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分享小貝看牙醫經驗,有媽媽在後臺留言,問如何讓小孩配合看病,其實一直以來都有給孩子建立「正確的就醫觀念,以及儘量有好的看診經驗」,儘管如此,孩子到真正要看診檢查時,還是會怕怕緊張,但在父母耐心的陪伴下,大致上都還是能配合。我的作法如下:
.
正確的看診觀念:不論是看病、健康檢查、打疫苗、看牙醫等,我都會讓孩子了解看醫生的目的或原因,也會事先讓他知道醫生可能會怎麼檢查等。
1舉例1:看病,會先跟她說因為鼻塞,或問孩子哪裡不舒服要看醫生,然後跟孩子預告等下醫生會幫你檢查量耳朵、檢查喉嚨、聽肚子聲音、看看手腳皮膚,還會開藥等。幾次溝通後,等到下次要看診,孩子就會知道,而且還會跟大人說醫生會量耳朵、聽肚子等,看診完回家後還會跟我說要吃醫生開的藥。
2舉例2:打疫苗,通常我都會跟小孩說打預防針是因為要保護小貝不要生病,會痛一下,像被刺到一樣,會用比較輕鬆的態度說,事先讓她知道會痛但也不用害怕。通常都是針打下去會哭一下,然後會跟小貝說沒事了,護士也會鼓勵孩子要勇敢。
3舉例3:看牙醫,我會事先跟小貝說等下醫生要檢查牙齒,看牙齒長得狀況,還有在牙齒上面塗東西預防蛀牙,不會怎樣,只是給醫生看牙齒。
讓孩子陪大人看診:通常都是陪看牙醫跟皮膚科,特別是看牙醫。像是大人洗牙、拔智齒,都會讓孩子一起去看牙科醫生怎麼處理,也會讓孩子知道洗牙是定期清潔跟預防蛀牙,還有為什麼要拔牙。
.
慎選好的醫生,儘量讓孩子有好的看診經驗:有耐心會引導的醫生,可以降低孩子的害怕與不安,比如女兒的牙科醫生在塗氟時都會跟女兒數數,說數到十時就塗好;也看過一位耳鼻喉科醫生,要用器具檢查時會先好好的說,拿小卡片、貼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然曾經帶孩子遇過很沒耐心的醫生,那時女兒肺炎而住院,醫生護士的各種治療嚇到了孩子,就那次之後有一段時間,女兒會跟我說「我很怕看醫生」,持續到下次有好的看診經驗為止。
玩看醫生遊戲:有一段時間,每次要刷牙,女兒都會跟我玩看牙醫角色扮演,要媽媽當醫生,我就跟她說給醫生看牙齒要嘴巴開開給醫生看。
繪本引導:市面上有引導孩子看牙醫、看醫生的繪本。
看診當下的父母陪伴和引導:當看診會怕時,像是看牙醫,這時父母要溫柔的說醫生看一下牙齒,塗東西在牙齒上,還要多久,看完後再跟孩子講一次,讓孩子了解,也別忘了鼓勵孩子有配合檢查。
以上經驗跟大家分享,給孩子正確的觀念跟好的經驗,還有爸媽耐心的陪伴,相信孩子能逐漸克服看醫生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