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BBC有一部紀錄片叫做《56up》,記錄了14個孩子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下,56年的成長過程,這14個孩子來自於社會的不同階層。
在這部紀錄片的開始,孩子們大概才7歲,那時候每個孩子都有著非常華麗的夢想,有的孩子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有的孩子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有的孩子想要成為一名為民服務的警察......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慢慢地成長到14歲,21歲,42歲到如今63歲卻發現,很少有孩子能夠完成自己兒時的夢想,生活也不像他們小時候所設想的那樣美好。
從這部紀錄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不管兒時的夢想多麼偉大,由於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孩子們在長大之後就終將趨於平凡。
在這部紀錄片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來自於普通的家庭,並且結果也顯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很多的孩子最後都會走向平凡,這其中離不開家庭和社會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直接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遠,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回家決定孩子日後能夠走多遠。
在《56UP》這部紀錄片裡,就有幾個長得很年輕也很帥氣的男子,本以為他們能夠保持著這樣的氣質,但是如今也變成了平平無奇的普通人。
而且他們變老之後幾乎都變成了胖子,頭髮也都掉光了。然而看看他們的孩子,身形也大部分是肥胖的。
如果人們能夠不斷努力,加強身體鍛鍊,控制好自己的飲食,才是成功者的特質。可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其次,社會環境也會對孩子的成長也具有很大的影響。隨之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我們要面對的競爭也越來越強烈,這也是一部分人最終選擇放棄夢想的原因。
在這部紀錄片中,描述了三個在倫敦東區底層出身的女孩,她們的人生也是平平無奇。
其中有一個叫做Lynn的女孩子,相比於其他的兩個女孩,她的婚姻雖然非常美滿,但是她的事業卻遭到了許多磨難。在19歲的時候就結婚了,生了兩個孩子,但是孩子都沒去上大學。
在她21歲的時候,她就在圖書館裡做一名管理員。可是後來隨著社會金融危機的到來,以及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Lynn最終也只能被淘汰出局,而找不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的影響是無法逃避的客觀因素,那麼孩子難道就要一生甘於平凡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讓孩子擺脫的最好方式就是接受教育。那麼,作為父母要如何給孩子好的教育呢?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採用強迫的方式,每天趕鴨子上架似的的逼迫孩子學習,寫作業,最後卻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產生厭惡感。如果想讓孩子學習好,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一面,父母可以通過多了解孩子的興趣喜好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2、給予孩子多點鼓勵和支持
教育是改變一個人的重要方式,教育如此重要以至於有些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急功近利的想法,並且特別注重孩子在文化學科上的成績。但其實,這樣反而無法讓孩子更好的吸收知識,掌握技能。
父母應該給孩子多一個支持和鼓勵,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多給予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對學習的興趣感。
3、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我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閱讀,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對生活,對社會的見識,讓自己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所處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能夠很好的激發孩子求知慾。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善於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學習。生活處處有學問,通過日常生活所遇之事,我們可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
《56up》這部紀錄片向我們揭示了人生無常,很多小時候有很美好夢想的孩子,最終都過著平凡的生活。教育是大多數孩子擺脫命運的最佳方式,它對我們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意義,父母也要學會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的人生有更多選擇的機會。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如果孩子終將平凡,那麼父母也要學會接受,因為這也是人生的一個必經過程。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