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How many fingers do you have?(你有幾根手指?)」 9月25日,美國密蘇裡州,外教Jennifer一邊對著鏡頭做互動遊戲,一邊教孩子們學習英語數字。
屏幕的另一端,遠在中國的河北省滄州市滄縣興濟鎮陸官屯小學,31名三年級的孩子正隨著屏幕裡老師的問題,愉快地作答。每當他們答對一題,美國老師便用事先準備的泡泡水,為孩子們吹出一串彩虹泡泡,課堂裡傳出陣陣歡快的笑聲。這是VIPKID在線青少兒英語通過「鄉村公益英語課堂」項目在河北滄縣興濟鎮開展的一節線上口語課。線上的外教老師畢業於威廉伍茲大學自閉症研究和管理雙碩士學位,線下的孩子們則來自陸官屯小學,一所有著70年歷史的鄉村學校。網際網路技術打破教學的資源屏障「以前我們上英語課,都是老師念一句,我們就跟著念一句。」一名孩子告訴記者,滄縣的小學從三年級才開始上英語課,而這是他們本學期開學來,第二次線上上口語課,還有些不適應。也正因此,在課程的開始,當Jennifer問「How many fingers do you have?」的時候,孩子們也稚嫩地跟著念了一遍,而不是回答Jennifer的問題。記者了解到,位於滄縣興濟鎮的陸官屯小學建於1950年,和許多鄉村學校一樣,多年來陸官屯小學也面臨著教師、生源外流的問題。直到2019年3月起,學校引入了網際網路在線學習資源,情況才有所好轉。「老師問我們問題呢,沒讓咱們重複她的話。」 當日,臨近課程結束,一名已經領會老師意圖的孩子興奮地朝其他同學喊道,很快,幾個孩子開始用「Yes」或「No」來回答Jennifer的問題。陸官屯小學校長郭勝告訴記者,孩子在農村學習英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除了沒有沉浸式的體驗外,師資也是一個問題。「我們的英語老師不是科班出身,有的老師甚至是在夜校自學的英語。對於一個英語單詞的發音,老師自己都要磨來磨去確認好幾遍,而即使是這樣,發音可能還是錯的。」「如果沒有在小學階段就打下好基礎,未來隨著年齡增長,英語的兩極分化就會越來越嚴重。」郭勝說,鄉村小學的孩子們尤其需要外教。2019年3月,興濟鎮陸官屯小學引入了VIPKID在線青少兒英語的學習資源。該項目藉助在線直播形式,遴選北美外教,通過直播形式,為邊遠鄉村地區授課,解決英語教師、資源欠缺的難題。一年半以來,郭勝已經看到,來自公司、社會及網際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在給這所鄉村小學帶來改變:學生的英語水平雖還趕不上城市裡的孩子,但這種差距正在慢慢縮小。在線外教課上,有的高年級的孩子已經可以跟外教進行對話式互動,也有的孩子徹底愛上了英語學習。
陸官屯小學的孩子們一遍跟美國外教Jennifer唱歌,一遍學習英語數字的發音。
「我們需要外界資源扶我們一把」據了解,陸官屯小學現有6個教學班,189名在校生,教師10人。10人的教師隊伍撐起整個學校、所有學科的教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我們所有老師都是全科老師,一個老師要承擔語文、數學、體育、美術、思想品德等課程的教學任務……」近年來,不斷有企業開展鄉村教育的嘗試與探索,試圖幫助鄉村學校緩解資源不足的壓力。自2017年3月起,VIPKID聯合十餘家教育公益機構發起「VIPKID鄉村公益英語課」項目。截至2019年年底,VIPKID公益英語項目已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為1000所鄉村學校提供了6個學期,每周至少1節、最多3節的免費在線英語課,累計受益鄉村兒童超50000人。「這不僅對學生有幫助,對老師也是一項重要的幫扶。」郭勝表示,企業帶來的線上、線下教學資源,不僅能夠緩解師資不足的壓力,也是對鄉村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相比鄉村本地的教師,外面的老師教學水平較高、教學方法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些教學方法不是鄉村老師不會,而是平時想不到。我們需要外界帶來這樣的點撥,讓我們的老師能夠保持學習。」郭勝說。除此之外,在陸官屯小學,記者還看到,VIPKID的教師親自現場給孩子們帶來英語發音課程和科學實驗課程。VIPKID教師牛牛化身為哈利·波特魔法師,教孩子們元音「a、e、i、o、u」的發音方法,跟孩子進行有效互動;科學課上,孩子們跟著老師學習如何用乳化劑和精油製作護手霜。
在VIPKID帶來的公益科學實驗課上,老師正在教陸官屯小學的孩子們用精油、乳化劑製作護手霜。
「我們需要這樣的學習資源,需要外界扶我們一把。」郭勝表示,通過網際網路資源,讓農村孩子開拓眼界,這是她認為外界對鄉村小學能做到的效率最高的幫扶,也正是這種「網絡公益」與「網絡扶智」有效的結合,打破了教學的資源屏障,為改善鄉村地區的教育環境開創了新模式。
新京報記者 戚望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