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羅輯傳:人體冬眠可能原理,現實中有哪些人體冬眠可能技術?

2021-01-17 萌娘ACG研究所

在三體中冬眠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如果沒有冬眠技術,那劇情就沒有辦法發展,因為主角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即使達到最高的醫療水平,人類的壽命也就在150年左右。所以主角要通過冬眠前往未來,才能繼續主角的故事。

而冬眠技術就要滿足以下要求,第一:不能對人體有傷害,或者是不致命和永久的傷害;第二:冬眠技術不能對人的大腦有損傷。尤其是記憶,在羅輯傳中,羅輯清醒以後還是有點恍惚和不協調,但是記憶還是在的。

要想滿足以上要求,就有很多難點。

想要人冬眠,顧名思義,就是讓人的新陳代謝降低,就像冬眠的青蛙一樣。但是不同的是,冬眠的青蛙也是有生命活動的,因為青蛙並不需要冬眠幾個世紀。而且自然情況下完全的停止生命活動就是死亡,像青蛙這樣的複雜生物不可能在完全無生命活動情況下自我激活、甦醒。

更何況人類的體型更大更加複雜。所以可以看到三體中,人體冬眠後需要機器維持生命活動,這裡的維持有兩種可能。以下是猜測,第一種可能是像青蛙一樣維持簡單的生命活動,讓細胞降低到最低的運行狀態,同時維持大腦中神經元的信號交流。讓記憶持續存留在大腦中。但是這樣很難保留幾個世紀,這要計算細胞最低新陳代謝能有多低,細胞可以維持多少時間。

另一種可能也是現實中主流研究的技術之一,就是冷凍。當然簡單直接的冷凍無異於自殺,冷凍目前已知有兩個關鍵難點,一個是要冷凍的足夠快,如果冷凍的太慢,大腦就會受到損傷,另一個是體內的水冷凍後會結成冰晶,就會破壞細胞結構。所以有些人研究將人體內的血液換成其它液體,既可以維持細胞也可以不形成冰晶。

在《三體羅輯傳》和《章北海傳》中可以觀察到,羅輯在冬眠時是有液體交換的,可能就是將體內的血液換走,用其他液體維持生命。另一個就是希恩斯,在甦醒時是浸泡在液體中的,但究竟有沒有運用冷凍技術就不得而知。不過有一個重要的點是,在《章北海傳》中有船員誤食了錯誤的冬眠藥,所以可以看出三體中應該有開發出藥物可以降低人體的代謝。

冬眠技術現在依然是科幻概念,但是現實中已經有開始嘗試冷凍人技術,希望未來的技術可以將自己喚醒,只是還沒有成功的案例出現。

相關焦點

  • 面對未來的星際航行,應該選擇人體冷凍還是人體冬眠?
    1967年1月12日,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成為了第一個被「人體冷凍」的人類。和大部分人想像中的不太一樣,貝德福德當年接受的人體冷凍,包括現在的人體冷凍,其實都是等到被冷凍人去世之後,再冷藏到零下196攝氏度以下的,極低溫環境中保存的。
  • 科幻電影中的人體冬眠技術,距離我們還有一步之遙!
    傳說中的休眠技術在科幻電影中看得已經很多了,從《阿凡達》中的休眠到潘多拉星軌道上甦醒的傑克,到《太空旅客》中被小行星撞擊所喚醒的星爵,甚至還有《星際穿越》中的老黑在卡岡圖雅的軌道上等待庫伯回來,休眠技術的完美表現讓大家心馳神往!但看似簡單的技術,以現代條件下能實現嗎?
  • 淺談人體冷凍技術,也許在未來,人人都可以長生不老!
    哀吾身之須臾,我們所經歷的不過是漫長時空中的一瞬,其實近些年來就有一種技術已經漸漸被運用,它可以讓你穿越到幾十,幾百年後的未來,可以讓你出現未來的世界裡,它就是人體液氮冷凍技術。在科幻小說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主人公睡在一個玻璃箱狀的物體裡面,然後睡一覺之後就穿越到了幾十或者幾百年後的未來,這其實就是一種低溫冷凍保存人體,通過到達某一時間段復活。
  • 現有技術下,人類能否使用冰凍技術在冬眠艙中持續很長時間的冬眠...
    看過科幻電影的人都知道,當人類在進入星際空間的時候,跨星域的遙遠航行中,會把太空旅客都放在冬眠倉中度過哪些遙遠的距離,然後到達目的地後再重新甦醒!《星際穿越》中就有類似的情節!如果這個如冬眠一樣的「冰凍技術」在現實中真的能實現麼?要是可以的話會對人體機能有什麼樣的影響?
  • 人類也能冬眠嗎?在健康狀態下我們能冬眠多久?
    少數科學家正在嚴肅地研究人類冬眠,包括其基本機制,並將目光放在未來的各種應用上,比如保護無脈搏的重傷患者、深空旅行,以及改變新陳代謝速率以幫助人們減肥。美國阿拉斯加大學北極生物研究所的教授凱利·德魯(Kelly Drew)表示,人類冬眠其實很有可行性。德魯研究的是北極地松鼠,一年中有八個月它們會躲在地洞裡,冬眠的本質是體溫調節。
  • 53年前被冷凍的美國科學家,至今還未解凍,人體冷凍技術是騙局?
    這個「冷凍人」是不是和你想像中的有些不太一樣,其實貝德福德當年接受的人體冷凍,包括現在的人體冷凍,都是等到被冷凍人去世之後,才進行的。他們會先被抽乾血液,然後在血管中注入一種能夠防止細胞在低溫下結冰導致細胞破裂的保護劑,然後才被放進零下196攝氏度的極低溫液氮中保存。但從目前來看,想要解凍復活貝德福德的遺體,至少有三大難題還無法攻破。
  • 「人工冬眠」技術新進展,一覺睡到外太空不是夢?
    美國宇航局(NASA)早前資助了一項「人工冬眠」技術的研發,在漫長的星際旅行中讓太空人進入短期冷凍休眠狀態。  「人工冬眠」真的可以實現嗎?乘坐睡眠艙前往太空的旅行離我們還遠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所博士王虹分享其關於大腦對體溫調控的論文於2016年發表《科學》(Science)上該項研究的最新進展。  人體是如何調節體溫的?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博士研究員威爾·伊斯拉埃爾森同樣在研究冬眠和基因的關係,他認為相同的動物不一定擁有專屬的冬眠基因。恰恰相反,各種冬眠動物很可能擁有相同的與冬眠有關的基因,只不過,每個物種使用這些基因的方式略有不同。
  • 1967年第一個嘗試人體冷凍技術的貝德福,他現在重新甦醒了嗎
    筆者:三體-小遙相信很多人都對人體冷凍技術略有耳聞,這個突破了傳統倫理觀念的技術早在出現之初就有很多人反對,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沒有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反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科幻作品中的情節,世界上每年都會出現一小部分進行人體冷凍的例子。通過「冬眠」等待更好的治療機會,或者到達一個無法想像的科技時代,其實是不太現實的。早在1967年,世界上就已經有了第一例人體冷凍技術的應用,一位名叫貝德福的患者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吃螃蟹的人」。
  • 研究顯示,早期人類可能通過冬眠來度過漫漫長冬
    儘管我們當中許多人可能渴望在整個冬季中入睡,但人類(與許多其他哺乳動物不同)沒有冬眠的能力。但是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已經調查了早期人類是否在某些時候有這種能力。結果——雖然是初步的——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做到了,即使他們不擅長。
  • 老鼠腦中的酣睡開關可以令它們陷入冬眠般的沉睡
    比較現實的做法是使用冰冷的生理鹽水置換血液,藉此令正常的生命現象進程減緩為正常速度的一小部分進而保護細胞免受嚴重創傷,這也是人們在減緩生物進程方面所作的難能可貴的努力。但使用生理鹽水置換或者其他外來措施來降低新陳代謝對人體而言都不是最佳選擇,它們都有損害組織的風險。對於一些動物來說,體溫降低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狀態,例如冬眠。因此,引導動物進入低功耗模式顯然是更優的解決方案。
  • 地松鼠冬眠8個月,每分鐘心跳1次,人類離休眠去太空又近一步?
    科幻片裡常常會有如下情景:人類躺在太空飛船中的休眠倉裡,眼睛一閉一睜,就已經身處另一個殖民星球上了。誰都知道,要想幻想成現實,休眠技術是關鍵,如何能夠讓人類在暫時停止新陳代謝後清醒過來,冬眠的動物成了研究的對象,尤其是一年冬眠時長可達8個月的北極地松鼠,更是讓人們看到了休眠進行太空旅行的希望。
  • 花花公子羅輯用氫彈救了全人類:《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縮寫
    (《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縮寫,接《三體》第一部)三體人發射智子到達地球,人類世界在三體人眼中一覽無餘,似乎人類完全沒有了反抗的餘地。幸運的是,在地球三體組織與三體人的通訊中,發現了三體人的一個特點:思想透明,不會隱藏和欺騙。
  • 《三體》,面壁者羅輯的成長邏輯
    羅輯所珍視的這份情感,儘管是男女之愛,卻脫離了浮淺的欲望,擁有詩與真的和諧,讓人想起為自己編織綺夢的民初女詞人呂碧城。儘管這種本真不同於海德格爾所說的存在意義上的本真,但卻意味著,羅輯的初心和良知未曾泯滅,他仍有可能在某一天達成向後者的飛躍。
  • 烏龜冬眠怎麼養?
    在家庭餵養的龜龜中,由於平時的餵養,可能主人餵養的食物過多,加之環境有限,運動量低於野生環境,所以龜龜體內會累計較多的脂肪。第二就是冬眠剛好就給了龜龜一個消化和調理的時間。這樣有利於龜龜的健康生長,各個器官也可以在冬眠的時候進行恢復和調理。第三就是冬眠能夠適當休養身體各個器官,有利於刺激龜龜來年的繁殖,有利於各項激素的分泌調節。
  • 通過人體冷凍來暫停時間,跨越世紀活到未來,以此延續生命可行嗎
    這時候,只有一些不太怕缺血或者缺氧的器官還會有一定的生命功能,對外界刺激進行反饋,比如皮膚。黏膜、結締組織等。記住這三個概念,後面會多次用到。人體冷凍,時間暫停近些年的很多科幻作品都有通過冷凍人體來讓「時間暫停」的故事。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主角通過在宇宙飛船的冷凍倉「睡覺」,來進行為期數十年的星際之旅。
  • 《三體》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篇文章將一一告訴你!
    而從三體出發的飛船需要400年的時間才能到底地球,那個時候人類的地球技術水平很可能已經碾壓三體了,那時候三體迎來的就不是徵服,而是毀滅。三體人為了摧毀地球人類對於科學技術的信仰,阻礙其發展,它們用超越人類文明的技術向地球發射了兩顆「智子」,不僅能監督地球,還會影響人類所有物理實驗的結果 ,從而使人類科學家對物理、對科技的信仰倒塌。通過這些資料,汪淼看到的倒計時和科學家們自殺的謎團也一一揭開了。
  • 《三體章北海傳》次聲波氫彈的可行性,現實中的次聲波武器
    在《章北海傳》中,次聲波氫彈上場。它可以將殺傷範圍限定在人員,這是非常科幻的武器,畢竟現在還沒有宇宙戰艦。在原著中,次聲波氫彈的殺傷原理是人在次聲波環境下會產生共振,人體形成巨大振幅就會被傷害。而太空中是真空的,所以波傳播是靠光,準確來說是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和飛船的外殼作用,將電磁能量變成超強次聲波傳入船體內。
  • 烏龜冬眠法則!
    咳咳,回歸正題,這不龜龜的冬眠季到了嗎,那麼我就寫一篇關於冬眠的文章,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給大家科普下,我不是為了名氣,我不在乎名氣我對名氣沒有興趣,我很單純的,本豬是帶著耳機聽著歌寫的文章,所以文章可能會比較飄,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哦
  • 烏龜冬眠怎麼養,需要做什麼準備
    烏龜冬眠怎麼養,需要做什麼準備秋末冬初,天氣漸涼,烏龜就會進入冬眠。但你知道嗎?並非所有的烏龜都需要冬眠。一些不合適冬眠的烏龜,我們還要想辦法阻止它們進入冬眠狀態,避免它們出現睡著就再也醒不過來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