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一隻土雞把她留在鄉村

2020-08-21 中國新聞培訓網

一隻土雞把她留在鄉村

侯永春



  盛夏六月,盱眙的梔子花開了,潔白如玉,散發著淡淡香味。


  6月28日早上,盱眙縣鮑集初級中學的謝舉琴老師剛踏入辦公室,學生李朵朵就拿著幾朵梔子花跟了進來,「這是我們自家長的,送給老師放在辦公室裡,讓空氣清新一點」。


  當李朵朵把花放好後,謝舉琴說了聲:「謝謝!」接著,她向同事們講述了一隻土雞讓她留在鮑集任教的往事。


  2015年6月17日,她從縣城裡的民辦學校回到鮑集初級中學。由於離縣城遠,每天早出晚歸、來回奔波100多裡,再加上工作和生活條件的落差,謝舉琴曾動搖過,想離開這個地方。


  不料,她的這個想法讓學生們知道了。怎樣才能挽留謝老師呢?學生潘祥想了一個晚上也沒有主意,就在他焦急萬分之時,他家那隻肥肥的土雞的叫聲傳到他的耳朵裡,「乾脆把這隻雞送給老師,也許老師會改變想法。」於是,一大早他就抱著土雞趕到學校。


  「謝老師,這是我家養的土雞,送給你。你能不能別走了?」謝舉琴剛出宿舍,就見潘祥拎著一隻雞,眼中流露出懇求的目光。她愣住了,問清來意,她激動地忍住淚水,一字一頓地說:「雞你帶回去,老師不走,留下陪你們。」「謝老師不走了,你們快出來。」潘祥回頭一嗓子,十幾個同學紛紛圍了過來。


  以前,潘祥在同學眼裡是個「差生」,經常給老師製造麻煩。謝舉琴剛接手這個班,其他老師就提醒過她。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後進生,謝舉琴總是努力找到其身上的閃光點,弄清後進的原因,不厭其煩地與家長聯繫、與學生交流,將暖暖的愛灑向他們,靜待這些遲開的「花朵」慢慢綻放。


  經過兩周的細心觀察和了解,謝舉琴發現,潘祥特別熱心,力氣大,幹活不怕髒不怕累。於是,她就經常請他幹點「活」:把包送到辦公室、取個水杯、拿本教材……每次總對他說聲「謝謝」!偶爾交流一些無關成績和表現的話題。


  時間一長,他們成了朋友,謝舉琴便經常給他提些小建議,有了進步及時表揚,偶爾獎勵他個小禮物。現在,潘祥成績進步了,還成了老師的小助手。對於潘祥的變化,其他老師都說「沒想到」。


  鄉村學校最大的特點是留守兒童多。「班級42名學生,24個留守兒童。」作為班主任,謝舉琴對班級的情況了如指掌,「他們基本都住校」。這些孩子的冷暖也是謝舉琴關注的重點。


  「你們爸媽不在身邊,老師陪你們。」為了讓孩子感受親情的溫暖,她經常給留守孩子送去好吃的,從縣城快遞42份肯德基雞腿,每個孩子一份。謝舉琴對學生很慷慨,對自己卻很吝嗇。她很少買護膚品。「你和學生在一起,連護膚品都省了。」她的家長經常這樣調侃。大家都知道,她把省下來的錢都給留守孩子買「零食」了。「孩子讓我永葆青春。」孩子們變得更加懂事、陽光,她覺得「值了」。


  「謝老師不僅自己幫助留守孩子和困難學生,還動員她的朋友加入愛心公益活動。」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徐功梅告訴筆者,她與南京金陵匯文中學馬楊林、上海建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李綠軍等十多名愛心人士先後與品學兼優的陳聚塞、陳學芹、賀金玉等十餘名貧困學生開展「手拉手,愛心1+1」幫扶活動,定期開展聯誼,讓農村孩子多了一份關愛。


  「以後你會離開這兒嗎?」面對這個問題,謝舉琴笑了笑:「一隻土雞夠我感動一輩子。」


  謝舉琴白淨的面龐,不禁讓人想起辦公桌上的梔子花,沒有玫瑰的妖豔,也沒有百合的高貴,卻葉色四季常綠,花兒純白如玉,散發出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盱眙縣教育體育局教育宣傳中心)

作者簡介

侯永春,1973年生,江蘇省盱眙縣黃花塘中心小學副校長、盱眙縣教體局教育宣傳中心通訊員。1996年7月畢業於淮陰教育學院政史系,學士學位。2016年起,兼任單位的新聞宣傳工作,目前,有270餘篇宣傳稿件被淮安日報、江蘇教育新聞網、江蘇文明網等主流報刊媒體錄用,2017至2019年連續三年被評為縣優秀通訊員。

  •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訪問:中國新聞培訓網

相關焦點

  • 石泉縣曾溪鎮:土雞養殖規模化發展
    農曆十月初,秋意漸濃,霧氣瀰漫,順著興隆村小溝口往進走,繞過幾個岔路口就來到黃開群的家門口,正遇上她母親背著滿滿一背簍青草到後山上餵雞,一進到後山,雞從四面八方跑過來爭相啄食青草,這樣的情景現在已成為她家的常態。
  • 土雞不再「土」,致富有新路!
    土雞不再「土」,致富有新路!木凱淖爾鎮鄉村振興辦主任米海亮說:「我們種源基地更好的利用統一種源,培育出一批具有顯性特徵的木凱淖爾土雞年孵化量,滾動孵化能達到150萬羽,每次孵化能達到10萬羽。」
  • 農村土雞賣多少錢一斤,如何區分土雞和養殖雞?
    餵些殘羹剩飯,穀粒之類,長大了,母雞產蛋,公雞留著自己吃,那些年齡長,或者有病,有缺陷的雞,他們會把它捉到市場賣掉,價格一般十幾元,二十元不等。真正的土雞在市場上根本就買不到,如果是真正的土雞,你出50塊錢一斤他也不會賣給你,因為她們家中只餵養了上十隻雞,會留下來下蛋自己家吃,逢年過節孩子們回家殺著吃。
  • 幾十塊錢一隻的雞,被小販說成是真正的土雞,能信嗎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人打著「正宗土雞」的旗號,並且還只賣幾十塊錢一隻,來矇混很多的消費者,導致不少想買土雞的人上當受騙。自己從小就在農村裡長大,天天和雞鴨為舞基本上都是常事,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幾十塊錢一隻的雞,是不是「真正」的土雞。
  • 浙江女「海歸」從外貿精英轉身土雞養殖「掌門」
    中新網杭州1月5日電(謝盼盼 陳勝偉)看到雲彩土雞女掌門葛雯時,她正開著寶馬車挨個給老顧客送土雞、土雞蛋。80後的葛雯至今單身,長髮披肩盡顯女神範,看起來實在不像一位養雞戶。但事實上,葛雯不僅是養雞場的負責人,而且她在當地率先引進了全自動養雞設備,使得她經營的養雞場成為了當地的龍頭企業。  葛雯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板橋鎮的桃源村。
  • 一隻土雞「僅賣9元」,都覺得會虧,套路你卻不懂
    價格也能夠讓人接受,均價一人在100元左右,吃一次梁山雞需要100元,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隻雞的成本價是多少呢? 在農村一隻老母雞的價格也就差不多100元錢,可是雞販子收雞時,一隻只收不到50元的價格,然後再以高價賣給飯店,中間價格至少翻了3倍,也就是說,利潤都被中間商賺了。位於頭尾的農戶和飯店都沒撈到多大的油水。
  • 大爺包山頭養雞,一隻賣三百生意火爆,鄰居說一話雞再也賣不出去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鄉村專欄比如沒有打農藥的蔬菜啊、農村裡散養的土雞啊,價格都比大棚裡種植的、籠子飼養的高的多。張慧是一名都市白領,平常工作很忙,好不容易周末,她就決定帶上老公和孩子,去周邊的古鎮或者鄉村農家樂轉轉,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吃一點綠色食品,解解壓、散散心。她有一個親戚,就住在附近城市的一個村子裡。
  • 土雞怎麼辨認:賣的土雞都是真貨?滿足三個基本條件才是真
    可是並不容易,源頭被人家控制著,譬如肉雞種苗至今還要買人家的,不貴,200元一隻,長大隻用得兩年。於是開動腦筋想辦法,自己繁育新品種,用人家的雞和我們的雞雜交,篩選雜交優勢品種。本章結論就有了:我們目前的土雞,基本都不是純血統了,可以叫做雜交土雞。特徵是同時具有雙親優勢:肉雞個大了,肉質緊湊,不像洋雞那麼鬆軟。
  • 農村土雞「跌落神壇」,為何現在城裡人,對農村土雞沒興趣了?
    傳統養雞業可是,等到21世紀以後,農村土雞「跌落神壇」,從上個世紀的一雞難求,但現如今的無人願意購買,這樣的轉變又是怎樣發生,為何現在城裡人,對農村土雞不沒興趣了?顧名思義,農村土雞就是用傳統方式飼養長大的家禽,和古代的飼養方式非常相似。
  • 【關注】快來買,這裡的土雞巴適得很
    【關注】快來買,這裡的土雞巴適得很 2020-12-15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怎麼識別土豬土雞?
    怎麼識別土豬土雞?什麼是土雞,什麼是土豬?告訴你,可以從豬雞的外觀,拉的糞便和品嘗等地方來區分。也許大城市裡的人就不知道這個,對於我們鄉村出來的人,區分土雞和土豬那只是小kiss。先來說說雞吧!土雞土雞那當然是離不開土了,我們這裡稱土雞為爪子不落水泥地板的雞為土雞,怎麼講呢?我們農村裡散養的土雞主要是靠拋食土裡的蟲子,蚯蚓為主,它的爪子由於天天拋土所以很鋒利,鋒利的同時而且很亮,象被什麼打磨過似的,其實是雞拋土的時候久而久之和泥土磨擦才如此的光亮。
  • 回農村養土雞賺錢嗎,養殖1000隻土雞要多少錢?
    回農村養土雞賺錢嗎,養殖1000隻土雞要多少錢? 養雞自然要看養什麼雞,現在飼料雞出欄速度快,三四個月就可以出欄了,而土雞價格就比較高,但是能賣到三四十塊一斤。不少人還是會選擇養土雞,覺得價格高賺的錢才更多一些。 要說養土雞賺不賺錢,自然是可以賺錢的,不過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賺錢的。真的想養1000隻土雞的話,還是需要的不少的成本的。
  • 家常土雞火鍋的製作方法!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家常土雞火鍋的製作方法!冬天能有什麼比來一鍋火鍋更幸福的呢?準備原料;土雞一隻,豆瓣醬,花椒,薑片,洋蔥,各種時蔬(大家可以準備一下自己喜歡的蔬菜)例如,香菇,白菜之類的!1、熬湯,準備一根豬棒骨,熬一鍋底湯。如果大家嫌麻煩,也可以直接用土雞熬湯。
  • 新聞寫作|人生的一塊奠基石
    寫作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如果一天不寫一點文字,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二是明確了我的寫作方向。《拾破爛》一文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家共鳴,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是來自生活、有真情實感,這讓我更加明白「生活是創作的源泉」的道理,所以,我要求自己寫文章必須紮根生活,不搞花架子、不務虛套子、不無病呻吟,時刻深入生活,緊跟時代,帶著發現美的眼睛,如獵手般尋找素材,如廚師般生產加工,如畫家般精心描摹,多寫多學多練多改,積累寫作經驗,掌握寫作規律,掌握寫作竅門,讓作品在筆下生花。
  • 農家土雞燉蛾子!
    胖妞美食記土雞,家禽的一種。有別於籠養的肉雞。其中以「山坡散養土雞」為最好,公雞冠大而紅,性烈好鬥,母雞雞冠極小。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是指從古代家養馴化而成,從未經過任何雜交和優化配種,長期以自然覓食或結合粗飼餵養而成,具有較強的野外覓食和生存能力。具有耐粗飼、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肉質鮮美。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在觸摸鄉村中,我收穫了一份家國情懷。目前,農村的水、電、路、信等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但在決戰脫貧攻堅和奔小康路上,諸如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問題也需要我們進一步努力。我也在思考,如何讓更多年輕人留在家鄉,創業致富,而我們又能為他們提供怎樣的組織關懷、政策支持。從長遠看,這樣才能真正化解老人、兒童面臨的生活問題,也能讓鄉村持續葆有生機和活力。
  • 董大姐養土雞的堅持與改變
    董大姐發現,養殖土雞很有市場,一是不管土雞還是土雞蛋,城市人都很稀罕,價格還不低;二是她家裡就有地理條件優勢,養雞場所不愁,而且雞吃的東西自己都可以生產;此外,當地還沒有人開始專門養殖綠色土雞。為了能夠打造純綠色、原生態的品牌散養土雞,她通過幾年的學習和摸索,收穫了一套自己的養雞經驗。
  • 《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作,是我心甘情願去償還的債
    作家父親告訴他:「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夥伴。只要一隻鳥接著一隻鳥,按部就班地寫。」一旁的女兒把父親的話記在心裡,在她以後的寫作生涯中,一直將這句話奉為自己寫作的座右銘。這個小女孩就是美國作家安·拉莫特。受父親薰陶,安·拉莫特從小立志要成為一名作家。19歲那年,她從馬裡蘭州古徹學院輟學回家,回到舊金山專門從事寫作。
  • 土雞營養好,只是價錢有點貴,真正農村土雞賣多少錢一斤才合適呢
    所謂土雞,就是不餵飼料,淨餵糧食在外放養長大的雞。農村養雞都是餵的五穀雜糧,一般以玉米和稻穀為主,真正種田的人每戶都有養雞,少則幾隻,多則幾十,大家都說餵雞鴨不划算,一年不知餵了多少糧食,把糧食錢加起來比買雞貴多了,但是口裡都這麼說,大家每年都還要照常養幾隻,一般都是自家養的自己吃,養得多的可以賣幾隻,至於賣多少錢一斤都是隨行就市,真的要想從養土雞賺錢是難的,糧食錢算下來只有虧本。
  • 【駐村蹲點】巫山雙龍鎮花竹村:貧困孤兒回村養土雞開農家樂過上好...
    視頻新聞:【駐村蹲點】巫山雙龍鎮花竹村:貧困孤兒回村養土雞開農家樂過上好日子    華龍網9月25日6時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一條蜿蜒的省道繞著群山盤旋,要想從巫山縣城前往大昌、福田等鄉鎮,這條路是必經之路,絡繹不絕的人流給巫山雙龍鎮花竹村龔老么農家樂帶來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