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什麼要有陰陽五行天幹地支

2020-12-13 文軒閣張永毅

人類從猿進化到人,逐步認清了大自然,將有陽光的一面叫陽,叫沒陽光的一面叫陰。陰陽起初就是指陽光的向背,後來逐漸引申到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認識到世間萬物都是對立統一的兩面性,於是便用陰陽來統稱。例如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等等。陰陽學說萌牙於西周末年,蓬勃於東周,主旨是要求陰陽平衡。例如現在男多女少,打光棍的太多,形成了陽盛陰衰的局面,這就叫陰陽不平衡。

古人認識了世間萬物,逐步也認知了世間萬物有運動變換,相生相剋的屬性,將這屬性分別叫金、木、水、火、土,認為所有物質都是由這五種屬性組成,正好天上有五大行星,將這五種屬性與五大行星對應,所以叫五行。比如中醫上人體五臟的屬性為:肺為金,肝為木,腎為水,心為火,脾為土;再如方位:東屬木,南屬火,西屬金,北屬水,中屬土。五行的主旨也是要達到平衡,比如在民間算命的說某人命中缺水,為了達到平衡,讓他取名有帶水的字。

古人認識了世間萬物及屬性,就面臨著年月日的周而復始。那時又沒有日曆和種表,為了便於記錄時間不至於混淆,將代表從一到十的數命名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把它們排在前面,所以叫天幹。將記錄十二個月及十二個時辰的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把它們排在後面,用十二個動物來代表,所以叫地支。將天幹地支合起來用能數到六十年,也就是六十年一甲子,這樣就清晰明了。民間算命的問你要生辰八字,就是要你的出生年月日時八個字。例庚戍(年),庚辰(月),戊午(日),丁酉(時)。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陰陽五行天幹地支
    陰陽者,「陰」者暗也;「陽」者明也。"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性質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先賢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陰陽"的思想對儒家、道家都影響很大!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有體現,在《道德經》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在《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而全本《易經》其實就是在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
  • 中國易學:關於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的說法!
    不管是用四柱、八卦,還是其他術數方法為人預測命運、預測吉兇信息,都離不開陰陽變化的原理,離不開五行生剋制化的法則,離不開天幹地支的排列組合。陰陽五行之氣是極其精微的物質,一般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目前我們還無法測量它。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的知識告訴人們,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十天幹與十二地支都有一個陰陽性質的分類,和有一個五行性質的分類,具體的分類劃分為:天幹分陰陽:甲、丙、戊、庚、壬屬於陽幹,屬於陽,說明它們都有增長、旺盛、強壯的陽性質;乙、丁、己、辛、癸屬於陰乾,屬於陰,說明它們都有消減、衰落、萎縮的陰性質。
  • 中國的陰陽五行理論創立於何時,天幹地支又從何而來!
    五行的由來陰陽五行和天幹地支是中國本土文化裡和中國漢字同時出現的,它由中國傳入東亞各國,尤其是日本、韓國、朝鮮等周邊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甚至一定程度是說這些古老的玄學文化在異國保存得比中國本土更純正。那麼,它們形成於何時,在當時的主要功能有什麼呢?
  • 奇門遁甲之陰陽五行,天幹地支九宮八卦,河圖洛書的神秘一面!
    在道家經典中,有一門神秘的學問,奇門遁甲。奇門遁甲和易經一樣被稱為玄學,之所以被稱為玄學,一方面是因為其玄奧,另外一方面也因其玄乎。關於奇門遁甲,就有一種很玄乎的說法,讓人諱莫如深,而今天我們簡單來理清一下奇門遁甲之陰陽五行,天幹地支,九宮八卦,河圖洛書一些常識(雖說「十個奇門九個瘋」。意思是說修習奇門遁甲的人,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會變瘋。
  • 四方五行與天幹地支宜忌
    【幹支配陰陽五行】幹支與陰陽的配合較簡單,即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中按排列順序,凡為奇數者屬陽幹,為偶數者屬陰乾。具體為:天幹中甲、丙、戊、庚、壬五者為陽幹,乙、丁、已、辛、癸五者為陰乾;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六者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六者為陰支。幹支與五行相配要複雜得多。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什麼是天幹地支對於初學八字命理的人而言,測八字的五行,只能查看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 道教文化之根陰陽五行、八卦、天幹與地支及道歷
    五行及其生克關係。金、木、水、火、土,為五行。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道教還把人體的五臟,也以「五行」來解釋:腎為水,心為火,肝為木,肺為金,脾為土。
  • 天幹地支五行的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五行,通稱為天幹地支,源於我國遠古時期對星象的觀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之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之為十二地支。包雙龍教師這兒給大家講,十天幹,十二地支,這二十二個字,便是按序死記硬背挨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具體的道理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念幾次就會計了。
  • 天幹地支五行對應表
    天幹地支和陰陽對應表
  • 天幹地支,六十花甲子
    中國等漢字文化圈國家古代常以之來命名、排序、紀時。天幹最晚在先商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商族領袖之稱號為上甲、匸乙、匸丙、匸丁、主壬、主癸。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幹應該與地支有關:幹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在商朝開始出現天幹與地支配合用以紀日,使用幹支紀年要更晚一些。
  • 天幹的實質——五行分陰陽,陰陽分五行
    因此太陽的丙火及雨露的癸水,是乙木最喜愛的五行天幹。乙木不像甲木(甲木參天,脫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熾乘龍,水宕騎虎。古書云:「懷丁抱丙,跨鳳騎猴」,是指乙木的天幹宜見丙丁火,地支宜見申酉金。乙木見丙丁火的目的是要調節氣候用,見地支申酉金的目的是要裁剪用的。
  • 陰陽五行
    比如;戊辛辛戊申酉巳子   男八個字都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成,因為每個人出生時間不同,組成的八字也不一樣。所以有了不同的人生。人為什麼需要算命呢?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未發生的事情,都處於一種神秘未知的狀態。我們通過學習易經和一些實用的預測方法,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判斷吉兇禍福,做到提前預防,來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 八字入門基礎—天幹地支及天幹地支的算法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傳說天幹地支是黃帝時候的大撓氏所創。其在運用中有許多神奇的地方,這對現代人來說還是個迷!  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 八字初學者必背的核心內容 五行與天幹地支
    序 上一章中,我們已經學習了陰陽與五行,在這一章中,我們主要講解天幹地支與五行的對應關係。 一個完整的八字命局預測盤就是由天幹和地支組合的,圖片會放到本章節的結尾處。
  • 天幹地支(六爻教學第三課)
    天幹有陰陽、有五行、有方位、有相生相剋、有相衝相合,甲乙屬木、(在東方),丙丁屬火、(在南方),庚辛屬金、(在西方),壬癸屬水、(在北方),戊已屬土、(在中央)。天幹有陰陽,見下圖:天幹相合:甲己相合,乙庚相合,丙辛相合,丁壬相合,戊癸相合。相衝、都是陽衝陽或陰衝陰,相合、則是陰陽相合,陰陽相合、好比男女互相吸引,天幹還有合化,很複雜。第二節:地支地支共有12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教你讀懂天幹地支與五行
    古人以天為幹以地為支。 天幹為十個,計有: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為十二個,計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 天幹地支用以記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成六十個單位,以天幹的單數配地支的單數,天幹的雙數配地支的雙數,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終止共計雲十,稱為雲十甲子。古人用這一方法記載年、月、日,因而復始循環不斷。
  • 中國文化-天幹地支來源淺考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幹起源於中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
  • 天幹地支五行對應表和天幹地支五行圖(八字基礎,精通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