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為「一同成長的粑粑」第356篇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件大事,是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上了小學後,嚴謹的學校生活、學習上的壓力、學習方式的改變以及父母對孩子的過高期望,會使得孩子一下子無法適應。而父母也會發現原本認為很聰明、很省心的孩子會出現許多問題,比如:上課坐不住、賴床、丟三落四、不願上學等等。
為讓孩子儘快適應上小學後的生活,需要父母幫孩子做好充分的入學前準備。
1.能力的培養
能力的培養包括注意力、自制力、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的培養等內容。
(1)注意力、自制力的培養
①媽媽可以模擬一個課堂時間,剛開始時可比實際時間短,以後逐漸增加時間。在此時間內,讓孩子安靜地做他特別感興趣的事情,如:畫畫、摺紙、拼圖等等。這時儘量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不要過多地去幹涉他,讓他能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完成之後對他進行表揚。
②讓孩子養成做事不半途而廢,而且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的習慣,如:孩子畫畫時又想去玩玩具,爸爸媽媽應要求並鼓勵他畫完之後再玩。
③培養孩子觀察力、記憶力的同時也有助於培養注意力、自制力。平時,爸爸媽媽可多帶孩子遊玩,讓他觀察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如:下雨了螞蟻都往哪跑,各類花的花瓣、葉子都有什麼區別等等。
(2)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①培養孩子定時睡覺、早睡早起。人學前1個月,可以調整起床時間,逐步適應上學時間。
②培養孩子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床鋪、刷牙洗臉、繫鞋帶、便後使用衛生紙、洗手。
③培養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入學前1~2周,讓孩子模擬整理書包、文具。開始時可由爸爸媽媽列個清單,讓孩子照著整理。
④教孩子學會正確的看書、寫字姿勢,握筆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各個文具。
⑤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任務意識,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爸爸媽媽交代的事情。
(3)交往能力的培養
大方、開朗、主動、自然地與別人交往的孩子容易被老師、同學所接受,很快建立良好的同學、師生關係,而畏畏縮縮、害羞、內向的孩子則容易被別人忽視。
①鼓勵孩子克服害羞心理,通過不斷地練習、實踐提高交往勇氣。
②教孩子學會禮貌用語的使用、待人接物的方式,培養熱心助人的品德。
歡迎關注:「一同成長的粑粑」,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0-18歲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