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社區矛盾糾紛 天福街道有妙招

2020-12-11 法制現場

化解社區矛盾糾紛 天福街道有妙招

——改作風 促攻堅

2020-12-09 來源: 文登傳媒網

文登傳媒網訊 天福街道堅持問題導向,以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為契機,以群眾反映問題為靶向,「大走訪」聽民聲,充分發揮城市社區的「紐帶」連接作用,切實提高幹部為民服務的工作能力,化解矛盾糾紛解民憂。

最近,家住天福街道新城社區的於女士投訴,鄰居王先生由於佔用公共的陽臺空間,影響於女士一家正常生活。而王先生卻認為陽臺是自己花錢整修並一直使用的地方,應繼續佔有使用。雙方爭執不下,無奈到社區請求調解。最終,經過社區「老娘舅」調解志願者的耐心調解,矛盾得到了有效解決。

天福街道新城社區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榮喜玲介紹,新城社區共有6600餘戶,社區全覆蓋無死角劃分為19個網格,平時社區工作人員和網格員一起進小區,一是及時摸排居民反映的問題,二是通過區長熱線反饋問題,社區進行匯總,針對問題,積極進行調解,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區穩定。

「老娘舅」調解志願隊只是天福街道41名人民調解員的一部分,他們始終站在為民服務、為民解憂的第一線。為了將絕大部分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天福街道設立由綜治、民政、勞動、派出所、司法、律師等部門主要人員組成的天福街道辦事處調解委員會,選舉產生辦事處、調解片和社區(居)三級調解組織,推動形成多方協同參與、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通過組織調解員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第一時間發現矛盾,及時有效調處化解。今年以來,天福街道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共調處矛盾糾紛100多起,調解成功率達95%。

天福街道北山社區人民調解員張傳信說,天福街道辦事處經常組織學習法律法規、民法典等,對調解員經常進行技巧方面的培訓。自2020年4月份以來,成功調解了34起案件。每調解成功一個案件都感到非常高興。退休後能為社會為人民做點事,心裡很欣慰。今後會更加努力學習法律知識,為人民排憂解難,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侯肖笑 于洋)

責任編輯:許楊

【來源:文登傳媒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守護社區和諧穩定
    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守護社區和諧穩定
  • 北幹街道榮星村:矛盾糾紛勤化解 多元調解促和諧
    蕭山區北幹街道榮星村積極落實上級部署,成立了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主要負責矛盾糾紛的排查、受理、協調、化解、回訪等工作;通過整合人員力量,組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團隊,主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立足早排查、早發現、早協調、早解決,及時有效的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社區
  • 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多元解紛深入社區
    9月10日下午,南開法院告申庭一行6人來到向陽路街昔陽裡社區,成功化解了一起居民與社區居委會的糾紛。黨的十九大代表、昔陽裡社區原主任王月華同志全程配合法官進行調解工作,並親自參與調解。在多元解紛工作機制下,南開法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設立了「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中心,統籌負責並協調分調裁審及司法確認工作,強化與街道、社區、區司法局調解中心的對接,通過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進行對接,積極主動參與平安南開建設,
  • 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 構建「二三四五」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0日訊 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深入開展創新社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做實社區村莊、做強鄉鎮街道」的要求,推動陣地建設標準化、平臺應用高效化、隊伍組建專業化、運行機制規範化,構建「二三四五」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打造矛盾調處「黃河模式」。
  • 化解物業糾紛719件!無訟社區,近了
    未雨綢繆注重隱患排查9家街道調委會全面落實矛盾糾紛網格化管理,注重矛盾隱患排查,利用社區現有網格實現糾紛排查全覆蓋,推行糾紛排查「格長制」「樓長制」,明確集排查、核實、報送等為一體的工作責任,按照「多網合一、一格多員、一員多責」要求,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全覆蓋的糾紛排查網絡;組織人民調解員和網格員下沉到社區,對物業糾紛隱患開展
  • 化解糾紛有妙招!這份協議與你有關
    這時候,如果能有多種方法來替我們解決糾紛,那可真算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8月6日下午,龍崗法院與中國(深圳)智慧財產權中心、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深圳市保險消費者權益服務中心、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深圳市眾信電子商務交易保障促進中心等12家特邀調解組織及轄區14個轄區街道辦事處的司法所
  • 平湖曹橋街道有位 「老湯」 矛盾糾紛調處有一套
    在平湖曹橋街道,有一位「無訟」調解員,熟悉的人都叫他「老湯」。自2019年9月到任以來,憑藉著「話家常、講人情、聊法律」「三板斧」,「老湯工作室」在周邊已是小有名氣。「老湯」,真名叫湯根良。今年以來,「老湯」已當面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35起,出具書面調解書41份。要問「老湯」調處矛盾糾紛有何妙招?且看他打出的「組合拳」。善用「推拿」式工作法。「推」即矛盾化解在前端。為減輕接處警壓力,對一些糾紛類警情,老湯提前介入,跟隨出警民警一起出現場,提早了解、掌握糾紛發生原因,以便精準開展調處。在「當天矛盾,當天化解」的基礎上,再次梳理出重點、難點矛盾糾紛,開展回頭看工作。
  • 平涼市崆峒區西郊司法所:整合調解力量 化解矛盾糾紛
    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和紐帶,整合調解力量,把糾紛化解在基層,真正做到了「實現瑣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大事難事不出街道」。落實聯調聯動工作機制。「讓矛盾四處奔走,不如解藥坐在一處」,從攤上事找調解,到整合力量主動出擊,西郊司法所聯合相關單位,成立了以司法所、派出所、律師、社區及相關單位工作人員為成員的「金牌調解」隊伍,集中攻堅克難,使矛盾糾紛快速得到解決;聯調聯動工作方法,做到了法律疑問隨時解答,政策宣傳實時跟進,心理問題及時疏導,使矛盾從根本上得到真正化解。落實信息互通共享機制。
  • 「和立方」線上線下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勞動爭議糾紛化解提速、贍養糾紛零接觸「雲端」化解……近日,東城區人民法院發布「和立方」訴源治理工作機制白皮書。該機制自2019年3月推出以來,為轄區群眾提供了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法律服務,有效將社會矛盾化解在源頭,累計為群眾節約訴訟費支出4100餘萬元。
  • 江西宜春上高縣敖陽街道探索矛盾多元化解新模式巧用多方力量解糾紛
    11月25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矛盾糾紛調解會在上高縣敖陽街道綜治中心召開。街道綜治辦邀請了縣委政法委、法院、派出所、司法所、和社區幹部參加此次調解會。此次調解的是一場借貸糾紛,申請人黃某於11月2日借款15萬給羅某用於周轉,雙方約定好11月9日之前歸還,但因羅某生意不利未按時間還款,黃某多次索要,羅某均以各種理由拒絕,因此雙方產生了很大矛盾
  • 司法部調研組到湖裡區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調研
    調研組對我區交通事故賠償糾紛多元調處中心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稱讚中心是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多元化糾紛解決平臺。湖裡區道路交通事故多元調處中心區多元調處中心的建立旨在化解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糾紛,確保區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多元調處工作有效運作。
  • 南充順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由「盆景」點綴到「楓景」滿園
    建立以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為統籌,區級各部門、各鄉鎮街道調解組織為主體,村(社區)調解委員會為支撐的糾紛調解體系。成立家事調解委員會、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等專業性調解組織13個,選聘調解員120餘名。二是優化調解場地。命名「春霞調解室」、「嶽大姐調解室」、「老魏調解室」、「知心姐姐聊天室」等個人調解室18處,調解能手有了施展身手的固定場地。
  • 訟誼調平臺暢通訪調對接渠道 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中新網山東新聞12月11日電(王健偉)圍繞東營市全面建設市、縣、鄉、社區相互貫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部署,墾利區充分整合信訪、司法各類資源,打造「訟誼調」糾紛解決平臺,建立「一窗受理、三級協作、一網通辦」體系,推動信訪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協調聯動,努力將矛盾糾紛解決在轄區內,有效防止和減少了越級上訪事項發生
  • 天津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覆蓋城鄉
    今年5月20日,天津市、區、街鄉鎮三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同時掛牌。按照市委主管、市委政法委主抓、信訪司法部門主責的工作模式,市區兩級依託信訪辦、街鄉鎮依託綜合治理中心,在不增加編制、機構、人員的前提下,運用平安建設機制、信訪聯席會議機制、大調解工作機制,實現全科受理、集成聯辦、一站化解。
  • 【人民日報】刊發:天津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覆蓋城鄉 推開這扇門 矛盾早化解
    今年5月20日,天津市、區、街鄉鎮三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同時掛牌。按照市委主管、市委政法委主抓、信訪司法部門主責的工作模式,市區兩級依託信訪辦、街鄉鎮依託綜合治理中心,在不增加編制、機構、人員的前提下,運用平安建設機制、信訪聯席會議機制、大調解工作機制,實現全科受理、集成聯辦、一站化解。
  • 重慶南岸:矛盾糾紛化解省心省力省事省時
    搭建調解平臺 整合聯動外部力量「在處理物業糾紛時,我們法院主動邀請人民陪審員、居委會、街道以及對糾紛情況比較熟悉的居民多方共同參與,上門調解,幫助做好當事人的思想工作,第一時間從源頭化解矛盾。」南岸法院法官鄧小晶告訴記者。在某小區10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中,陳某等10位業主長期拖欠物業服務費,與物管公司矛盾激烈。
  • 陽信:35名專職調解員+法律顧問 化解矛盾糾紛98%以上
    今年以來,陽信縣司法局將「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和人民調解工作相融合,打出糾紛化解組合拳。35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入職以來,協同村居法律顧問共參與化解矛盾糾紛173起,化解成功172起,化解成功率達98%以上,進一步提升了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
  • 綜合治理矛盾糾紛 為民排憂化解難題
    信訪工作部署會二、優化聯調聯動,匯聚調處強大合力一是鎮調委會與各村(社區)密切配合、聯動發力、集中力量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如今年5月份,老佳田村與甘業村在長塘(地點)土地糾紛,村委幹部調處過程中發現兩村群眾情緒激動,迅速將情況報告鎮綜治辦,鎮收報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經鎮村兩級合力最終調解成功,有效的避免了一起群體性事件;二是落實我鎮「三調一上報」制度,即村(社區)遇到矛盾糾紛經一調二調再調,如未解決再上報到鎮綜治辦,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三是與轄區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三方聯調聯動,通過聯合定期排查
  • 社區裡有個「金牌調解師」 14年化解糾紛500多件
    家庭矛盾、 鄰裡不和、 經濟糾紛……一樁樁一件件的矛盾糾紛都在她的調解下化幹戈為玉帛,進入社區工作14年,她成功化解社區各類糾紛500多件,成了居民心中的「公平正義」。她就是2018年重慶市三八紅旗手標兵,渝中區上清寺街道新都巷社區綜治委員王鷹。
  • 矛盾在源頭化解 糾紛在訴前止爭
    為切實把矛盾化解在源頭,該院依託基層法庭在各村設立訴源治理多元解紛服務聯絡點,明確聯絡員及其聯絡方式和職責。「我們就是為村民跑腿的,村裡誰家有了糾紛先到村委會便民服務站,我們這裡每天都安排有專人值班,由村裡安排先調解,調解不成的或者是有法律問題不懂的,我們就找屈庭長。」漢薛鎮四望村黨支部書記牛明鎖說。他口中的屈庭長就是漢薛法庭庭長屈東芳,也是該村聯絡點的聯絡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