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沉寂已久的澳大利亞高校,終於迎來中國留學生。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30日報導,澳洲查爾斯達爾文大學的63名國際學生,當天已搭乘包機飛抵學校所在城市達爾文,而這批學生主要來自中國、日本、越南和印尼等國;對此,查爾斯達爾文大學也發布聲明稱,「這是澳大利亞國際教育產業走向復甦重要的第一步」。
澳洲1827億產業復甦?調查顯示:50%中國學生不願意回澳就讀
報導指出,查爾斯達爾文大學此次接收的63名國際學生,是澳洲重啟高等教育產業的試點計劃;當中包括新生和在籍學生,他們將攻讀法律、護理學和工程學等一系列本科學位和研究生課程。對此,查爾斯達爾文大學也難掩心中喜悅——認為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63名國際學生是澳洲經濟的一大「突破口」,對澳相關產業的復甦至關重要。
今年以來,澳大利亞留學產業面臨兩大衝擊:疫情席捲下國門的關閉、中國發布的一大預警信號。6月9日,基於疫情形勢以及澳國內出現的不穩定因素,我國發布留學預警,提醒赴澳中國留學人員提高警惕,注意保護自身安全。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這一消息對本就受疫情影響的澳大利亞留學產業來說,又是一次打擊。
國際留學生為澳大利亞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澳方數據顯示,2018-2019年度國際教育對澳大利亞經濟貢獻為376億澳元(約1827億元人民幣),是該國第三大出口產業。
其中,中國學生更是主力軍。據澳大利亞教育部數據,2019年中國內地在澳留學人數達26.1萬人,佔比近三成,穩居第一;儘管相較於前幾年,中國留學生增長速度已逐漸放緩,但和位列第二的印度相比,人數仍高出近一倍。
至於查爾斯達爾文大學所說的,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63名國際學生的再度「到來」,將是澳大利亞國際教育產業走向復甦重要的第一步,事實是否真的如其所願?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澳大利亞今年7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即使澳洲重開國門,仍有超過50%的中國留學生不願意回到澳大利亞。
損失776億!美國留學生人數暴跌,我國獲近2萬日本人才加持
與澳大利亞有著相同「命運」,美國留學產業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風暴」。據國際職業教育工作者協會(NAFSA)早前預估,自2016年秋季以來,國際學生入學人數持續下降,給美國經濟造成了118億美元(約776億元人民幣)的損失,並失去超6.5萬個就業崗位。
另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發布的最新一期報告顯示,受疫情以及各項限制政策影響,進入今年秋季以來,美國國際留學生新生人數暴跌了43%,而外國學生的註冊率總體下降16%。
經濟損失只是一部分,更加嚴重的是,以往赴美留學的國際學生有相當一部分選擇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專業,尤其是工程、數學和計算機科學;有業內人士就指出,隨著國際留學生的減少,美國文化軟實力被大大削弱,該國吸引並留住國際人才的難度增大——而恰好,美國的領先則是建立在吸引國際人才的基礎上。
相比之下,中國吸引人才的腳步則正加速。據日本外務省統計,2018年有18460名日本研究人員短期(1個月)逗留在華,這一數字與2014年相比,增加了約25%,連續4年增加。另據澳大利亞相關研究所數據,目前中國在海外的招聘基地已超過600個。
可以預見,在海外人才的助力下,中國未來在高端科學以及產業創新等領域「追趕」美國的步伐無疑會加快。
文 | 劉蘇林 題 | 黃紫鎵 圖 | 盧文祥 審 | 劉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