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可能下著黃金雨,地表被黃金鋪滿

2020-12-19 探索浩瀚星空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也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你會發現,地球是那麼的美麗,這樣美麗的星球至今我們還沒有在宇宙中發現第二顆,或許這就是智慧生命星球的風採。

地球能夠有現在的美麗,必然是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才形成的,那麼43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呢?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認為,地球的年齡大約為46億歲,也就是在太陽形成後的4億年左右,地球誕生了。行星的形成過程跟恆星早期的過程有一些相似,都是通過引力不斷凝聚星雲中的物質,使天體的質量越來越大,產生了強大的壓力和高溫,然後熔融形成的。

行星只要有足夠的物質供它吸引,使其質量不斷變大,也有一天會引發核心處的核聚變,從而成為一顆恆星。只不過,太陽系大部分的物質都被太陽吸收,已經沒有多餘的物質供其它行星吸收,自然也就不可能會有第二個太陽誕生。

通過行星的形成過程,我們知道,地球早期可不是一顆美麗的星球,而是一個處於不斷燃燒狀態的情景,從太空中看,我們會發現,地球呈現一個熔融的紅色狀態,到處都是火焰燃燒著。這種狀態要持續數億年以上的時間,等到巖質結構形成之後,地球才會不斷冷卻下來。

43億年前的地球可能還處於一個高溫熔融狀態,那個時候還沒有明確的地表結構,整個地質還處於高溫高壓,不斷活躍運動的狀態中。這種高溫熔融狀態有利於行星的演化,有利於各種元素的誕生,甚至於有利於未來生命的誕生和演化。

地球能夠在後來成為生命星球,或許跟地球早期不斷的這種熔融演化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43億年前,不僅地球還處於熔融演化的狀態,而且整個太陽系也沒有穩定下來,到處都是各種小行星亂飛,撞擊事件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科學家猜測,地球早期的水資源可能就是大量小行星撞擊帶來的,它們進入地球後以水分子的形式分布在各處,等到地球冷卻下來之後,才凝結以降雨的形式形成海洋。除了這些小行星的撞擊給地球帶來大量水資源之外,43億年前的地球還經歷了一場特別的撞擊,那就是超新星爆炸後碎片的撞擊。

這次撞擊給地球迎來了一場黃金雨,那個時候地球表面被黃金鋪滿,厚度可達4米,只是當時由於地球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地質結構,還處於熔融演化狀態,這些黃金大部分都隨著地質運動沉積在地底深處,留在表層的非常稀少。

黃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種比較貴重的重金屬,人類的祖先已經開始開採應用黃金,它的黃金質量比較大,呈現金燦燦,比較奢華高調。在古時候,黃金代表著高貴人家,許多與黃金有關的成語就可以看出來。比如:金口玉言,金榜題名,金碧輝煌,金石之交。

黃金的化學反應非常穩定,而且質地比較柔軟,它也是人類發現最早的一種珍貴金屬,並且被製作成貨幣形式,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追捧收藏。人類開採黃金的時間已經長達7000多年,也已經開採了近19萬噸的黃金數量,這佔據了全球黃金開採量的七成以上。

黃金之所以從古至今都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金屬,一個原因是它比較稀有,另一個原因則是它的應用範圍非常廣,尤其是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黃金在工業上的應用也是非常珍貴的。可是地球表面的黃金儲量是非常有限的,按照現在的開採速度,可能再過20年,地球表面就沒有黃金可採。

可能有人會說了,地球在43億年前不是下過一場黃金雨嗎?如果是這樣,那地球內部應該有非常龐大的黃金儲量,只要我們能夠開採地底深處黃金,就不愁未來沒有黃金可用。這個的確沒有錯,上世紀70年代,蘇聯科學家進行過一次偉大的科拉超深鑽孔深,試圖探穿地殼,雖然最終的深度達到了12263米,可是離挖穿地球還有不短的距離。

雖然科拉超深鑽孔實驗後來停止了,但是科學家通過探測,在不同的深度仍然有很多的重大發現,其中科學家在7000米深處發現了黃金層,這個重大發現可能預示著,科學家猜測的43億年前,地球發生過一次黃金雨有可能是真實的。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黃金不僅在地球珍貴,即使到了宇宙中它也是非常珍貴的一種貴金屬,原因說法是黃金的形成條件非常苛刻,只有在極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才能合成,而宇宙中有這樣極端環境的只有中子星這種緻密天體。

所以,科學家認為黃金的來源可能只有兩種,一種是形成中子星的超新星爆發,另一種就是中子星的碰撞了,這兩種情況都是在極端情況下才會發生的現象,而且發生了之後會創造出多種重元素,黃金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有可能在43億年前,太陽系附近發生的某顆恆星發生了超新星爆炸,爆炸產生的極高溫高壓產生了黃金等重元素,這些黃金等重金屬元素大量飛濺到宇宙中,脫離中子離子態,於爆炸中形成固態的黃金,這些黃金在超新星爆炸後在星雲中不斷流浪,流浪過程中與其他物質凝聚形成小行星。

這些小行星後來進入太陽系向地球撞來,於是有了後來的黃金雨,可見地球真的是非常幸運,或許這就是宇宙中的天命之子吧,一系列的好處總著向著地球而來。如果沒有當時的黃金雨,可能現在地球上連一克黃金也找不到,如果是這樣,那必然會影響人類科技的發展。

地球表面的黃金已經快要開採完了,未來我們想要獲得黃金,只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到地底7000米深處開採,另一個就是到太空中開採小行星或其它行星。43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形成的黃金小行星來到了太陽系,不可能只撞擊到地球上,很大的可能還撞擊了其它的太陽系天體。因此,太陽系的黃金儲量有可能超出我們的想像。

只要我們有了太空採礦的能力,開採其它小行星或許會發現更多的黃金等重金屬,那個時候人類將不用擔心黃金缺少的問題。而對於開採地底7000米深處的黃金層,其實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即使未來我們的科技有這個能力,也最好不要去開採。

地球畢竟是人類的家園,我們已經對地球表面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生態破壞,如果再跑到地球內部去破壞開採,有可能真的會讓地球徹底拋棄我們,那個時候人類將有可能失去地球這個家園。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你聽過「黃金雨」嗎,黃金鋪滿地面4米高,如今卻消失無影無蹤
    下雨在地球上算是家常便飯,如果是下「魚雨」、「青蛙雨」等,你會不會覺得很神奇,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如果是下「黃金雨」,那大街小巷豈不是混亂一片,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件事的具體情況。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黃金是什麼?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
  • 地球上最大的隕石坑,可能儲存超1000噸黃金,為何無人開採?
    在46億年前地球誕生之初,環境並不是像現在這樣,而是一個環境惡劣的地獄星球。在太陽系中的處於宜居地帶內的三顆類地行星當中,為什麼只有地球變化成了適宜生命生存的星球呢?這都多虧了地球上出現的水資源和各種元素,那麼這些物質就是從何而來呢?
  • 均分地球上所有的黃金,每人能分一噸。
    相信地球目前75億人,只有不到100個說不要金子要信仰!那就發生了一個問題,金子在哪裡?金子到底在哪裡?我的金子在哪裡?其實,人類生存的本宇宙是由因果定律決定的,過去發生的事情決定了未來。地球上並不缺少黃金。
  • 地球4億年前的長什麼樣子?科學家:蘑菇高達7米,魚比航母還大!
    我們一直賴以生存的地球有許許多多的秘密,而我們為了探索這些秘密,許多科學家們都在一直付出努力。人類的野心非常大,想要探索宇宙的秘密,更要知道地球的過去,用探索的方法,一次次去解開幾世紀以前的地球。不禁提出疑問,在地球的裡面,那個支撐地球的最中心——地心,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
  • 是什麼力量使地球自轉了46億年?用科學來解釋
    地球被上帝踢了一腳,所以轉個不停。顯然這種說法是我們信仰科學的人不能相信的,這個問題在太近的時間尺度上也不是輕易能解決的。因此,想要弄懂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億萬年前的宇宙,來探索那些地理老師沒告訴我們的事。
  •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黃金?很多人都不知道!
    人類至今已經發現一百多種元素,整個地球上的所有物質,也無非是這一百多種元素組成,那麼黃金在地球這一百多種元素中能佔到1%嗎?據科學家估計,地球的黃金含量大概是地球質量的一億分之一,大約60萬億噸左右。但這些黃金的大部分都位於地核當中,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根本開採不了。人類發現黃金的歷史已經有6000年,目前我們一共開採了19萬噸黃金,價值53.2萬億人民幣。
  • 福州這棵樹會下「黃金雨」
    >它有著謎一樣的身世園林專家表示阿勃勒在福州的最早記錄是在100多年前池遠/攝而福建師範大學海外學院的那株百年阿勃勒很有可能是19世紀末歐洲人帶到倉山種植的池遠/攝2005年福州26棵古樹名木入選《中國樹木奇觀》其中就包括福建師範大學海外學院的那株百年阿勃勒
  • 福州這棵樹會下「黃金雨」!就在……
    其實夏天的福州,也能看到這樣金燦燦的「黃金雨」。這次不是百年銀杏,而是她的「姐妹」——阿勃勒。圖源:微博網友@冷山的微博炎炎夏日,行走在樹蔭間的你,或許會在蔥綠的樹葉中,發現一串串隨風飄揚的金黃色花朵。
  • 地球上的水只分布在地表麼?還是地球內部也有水?
    所以,從這點來看,地球的水就不只是在地球的表面和地球的地殼當中,而是有大量的水是在上下地幔過渡帶上的尖晶橄欖石當中。那水到底是什麼時候進入到這些巖石的晶格當中的呢?坦白的說,這個問題至今還沒有得到解決。
  • 地球內部的水資源多嗎?儲水量可能比地表海洋還要多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你會發現完全區別於其它星球的美麗藍色星球。地球能夠有如此美麗的景象,一個原因是地球表面有大量水資源的存在,其次就是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這或許就是生命星球獨有的色彩。因此科學家在宇宙中探索尋找可能存在生命星球的時候,觀測它與眾不同的色彩是一個重要的參考。
  • 38億年前的地球長啥樣?用「人間煉獄」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
    然而,在數十億年前,地球的環境和現在相比卻恰恰相反,只能用「人間地獄」這個詞來形容它。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的太陽星雲物質,在經過微星的集聚、碰撞和擠壓後,地球的內部急速升溫。再加上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僅僅在1億到5億年的時間裡,地球就形成了一顆緻密熾熱的內核,而在內核逐漸冷卻之後,這顆星球有了實體的表面以及堅硬的地殼。
  • 地球是顆「水球」?別看地表7成面積是海洋,「水」實際少得可憐
    地球是顆「水球」?別看地表7成面積是海洋,「水」實際少得可憐我們的地球在太空當中,是一顆「藍色星球」,因為在地球的表面有71%左右的面積都是水域,只有29%左右是陸地。於是在這個數字的「誤導」之下,便會有許多人認為,地球上的水佔據了地球物質的大部分——但是實際上這個認知是錯誤的。地球並不是顆「水球」,表面上的水其實是少得可憐的。首先我們要知道,地表71%的面積是海洋,不代表地球71%的體積都是海洋。就好比說把一個鐵球外面71%的表面鍍了一層黃金,我們就能說這個球中黃金的佔比是71%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花海達人必訪黃金雨!臺灣必遊四大阿勃勒景點
    地址:臺南市安定區曾文堤防143號(蘇林堤防旁) 新營體育館 位在新營體育館、家樂福之間有一條美麗的黃金雨大道
  • 苗慄公館推出「燦爛黃金雨」
    每年5月是阿勃勒花兒盛開的季節,黃金色下垂的花朵將公館鄉妝點的美輪美奐,自5月18日起,「燦爛黃金雨,公館旅遊季」一系列活動,將把阿勃勒花的美介紹給大眾知道,開幕活動當天還有以阿勃勒花為材料的大型「黃金花飾婚紗秀」活動。
  • 旅行者2號距地球約200億公裡,43年從未斷信,它如何與地球聯繫?
    在距離地球大約200億公裡的星際空間裡,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已工作了43年,也是第二個離開太陽圈(heliosphere)的人造物體(第一個是『旅行者1號』)。而在這幾十年裡,旅行者2號只有在去年1月出現故障和地面唯一收發信號站需升級天線斷聯8個月外,都一直保存著聯繫。
  • 45億年前,從地球看升起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幾千年來,月球被不同文化追捧,它始終啟迪著我們。抬頭看著灰色的隕石坑,聽我講述傳奇月亮的故事。45億年前,從地球看升起的月亮是什麼樣的?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月球的形成,及其如何幫助地球上的生命存在數十億年。
  •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會發生第六次嗎?可能是什麼方式?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第三大)發生時間:4.50億年~4.40億年前,滅絕物種數量:約27%的科和57%的屬滅絕,造成物種滅絕的原因是板塊運動,岡瓦納大陸從溫暖溼潤的的低緯度地區進入南極,影響了全球環流,因此全球進入了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期,也就是雪地地球模式。
  • 黃金城道鋪滿了這些「金子」般的回憶!
    黃金城道鋪滿了這些「金子」般的回憶!而作為橫貫古北國際社區主幹道的一根「玉帶」,黃金城道步行街於2005年12月開工建設,2008年正式對外開放。
  • 全球最大隕石坑:坑中生活55萬居民,黃金儲量至少1000噸
    2016年,《地球撞擊資料庫》公布最新的全球190個陸地隕石坑分布圖,絕大部分集中於歐洲、北美以及澳洲三地,其中既有200多年前落在沙特的最年輕隕石坑,也有20億年前砸在南非的最古老隕石坑,直徑超過20公裡的就有40個。海底隕石坑的數量由於未知因素太多並未公布,但預估至少在2000個以上。
  • 物理學家李淼:500年以後火星可能是下一個地球
    2020-07-20 19:43:22 來源: 網易科技報導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