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宜童融合基地教學主管 張宏彥老
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天津市中小學已經陸續開學,幼兒園大班的寶貝們也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我們的寶貝就要上小學了!
作為一名大班融合老師和學前班的班主任,每年的這個時刻既激動,也擔心。激動的是寶貝們即將踏入人生中的又一個裡程碑,擔心的是寶貝們能不能很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會不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產生情緒行為問題?在學校裡遇到困難怎麼辦?小學能不能跟上學校的進度……
我們的寶貝在某些能力上會有一些欠缺,比如說溝通的能力,社交的能力,甚至是行為上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在小學沒有家長,沒有影子老師的輔助,普教老師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時候,我們的寶貝會不會被學校要求退學,這些都是家長非常擔心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幫助我們的寶貝,本期微課我們就來從入學前的能力準備、心理準備、習慣準備以及與校方的良好溝通四個方面來和家長們聊一聊,我們該如何幫助我們的寶貝做好上小學的入學準備。
01
能力準備
在學前班或者幼兒園裡,總是會有家長問到我:「張老師,我的孩子能夠上小學嗎?那麼能力準備具體包含哪些方面呢?
情緒、行為表現:
比如多動、搖晃椅子發出各種聲響、影響他人的刻板行為、上課離開座位、打人、大聲喊叫;對聲音過於敏感,有自我刺激的行為;容易出現焦慮等等。
規則理解與服從:
能夠分辨上課、下課鈴聲;上課保持安靜;能跟隨、服從老師的集體指令如:起立、坐下等等;能夠跟隨一些集體活動,如:升旗、做操、考試等。
其他:如語言溝通能力,學業能力,集體環境警醒度和參與度,上課注意力和聽課效率,同學交往與社會互動,生活自理能力等。
02
心理準備
心理準備可以從孩子和家長的兩個方面來準備。
從孩子的心理層面:
了解學校(學習)全貌,體驗學習情境。
可以帶孩子去了解一下小學是什麼樣子的。可以通過照片幫助孩子。
了解學校和幼兒園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如果您已經確定了孩子所在的小學,我們也可以帶孩子去參觀一下孩子的學校。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小學的操場會比幼兒園的操場大,由長長的跑道和一個大大的足球場組成,旁邊還會有籃球場哦。每周一,全校師生都會在操場上參加升旗儀式,他們會唱國歌,聽國旗下的講話。以後,等你們成為少先隊員了,還要佩戴紅領巾呢,那該有多帥呀!」
為了緩解孩子入學前的焦慮和不安,我們可以通過繪本故事的講解,積極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告訴他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讓孩子明確上學的目的。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調整孩子的生物鐘,與學校生活節奏合拍,這一點很難,必須要在開學前一個月就做好嚴格訓練。
孩子即將邁入小學階段,家長會感到擔心和焦慮。這種擔心和焦慮同樣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所以,家長調整自己的心態至關重要。面對孩子之間的差異,我們要理性地對待,不要存在攀比心理,也不要過度緊張,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
03
習慣準備
生活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培養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
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會簡單的勞動技能。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行為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坐姿、課前準備、養成有禮貌的習慣等。
04
與學校充分溝通
入學前家長要與學校充分溝通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一方面了解學校、老師對ASD兒童教育的經驗和準備工作;另一方面,把孩子的特點讓相關老師知曉,有利於後續提供精準支持。
與學校溝通的內容主要是:學校課程、班級和老師設置情況,了解學校的要求、學校的生活和學習安排,解釋孩子的特點,提出自己的需求。
學校溝通策略是真誠、共享,不能只想到孩子受教育權利,要想到如何與學校建立共同體,尊重學校和老師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