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四明大地迎來久違的陽光,踏進四明山腹地的餘姚四明山鎮,能看到街邊不少山民在忙著製作番薯棗,烘烤好的番薯棗盛放在筐子裡晾著,陣陣香甜味兒在空氣中瀰漫,在秋末冬初的涼意中,迫切想讓人來上一塊兒。
番薯棗是四明山區特有的傳統風味食品,咬上一口,又軟又糯,有著嚼山東大棗般的香甜味,因此被稱為番薯棗。
四明山鎮上隨處可見村民在出售番薯棗。
一家小店裡,60歲的翁蘇娣正忙著給烘烤中的番薯棗翻面。她做番薯棗已多年,現在一個人忙不過來,找了幾個人一起幫忙。翁蘇娣介紹說,她這小店一天用掉的番薯就近千斤,可以出一百多斤的番薯棗,基本是供不應求。來買的不少是附近的山民,一來留作自己吃,二來也當做四明山甜蜜味道送給山下的親友品嘗。
兩位老人在給番薯削皮。
削皮後的番薯要進行清洗。
翁蘇娣說,在四明山鎮,每到秋冬時節,有近一半的山民從事番薯棗的加工製作。其製作過程要經歷削皮、清洗、煮熟、晾涼、烘烤等環節。烘烤是用土製烤爐,上面鋪上一層細竹條,用炭火慢慢將番薯中的水分慢慢逼出,整個過程需要七八個小時,中間每隔一段時間要給番薯翻一次面,尤其晚上,山民基本睡不好覺,過程十分辛苦。
清洗後煮兩個多小時,待番薯熟透了便可以出鍋。
番薯出鍋後晾上一晚上,然後再放到烤爐上蓋上被子慢慢烘烤,中間還要不時翻面。
給番薯棗翻面。
翁蘇娣將烘烤的半成品轉移到烘缸上繼續烘烤。
烘烤好的番薯棗迎光而看,可謂是晶瑩剔透,如同一顆溫潤的紅寶石。這樣的「寶貝」價格幾何?現在四明山鎮村民賣的番薯棗基本是每斤20元,這個價格已經持續了十幾年未變,十分難得。
烘烤好的番薯棗有著如同紅寶石般的色彩。
記者 張培堅 通訊員 方田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