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誰更精準更乾淨?新一代3D視訊+雷射成像 PK 老式雷射掃描

2020-12-22 虎聊生活科技

【說在前面的話】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智能掃地機器人了,然而很多人覺得掃地機器人不智能,是雞肋,在家裡亂跑。這是由於掃地機器人雖然外表看起來差不多,但實際的功能和智能水平卻不同。在這其中,以雷射技術的掃地機器人水平最高。

通常雷射技術的掃地機器人是雷射掃描型的,然而,最近又出現了一種新型的3D視訊+雷射成像的技術。 那麼,兩種雷射技術究竟誰更精準,清潔效果更好呢?我們通過一些實測對比來體驗,同時看下掃地機器人的水平究竟發展到哪一步了。

採用3D 視訊+雷射成像的,是世界知名家用電器廠商——瑞典伊萊克斯,最新推出的3D視訊+雷射成像導航規劃掃地機器人。而對比的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則是以筆者用過的科沃斯、小米、科宇掃地機器人作為參考。

【產品外觀設計對比】

來看下掃地機器人外觀對比,伊萊克斯的產品是PURE i9 ,獨特的三角形造型,如果嚴格來說,是前款後窄的六邊形造型。相對於雷射掃描類型掃地機器人的圓形機身,對比十分強烈。圓形的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最寬的地方在中間,直徑不同,直徑在28釐米到33釐米之間,;伊萊克斯 PURE i9的最寬的地方在於前面,大約有31釐米。

看看掃地機器人的前面,通常的雷射掃描掃地機器人,前方側面是個深色的有機玻璃框,裡面藏有紅外探測裝置。頂有個凸起的圓形,外面有保護框,裡面是雷射頭,工作時不停地旋轉。

而伊萊克斯PURE i9,則是與眾不同。從顏色看,分為下面灰黑,上面白色,然後分為左、中、右三個內凹的窗口。左右2側對稱的窗口,這裡是雷射發射的位置。從2側發射雷射,然後中間的接收器接受反射回來的信號,從而判斷前面的環境。

這個技術在中文宣傳中被稱為3D視訊+雷射成像技術,其實不如直接叫做3D雷射視訊更為簡潔清楚。因為說到視訊,很容易讓人想到攝像頭,以為是靠光線的,同時會想到家居隱私的憂慮,但實際並不是這樣,都是採用雷射,而方式不同,並不會涉及到家中的隱私安全。在歐洲,有非常嚴格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保護個人隱私。

2者的基本不同,雷射掃描型的要靠頭部的雷射發射器不斷旋轉,而 i9則是通過前面兩端發射雷射而中間接收。同時,並沒有設置前面的紅外傳感器。

再來看看底部的情況,看下圓形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的通常設計,2個主動輪位於機身中部的2側,前面有個萬向輪,充電片在後方,而滾刷,則是位於中部前後。

看看三角形的 i9,翻過身來看看底部。整體布局同常見的圓形掃地機器人大部分不同。首先,2個主動輪位於機身中部的2側,這個是基本一致的。滾刷則是位於最前方,也是整個掃地機最寬的地方。2個充電片位於後面,這個同普通的圓形掃地機是不同的。後面有2個小輪,前面,也有2個小輪。

如此設計,最大的優勢就是,滾刷放在前面,清掃的寬度可以大大增加,相比圓形的掃地機器人,增加了很多。這樣是一個優勢。

掃地機器人的右前方(翻過來就是左前方)有個凸起,上面是邊刷的位置。這個邊刷僅僅在單側有,而且相對於圓形的掃地機器人,滾刷並不大,這應該是由於滾刷很大,那麼,相對的,用於邊角的這個邊刷,就沒有必要那麼大了。掃地機器人的邊刷有單邊刷和雙邊刷的設計,各有優劣,兩邊都有龐大的粉絲群,這點就不囉嗦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還有一點,上面這個邊刷採用了磁吸的方式,安裝和清理非常容易。之前的掃地機器人邊刷是用螺絲固定的,那麼清理毛髮和更換的時候,特別麻煩。那麼後來好一些的掃地機器人,就用卡扣式的,方便了許多。 但磁吸式的顯然更高級,真的不太多見,質感強烈。

此外,還有一個關鍵的東西,塵盒,就是掃地機器人收集灰塵的地方。 i9 是通過按壓顯示屏後面的一塊黑色的按鈕,按一下,塵盒就會彈起來,同時,面板上會有紅色的塵盒未關上提示。

而通常的雷射掃描型圓形掃地機器人塵盒,不是從後部拉出來,就是從頂部提出。

一般來說,頂部提起來的,會比較容易,上面會有頂蓋。而後部拉出來的,在掃地機放置在低矮空間下時,清理塵盒會有優勢。而這種強力按壓,而且是頂部直接就是一起彈出來的,還是第一次見到。感覺不是很輕鬆。

上圖是 i9拉出塵盒後,掃地機內部的空間,前面有入風口,灰塵被進來,到塵盒中。而塵盒後部則有過濾網,擋住灰塵和雜物,過濾網後面是風機,起到吸風的作用。這個基本的方式,市面上的掃地機器人都是一樣的。

塵盒的要求就是大,越大越好。因為家有寵物,有毛髮。如果塵盒小的話,會不夠容納。而如果沒有寵物的話,大塵盒可以減少清理次數。

i9 塵盒容積是700ml。通常400ml就可以稱作大塵盒了。我用過的掃地機器人中, i9是最大的了。後面紅色的是初級過濾網,第一層過濾通常是紗網。在紗網後面,是海帕過濾網,可以阻攔更細的灰塵。 這個海帕是可以水洗的。以前的海帕過濾網耗材是不可水洗的,消耗會比較大。現在高檔的掃地機器人,已紛紛採用可水洗的海帕了。

雷射掃描型的掃地機器人,有的用了2層過濾。也有的採用了3層過濾,就是在紗網和海帕之間,加了一層海綿。國內的環境較差,灰塵較多,2層過濾的話,後面的海帕會很快就髒了。以前是一次性的,成本較高,現在可水洗了,會好一些。不過個人還是喜歡三層過濾的,當然。多了一層過濾,吸力會收到影響。

【使用感受和對比】

作為掃地機器人,清掃完畢自動回充是個關鍵和基本的技能,就是工作完後,返回充電底座,自動充電。先來看一下, i9在返回充電底座時的情況。(動畫多倍速快放)

從圖中可以觀察到,即使充電底座沒有靠牆放置,而且有些歪(通常掃地機器人底座要求靠牆,空曠位置),而且,在底座左前方不遠的地方有個金屬小碗的障礙物,但 i9依舊很輕鬆的返回了充電座。

為什麼要先說這個回歸底座呢?再看一遍回歸底座的動畫,會發現,在入住底座前, i9會左右轉向45度角觀察下,然後再進入底座。這個,實際應該就是掃描底座周邊的環境,從而更精準的指導前進的路徑。

同之前的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不同,它這個叫做3D 視訊+ 雷射成像,實際通過雷射掃描得到的是立體的對應感應點,那麼相對於通常掃地機器人雷射掃描得到的平面感應,無疑是提高了一層,不光是了解的平面的位置,更有立體的點的位置等信息,從而可以更好的判斷和執行。

而之前的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靠充電座發射的信號找到充電座後,並不是靠雷射掃描確定位置和距離,所以,相對的,容易發生偏移,需要多次嘗試的現象。像小米掃地機器人,更是有相當的比例會發生找不到充電座的現象。

規劃型掃地機器人,都有自己的規劃清掃基本思路和方式,通常是分區域來清掃的,就是先掃描判斷出一塊區域,先清掃一塊區域,清掃完再轉移到另外的區域。我們來看下3D 視訊+雷射成像 同雷射掃描型的有什麼不同。

首先展示的是 i9,放在一個空曠的房間內,來看下它的清掃方式。目前這種高端的掃地機器人,如果不是從充電底座出發的,會在清掃完成後回歸出發點。

首先啟動後, i9旋轉一周,應該是觀察下周邊的情況,然後直行到邊上後,開始逆時針的沿邊清掃,逆時針的原因,是因為 i9是單邊刷,在右側,這樣就正好可以清理邊角。(下圖動畫快速播放)

在沿邊一周後,就開始回字形的清理中間,往裡繞的方式。(下圖動畫為快速播放)

最終繞回到出發點,注意,在接近完成的時候,它有個停頓的動作,然後判斷有一處還沒有清掃到(周邊環境非正方形),於是補充清掃後回到原點。(下圖動作快速播放)

它這個採用了獨特的回字形清掃方式,用過20多臺掃地機器人,還是頭一次看見這種方式。

雷射掃描型的掃地機器人,則是在開始沿邊後,會採用弓字形清掃方式。

這2種不同類型的雷射型掃地機器人的清掃方式,弓字形的看起來比較工整,而回字形的,有點凌波微步,來回穿梭,並不是橫平豎直的感覺。個人覺得這種回字形的清掃方式,要比通常的弓字形難度要高。因為弓字形的,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甚至算不上智能,只是一頭往前走,走到頭然後轉身繼續;而這種回形的,反而對於自身的位置判斷,要求較高。

而在覆蓋率上,主要體現在邊角的覆蓋,複雜環境的覆蓋,多區域是否全覆蓋等方面,首先看下在邊角時的情況。先看看 i9 這個3D 視訊+雷射成像技術的表現。

(動畫快速播放)

通過動畫可以看到,在沿邊清掃時,i9緊緊貼著牆邊,在內凹的直角轉彎時,倒三角的機身可以直接觸碰到最接近的地方,然後轉身輕鬆把角落覆蓋。而在外凸的直角時,與通常圓形掃地機器人採用的繞柱轉彎方式不同,i9的方式是直行通過後,再回身旋轉,然後觀察現場,再繼續清掃。從實際效果看,近乎完美的轉了個彎,全覆蓋清掃。

而雷射掃描型的圓形清掃機器人呢?我們看下下面的動畫。

在周邊通常是採用了繞柱方式,由於繞柱角度和起點的不同,容易造成有時候轉彎過大,留下未清掃空間的現象。而在內凹角的時候,由於圓形邊刷的緣故,部分掃地機邊刷太短,容易夠不到甚至會有遺漏的現象。例如上面動畫中的小米掃地機器人,就遺漏了上面的一塊。

同時, i9的滾刷在前面,寬度也很大,這樣清掃的時候,距離牆面可以非常的近。那麼,相對於距離牆較遠的圓形掃地機的滾刷,具有更好的清掃效果。

除了規整的牆邊、直角、大面積,家居環境很多時候是很複雜的,對於掃地機器人是個考驗,比如桌腿、椅子腿之類的各種腿,就是個難題!因為他們是柱子,比較細,難以判斷,難以處理。同時,還有各種障礙物,具有不同的形狀和角度,這也是考驗掃地機器人的時候。

來看下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的表現。

雷射掃描型的掃地機器人,通常都是採用了繞柱的方法,這個時候完全沒有用到雷射掃描技術,完全靠的是掃地機器人碰到柱子後的算法來實現的。有的是繞了半邊,回來再清掃其餘半邊,有的是繞一圈再繼續。不管哪種,這裡完全採用的是算法。有經驗的廠商會好一些,部分廠商研發經驗不足,則會產生一些小問題!當然,基本上都是可以滿足清掃要求的。

再來看看3D視訊+雷射成像的表現。

i9的基本動作其實就是前面過外凸的拐角那樣,先直行清掃過後,然後轉身反過來,從另外一個側面觀察,然後根據2個角度觀察的立體結果,繼續處理,這樣綜合分析考慮的結果,就是無論怎樣的角度, i9幾乎都可以處理的很好,做到全面覆蓋。

這裡是連續2個柱子, i9完全清掃乾淨。根據具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採取策略,比起靠算法估算要高出一籌。不過,帶來的一個副作用,就是清掃時間會較長。你想,當別的掃地機器人都是一掠而過的時候,它卻在這裡墨跡好久。

這種3D 視訊+雷射成像技術的特點還體現在其他方面,例如,衛生間和外面的分界通常是有高度差的,那麼一般掃地機器人,除非設置了禁區,否則不會自動識別這一個分別,會直接進入到衛生間內清掃,並沒有將衛生間和其他區域分別的功能。

而 i9,個人感覺則是通過這種技術,可以識別出這種不同,甚至識別出高度差,認定這是一種邊界,作為邊界清掃處理。

這個在以前的掃地機器人是做不到的,這大概就是平面同立體,2D同3D的區別,這個還從另外的角度得到驗證。在門口有塊編織門墊,當 i9到這裡的時候,還沒有碰到,就會判斷出,然後不去觸碰它,而是沿邊將外面的清掃。

而雷射掃描型的掃地機器人,就不會發現,然後衝上去,編織門墊由於很軟,同時兩端是一綹綹的,就有超高的機率把地毯吸住,或者邊刷纏住,推到一起等等,總之就是無法繼續工作了。好在最新的雷射掃描型的掃地機器人,有禁區設置功能,可以在地圖上設置禁區,那麼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這種3D環境的識別,還體現到其他方面的功能,例如剛才的衛生間,清掃完別的地方,它會下到衛生間裡去清掃,那麼當清掃完畢需要出來的時候,就會遇到一個越障問題。我這裡的衛生間比外面的底面要低1.8-2釐米。(按照 i9宣傳的,越障能力可達2.2釐米),那麼 i9是如何工作的呢?

在解釋之前,先來看下PURE i9 越障的畫面。(動畫快速播放)

通過觀看可以發現幾點,首先,在跨越這個障礙前,PURE i9周邊掃描了一遍,然後前行,然後再掃描一遍,並且在障礙前停留了一些時間。根據官方的介紹,這是在對前面的3D環境進行分析,看是不是能越過去。然後帶助跑的加快速度,就衝上來了。

嚴格來說,這是真正的越障,而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應該算是「碰瓷」,因為它無法掃描掃這裡是有個障礙,只是掃到這裡的時候,通過本身的動力,來爬上來。換句話說,就是並不知道前面有障礙,只是撞上去,如果過不去,那麼換個角度再嘗試。

顯而易見,3D 識別的技術要先進一些。這種通過3D 視訊+雷射成像判斷前面3D環境狀況,從而做出決定的方式,更為合理和實用。使用過掃地機的人知道,如果家裡有立式的電風扇,或者地上有橫檔的桌椅,掃地機器人很容易爬上去,然後卡在那裡下不來。普通的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識別不出,那麼靠的是脫困程序算法來處理,很多時候會反反覆覆的在這裡嘗試。而採用了3D 視訊+雷射成像的 i9,則一次也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仿佛知道,這個東西沒有必要去爬。

用過20多臺掃地機器人,那麼這臺 i9,在處理這些複雜情況,各種細節的時候,是最為穩定,最為準確的。這些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它的3D 視訊+雷射成像技術,面對各種不同的情況,可以有效識別,從而可以根據情況進行處理。

說了那麼多的好處,當然,也有不足的地方。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種3D 雷射視訊的感應方式,可以得到相應的更準確的資料,那麼 i9就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尤其是在對於障礙物體的判斷和處理上,優勢更加明顯。具體的表現就是對於家中物體的碰撞,是最少的。所謂碰撞,指的是因為沒有偵測到物體,從而機身同家居環境中的物體發生撞擊。

那麼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如果是一個垂簾,譬如床單,窗簾等距離地面高度很低的話,那麼, i9就不會去嘗試清掃後面的區域。而比較高級的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例如科沃斯的產品,會通過輕碰的處理的方式,判斷出是軟性物品,例如窗簾後,緩慢前行清掃的方式,從而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做到全覆蓋。

通常的雷射掃描型的掃地機器人,除了使用雷射掃描技術外,還都需要一些額外的傳感器裝置,來應付各種狀況;而使用3D 視訊+雷射成像的 i9,除了雷射轉之外,僅有一個壓力傳感器測量吸力。一個武器走遍天下,有點類似人類,就靠一雙眼睛,就可以判斷各種事情。

所以總的來說,這個3D 視訊+雷射成像,用於回歸充電座,用於回形清掃,用於沿邊清掃,用於障礙發現和處理等等,通過實際的觀察發現,比其他方式的掃地機器人要更有創造性,更精準。

前面花了很多篇幅來分享2種掃地機器人3D 視訊+雷射程序同雷射掃描型的區別和效果對比,那麼作為同為規劃型的掃地機器人,對於全屋清掃的實際效果如何呢?覆蓋率如何呢?我們通過APP的記錄軌跡來看下。

首先看看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的。

雷射掃描型掃地機器人,可以通過掃描快速得到周邊環境的平面圖,顯示實時的軌跡,並且可以輕鬆實現多房間全戶型的清掃覆蓋,平面環境顯示清晰,路徑明顯,並可以保存地圖(小米早期的掃地機器人除外)

不僅如此,最新的高檔掃地機器人,例如科沃斯 T5系列,如上圖所示,還具有保存多張地圖的功能,以及指定區域清掃,禁區,甚至單獨為拖地設置禁區的功能。

那麼3D視訊+雷射成像的PURE i9如何呢?看一下。

可以看出,它是實時顯示清掃覆蓋和位置,同樣可以實現多房間全戶型的清掃覆蓋。同時也具有續航清掃功能。

不過,它不能保存地圖,從而也沒有區域顯示,設置禁區等高級功能,在這方面,要弱於高級的雷射掃描導航掃地機器人。雖然經過詢問客服得知將來APP會升級增加功能,但畢竟只是願景而非目前可達到的功能,讓人頗為遺憾。

【總的感覺】

通過前面的實際使用和對比,可看到,3D 視訊+雷射成像的這種技術,相對於目前掃地機器人常用的雷射掃描導航來說,具有一定的優勢和技術突破。雖然同樣是雷射, i9是3D立體的環境偵測而普通雷射掃描應該只是2D平面的偵測。

所以在仔細觀察和使用後,個人認為,這種方式應該是更加先進的,是一種創新的技術的突破,比如, i9的傳感器很少,僅有1個壓力傳感測量風壓,(為不同材質控制不同吸力需要),除此之外,就是只有前面提到的雷射掃描接受裝置了。就靠這個,就實現了其他掃地機器人同樣的功能,不得不說,這種技術是要高上一個臺階。看下市場的掃地機器人的廣告,動輒宣傳自己有多少組傳感器。然而這種東西,有的時候不是越多越好,部件越多,故障的概率越多。

這種技術可以探測到周邊環境的3D狀態,從而可以根據情況作出不同的處理,區域清掃,避障、越障等,效果之一就是它的免碰撞效果是一流的,換句話說,就是同家居環境,例如家具、物品等碰的次數是最少的。當然,從另外的副作用 來說,就是如果有垂低的帘子,那麼會造成阻擋,比如窗簾等。

所以比對的結果,這種新型的3D 視訊 + 雷射成像的技術 ,可以獲得家居更多的環境資料,更詳細的周邊環境狀況,從而採取最合理的策略。所以還是很看好/期待它的未來的,可以說是從2D平面走向3D立體的一個突破和開始,讓掃地機器人更加智能,更加適合環境!

相關焦點

  • 隨意搬動,四代雷射,UONI由利新品掃地機器人讓鏟屎官更輕鬆?
    有網友問為什麼最近沒有使用新的掃地機器人,那是因為沒有什麼新技術的產品。這臺由利980Max,是第四代雷射導航技術技術。此外,是5200mAh大電池,意味著高續航時間。日本Nidec無刷電機,意味著低噪音,高吸力。支持多重地圖,24個傳感器,APP智能控制等。對了,具有無塵檢查傳感,自動偵測髒汙哦。
  • 石頭掃地機器人T6測試:顏值高雷射建圖,APP規劃清掃更乾淨
    圖:石頭掃地機器人T6外包裝盒作為掃地機器人的「眼睛」,石頭掃地機器人T6的LDS導航系統升級了新一代雷射建圖算法,帶來更快速、更穩定、更準確的建圖能力,還能自動識別房間,像人一樣按房間清掃掃地測試:大吸力,app規劃清掃更乾淨石頭掃地機器人T6全新升級的Rock Navigation路徑規劃相較於上一代產品更加智能。
  • GE Healthcare推出新一代多功能雷射掃描成像儀
    產品特色  多功能 最高10μm解析度條件下進行同位素成像、螢光、化學發光和數位化成像捕獲,支持包括DIGE和Qdot等在內的最新應用。最大掃描面積可達40 x 46cm,從雷射器,到濾光片,到檢測器採用模塊化設計,更換簡單方便。
  • 雷射導航更智能,小米生態鏈石頭掃地機器人測評
    頂部這個橙色的凸起裝置其實就是石頭掃地機器人的核心裝備雷射頭了。這裡給大家簡要科普下雷射導航的原理,就是通過雷射測距傳感器對房間進行掃描,相比視覺導航(大多是紅外和可見光)能更快速獲取距離信息不易收到周圍環境光線的影響。
  • 雷射雷達探測及三維成像技術進展,讀這一篇就知曉
    自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起,隨著雷射技術和探測器件的發展,雷射雷達技術應運而生。 雷射雷達是一種以雷射為發射源,可以精確、快速獲取目標三維空間信息的主動探測技術。通過將雷射掃描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的結合,雷射雷達技術可獲得目標的三維立體圖像,並具有快速、高效和精準的顯著優勢,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航空航天以及民用三維傳感等領域。
  • 智能新升級!由利掃地機器人:讓家務清潔更乾淨、更放心
    智能科技的發展,讓掃地機器人走進了很多家庭,一直也想入手一款,卻時常在網上看到很多使用過掃地機器人的朋友在吐槽,「掃地機器人清潔效率不高」、「覆蓋清掃面積無法保障」、「脾氣大、還矯情,遇到一點障礙就罷工」、「智能掃地機變智障掃地機」……在提前做了很多功課,充分了解掃地機器人工作原理後,果斷入手了升級到第四代雷射導航技術的uoni由利掃地機器人,通過實際體驗,這款掃地機器人在清潔效果
  • 雷射三角測量解決各種成像任務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工業生產要求對各種物體進行更高級別的質量控制,從而需要更高的解析度以及處理更難成像的材料的能力。對於諸多此類應用,在線3D檢查優於傳統2D技術。受技術進步的刺激,3D視覺近年來已經進入自動化的主流。3D的優勢引發人們需求的增長,因此,提供3D的供應商數量急劇增加,同時自動化系統的性能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10倍。
  • Cepton推出新款高性能雷射雷達解決方案
    Cepton的HR系列LiDAR產品通過以極低的成本,為智能機械提供更高解析度和更遠距離成像的環境感知和3D成像,而不斷推動自動化向前發展。國內領先的服務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方案提供商——思嵐科技,於2016年4月發布了新一代升級版RPLIDAR-A2雷射雷達,產品厚度僅4 cm,是目前行業內最輕薄的雷射雷達,能夠很大節省安裝空間,特別是對本身空間要求就很緊湊的服務機器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雷射掃描螢光壽命(強度)成像...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雷射掃描螢光壽命(強度)成像系統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雷射掃描螢光壽命(強度)成像系統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機械設備/其他機械設備 採購單位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石頭掃地機器人P5評測:升級不加價 掃地更乾淨
    石頭掃地機器人P5中的P51,外觀以白色為主,配上了玫瑰金的圓邊要清潔乾淨地面最關鍵部件是清潔系統,掃地機器人P5清潔系統由2000Pa大吸力風機、可拆洗清理的主刷、邊刷、460ml塵盒以及180ml水箱組成,其中主刷安裝在浮動模塊之上,清潔時能夠更好地面,尤其是地板與地毯交界處,邊刷支持動態調速功能,遇到邊角時調高轉速、打掃更乾淨,風機吸力高達2000Pa,能輕鬆吸取地面上的毛髮
  • 石頭掃地機器人T6評測:性能全面升級,清掃更乾淨
    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掃地機器人憑藉其合理的價格以及強勁的清掃性能,深得消費者青睞,最近石頭科技又推出了全新一代掃地機器人T6,官方稱對其升級了路徑規劃和軟體虛擬牆功能,同時支持分時段分區域清掃,也就是說在日常的使用中可以設置它上午清掃客廳,下午清掃臥室。那在實際中的使用又是如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 雷射雷達規劃+智能自學習算法,360掃地機器人T90評測|鈦極客
    此次鈦媒體拿到了360前不久推出的掃地機器人T90,相比於上一代產品在算法、交互、掃拖玩法方面都進行了升級。在這幾天的使用中,這款產品給筆者印象最深的不止是拖地功能的加入,而是智能化的升級,簡而言之就是變得更「聰明」了。
  • 奧林巴斯顯微鏡價格|奧林巴斯全新3D測量雷射顯微鏡OLS5100驚豔上市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近日,奧林巴斯發布新一代3D測量雷射顯微鏡LEXT OLS5100,其憑藉準確度和重複性的智能功能,為用戶提供用於質量保證和工藝控制的可靠數據,同時讓材料科學實驗的流程更快、更高效。
  • 開箱1699元小米生態,大未掃地機器人Finder,LDS雷射導航
    滿足以上條件的智能家居類產品還是以掃地機器人為主,能夠代替用戶對家庭內部的環境進行清潔,更有不同的是很多掃地機器人還加入了拖地的功能,從而讓掃地機器人逐漸的轉變成家中必備的家電,如何選擇一個可靠的機器人為家中地面清理呢?從大模塊來說,掃地機器人基本上分為幾種:LDS雷射導航、視覺導航以及隨機導航幾種,其他的導航方式應該是對效率二字理解的不太深刻。
  • 雷射雷達是什麼 G7數字貨艙2.0為何要使用它
    而一周後的10月16日,在G7數字貨艙科技日上,我們也正式發布了新一代(快遞快運)智能掛車量方解決方案——數字貨艙量方2.0——同樣應用了雷射雷達技術。 通過量方2.0可以準確獲得貨物的量方數據,從而實現更精準的結算。   配載優化   配載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運輸成本,在人工測量的情況下,準確性無法保證,優化配載沒有抓手,依靠量方2.0可以實現貨物的裝載體積可知,為優化配載提供數據依據,實現精細化管理。
  • 掃地機器人導航技術解析:慣性、雷射、視覺導航孰優孰劣?
    2、雷射導航雷射導航,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掃地機器人上的雷射測距儀來測量設備和周圍環境物體之間的距離,然後根據三角測距或 TOF 算法得出更精確的距離信息,最後生成周圍環境的地圖模型。據此,掃地機器人再進一步規劃清掃路線。雷射導航的測量精度顯然要比慣性導航高很多,地圖解析度也很有優勢,但也有一些不足,例如無法識別周圍物體的種類信息而進行策略性地躲避障礙物,同時室內機器人的雷射束有限,很多掃描不到的地方沒法進行避障。
  • 雷射印表機工作原理及成像技術詳解
    雷射印表機是一種利用雷射掃描成像技術、計算技術、電子照相技術,高質量列印的設備。當計算機主機向印表機發送數據時,印表機首先將接收到的數據暫存在緩存中,當接收到一段完整的數據後,再發送給印表機的處理器,處理器將這些數據組織成可以驅動列印引擎動作的信號流,對於雷射印表機而言,這個信號流就是驅動雷射頭工作的一組脈衝信號。
  • 雷射掃描MEMS投影系統推動汽車抬頭顯示系統技術進步
    編者按:本文介紹了汽車HUD系統中的液晶顯示器(LCD)、數字光處理(DLP)HUD以及雷射掃描MEMS投影系統,通過比較,雷射掃描MEMS投影系統比基於幀的DLP 或LCD顯示系統更適用於汽車增強現實HUD。
  • 雷射HUD新設計加速智能化發展
    最新的HUD技術採用移動MEMS反射鏡和彩色雷射,即所謂的微型雷射投影儀。這些雷射投影儀具有無限對焦、陽光下清晰可讀、超凡的色彩飽和度以及小尺寸等優勢,使其成為汽車信息娛樂系統的理想媒介。  本文通過剖析汽車領域的現代HUD技術,提出了採用微型雷射投影儀的新方案。
  • 360掃地機器人T90能掃地、會拖地,雷射雷達導航掃描,聰明又能幹
    之前用的機器人,要麼是碰撞上才知道回頭,要麼是雷達掃描乾脆就不去碰,而360 T90能夠根據家庭實際需求,對於窗簾或者家居能夠手動開啟關閉該功能,很強大。360掃地機器人配備了機械+電子雙層碰撞保護,在機身的頂部和前方都有相應的檢測裝置,通過第5代雷射掃描、雷達掃描,加上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算法,能夠非常準確的識別出當前室內戶型,並且進行精確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