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動19」90天運動習慣養成大賽活動背景

2020-12-23 人民網體育

美國心理學家拉施裡的記憶實驗認為:一種行重複 21 天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90 天就會形成穩定的習慣。而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讓人收穫很多。

運動改變生活, 「幫助更多人養成運動習慣 」是寶力豪健身的使命,此次舉辦90 天運動習慣養成大賽,即希望幫助更多的人啟動運按鈕,享受為生活帶來美好改變。

我們歡迎已經保持長期運動習慣的人參賽,更歡迎很少運動的「小白 」,參賽者使用 [MyZone]心率帶記錄每次運動的數據,並加入寶力豪社區時時分享,與大家互相激勵,堅持 90 天,讓運動真正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此次活動擬邀請包括世界 500 強在內的諸多著名企業共同參與,也計劃邀請體育界、企業界、影視界等十餘位重量級跨界嘉賓共同參與,與你共同分享途中的每一份艱辛與喜悅。

活動目的:

作為國家 」全民健身工程 」的推動者,人民體育與寶力豪健身一直倡導將運動與生命、工作緊密結合,主張健康並積極的生活方式。

期望通過此次 「i 動19」90 天健身習慣養成的大型全民生活賽事,能更好弘揚體育精神,幫助更多的人開啟健康生活新狀態,體會運動之美為人生帶來的巨大改變。

通過大家的努力,打造全民健身行動行動大IP,共同搭建全民健身的激勵平臺,創新全民健身激勵機制,拓展激勵對象和範圍,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責編:郝帥、楊磊)

推薦閱讀

「人民體育 健康中國」馬拉松系列賽  比賽由中國田徑協會、人民網和中跡體育三家聯合主辦,系列賽旨在以高標準服務全國廣大的基層跑步運動愛好者,讓更多百姓能參與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之中。【詳細】

2018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  2018俄羅斯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9月1日打響,中國與伊朗、韓國、烏茲別克斯坦、卡達及敘利亞同組,這也是國足第11次衝擊世界盃。【詳細】

相關焦點

  • 利用「21天習慣養成法則」,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抗擊「疫情」階段,孩子們都在家,家長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促成孩子好習慣的養成。行為心理學家認為,新習慣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通過21天的行為暗示,正確重複練習,可以基本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就是所謂的「21天習慣養成法則」。
  • 減約「颶風減脂營」,28天幫你養成科學健康的飲食運動習慣
    針對運動小白提供28天初級訓練課程安排,針對已有多年運動經驗的學員,則提供強度、時長更符合體能的計劃。個性化定製訓練不僅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還能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因為強度過大造成損傷。除此之外,颶風營的專家團隊中還有一個特別的服務角色:具有心理學背景的健康顧問。
  • 打卡掙學費——21天習慣養成挑戰
    "掙學費"納斯達克21天打卡「掙學費」各位家長朋友大朋友、小朋友老朋友、新朋友注意啦~~~納斯達克推出宅家打卡可以「掙錢」活動啦~~~>為確保孩子英語學習的連貫性,幫助他們養成堅持、自律的習慣,我們推出「21天打卡掙學費活動」,只要在班級群或者朋友圈連續打卡21天,就可以獲得1000元課程抵用券(該券可用於續費匯總新報英語、以及即將拓科的語文和數學科目)。
  • 21天習慣養成理論騙了你多少年?必須要說說這個誤區了
    也不記得是在哪篇文章裡邊看到的了,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再堅持90天就能形成一個長期習慣。過去我對這個說法深信不疑。大學的時候,每天早晨我都是踩著上課鈴聲去上課的,幸虧點名冊上我的名字在後邊,否則不知道要遲到多少次。於是我痛定思痛,決定培養自己早起的習慣。
  • 蘇州站比賽落幕,iEnglish全國ETP大賽複賽結束
    12月20日下午,隨著小黃鴨嘎嘎嘎隊、野貓盟隊、月間之星隊、常贏急先鋒隊在長達4個小時的激戰獲勝後,iEnglish全國ETP大賽複賽蘇州站成功落幕。至此,「玩轉英語,用iEnglish」全國ETP大賽的複賽階段比賽全部結束,在長達三周的時間內,賽事在包括江蘇、山東、北京等在內的12個省市區的18個城市成功落地,1000個戰隊完成了64強的晉級爭奪
  • 從李娜教子看萌獅學院的運動習慣養成記!
    那麼對於孩子來說,運動習慣的養成也同樣重要。 萌獅學院課程理念倡導的是孩子的習慣培養,而非知識點的灌輸。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習慣的定義吧,在漢語詞語把習慣一詞定義為:在一定的條件下完成某項活動的需要或自動化的行為模式,可以通過有意識練習形成,也可以通過無意識地多次重複或只經歷一次就形成,習慣一旦養成,若遭到破壞會產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覺。 可能稍微有些複雜,那我們不妨再來看看南加州大學的一位精神醫學教授談到的關於習慣形成的方法。
  • 21天效應,養成可以受用終身的習慣
    「習慣」是圍繞在我們生活中的諸多動作、理念。並逐漸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每天早起刷牙洗臉、讀書或者運動、晚上泡腳等等。好的習慣可以受用終身,就像每天堅持刷牙可以防止我們牙齒變壞,壞的習慣則會貽害終生,譬如吸菸等,如何改掉我們身上的壞習慣、保持那些好習慣?
  • 不需要意志力的習慣養成法:100天行動音頻課程上線
    希望大家幫個忙,在朋友圈裡轉發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課程,多謝大家了。發起100天行動已經有三年多時間,在這三年多的時間中幫助超過10萬人完成一次100天行動挑戰,目前有幾十萬人正在參與這個行動,有數百萬人知道或閱讀100天行動的相關文章。
  • 朝陽東湖街道推出垃圾分類21天習慣養成計劃
    朝陽區6月5日發布,東湖街道南湖中園北社區推出「垃圾分類21天習慣養成計劃」,通過「21天效應」,鼓勵和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南湖中園北社區居民於龍在家中配備了四個垃圾桶,分別對應其他、廚餘、可回收、有害四類垃圾。
  • 好用有用的習慣養成 App,從這 9 個裡面挑一個就行
    iBetter 的成就系統也很好的利用了用戶的心理。如果用戶想要獲得更多的勳章,就需要堅持完成自己的預設目標。養成習慣會有一定的疲勞期,可能用戶用到 7 天就放棄了使用 iBetter 了。但是在幾天之後,由於長時間未使用 App,會驚喜的發現仍獲得「荒山野嶺」的勳章,可能就這一個小小的勳章,又把你拉回習慣養成的隊伍。
  • 四川省簡陽中學開展《運用「21天習慣養成法」》課題研討會
    2020年9月11日,為推進課題有序開展,加強課題組成員工作交流,以便更好地開展課題研究,《運用「21天習慣養成法」培養高中生主動學習習慣的個案研究》課題組成員在致知樓3-4辦公室進行探討學習,並進行資料整理。
  • iBetter·習慣養成打卡:讓你每一天都充滿成就感
    知名勵志自我提升 App——「iBetter·習慣養成打卡」剛剛推出第一個重大升級版本,新增超過100個超美手工圖標,並帶來煥然一新的清爽白色主題。iBetter是一個幫助你「養成好習慣」、「記錄每日進步」的強大 App,每天提醒和鼓勵你,讓你每一天都充滿成就感。
  • 2021年《21天微小習慣養成》第1期結營,第2期招募!
    2021年伊始,嘉興趁早讀書會啟動了一個《21天微小習慣養成》x 12個月的活動。
  • 養成一個習慣,「21天法則」真的夠嗎?
    編者按:我們都聽過21天法則,它暗示著養成一個習慣還蠻簡單的,但事實是這樣嗎?本文作者Chad Prevost考察了21天法則的歷史,用最近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這個時間可能更長,而且,我們是不是能形成某個習慣,不僅跟我們自身有關,也與習慣本身有關。所以,不要想著速成,而是穩紮穩打,從自身出發,把習慣變成一種儀式、一種原則,讓習慣成為自己的優勢。
  • 新諾國際少兒英語【寒假21天習慣養成打卡計劃】
    醫學專家馬爾茨博士,經過大量現實事例驗證,絕大多數的人可以用21天的時間打破或養成一種習慣,雖然過程可能經過了充滿信心的開始,讓人精疲力竭的堅持期
  • 習慣養成的「21天效應」
    習慣養成的「21天效應」施施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女孩,父母開了一家物流公司,平時忙於公司事務,無暇顧及她的學習,即使有空,不是帶她上館子吃飯,就是帶著她出去玩耍,根本不過問功課。對於舊習慣的改變,不可能是一兩天就能夠做到的,家長如果配合學校改變施施已經形成的不良學習習慣,至少需要21天的時間。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這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才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21天效應對學校、家庭導學育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 幫助你更好養成好習慣的19個心理學策略
    19個心理學策略 人往往更傾向於「眼前的回報」,並低估「將來的回報」或「懲罰」,這種特性被稱為「雙曲貼現」。●所謂「習慣」,就是在「觸發」要素的作用下,做出「慣例」行為,以追求相應的「回報」。●養成習慣,實際上就是在改寫相應的回報。雖然辛苦的運動能帶來滿足感和陶醉感等較大的回報,但對於從未體驗過的人來說,是難以對此產生感覺的。這就像啤酒之於孩子。●培養習慣的過程,就像是反覆參與糖果實驗一樣。
  • 環翠區舉行小學數學青年教師「深度教學」暨「習慣養成」課堂大賽
    為持續推進「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提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專業水平,促進「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落地生根,展示環翠區深度教學研究效果,近日,「環翠區小學數學青年教師『深度教學』暨『習慣養成』課堂教學大賽」在溫泉學校落下帷幕。
  • 習墨去21天書寫習慣養成,爭做習墨小達人!!!
    獎 狀________同學:在「習墨去21天書寫習慣養成活動
  • 千萬不要錯過「習慣養成」的最佳時間
    其實我們更願意說,那叫給孩子「習慣養成」。從古至今,國內國外的教育大家們都說過類似的觀點: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 孔子說:◇ 葉聖陶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 羅素說: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