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提到肖戰,汪海林為什麼會對肖戰有這麼大的惡意?而他對於流量明星降低了影視劇標準的這個解讀,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完整聽下來就是四個字「以偏概全」。
偶像選秀節目,他先說了101,然後變成男子偶像組合,再到男偶像演戲專業度不夠,臺詞都需要配音,最後又繞到了肖戰身上。
「有人說他們演的什麼,肖戰什麼,他們演的戲,都不是小鮮肉本人說的話,都是配音演員演的。」接著他又調侃道,「我還替他們說話當時,其實至少吻戲是人家親自演的。」
言下之意,流量明星只會演吻戲。
接著開始炮轟現在以女性觀眾為導向的影視劇市場,尤其是耽美劇,調侃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肖戰身上。
「最近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影評人,大影評人,跟我說,海林,我問你一個問題,我怎麼樣可以不看到肖戰?」
新浪向他推送了一個服務,可以屏蔽不想看見的人,但是他卻不高興,因為他就想看到他。
對於流量和演技、流量明星和演員這兩對關鍵詞之間的關係,小編覺得:
1、流量並不是一個貶義詞,更沒有誰規定流量和演技不能並存。
國內最早的頂流應該是趙薇,小燕子紅遍大江南北,熱度空前。那趙薇就沒有演技嗎?顯然不是,她演得了小燕子的空靈,也演得了姚木蘭的大氣婉約,還能當導演。
近一些來看,趙麗穎,非科班出生,但是從小配角一路走到現在,有演技也有流量,業務能力和熱度並存。
2、流量明星是一個群體,的確存在業務能力差、演戲尷尬、又摳圖又念數字的,但是也只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一步一步踏實演戲的。
沒人誰規定只能科班出身才能演戲吧?沒有誰說非科班出生就低人一等,連想要好好演戲且為之努力的機會都不配有吧?
3、影視作品是一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編劇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現在把大IP改編得面目全非的編劇大有人在,國內缺乏原創劇本也是事實。
所以編劇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到提高劇本質量是不是更好?如果覺得甲方需求不合理,大可以對甲方提出來,就像現在如此頻繁地提流量明星一樣。
畢竟根源在甲方,在投資方,需要什麼樣的演員,都是他們定的。
4、最後忍不住還是想說一句,《陳情令》很好看,魏無羨很出彩,是不是科班出身、是不是偶像出身,這兩點都不是衡量是否是好演員的關鍵。
關鍵還是這個人是不是真的熱愛表演,是不是真的夠努力夠踏實,是不是具有這個天賦和實力。畢竟成為老戲骨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新人到老戲骨都有一個時間過渡,需要更多的作品沉澱。
流量明星也可以有演技,老戲骨也可以有熱度,演技和流量從來不是一對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