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裡有個「金牌調解師」 14年化解糾紛500多件

2021-01-08 上遊新聞

家庭矛盾、 鄰裡不和、 經濟糾紛……一樁樁一件件的矛盾糾紛都在她的調解下化幹戈為玉帛,進入社區工作14年,她成功化解社區各類糾紛500多件,成了居民心中的「公平正義」。

她就是2018年重慶市三八紅旗手標兵,渝中區上清寺街道新都巷社區綜治委員王鷹。

「面對面」提訴求 「背靠背」找癥結

為何不少難纏的糾紛到了王鷹這裡就變得豁然開朗?那是因為她有「秘笈」。

「其實任何矛盾都有癥結,一定要找到癥結所在,不能片面。」王鷹說,去年冬天,有一位社區居民帶著自己80多歲的老父親前來求助,說老父親在城裡住不下去了,鬧著回農村老家,希望王鷹幫忙。

「我先是讓父親和兒子媳婦面對面,發表各自意見。」王鷹說,但老人始終不說原因,只是希望回老家。

「面對面」說不通,那只有「背靠背」了。「我自己總結的『背靠背』,就是分別單獨約見當事雙方,傾聽他們最真實的需求。」王鷹說,在她的引導下,老人終於說出自己的原因,竟是兒媳婦待他不好。

聽到此,王鷹的第一反應是讓老人掀起衣袖,查看老人是否被虐待。「很多調解人員容易在這裡對老人產生同理心,進入調解誤區。」王鷹說,她確定老人沒有受虐待後,才得知老人認為自己「吃的不好」。

於是,王鷹又單獨約談老人的兒子和兒媳婦,直接提出質疑,聽到他們的答覆後,王鷹才明白其實是家人之間沒有溝通,產生了誤會。最終在王鷹的調解下,老人願意繼續留在城市生活,家庭矛盾也就成功化解。

「王鷹調解工作室」成立

擅長調解糾紛的王鷹學的是會計,還曾當過企業的銷售經理。14年前進入新都巷社區,開始接觸矛盾糾紛調解。「所有調解建立在法律允許範圍,不能凌駕和超越法律。」王鷹說。

正是因為她總是能公平公正地化解糾紛,王鷹也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認可。2016年,渝中區首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王鷹調解工作室」正式成立,王鷹憑著10餘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在群眾中的威望,她和她的「調解室」總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500多件糾紛,每一個調節都有卷宗,真正實現社區的家庭和美、鄰裡和睦、社會和諧。

「居民有時候看到我就開玩笑說是『紀委書記』來了,他們相信我一定會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去幫助化解糾紛。」王鷹說,調解糾紛只是她綜治工作的一部分,其他工作還包括安全、維穩、信訪等等。讓她覺得欣慰的是,近年來,社區糾紛案件越來越少,這得益於普法宣傳加強了居民的知法用法意識。

上遊新聞記者 王倩

相關焦點

  • 化解物業糾紛719件!無訟社區,近了
    化解物業糾紛719件!截至日前,累計調處各類物業糾紛719件,社會反響良好。未雨綢繆注重隱患排查9家街道調委會全面落實矛盾糾紛網格化管理,注重矛盾隱患排查,利用社區現有網格實現糾紛排查全覆蓋,推行糾紛排查「格長制」「樓長制」,明確集排查、核實、報送等為一體的工作責任,按照「多網合一、一格多員、一員多責」要求,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全覆蓋的糾紛排查網絡;組織人民調解員和網格員下沉到社區,對物業糾紛隱患開展
  • 十五年,她化解各類糾紛兩千多起——記紮根一線的「金牌調解員」周...
    中國江蘇網訊 司法行政戰線耕耘15個春秋,成功化解各類複雜疑難矛盾糾紛2000餘起,協助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16件,挽回經濟損失千餘萬元,幫助383名社區服刑人員重新回歸社會……這是常州經開區遙觀司法所原所長周彩芳從事一線調解工作捧出的成績單。近日,她被授予江蘇「最美法治人物」榮譽稱號。
  • 化解社區矛盾糾紛 天福街道有妙招
    化解社區矛盾糾紛 天福街道有妙招——改作風 促攻堅2020-12-09 來源: 文登傳媒網文登傳媒網訊 天福街道堅持問題導向,以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為契機,以群眾反映問題為靶向,「大走訪」聽民聲,充分發揮城市社區的「紐帶」連接作用,切實提高幹部為民服務的工作能力
  • 我是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胡潔人,關於當下社區治理及糾紛化解的...
    我是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胡潔人,關於當下社區治理及糾紛化解的問題
  • 樹德裡「社區法苑」現場開庭 兩起糾紛成功化解
    樹德裡「社區法苑」現場開庭 兩起糾紛成功化解 2020-10-10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守護社區和諧穩定
    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守護社區和諧穩定
  • 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多元解紛深入社區
    9月10日下午,南開法院告申庭一行6人來到向陽路街昔陽裡社區,成功化解了一起居民與社區居委會的糾紛。黨的十九大代表、昔陽裡社區原主任王月華同志全程配合法官進行調解工作,並親自參與調解。「五個一」矛盾化解協調指導機制的內容、特點和目標,並簡要概述了南開法院多元解紛化解工作開展情況和遇到的難點。
  • 諸暨市「五個堅持」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
    為實現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堅持把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延伸到鎮鄉(街道),整合各方力量,打通1個市級、23個鎮級以及所有村(社區)運轉通道, 網格員通過線上線下平臺,串聯起信息搜集、上報、流轉、反饋等各個環節,實現市、鎮、村三級工作全閉環。
  • 殫精竭慮為人民 化解糾紛保穩定
    連續3年,每年調解各類糾紛達6000多宗。在今年召開的全國人民調解工作會議上,高州市司法局獲司法部通報表彰,被評為「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形成人民調解網絡體系按照「哪裡有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就延伸到哪裡」的原則,高州市司法局牽頭在該市鎮街、村居和行業設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527個,其中鎮(街道)調委會28個、村(居)調委會488個、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11個,人民調解員2673人。該市形成了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體系。
  • 聚焦最美人民調解員候選人王懷德: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00多件,用心...
    在四川省司法廳、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辦等十部門聯合組織開展「人民在我心中我在群眾眼裡——最美人民調解員」評選活動之際,自貢迅速響應、深入挖掘一批優秀人民調解員的先進事跡,一起來聚焦貢井區「調解王」的故事。為人民服務,走到哪調解工作就做到哪裡他總是背著一個印有「為人民服務」的掛包,出現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農家小院。他總是說,雷鋒是他的偶像,為群眾服務是他的天職。
  • 小區停車不再難,勞資糾紛巧化解……原來,閔行有個乘風破浪的...
    例如,新虹司法所僅2019年就針對街道各部門籤訂的合同,提出具有實質性內容的審查意見6032件;顓橋鎮司法所長的案頭總是放滿了城管中隊的執法案卷,她的建議被認為是「專業把關」,有利地推進了城管執法的合法性。
  • 矛盾在源頭化解 糾紛在訴前止爭
    近年來,大量的民事糾紛持續湧入訴訟通道,法院受理的案件數量隨之攀升,「案多人少」的矛盾愈發突出。如何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在最大限度服務群眾的同時,減輕法官的訴累?  為切實把矛盾化解在源頭,該院依託基層法庭在各村設立訴源治理多元解紛服務聯絡點,明確聯絡員及其聯絡方式和職責。「我們就是為村民跑腿的,村裡誰家有了糾紛先到村委會便民服務站,我們這裡每天都安排有專人值班,由村裡安排先調解,調解不成的或者是有法律問題不懂的,我們就找屈庭長。」漢薛鎮四望村黨支部書記牛明鎖說。他口中的屈庭長就是漢薛法庭庭長屈東芳,也是該村聯絡點的聯絡員。
  • 綜合治理矛盾糾紛 為民排憂化解難題
    --鳳凰鎮2020年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實踐2020年以來,鳳凰鎮以構建和諧鳳凰為目標,緊緊圍繞「化解矛盾糾紛,著眼群眾難題,維護社會穩定」為工作主線,堅持預防糾紛、聯調聯動、調解優先的工作原則
  • 如皋市長批示肯定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近年來,如皋市鎮村各調解組織大力推進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顯。一是打造覆蓋全面的調處平臺。著力抓好村居調委會規範化建設,全市345個村居調委會規範化達標率100%,4個鎮村調委會被評為「全省調委會規範化建設示範點」。依託網格化管理模式,健全村居調委會+專職調解員+信息員三級調處網絡,調解工作實效明顯。
  • 江西衛視《金牌調解》欄目組:電視調解新模式化解矛盾促和諧[圖]
    《金牌調解》節目錄製現場  日常採訪中,一位同事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兩人發生糾紛,爭執不下時,一方突然提高嗓門喊道:「有沒有種跟我上『金牌調解』?」在眾人「去去去」的起鬨聲裡,另一方啞然了。  儘管不是所有糾紛都能被選中上《金牌調解》進行調解,但這檔3月份由江西電視臺和省司法廳聯合推出的節目,儼然成為了百姓尋求矛盾糾紛解決的一大平臺,既化解了矛盾,還上電視秀了一把,貌似不錯。而對於其幕後團隊來說,通過電視媒體嫁接人民調解,「讓老百姓少打官司,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能取得如此良好的社會效果,也很不錯。
  • 矛盾糾紛能「預化解」?老警察華麗轉身調解大咖
    老百姓的矛盾糾紛就是社區裡的「大事」「債務糾紛、家庭糾紛、鄰裡糾紛、停車糾紛、擾民糾紛……」萬壽寺派出所車道溝南裡社區民警段保華說,接管社區三年來,社區裡的110中80%都是各種矛盾糾紛,對於社區民警來說,這些矛盾糾紛都是社區裡的「大事」。
  • 大朗巷頭社區警務室:以「情、理、法、德」化解群眾糾紛
    今年以來,大朗巷頭社區民警成功調解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35起,其中127起為較大的經濟和租賃糾紛,有力保障了轄區和諧穩定。據統計,巷頭社區各類糾紛求助類警情佔全社區接處警總量的一半以上。為切實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解決群眾所需,巷頭社區民警主動探索,結合「楓橋經驗」,創新辦法,實行「情、理、法、德」調解技戰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運用老鄉情誼 以「情」動人式調解因產業結構原因,巷頭社區有近一半人口為四川籍人員,其中又以四川廣安籍為多。
  • 陝西法院多元化解糾紛5.04萬件
    據了解,全省法院積極探索運用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2019年7月以來,共化解民商事糾紛5.04萬件。  陝西高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決策要求,部署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印發《關於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方案》。
  • 《金牌調解》豐城外採結束 喜聞節目遭鄉鎮山寨
    活動主辦方江西省司法廳、江西衛視《金牌調解》欄目組與活動承辦單位豐城市司法局共同組織召開了《金牌調解》矛盾糾紛人民調解經驗交流會暨案源選題座談會。江西衛視《金牌調解》欄目組製片人賈珍珍,協同調解員胡劍雲及觀察員廖喜玉、宗月英、羅久保、官雯、秋晨一行七人參加活動並講話。
  • 民警劉景章紮根閩侯山區7年 化解8成以上民間糾紛
    洋裡派出所只有5名民警,劉景章一人要負責13個村。  在日常工作中,他得翻山越嶺,走村串戶,處理各類治安刑事案件、為群眾辦理證件、調處化解矛盾糾紛、進行防火防盜宣傳等。日積月累下來,他的足跡幾乎遍及洋裡鄉每一個地方。走在路上,很多村民會停下來和他打招呼、嘮家常。  劉景章說,山裡的道路崎嶇難行,很多地方無法開車只能步行,出警到某些村落,一去就要半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