津各1所
    眾所周知,獨立學院轉設即將成為2020年高等教育的一場重頭戲,且目前有很多獨立學院已紛紛開始轉設工作。一般來說,獨立學院都是由母體學校和社會組織或個人合作舉辦,而獨立學院在轉設時能否回歸本部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本期,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2020可能回歸本部的獨立學院和江蘇可能轉為公辦的獨立學院,供各位參考。
  • 獨立學院合併到母校變成公辦大學?畢業後拿本部畢業證?詳細解讀
    2020年以來,各省不少獨立學院都在完成轉設,獨立學院轉設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成為各個獨立學院的重要任務。在這其中,有一些獨立學院將回歸到母校。那麼對於這些獨立學院來說,回歸到母校會成為公辦大學嗎?在校學生畢業後可以拿到本部的畢業證嗎?今天,教育明先森將為大家詳細解讀。
  • 高考632分上民辦獨立學院?到底什麼是獨立學院呢?
    很顯然,填錯的概率比較大,這位考生還是挺可惜的,大概率會復讀,至於為什麼會填錯,這我們就要講講獨立學院的前身後事以及今年是獨立學院取消轉設的最後一年,2020以後,中國的獨立學院基本都會完成轉設,到2021年,基本上不會再有獨立學院。
  • 獨立學院和私立高校同屬於民辦大學,然而優缺點卻大不同
    很多人都知道民辦大學,每年有幾十上百萬的學生就讀民辦高校,其中以武漢、南京、上海、長沙等地區的民辦高校數量最多。大家都知道民辦高校的存在,然而對於民辦獨立學院和純民辦高校有什麼區別,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分不清。
  • 中國最難考的「獨立學院」,錄取分很高,畢業證卻和本部有差異!
    目前,國內大部分省份高考已經取消了三本錄取批次,即獨立學院將會按照二本或者一本批次進行錄取,不過很多人還是會習慣性的將獨立學院稱為「三本」大學,因而本文所指的三本大學代表的便是「獨立學院」。下面介紹的便是中國最難考的幾所三本(獨立學院)。一、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
  • 想進中央音樂學院有多難?2020中央音樂學院高考錄取分數線,得靠實力
    中央音樂學院是多少音樂考生都想考進的學校,想進中央音樂學院有多難? 我想說,難考肯定是難考的。每年那麼多學音樂的藝考生,他只收那幾個。如果你的技術非常好,實力很頂尖,央院對你來說可能也就不難了。所以總得還是要你的專業好,實力強,這樣全國的音樂學院對你來說都不難。
  • 「26歲正教授」,嚇了我一跳
    近日,一則新聞標題嚇了我一跳:《從最年輕棋後到26歲正教授,侯逸凡正式授課深圳大學》。16歲的侯逸凡在世界女子國象錦標賽奪冠,成就史上最年輕棋後。如今,26歲的侯逸凡接過深圳大學的聘任書,成為深圳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部)體育學院教授,同時,她也成為深圳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 公辦本科、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到底有什麼區別?
    區別一:辦學主體獨立學院的舉辦方是普通高校與社會合作辦學, 因此獨立學院一般是設在某個大學的名下。例如: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等,這些學院,可能和掛名的大學同在一個校園,也可能有師資等方面的共享和交流。
  • 高校異地辦,哈工大深圳分數線反超本部?武大深圳校區被教育部駁回...
    ,異地辦學高校本部地理位置不佳、缺乏吸引力、辦學規模受限、科研轉化困難等一系列原因,導致高校競爭力下降、影響發展。為改變這種狀況,此類高校一般會選擇到沿海經濟發達的城市建立分校(區)。 這類分校(區)與本部地位平等,統一招生、統一管理,是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代表有: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威海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威海校區;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中國石油大學青島、東營校區。
  • 又有一省出手,將兩所獨立學院轉設公辦,下屆考生選擇範圍變大!
    近些年來,國家為了更好的管理高校,將一些高校進行轉設,最為具體的就是獨立學院的轉設。眾所周知,我國很多獨立學院基本上是由具備本科以上的高校與民間資本進行合作辦學,日常運營基本上依靠社會組織的經費,與本部共享相關資源。
  • 選錯大學毀四年 | 那些誤入分校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有多慘?
    隨著高考人數的不斷上升,高校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除了校本部,還有分校,分校區和獨立學院。對於它們之間的區別,我們還是聽一下其在校生的感受吧!這些二級學院,後來又被定性為「獨立學院」。獨立學院之「獨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日常經費開支上不佔用財政撥款,而是仰賴於民間資本。但合作高校對學院的冠名和扶持,又讓獨立學院看起來沒有那麼「獨立」。「本三養本一」?
  • 大學分校、獨立學院、分校區畢業證一樣嗎?
    北大醫學部獨立於北京大學進行招生,學生需於大一、大二進入北京大學本部學習基礎公共課程之後,方能轉入北大醫學部進行專業深造,然而在學制、學位的轉化方面都應按照醫學部的要求執行。目前,獨立學院(也叫二級學院)所頒發的學歷和文憑在社會認可度上低於公立院校(一級學院),由於大部分獨立學院主要還是在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少量獲得本科第二批次招生資格,其生源質量相對於一級學院還是有一定差距。例如,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歷年錄取分數線均低於本部150分以上,主要招收本科第二批次和本科第三批次考生。同時,其畢業生畢業後也將獲得學院獨立頒發的學歷和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