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挪威的森林》日女作家公開自己情書

2020-12-20 網易新聞

  「寫給村上春樹的公開情書」近日由遠方出版社引進出版,由「村上迷」、女作家福原愛姬寫的《挪威沒有森林》一書曾經轟動日本文壇,是一部被日本《讀賣新聞》稱為給《挪威的森林》畫上了完美句號的愛情小說。

  據該書出版策劃人沈浩波先生介紹,

其實早在1999年這本書在日本剛剛出版時,真正令日本人感興趣並使該書一舉暢銷的,是媒體對於她和村上春樹情愛關係的報導。出生於1967年的福原愛姬早在1992年就與村上春樹結識,當時一個是初入文壇的懵懂少女,一個是如日中天的文學偶像,福原愛姬對村上春樹的仰慕可想而知。1993年,剛剛獲得「日本文學新人獎」、被日本文壇稱為「純情玉女作家」的福原愛姬,放棄了在日本的文學事業,追隨村上春樹的足跡去了美國,引起了媒體的一陣猜測,但因福原愛姬行蹤不定,狗仔隊的追蹤也就不了了之。1998年,闊別日本文壇5年之久的福原愛姬突然回到日本。她對於這5年的行蹤隻字不提,但在同年出版的《精靈之書——北美洲情感獨白》一書的扉頁,卻赫然印著「獻給我的靈魂導師村上春樹」的字樣,而《精靈之書》中,少女與幾個成熟男性之間靈與肉的糾纏被福原愛姬寫得激烈昂揚而又富有哲思,最後女主人公身心俱疲,回到故鄉。此書的出版,又引起日本媒體的一陣騷動。就在這一年,福原愛姬又公開宣稱,《挪威的森林》是一部沒有寫完的作品,她將為自己的偶像村上春樹寫完此書。1999年,福原愛姬出版《挪威沒有森林》一書,並首次袒露心懷,稱村上春樹是她靈魂上的永遠情人。《挪威沒有森林》出版後,福原愛姬說她終於走出了《挪威的森林》那陰影般的對她心靈的纏繞。

  當然,福原愛姬的表白曾被很多人指責為是對自己新書的炒作,但有很多媒體將《挪威沒有森林》稱為是日本文學的一次偉大續寫,是福原愛姬寫給村上春樹的一本公開的情書。

  據了解,村上春樹本人至今從來沒有對福原愛姬和她的《精靈之書》以及《挪威沒有森林》發表過任何看法。

相關焦點

  • 民國神秘女作家,筆名金陵女子,收萬封情書,最後被證是男兒
    民國神秘女作家,筆名金陵女子,收萬封情書,最後被證是男兒民國時期多作家,為了喚醒裝睡的國人,大家都以筆為刀。小編很喜歡民國時期的女作家,她們用自己獨特的經歷和獨到的眼光,細膩地書寫著人生的傳奇。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民國時期最神秘的女作家,他以金陵女子為筆名,收到萬封情書,最後被煩的封筆,最後經學者研究,竟被證實是男兒。我國第一本女性雜誌《女子世界》產生在中國戰亂的年代,日俄先後對我國東北地區發動侵略,許多國人甘願被奴役,也有的人以犀利的筆鋒,企圖喚起大家的愛國熱情。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森林」
    文/鄧娟中國人認識挪威,是從「挪威的森林」開始的:對搖滾青年來說,是披頭四樂隊的Norwegian Wood;對文學青年來說,是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對更多普通青年來說,則是1990年代末伍佰那首如潮水般泛濫於二三線城市的流行歌曲。說起來,三個「挪威的森林」其實和挪威都沒有太大關係。
  • 走進挪威的森林
    ◎ 王 樽 編者按 今年3月6日至12日,應挪威電影協會等機構邀請,本報資深記者、影評人王樽前往挪威進行以電影為主題的深度訪問,對挪威的壯麗風光、獨特民俗以及在發展電影文化、鼓勵電影合作的優惠政策方面有了多方面了解。
  •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提起《挪威的森林》,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他的意思,反正我搞了好久都不知道啥意思。我們知道,「挪威」是北歐的一個小王國,與1954年與中國建交,也是我國的一個友好國家了。「挪威的森林」字面意思,肯定是挪威這個國家的森林了。然而,《挪威的森林》加了書名號之後,就肯定不是這個意思了。我們可以時間順序捋一下這個《挪威的森林》——1965年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發行了一首歌曲,《Norwegian Wood》,這是最早的出現了。
  • 為了女兒的「挪威森林」[組圖]
    舒平為女兒在曲阜市九仙山建設的「挪威森林」公益林(3月29日攝)。清明將至,哀思愈濃。在女兒生前校友的提議下,舒平決定將公益林命名為「挪威森林」,因為女兒留學挪威時,有個科研項目和挪威的森林相關;種植楷樹,因為楷木質地堅韌、生生不息,與笑對病魔、樂觀堅強的女兒很像。於是,舒平趕赴陝西寶雞,購買了40萬株楷樹苗,開始了耕耘。楷木栽了死,死了再栽……舒平從未放棄。堅韌、執著的舒平感動了附近村民,他們在農閒之餘,開始自發跟著舒平到山上打理樹苗。村民們明白,舒平是在做一件造福子孫的好事。
  • 為了心間那片「挪威森林」
    新華社濟南3月31日電(記者王海鷹 王陽)曲阜北部的九仙山,有一片以楷樹為主要樹種的萬畝山林,這片山林有個詩意的名字:挪威森林。  不過,它跟村上春樹沒有關係。  它與夢想有關。它是62歲的舒平的夢想,夢想有一天,它們能長成鬱鬱蔥蔥、綿延不絕的遮天大樹,像挪威的森林那樣寧靜、唯美。  它與追思有關。它是32歲早逝的復旦大學教師于娟未竟的事業,她曾經設想,在自己的家鄉建一個能源林基地,推動能源林在全國的發展。  舒平是于娟的媽媽。  清明節前,記者來到群山環抱的曲阜「挪威森林」基地。
  • 重訪挪威的森林
    但那時候我也是第一次從書店的漫畫區走進小說文學區,因為一個早熟的同學推薦我去找一本叫《挪威的森林》的小說。當年第一次在書店看的那一版,是有這麼一張格外「引人」的封面我不知道對於大部分80後來說,是否知道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都要早於伍佰的《挪威的森林》,但對於出生於小城鎮的我來說,確實是因為那首火遍街頭巷尾的歌,才發現了那本「很好看」的書。
  • 侃侃《挪威的森林》
    在這個挪威式的小木屋。    歌詞說的什麼呢?「我」在以前的一個女朋友房中過了一夜,卻沒有上床,第二天就放了把火把房子燒了?深夜裡,在我決定關於《揚威的森林》寫點什麼時,我的WINAMP反覆的放著這首歌。清新的木吉它、純真的嗓音,BEATLES的歌聲迴蕩在我那並不溫暖,也絕非挪威式的簡陋的小房間裡,一遍又一遍。
  • 「電聲版」《挪威的森林》來了
    《挪威的森林》配音者吳磊本報訊(記者 張知依)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上海譯文出版社獲悉,在上海書展活動現場,上海譯文出版社數字業務平臺推出了村上春樹的「電聲版」——電子書和有聲書。首發九部村上春樹代表作的電聲版包括《挪威的森林》《且聽風吟》《奇鳥行狀錄》《舞!舞!舞!》
  • 挪威的森林——(現代詩)
    她的話仿佛得到驗證我真的找不到了未來它藏在哪個百花深處我覺得我應該去找她我覺得它在她那裡它正享受著幸福牽著幸福的手再也不願離開這是挪威的森林故事嗎我曾經守著一所房子守著它裡面的一切往昔和記憶就像守著一顆自己的心蓋著灰塵的日子溜過去了鳥兒飛走了我撣了撣灰塵
  • 走進挪威森林
    挪威館的主題是「大自然的賦予」,當然離不開海岸、森林、峽灣、群山等,還有挪威的北極光。第一道自然景觀是海岸,我看到了他們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又改善了城市地區的氣候。走過海岸旁的「沙灘」,步入挪威的「森林」,並來到「知識樹」下。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事實上,三個本版的「挪威的森林」都和挪威本身都沒有太大關係,但他們又都是一個受一個的影響而誕生的。列儂唱了一個憂傷的撩妹的故事,而有了吉他伴奏的輕搖滾樂——《挪威的森林》;喜歡披頭四和列儂的村上春樹因為聽了這首歌曲而產生靈感,創作出了深受眾多青年男女喜歡的愛情小說;伍佰在後來被問起為什麼創作《挪威的森林》的時候,也說自己非常喜歡村上春樹的這本小說,由此受啟發,寫出了這首歌曲。
  • 《挪威的森林》與我
    拿了《恆河的女兒》和《挪威的森林》,兩本書都只是翻了一會,並沒有認真讀完。《恆河的女兒》是貝碧·哈爾德的處女作,也是她的自傳文,我第一次讀這本書,吸引我的最初只是書的封面,印度女子身披面紗總歸給人一個神秘和嚮往。書描述的是她成長的整個過程,悲慘的暴力下的最底層的印度女性如何不放棄自己。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我整本看了不下十遍,我是偶然在書店裡買到它的,同期買的書還有渡邊淳一的《白色戀人》。如果你沒聽說過渡邊淳一,那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走進他的世界。關於《挪威的森林》,從第一次閱讀開始,我就深陷主人公渡邊的情感世界。他和直子之間的命運糾葛,以及和可愛的綠子的發展曲線,都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的翻看那本小說。後來我又買了幾本村上春樹的書,很不幸,在班裡傳閱的期間傳著傳著就找不見了。
  • 湖南女作家殘雪再登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村上春樹也還在……
    各獎項名單也陸續宣布: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布;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頒布;10月8日,諾貝爾文學獎頒布;10月9日,諾貝爾和平獎頒布;10月12日,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布。
  •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該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 挪威的森林-伍佰&china blue
    村上春樹聽了Beatles樂隊的《Norwegian Wood》(挪威的森林)創作了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伍佰看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創作了這首歌,一時間不知道起什麼名字,就叫《挪威的森林》吧。 這首歌和伍佰的另一首歌《浪人情歌》在《粉紅女郎》裡貫穿了男女主角王浩和小萍的感情線:
  • 奧斯陸 挪威仙境般的森林
    奧斯陸是一座被森林包裹的城市,挪威人去森林,就像我們周末去公園。人們到森林裡散步,到森林深處去釣魚、採蘑菇或爬山。森林深處往往建有小木屋,門口會有一個信箱,過夜的人把錢投入信箱就可以住下,離開的時候,人們都會把房間打掃乾淨,再放上一束野花。
  • 423世界讀書日|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直到100年後,再用這片森林的木材做的紙,將這些作品印刷成冊,正式出版。是不是覺得這想法太天馬行空?其實這事兒已經在挪威的森林裡發生了。冬天,挪威人則會成群結隊地扛著滑雪板前往郊區,在大雪中一展身手。可以說,自然是挪威人生活的一部分,挪威人愛自然,就如同愛自己的家。Photo:dybevold而森林,是挪威人最感親近的地方。在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0%的挪威,森林幾乎是所有挪威人的共同記憶。
  • 就《挪威的森林》這個書名 村上春樹有話說
    很多讀者讀了《挪威的森林》真的相信,在挪威真有那樣的一片森林。  村上春樹是一個善於營造意境的大家。他把人物、情節全放在這種意境中,自己卻站在風塵之外冷靜地看。村上春樹的小說寫得最好的,就是《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和《舞!舞!舞》。第一次讀《挪威的森林》讓人很震撼。  村上春樹本來就是想像世界的探險家,他從創作過程中不斷獲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