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顏色皮膚各種顏色的頭髮,嘴裡說的念的開始流行中國話」,用這句歌詞來形容當下席捲全球的「漢語熱」,一點都不過分。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甚至還有一種說法:讓孩子從小學習漢語 就能看到未來。據報導,英國在教育部設立了專職漢語崗位、每年定期巡視漢語教學情況、致力於培養英國本土漢語老師等。其中5200多所中小學都開設漢語課,歐盟的國家,其中西班牙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4萬了。就連俄羅斯最近已經將漢語納為高考。可見現在中文在老外心中的重要程度。
我們都知道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並不是那麼容易,學習英語的時候那種抓狂要命的情節還歷歷在目,讀書那會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他認識我 但我不認識他。那麼對於老外學習漢語來說,難不難呢?最近就有一位要學中文的外國網友提問了。《學中文有多難?》
這個問題讓很多深受學習中文折磨的外國人吐槽,有網友說道如果語言把語言等級分為10級,漢語難也就算了,中國那些地方方言直接難度到10。
不僅難,而且超級難。不能容忍發音的細微變化,在漢語中發音的變化這個詞的意思會發生變化,或者你所說的話不是一個詞,直到你用正確的筆畫(_,/,\,v)發出準確的聲音,每個詞都使用正確的筆畫(_,/,\,v)。
在英語中,如果你把Apple讀成「Aapal or Aaapil or Aipil,Aaipaaal etc」,任何人都能理解你的意思是「Apple」。
可悲的是,中文卻不是這樣。你必須正確理解四種基本筆畫,如果你用錯誤的筆畫說了一些沒有人會理解的話,當你看到母語為漢語的人都不知道你想用中文說什麼,而你卻還在認為你是用的中文說話時,你最終會抓狂,扯自己的頭髮,甚至有撞牆的衝動。中文就是這樣,在發音過程中需要很高的發音精度,我相信世界上大多數語言都不是這樣的。
這只是一個口語階段,學寫漢字是極其困難的。當你寫中文的時候,拿筆的風格是很不一樣的。
如果你不會寫字,你就不會讀書。
然而,聽一聽,然後猜測中文所說的話的意思可能比其他部分簡單不了多少。
根據我自己的整體印象,作為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我認為是7分。
正如其他人提到的,音調和字符很難,但語法很容易。我還想補充的是,這是一種非常重的語言,對於學習者來說,最困難的部分(假設學習者不會說另一種漢藏語系……或者漢藏語系影響的語言)都在一開始就出現了(參考前面提到的聲調和字符)。但一旦你把這些弄下來,就很容易了。
這與西班牙語形成了鮮明對比,我認為西班牙語屬於底層重語言。名詞的性別變化和動詞的變化有點複雜,但總的來說,西班牙語一開始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語言——有大量的同源詞,總的來說,它和英語在邏輯上很有相似點。西班牙語中最難的部分是在後面的學習曲線中——如何在模稜兩可的情況下決定是用未完成式還是用先行詞,什麼時候用虛擬語氣而不是條件句,或者只用不定式。這是令人困惑的東西。
為了編寫上下文,我將整體地評估我所學的所有語言的難度:(閱讀:任意選擇)
西班牙語/義大利語- 4(見上文。注:我只學了一點點義大利語。)
法語/葡萄牙語- 5(因為我發現鼻化的元音很難。而且,這兩方面我都學得很少)
德語- 6(三種性別,有多少種情況?!?)但它卻像醉醺醺的莎士比亞歡快地脫口而出,所以我喜歡它)
普通話- 7(見上)
韓語- 7(極其簡單的書寫系統…易於閱讀。拼寫…沒那麼多。發音困難,儘管幸運的是沒有音調,語法也很瘋狂。差不多有一百萬個同音異義詞)
日語- 8(儘管日語的發音比普通話或韓語要簡單,但是日語的語法和寫作是瘋狂的。它是我最喜歡的語言
廣東話- 9(有7個或9個音調,取決於你怎麼切它。此外,他們使用了大量帶有粵語含義的繁體字,以及標準的現代普通話文字。)
中國的本土方言- 10 (因為你有普通話和粵語的所有困難,沒有標準化的好處,或者經常有人會開始回答「它有多少聲調」這個問題?)。
(請記住,這些都是從我以英語為母語的角度出發的。學習任何一種語言的困難程度,至少75%取決於你的母語,或許25%取決於你的母語能力。我遇到過一些在中國學了一年普通話的韓國人,他們說得流利,識字,但對他們來說,英語卻是一堵神秘的牆。)
是的。它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美國國務院為它分配的培訓最多,補貼最多。嚴格來說,它和阿拉伯語是一樣的。
由於需要學習數千個漢字(相對於阿拉伯語只需要50個字母),學習曲線要陡得多。此外,與阿拉伯語(或任何現存的語言,就此而言)不同,中國的文學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這意味著它的詞彙更加豐富多樣。
我在中國呆了5年,用中文進行對話和寫信,甚至還做過翻譯。我要說,對於這門極其豐富和複雜的語言,我還只是觸及了皮毛!
過去兩年我一直在學中文。我每天學習漢語4-5個小時。我的日常生活大多是用中文進行的,包括我的筆記本電腦也是用中文的。我有一份全職工作,除了工作,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中文。當我兩年前開始學習中文的時候,我的中文水平是零。現在經過兩年的認真學習,我已經寫了10本關於中國語言和文化的書(見簡介)。但如果你問我,但如果你問我在滿分10分的情況下我懂多少中文,我甚至不會給自己打1分(假設當地人懂10分)。我說的是認真的。
中文實在是太難了。不僅僅是閱讀句子和短語。這是為了了解中國文化,因為你知道語言。例如,我的一個朋友,自稱是中文流利,卻難以理解寫在中國主要書籍基本的詩句(我提到的詩是憫農,唐代李紳寫的)。這些書是給中國7歲小孩學的。
似乎很多外國人確實學會了中文,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卻不夠深入。這是不正確的。任何聲稱精通中文的人,都應該能夠毫無問題地閱讀和理解初級書籍。如果你還在和初級書籍作鬥爭,不要誤解我的意思,你還在初級階段。
接下來,我將隨機列出一些常見的中文術語,如果你聲稱了解中國語言和文化,你必須知道這些術語(中國孩子都知道這些):
西遊記 嶽陽樓 孫悟空 唐三藏 李白 三國演義 四大美女 教科書 豬八戒 一年級 洞庭湖 莫高窟 肉夾饃 楊貴妃 西天 阿彌陀佛 滕王閣 景德鎮 張家界 武則天
事實上,美國政府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普通話達到基本流利程度需要2200課時,而法語和西班牙語只需700課時。
你的經歷如何?如果你還在努力學習中文,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建議和經驗(也推薦一些初學者閱讀練習的書籍):
中文是我學的第一種語言。我的母語是西班牙語,所以我在高中時只上了西班牙語課,因為我不想學德語,所以中文是我最後的選擇。也就是說,我還是選擇了最難對付的。我開始使用Rosetta Stone已有數年,兩年後我遇到了困難,因為我意識到沒有人能理解我。在經歷了最初的挫折之後,我開始與一個臺灣朋友見面以進行非正式練習。對我來說,我認為發音開始非常困難,但是一旦您意識到自己普通話的發音非常有限,就會變得非常困難。但是,缺乏音調和非常簡單的相似模糊的語法順序在聆聽時非常令人困惑。正如另一個人所說的那樣,當你試圖在頭腦中解析幾個可能的意思時,傾聽是極其困難的。當你學習的詞彙越來越多,加上地方口音時,這就變得更加困難了。我想說,到目前為止,聽是最困難的部分,我仍然在掙扎。
小結:
也有很多外國友人表示:「學漢語,太難了」。作為中國人可能不太了解漢語的難度,但要知道漢語比英語的難度大的不只是一兩倍,想想你當時學習英語的情形就可以想像出外國人學習漢語時候的表情痛苦了。當然了這只是官方書面的東西,如果再加上各種釋義、文言文以及地方方言,怕是要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