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小課堂進鄉村 洋外教幫鄉村孩子消除「啞巴英語」

2020-12-14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4月17日清晨7點,農村淘寶合伙人李毅夫婦家的樓下就傳來孩子們嘰嘰喳喳的打鬧,還夾雜著幾句英文,「sorry」、「excuse me 」。淘寶教育聯手村淘發起的「鄉村教育公益行」項目,每周一次的「網際網路小課堂」開始了。

農村淘寶合伙人「兼職」教英語

李毅是陝西省商洛市劉灣街道棗園村的農村淘寶合伙人,今天是本村孩子們到服務站來上在線英語課的第四堂在線英語課。

早上9點,李毅和他的妻子正領著二十多個孩子跟著大屏讀英語,屏幕裡的英語老師向屏幕前的孩子們提問、互動,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大聲回應老師的問題和互動。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不大的服務站已經被孩子們擠得滿滿騰騰,他們大的有10歲,最小的只有3歲。

自2016年3月底淘寶教育聯手村淘的「鄉村教育公益行」項目正式啟動以來,每到周末,這一鄉間小課堂就吸引了遠近很多小朋友早早趕來參加。

記者了解到,此項目首批已覆蓋陝西、甘肅等西北地區省份50個村莊。通過網際網路在線直播的方式,向鄉村的孩子們輸出城市裡優秀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育理念,這種模式後續會推廣到更多村落,年內增加到600個。淘寶教育負責任房卉林表示,「四川的農村淘寶已經覆蓋,這樣的在線小課堂還需要看農村淘寶合伙人的響應。」


對接最優質資源「洋外教」幫山村孩子打基礎

伴隨著洋外教Lane對海外風土人情的介紹,棗園村每周末一次「網際網路小課堂」開始了。在隨後的直播課堂中,來自英語教學機構的老師通過互動和遊戲,通過網際網路視頻,同時為五個村點的小朋友講授英語知識,孩子們不僅頻頻舉手回答問題,小本子上更是記得密密麻麻。

除了零基礎英語,孩子們還可以從小課堂中學習到包括兒童想像力開發、趣味生活、音樂美術等諸多課程。

「很多鄉村的基礎建設已經越來越好,鄉村學校的硬體設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鄉村學生的師資力量還遠遠不夠。」採訪中,房卉林告訴記者,淘寶教育與華爾街英語、韋博國際英語等教學機構合作,專門為小課堂挑選了豐富經驗、善於互動的老師,「通過網際網路直播的方式,把優質的教育資源輸送給鄉村的孩子們。」

已經有7年教學經驗韋博國際英語教學經理Amy是參與到小課堂項目中的老師之一,她告訴記者,普通鄉村學校教育中,孩子很容易在基礎階段陷入「啞巴英語」的困境,「我們挑選出自然拼讀法教材,鍛鍊孩子沒有老師在旁邊指導也能讀出來聲來。此外,我們還在教學中引入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比如還原母語學習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還能激發孩子們學習的熱情。」

上五年級的小偉,平時父母經常不在跟前,屬於大家眼中「不怎麼好管」的那一類孩子。自從在校教育小課堂開啟後,他不僅頭一批加入,而且主動擔任小班長,每次跟老師互動也總是很積極。

據不完全統計,棗園村未成年孩子中,父母平時不在身邊的比例超過六成。但孩子們把小課堂當成「據點」後,家長們反饋最多是:孩子開朗了,願意溝通了,笑容也更多了。「在線教育進村莊,真真切切讓我感受到了正在孩子身上發生的改變。」李毅說。


鄉村教育最缺師資 閒置校區多

商洛市商州區電商負責人楊立清表示,「每個村一個鄉村小學,只有三年級以上的孩子開設英語課,有的是一個老師身兼幾門課程的教學,師資資源比較匱乏,網際網路小課堂補充的是鄉村教師資源不足的問題。」

「現在農村的教育資源,無論是教室還是硬體,都比以前好很多,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農村,也有很多人把孩子帶到城裡去,所以才形成了鄉村學校越來越小的情況,很多學校都是空的」楊立清表示,「有的學校甚至只有幾個學生,比老師還少。」

今年4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發起的「馬雲鄉村教師獎」第二屆評選也正式啟動,該獎項每年將選出100位優秀鄉村教師,給予持續三年總共每人10萬元的現金獎勵和專業發展機會,旨在弘揚鄉村教師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鼓勵更多優秀鄉村教師留在一線任教。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 董興生 王婷(圖據中新社)

相關焦點

  • 洋老師走進北京門頭溝 幫山裡娃告別「啞巴英語」
    洋老師走進北京門頭溝 幫山裡娃告別「啞巴英語」 2017年09月26日 10:10   來源:北京日報
  • 外教口語課走進鄉村小學課堂 校長:我們需要外界資源扶一把
    9月25日,美國密蘇裡州,外教Jennifer一邊對著鏡頭做互動遊戲,一邊教孩子們學習英語數字。屏幕的另一端,遠在中國的河北省滄州市滄縣興濟鎮陸官屯小學,31名三年級的孩子正隨著屏幕裡老師的問題,愉快地作答。每當他們答對一題,美國老師便用事先準備的泡泡水,為孩子們吹出一串彩虹泡泡,課堂裡傳出陣陣歡快的笑聲。
  • VIPKID青少兒英語為鄉村孩子帶去優質的教育資源獲央視點讚
    VIPKID青少兒英語是近些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青少兒英語在線教育平臺,它把優質的北美外教與中國青少兒連接起來,讓孩子們在家中就可以接受得到優質的英語教育,而為了給鄉村孩子們帶去同樣優質的教育資源,VIPKID青少兒英語積極開展鄉村公益英語課堂,得到了央視《經濟信息聯播》的好評。
  • VIPKID英語「網際網路+」在線教育的模式正在改變鄉村教育
    由於地理經濟等各方面的原因,鄉村的孩子想要接觸到優質的教育,往往困難重重,然而網絡科技與教育相遇後,給了鄉村孩子更多接觸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
  • 噠噠英語一對一固定外教模式根治孩子的「啞巴英語」
    原標題:噠噠英語一對一固定外教模式根治孩子的「啞巴英語」噠噠英語一對一固定外教模式根治孩子的「啞巴英語」2017-06-23 15:24:49來源: 海峽在線「我們小時候學英語就是為了考試,在分數的壓力下,英語成績不但沒見長進,反而對英語漸漸產生了恐懼,別說什麼學以致用了,路上碰到個外國人就會條件反射一樣趕緊找地方躲開……」對於許多
  • 在線教育走進江西會昌 鄉村學校開設英語雙師課堂
    、、「英語雙師課堂」扶智高排中學項目啟動有別於傳統「雙師課堂」更關注學生發展的教育公益模式,vipJr堅持「師生共同成長」,因而在「網絡雙師課堂」之外還啟動了「鄉村教師英語能力提升計劃」,兩者共同構成了「英語雙師課堂」扶智高排中學項目。
  • 助力鄉村教育:幫助鄉村小學英語師資力量建設
    捐贈儀式上,沛傑教育集團向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共計80所鄉村小學捐贈價值3600萬的「Hey Talk在線外教雙師課堂」,幫助鄉村小學英語師資力量的建設,改進英語教學質量,縮小城鄉英語教學差距,助推鎮雄教育均衡發展。
  • 新樣態鄉村學校:用一塊屏幕改變著鄉村孩子的命運
    果園鄉中心小學坐落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南七公裡處,全校共計40人的教師隊伍支撐著752名鄉村孩子的學習。疫情居家學習期間,這所鄉村小學沒有一個學生掉隊。而這還得益於網際網路直播技術,以及將這些技術帶到鄉村學校的教師王莉莉。教育技術的發展,像一束光照進了鄉村孩子的世界。這所鄉村小學也正經歷著一場「變道超車」。
  • 韓城:鄉村學校學生面對面聆聽網際網路外教課
    特別是『雙師英語』課堂圓了孩子們的『外教夢』、打消了一些家長把孩子轉到城區學校的想法,還有一些家長衝著這些喜事好事要把孩子轉回來。這一變化對教師們的鼓舞很大,做好後面的工作大家的信心都很足。」芝陽鎮喬子玄學校校長楊艾興說。
  • 鄉村英語教師成長計劃
    啞巴英語讓學生和老師、家長們都深深苦惱。讀書多年,還是啞巴英語,不敢開口?國人英語通病,有方法治不?畢業多年,總想再給自己一次提升的機會,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著手?教書多年,英語老師教的累,學生學的苦,效果不明顯,是否希望有個高人可以在你身邊指點迷津?在中國大多數鄉村學校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英語教師師資不足,難以開齊課程等困難。
  • 外教進鄉村,英語正流行,第六期美麗鄉村實用英語培訓成功舉行!
    10月15~17日上午,三亞市天涯區文門村迎來了第六期美麗鄉村實用英語培訓課,文門小學的學生們在校長的帶領下,跟著外教老師認真學習了《三亞旅遊實用英語100句》和實用英語口語。實用英語培訓進入中小學在打造示範美麗鄉村的路途上跨出歷史性一步,這意味著小手拉大手,我們一起走,將英語學習推進千家萬戶,提升全民英語學習氛圍,助力國際旅遊島建設。
  • 怎樣學好英語?讀書郎寒春直播課堂讓孩子說good
    如果能說一口令人驚豔的英語,這絕對能讓你在同齡人中變得搶眼。所以孩子的英語學習也需要從口語抓起,開口說最重要,英語學習最忌諱「啞巴英語」。在《爸爸去哪兒5》中陳小春和兒子Jasper就格外引人注目。陳小春兒子年僅4歲,中英文可以自然切換,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 松果公益新支教:外教在線給鄉村孩子講解臭豆腐套餐
    一直致力於為偏遠地區提供線上素質教育的阿里巴巴松果公益迅速響應,聯合學為貴等多家教育機構,推出公益性的「新支教」計劃,為居家學習的鄉村孩子們提供更多優質課程。王富貴便是其中一位英語教師。 平順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脈深處,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此前,這裡的孩子們從未直接聽過外教上英語課。
  • 怎樣學好英語?讀書郎寒春直播課堂讓孩子說good!
    所以孩子的英語學習也需要從口語抓起,開口說最重要,英語學習最忌諱「啞巴英語」。在《爸爸去哪兒5》中陳小春和兒子Jasper就格外引人注目。陳小春兒子年僅4歲,中英文可以自然切換,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 努力「超車」的新樣態鄉村學校
    受訪者供圖「這塊屏幕改變著鄉村孩子的命運」「我今年已經52歲了,想不到竟會成為『網絡主播』……」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果園鄉中心小學教師王莉莉面對電腦鏡頭,打開課程直播軟體,熟練地切屏、播放課件,並不斷地向學生提問。為了直播效果,她還給自己加了個「貓耳朵」濾鏡。
  • 屏幕上的外教:農村小學引進跨洋直播改進英語教學之後
    上課鈴剛響不久,河南焦作孟州市趙和鎮東小仇小學的一處教室中,32名學生緊緊盯著黑板角落處掛著的幕布,用英語向外教老師打招呼。網絡帶著孩子們稚嫩的聲音「跨過」太平洋,又從那頭傳來外教的回應。「Hello,How are you today?」外教問。學生們答,「I’m fine ,Thank you。」
  • 全校唯一的鄉村英語教師,希望能有外教給「留守兒童」上堂課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31歲的曹瑞是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中心學校唯一一名英語老師。全校3至6年級,大約80個孩子的英語課都要她來上,加上兼代計算機課,每周至少要上16節課,如果算上自習課,一周代課量還要更多。
  • 來自大洋彼岸的英語教學:用語言帶鄉村孩子看世界
    基於這個目的,在城市優質教師和以英語為母語的外教兩者之間,松果公益選擇了後者:通過與VIPKID合作,藉助網絡,將外教帶到了鄉村孩子們的課堂上。  英語不僅僅是一門語言,更代表著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讓土生土長的「老外」教孩子們語言,不僅能迅速恢復孩子們的好奇心,更能獲得充分的文化溝通。
  • 噠噠英語嚴控外教錄用標準,固定一對一授課模式打破啞巴英語尷尬現狀
    在中國,每一天都會有家長們煩惱孩子的教育學習問題,而近幾年來,英語的教育問題愈發顯得重要。在這一代的年輕父母中,年輕念書的時候絕大部分都經歷過「能寫能看卻不會讀,能得高分卻不會交流。」這樣的尷尬的啞巴英語情況,那麼應該如何打破我國英語教育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尷尬現狀,給予處在幼兒園到小學這個階段的兒童打好知識基礎,培養學習英語興趣的過程。
  • 智能時代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突圍
    變革教學方式鄉村小規模學校普遍存在師資力量弱、教師缺乏、教師教學任務重、教師平均年齡偏大、臨聘教師多等問題,特別缺乏音樂、體育、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等小門類學科的教師。在鄉村教學點,以上問題尤為突出。一位教師往往要任教多門課程,工作量大;教師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普遍是教師教、學生聽;音樂、美術、信息等學科因無專業教師,經常出現改上語文、數學的情況。目前,湖南省長沙市鄉村小規模學校通過網際網路+智能技術的應用,改變了教師教學方式,逐步消除當前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師資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