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記錄14個孩子,結果扎心了:如無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2020-10-04 尼莫媽媽育兒師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BBC有一部紀錄片叫做《56up》,記錄了14個孩子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下,56年的成長過程,這14個孩子來自於社會的不同階層。

在這部紀錄片的開始,孩子們大概才7歲,那時候每個孩子都有著非常華麗的夢想,有的孩子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有的孩子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有的孩子想要成為一名為民服務的警察......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慢慢地成長到14歲,21歲,42歲到如今63歲卻發現,很少有孩子能夠完成自己兒時的夢想,生活也不像他們小時候所設想的那樣美好。

從這部紀錄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不管兒時的夢想多麼偉大,由於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孩子們在長大之後就終將趨於平凡。

結果令人扎心:無意外的話,孩子終將平凡

在這部紀錄片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來自於普通的家庭,並且結果也顯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很多的孩子最後都會走向平凡,這其中離不開家庭和社會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直接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遠,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回家決定孩子日後能夠走多遠。

在《56UP》這部紀錄片裡,就有幾個長得很年輕也很帥氣的男子,本以為他們能夠保持著這樣的氣質,但是如今也變成了平平無奇的普通人。

而且他們變老之後幾乎都變成了胖子,頭髮也都掉光了。然而看看他們的孩子,身形也大部分是肥胖的。

如果人們能夠不斷努力,加強身體鍛鍊,控制好自己的飲食,才是成功者的特質。可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其次,社會環境也會對孩子的成長也具有很大的影響。隨之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我們要面對的競爭也越來越強烈,這也是一部分人最終選擇放棄夢想的原因。

在這部紀錄片中,描述了三個在倫敦東區底層出身的女孩,她們的人生也是平平無奇。

其中有一個叫做Lynn的女孩子,相比於其他的兩個女孩,她的婚姻雖然非常美滿,但是她的事業卻遭到了許多磨難。在19歲的時候就結婚了,生了兩個孩子,但是孩子都沒去上大學。

在她21歲的時候,她就在圖書館裡做一名管理員。可是後來隨著社會金融危機的到來,以及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Lynn最終也只能被淘汰出局,而找不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教育是大多數孩子擺脫平凡的最佳途徑

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的影響是無法逃避的客觀因素,那麼孩子難道就要一生甘於平凡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讓孩子擺脫的最好方式就是接受教育。那麼,作為父母要如何給孩子好的教育呢?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採用強迫的方式,每天趕鴨子上架似的的逼迫孩子學習,寫作業,最後卻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產生厭惡感。如果想讓孩子學習好,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一面,父母可以通過多了解孩子的興趣喜好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2、給予孩子多點鼓勵和支持

教育是改變一個人的重要方式,教育如此重要以至於有些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急功近利的想法,並且特別注重孩子在文化學科上的成績。但其實,這樣反而無法讓孩子更好的吸收知識,掌握技能。

父母應該給孩子多一個支持和鼓勵,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多給予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對學習的興趣感。

3、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我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閱讀,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對生活,對社會的見識,讓自己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所處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能夠很好的激發孩子求知慾。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善於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學習。生活處處有學問,通過日常生活所遇之事,我們可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

《56up》這部紀錄片向我們揭示了人生無常,很多小時候有很美好夢想的孩子,最終都過著平凡的生活。教育是大多數孩子擺脫命運的最佳方式,它對我們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意義,父母也要學會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的人生有更多選擇的機會。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如果孩子終將平凡,那麼父母也要學會接受,因為這也是人生的一個必經過程。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28年追蹤13個孩子,結果扎心了: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這些孩子,穿著普通的衣服、做著普通的工作、過著普通的生活,為普通的事煩惱著。28歲的他們,不是我以為會看到的樣子。 我的失望,大概源自於不願意接受: 此時的我們,如此躊躇滿志、傾盡全力,而我們寄予重望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他們終將平凡。
  • 56年追蹤14個孩子: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一生!
    這部紀錄片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跟蹤了14個7歲的孩子,揭示了孩子的人生變化。每隔7年拍攝一次,現在這些孩子都已經50多歲了。當初無論父母如何躊躇滿志,傾盡全力,寄予重望的孩子,他們現在幾乎都無一例外的穿著普通的衣服、做著普通的工作、過著普通的生活,為普通的事煩惱著。
  • 如無意外,我們終將平凡
    終極辯題「終其一生只是個平凡人,你後悔嗎?」直擊心靈,引發熱議。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其實有些困惑:平凡人的定義是什麼?專門去查了下詞典,給出的釋義是:平常的人、普通的人、不出眾的平民百姓。也就是說,指個人能力、貢獻和特點的平凡。
  • 高考發榜,如不出意外,父母面對的終將是平凡的孩子
    高考分數即將發榜,作為父母與孩子,都期望分數超常發揮,但不得當真,如果不出意外,孩子的高考分數與平常模擬成績必將相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父母的高值願景,也是他們賦予自己的偉大責任。但是父母必須接受,也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會是一個極其平凡、極其普通的人:99%的人99%的可能會平凡地度過一生。
  • 28年追蹤13個孩子,導演提醒父母們:別期望太高,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幾乎沒有父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只是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即使只是讓他們想像一下,30歲的自家孩子在茫茫人海中沒有任何辨識度,他們都是拒絕的。 就像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孔雀》裡面,當女兒劉巧藝抗議母親「貴族學校我們根本上不起,我以後做個普通人不好嗎?」
  • :不出意外,你孩子終將平凡
    你不信的話,過個幾天看看我這個文章的留言,就明白了有多少學霸父母,深受子女平凡的痛苦!02、為什麼會這樣?正常來說,爸媽受教育程度越高,後代應該更優秀才對,怎麼反著來了?這4個點,很多人沒想到。1、遺傳的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神鵰俠侶》裡的郭芙,智商遺傳了郭靖,相對比較笨。性格遺傳了黃蓉,刁蠻任性愛撒嬌!運氣差的富二代了,爹娘的優點沒遺傳到,缺點倒是完全繼承了,你說找誰說理去?
  • 為什麼我們拼盡全力,孩子卻依舊終將平凡
    剛剛看了一個視頻「為什麼父母拼盡全力,孩子卻依舊終將平凡」,看完之後忽然覺得自己被戳到了,我一直強調,我努力讓孩子學這些學那些都是為了讓她以後可以過普通人的生活,可是視頻裡提到的那幾個小孩長大之後的軌跡都不在我所認為的普通人之列,是我一直以來的偏見?!
  • 不要再用愛的名義逼孩子,讓孩子平凡又幸福地生活著
    然而,這種「為孩子好」是真的好嗎?上海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辦小學,是牛蛙,若沒考上,是青蛙。」2018年,上海的一名老教授以6000字長文《牛蛙之殤》,怒斥這樣的「牛蛙戰爭」,因其外孫就是這場「牛蛙戰爭」之下的受害者。
  • 很遺憾,你的孩子大概率就是個平凡人
    1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BBC有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他們採訪了7歲的孩子,每隔7年,又會採訪他們一次。在2019年,清華與北大一共只招了6598人,這也就意味著,你的孩子想要讀清北,必須進入全國前0.03%。
  • 我終於接受,我的孩子終將平凡,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嗎?
    導讀:我終於接受,我的孩子終將平凡,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終於接受,我的孩子終將平凡,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8年追蹤13孩子,導演警告父母們:別期望太高,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可現實卻是,即使父母拼盡全力,絕大部分的孩子都只能成為平凡人,沒有姣好的容顏、絕佳的氣質和身材,更找不到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工作。這個結論並不是空口無憑。概率論上有一個概念叫做中心極限定理,意思是,當一種現象受到許多相互獨立的隨機因素的影響,而每一個因素的影響都非常微小時(也就是沒有太大的宏觀操控作用,如國家政策層面的調控),最終結果,就會整體服從正態分布。
  • 高考之後請你承認:這世上99%的孩子,終將平凡
    女孩的話我想說出了很多孩子的心裡話,很多時候,父母的期待值總在一步步提高,很多孩子好像無論怎麼努力,都沒辦法達到父母的期待。而在這背後其實暴露出了一個很扎心的現實:有太多太多的父母,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終將平凡。
  • 中央教科院深度調查:30年3000多高考狀元,無一成為「行業領袖」!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本文綜合整理自魯國平《中科院震驚調查:30年1000餘高考狀元人生並不理想,無一成為行業領袖!》,艾瑞深《2015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來源:國館(ID: guoguan5000)作為父母,你可以有望子成龍的夢想,但當不得真。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 日本人28年追蹤13個孩子,揭露扎心真相,結局讓人淚目
    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孩子,每七年拍攝一集,從7歲記錄到63歲,花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去探究他們的人生,揭示了階級難以跨越的現象。之後,很多國家都拍攝了自己國家版本的《人生七年》,包括日本。不同的是,日版《人生七年》的13個孩子都來自普通家庭,和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一樣。
  • 耗時56年,跟拍14個孩子,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道盡教育真相
    上世紀60年代,導演保羅·阿爾蒙德在精英階級、倫敦東區的貧民階層和鄉村挑選了14個7歲的孩子。參與拍攝的14個孩子,有10個男孩,4個女孩。分別選用他們人生中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56歲,63歲,這9個節點進行拍攝。記錄下他們當時的出身、家庭、教育和生活狀態。
  • 終將平凡的孩子們
    如果明明知道孩子是個平凡而普通的人,卻一定還要想方設法,削尖了腦袋將其培養成精英。結果不僅會讓自己在回報與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絕望,還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假象,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抱有了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結果眼高手低,以為自己懷才不遇。總覺得自己明明是千裡馬,卻始終遇不到伯樂。 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樂和幸福呢?
  • 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你的孩子或許註定平凡
    殷立勤 攝孩子們終將很平凡,是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容易被問到一個問題:「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啊?結果不僅會讓自己在回報與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絕望,還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假象,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抱有了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結果眼高手低,以為自己懷才不遇。總覺得自己明明是千裡馬,卻始終遇不到伯樂。
  • 為何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究是個普通人?從這個紀錄片能找到答案
    文|西紅柿媽媽知乎上有個親子問題:你能接受,你辛苦培養的孩子,未來只是一個普通人,過著很平凡的生活嗎?如果家長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孩子還能飛黃騰達,那才是意外!答主講述了曾看過的日本紀錄片《人生七年》,片中跟蹤拍攝了13個孩子,他們都來自中間階層,家境較普通。這些孩子的家長對孩子都抱有較高的願景,期待他們未來過得很棒。
  • 致考生和家長:接受高考之後的終將平凡
    兩天的高考結束了,第一輪的努力便算是塵埃落定了,接下來就是等待成績出來的日子,待那些數字出現的時刻,必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的,但不論面臨的結果怎樣,他們都將無可避免地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旅程,邁向另一個嶄新的世界。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果你的孩子終將平凡,那父母還要不要努力?
    BBC紀錄片《人生7年》揭示了階級固化的現象:家庭屬於什麼樣的階層,孩子未來也會屬於什麼樣的階層。網上有一篇據此現象寫出的題為《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的文章,再一次狠狠地鞭打了許多父母的望子成龍之夢。《人生7年》告訴我們,富裕的家庭更能培養出內心富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