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網訊,6月18日,在陝西西安一個園區內,一群孩子正在認真地撿菸頭,撿夠20個,他們就會到一家咖啡店換一支冰淇淋。該店老闆堅春天熱衷於公益活動,他說,小朋友用舊玩具和廢棄菸頭可以在咖啡店換冰淇淋。近3年來,他們共收集1.5萬個玩具,並全部送給了山區兒童。
附近的小學生們趁課餘時間撿菸頭。保潔阿姨說附近的菸頭都讓小朋友們撿完了,咖啡店老闆估算3年來收到超過5萬個菸頭。
咖啡館老闆堅春天說,從2016年開店,就創意了小朋友可以用舊玩具換冰淇淋的活動。店裡收集了玩具後,會召集其他志願者,送到農村或偏遠地區的幼兒園孩子們手中。堅春天說,在咖啡館附近有大華小學、太華路小學等學校,平時經常會有孩子們來店裡寫作業,「有些孩子寫作業時想吃冰淇淋,但錢不夠,剛開始我尋思給他們送冰淇淋,但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在開店一兩個月後,也就是2016年9月,我就給孩子們說,撿菸頭也可以換冰淇淋。現在每天能換出十幾個冰淇淋,一個冰淇淋售價10元,主要集中在中午和下午放學,估算3年附近學生撿了有5萬個菸頭。"
堅春天說,撿菸頭也有條件,20個菸頭換一個冰淇淋,菸頭必須是在園區地上撿的,翻垃圾桶不行,從外面帶來的也不行。撿菸頭活動的第一天,收到的菸頭超過500個,「後來2016年12月開始菸頭革命,有人質疑我作秀。現在又有人問過我,現在為啥還要繼續這麼做?其實我不是跟風,只是想分享。」
「冰淇淋很甜美,像小朋友一樣。換冰淇淋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交換獲得信任,大家都開心。」堅春天說,他上大學期間,一直在做愛滋病預防方面的工作,畢業後在愛滋病高發村工作過一年,後來在做瓷娃娃罕見病關愛工作。2015年走訪參觀農村學校發現,小朋友缺少能玩耍和分享的東西,還有陪伴,「所以,開店時首先想到了玩具。截至目前,收到的玩具有15000件,這些玩具都送到了農村的學校。」
網友:既環保又具有教育意義
紙箱免費換夜宵 呵護城市裡的夜歸人
去年,杭州文一西路一家深夜「紙箱食堂」的故事,讀來讓人產生些許觸動。這家安徽料理店在每天夜裡零點到5點,搖身一變,成為「紙箱食堂」,為拿著紙箱前來的顧客提供免費宵夜。
餐飲店老闆姓孫,來自安徽,在杭州開餐飲店已經近10年。他設計了一個牌子,上面寫了紙箱置換的特別菜單,不同個數的紙箱對應不同的宵夜套餐,譬如1個紙箱換一碗熱粥,2個紙箱換一碗鮮肉餛飩,5個紙箱飯面任選等。據他介紹,有人把紙箱食堂這塊牌子的圖片發在網上,所以很多附近的市民經常過來看。
小本經營的夜宵店,憑藉回收紙箱賺不了多少錢。老闆在凌晨開辦「紙箱食堂」,想來是奔著做公益的目的而去的。店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了生活中的一個發現:周邊小區住戶很多,每天有大量快遞送過來,紙箱扔得滿地都是。讓顧客用紙箱來換取食物,可以緩解亂扔紙箱的問題。
來到這家「紙箱食堂」的客人,多是最需要社會關照的底層勞動者。他們是辛苦了一天的快遞小哥,起早貪黑的清潔工人……正好,這些從業者最不缺的就是紙箱。
因為參與人數多,宵夜供應數量也不斷增多。他說,好幾個人說要和他一起做這個事情。還有人點單付款的時候多付一點錢,說是支持老闆做公益。孫老闆將客人多付的錢都全數拿出來增加了夜宵供應數量。
結尾語:
做公益沒有大小之分,不管是「20個菸頭能換1個冰淇淋」的咖啡店老闆還是「紙箱免費換夜宵」的餐飲店老闆,美好初心,多年堅持著的這種公益行為,真的是讓人覺得非常不容易,做公益很簡單但堅持卻很難,這些城市發展的細枝末節、毛細血管,不僅事關城市的品質,更是現代文明的標尺,主動為之的奉獻與擔當,為一座城市添加了更多的溫暖。
(撰文:文韜 綜合華商報、中國青年報、微博網友等報導)
(此文為北青網娛樂原創作品,若轉載請與北青網版權部門聯繫相關事宜,違者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