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是相當熱門的保健食品之一,最廣為人知的是魚油含有對人體有益的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且已有研究證實Omega-3 當中的DHA與EPA能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具有抗發炎、抗血栓的特性,並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但許多人在選擇時會有不少疑問,比如購買魚油時該注意什麼?哪種魚油適合自己?首先我們從Omega-3開始說起。
什麼是Omega-3?
Omega-3 脂肪酸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對人體來說是必需且具有正面效益的物質,在調節細胞功能與免疫反應方面也扮演著重要角色。DHA與EPA皆屬於Omega-3 脂肪酸,DHA 有助於維持視力和大腦正常運作、穩固記憶力,也被視為早期發育中必須的營養物質;EPA 則是能改善三酸甘油脂、防止血管及動脈硬化。
魚油該如何挑選?
在選購魚油時,必須注意產品標示,留意Omega-3、DHA、EPA 的含量是否標示清楚,且具有重金屬檢驗報告的產品。一般市售的魚油Omega-3 濃度約為20-85%之間,雖然許多魚油產品瓶身都寫著1000mg,不過不同品牌間1g魚油所包含的Omega-3 可能為200-900mg不等。此外,並不建議魚油添加太多的複方成份,例如胡蘿蔔素、紅麴、納豆等等,建議選擇僅有魚油的成分就好。不過唯一建議可添加的營養素是維他命E,優點是可維持魚油成份穩定,更有利於保存。
市面上的魚油可見三種形式:魚油的形式有好幾種:天然三酸甘油酯、乙酯和重新醋化了的甘油三酯,不管服用的是哪一種形式的魚油,身體都會吸收。如果是乙酯形式的魚油,會有非常少量的乙醇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量都微乎其微,沒什麼影響。目前研究也發現,服用天然魚油的人會比服用乙酯形式的多吸收37%的Omega-3脂肪酸。更有趣的是,服用重新醋化了的甘油三酯形式的魚油又比服用天然魚油的多吸收24%的Omega-3脂肪酸。儘管不同的形式吸收率不同,但是無論哪種形式都能極大提升血液中的EPA和DHA。
不同人群的建議攝取量是多少?
購買魚油之前,必須先了解自身的保健目的為何,再依照相對應的含量進行補充,才能達到最佳的保健功效。
1、基礎保健:Omega-3 1000mg/天
2、懷孕補充:DHA 200-300mg/天或Omega-3 2000-3000mg/天
3、三高人群、心血管保健:Omega-3 2000-3000mg/天
4、預防失智:DHA 300mg/天,PS 100mg/天
以基礎保健來說,如果選擇每顆1000mg的魚油,Omega-3的濃度若為30%,則每天約服用3顆;如果是為了改善血脂等心血管保健,則每天需服用8-10顆的量。所以,若保健目的所需Omega-3 的攝取量較高時,就建議選擇濃度較高的配方,可省去一次須服用多顆膠囊的困擾。
服用魚油有哪些注意事項?
1、對魚蝦過敏者應避免服用魚油。
2、每日攝取的Omega-3 總量不超過3000mg,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3、凝血功能異常,若有服用阿斯匹林或華法林時,雖然臨床實驗中魚油與出血風險並無直接關聯,不過另有研究顯示可能影響傷口凝血,服用時仍需特別注意。
4、三高患者不可隨意停藥,雖然魚油在研究上已被證實可降低三酸甘油脂、調節血壓,不過這些保健功效並不能完全取代藥物治療,患者仍需按照醫生的指導規律服藥。
5、藥物交互作用:魚油可能增加降血壓、降血脂藥物的藥效,民眾就醫時應該主動告知醫生或藥師服用中的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避免交互作用的發生。購買魚油產品時,也可以先詢問藥師。
新鮮魚類可以吃到多少魚油?
魚油有益人體的成分即是Omega-3,像是鮭魚、鯖魚、鮪魚、沙丁魚、秋刀魚等,都富含Omega-3 脂肪酸,如每周吃2-3盎司的鯷魚或鮭魚,即可達到每天250mg的EPA與DHA(1盎司=28.35g)。不過,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並不容易每周規律的食用富含Omega-3 脂肪酸的魚類,對於高需求量的大眾來說也不容易從魚類中攝取足量的Omega-3,所以補充魚油製品算是相當便利的方式。
魚油會不會有汙染物質?
不論提煉魚油的魚種,汙染物的檢驗對保健食品的安全性來說都相當重要,而產品中的汙染物、重金屬是否移除,取決於製造過程中是否能有效過濾,建議大家挑選產品時,可選擇附有檢測報告的產品較為安心。
魚肝油等於魚油嗎?
魚肝油及魚油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物質,魚油取自於的脂肪,富含EPA 及DNA 等營養素,有助心血管健康:魚肝油則是從魚的肝臟所提煉,含有脂溶性維他A、 D,對於視力及骨骼發展有幫助,兩者的功效是完全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