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堂號是什麼嗎?自己的祖先是誰?怎麼查詢自己家族的堂號

2020-12-11 都教授

說到堂號,許多人的腦海裡浮現的應該就是類似牌匾的東西,上面寫著字某某堂。我們熟知的像藥店裡的同仁堂,陳李濟堂等。還有像王氏家族的太原堂,楊氏家族的弘農堂,陳氏家族的潁川堂,林氏家族的九牧堂等,另外一些文人雅士也給自己的書齋居室等命名堂號。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姓氏堂號,也就是家族堂號。

楊氏宗譜
九牧堂

什麼是堂號

堂,原是人們對所居住的房屋的一種稱呼。據禮記記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之堂七尺,大夫之堂五尺,士三尺」。可見在古代地位不一樣的人所居住的房屋大小是有區別的,不過通稱為堂。其實堂號由來已久,如李林甫的「卻月堂」,杜牧的「碧瀾堂」,裴讀的「綠野堂」,像「綠野堂」已經成了裴氏家族的堂號。從宋代開始堂號已較普遍,據史料記載,宋人的堂號就達225種,比較著名的有,王祐的「三槐堂」,黃庭堅的「永思堂」,許儉的「孝友堂」,這些堂號也都衍化成家族堂號了。像王氏的三槐堂,黃氏的永思堂。

三槐堂

明清時期,堂號更為盛行。這些堂號都是指某一具體地方,不過在家譜中的那些堂號可不一定了。古代同族的親屬大家住在一起,以示家族的和睦旺盛。隨著時間的推移,族人越來越多,有一些人遷徙,或者分支,為表明世系的淵源,在姓氏的前面用某某堂來加以區分,這就是家譜中堂號的來源及意義所在。家譜中有一些堂號是從書齋名,室名衍化而來的,像上面提到的王氏家族的三槐堂,黃氏家族的永思堂等。家譜中的堂號可以說是家族中某一姓氏中某一支系群體的代稱,它是區分同一姓氏不同血親關係的重要標誌,也是尋找自己支系祖先的主要根據。

中華姓氏前15位大姓氏堂號

李氏:隴西堂,趙郡堂,中山堂,大理堂,利貞堂,晉文堂,龍門堂,鬱林堂,太白堂,西平堂,白鹿堂,五知堂等83個堂號。

王氏:太原堂,三槐堂,槐蔭堂,東海堂,紹姬堂,敦本堂,敬愛堂,崇本堂等堂號。

張氏:清河堂,青陽堂,孝友堂,留侯堂,文星堂,萬石堂,百忍堂,九居堂,草聖堂,二銘堂,三鳳堂,雙桂堂等113個堂號。

劉氏:彭城堂,沛郡堂,中山堂,東平堂,御龍堂,漢裡堂,三約堂,校書堂,明經堂,五忠堂,三元堂,嘉業堂等92個堂號。

陳氏:潁川堂,六望堂,三恪堂,德星堂、德聚堂,下邳堂、武當堂、京兆堂等堂號。

楊氏:弘農堂,關西堂,四知堂,清白堂,柱國堂,紫芝堂,忠武堂等堂號。

趙氏:天水堂,廣陵堂,愛日堂,完璧堂,半部堂,清獻堂,琴鶴堂,愛敬堂,敦德堂,南安堂等堂號。

黃氏:江夏堂,集鳳堂,授書堂,寬和堂,孝友堂,思孝堂,香齡堂,道友堂,紫雲堂,四安堂,學士堂,五桂堂,龍山堂等。

周氏:汝南堂,臨川堂,教稼堂,細柳堂,濂溪堂,太極堂,愛蓮堂,月巖堂,六順堂等堂號。

吳氏:延陵堂,觀樂堂 ,至德堂 ,三讓堂,崇讓堂 ,渤海堂等堂號。

徐氏:東海堂,南州堂,陳禮堂,風月堂,五鳳堂,五桂堂,八龍堂,崑山堂,雙溪堂等堂號。

孫氏:樂安堂,平治堂,兵法堂,富春堂,東安堂,白鶴堂,江東堂,萬石堂,化育堂等堂號。

胡氏:安定堂,靖遠堂,三恪堂,中庸堂,南郡堂,清畏堂,華林堂,樂善堂,明經堂,五峰堂,清華堂等堂號。

朱氏:沛國堂,義陽堂,鳳陽堂,紹槐堂,紫陽堂,白鹿堂,理學堂,徽蔭堂,四本堂等堂號。

高氏:渤海堂,廣陵堂,金鏡堂,南平堂,崇德堂,德遠堂等堂號。

姓氏堂號
姓氏堂號
姓氏堂號
姓氏堂號
姓氏堂號

堂號名字的由來

看到上面這麼多堂號,是不是有點眼花繚亂的感覺,那麼這些堂號是怎麼命名的呢?堂號的命名主要有五類:

(一)以郡望命名

這在堂號中還是相當普遍的,郡在秦漢時期是行政區域建置,郡望是各個氏族根源的標誌,是各姓氏祖先的發祥地。據統計百家姓前15位姓氏中大多以郡望命名堂號,像李氏的隴西堂就是以隴西郡命名的,王氏的太原堂以太原郡的名字命名,陳氏的潁川以潁川郡命名。還有很多都是以各家族的郡望命名堂號。

(二)以家族特色人物命名

像曹氏的三桂堂,源於曹操三個兒子即曹丕曹植曹衝,人稱三桂。程氏的二賢堂,源於宋朝程頤程顥二人。林氏的九牧堂,源於唐朝縣令林披的九個兒子都當官了,號稱九牧世家。

(三)以祖先的生平或傳說等命名

愛蓮堂

孟氏的浩然堂,就是以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命名的。陶氏的五柳堂就是以陶淵明的號五柳先生命名的。白氏的香山堂,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號香山居士命名。朱氏的紫陽堂,以北宋理學家朱熹的稱號紫陽先生命名。像周氏的愛蓮堂,出自周敦頤的文章愛蓮說。文氏的正氣堂出自文天祥生前所著的文章正氣歌等等。

(四)以經典著作命名

像萃渙堂,就是以《周易》的卦名命名的,以萃渙為堂號的姓氏有:方、鄧、葉、呂、貢、何、李、陳、竺、趙、鍾、姚、袁、柴、黃、喻、傅、童、盛19家。像方氏的壯猷堂,就是以詩經中的「方叔元老,克壯其猷」命名的。

(五)以皇上聖諭或廣訓命名

敦本堂

清代以後以聖諭命名的堂號,取義很窄,導致中國家譜中的堂號雷同重複現象十分嚴重。比如以「敦」字為組合的堂號多達49種,像敦本堂、敦崇堂、敦德堂、敦典堂、敦篤堂、敦古堂,敦和堂、敦厚堂、敦惠堂、敦敬堂,敦九堂,敦禮堂,敦美堂,敦明堂,敦樸堂,敦仁堂,敦善堂,敦實堂等等。有些堂號重複使用十分廣泛,像「敦本堂」這個堂號就有129個姓氏使用。堂號「敦睦堂」有115個姓氏使用。堂號「敦倫堂」有78個姓氏使用。另外,重複率較高的姓氏還有:餘慶堂(80個姓氏)、永思堂(74個姓氏)、世德堂(70個姓氏)、忠孝堂(49個姓氏)、敬愛堂(41個姓氏)、敦厚堂(32個姓氏)、萃渙堂(19個姓氏)。

堂號有什麼作用呢

古代百姓遷徙圖

堂號可以說是宗法社會中氏族文化的一致反映,它是一個家族或支派的代稱,通過堂號我們可以判斷出自己姓氏家族的血親源流,起到追逐溯祖的作用,像我國廣東福建一帶的翁、洪、江、方、龔、汪六個姓氏,他們共用一個堂號六桂堂,通過堂號考證我們可以知道他們都是翁家的後裔。堂號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可以追溯自己家族的遷徙源頭和經過,像陳氏的潁川堂,根據家譜反映,分布在江蘇、福建、湖南、四川及江西等地使用此號的陳氏,皆發源於潁川郡(河南許昌一帶),後來經過數代遷徙到各地。

家譜中的堂號大多是以崇尚美德敦實睦族等內容命名,像敦倫、敦睦、崇德、敬愛、孝友等命名的堂號無不體現出人們對美好安定生活的嚮往。另外,每一個堂號中往往蘊含著每一個家族美好的歷史傳說,名人事跡和神話故事等,這也是家族文化的一種折射,像周氏的「愛蓮堂」,文氏的「正氣堂」,蕭氏的「八葉堂」等等,這些文化色彩濃鬱的故事無不豐富了中華文化的知識寶庫。

相關焦點

  • 「小譜說堂號」堂號一詞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後來,堂號成了名門望族一家的戶號,一般正廳門上都會有一塊匾,上面寫著「某某堂」,例如:吳昌碩祖家被稱為「三讓堂吳家」、瞿秋白祖家被稱為「八桂堂瞿家」等等。還有些文人,習慣給自己取一個堂號作為個人的「齋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藝名。
  • 關於堂號你知道多少
    堂號亦稱「郡號」或總堂號,是舊時一戶人家的稱號,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都有本家族的堂號。其中最早的堂號是玉樹堂。 出自《晉書·謝安傳》。堂號產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牢記祖先的郡望,二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堂號包括郡望總堂號和自立堂號。「堂號」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事跡或趣聞佳話。例如:孫姓
  • 堂號鉤沉
    簡單地說,堂號就是一個家族的另一個更富精神和文化色彩的稱號,是姓氏或本宗支脈的身份標誌。在傳統社會中,堂號代表著姓氏的群體,廣泛用於普通民眾,無貴賤等級之別,只要同姓同宗,就可以將堂號書寫懸掛於該懸掛的部位。每個姓氏、每個家族、每個宗族都有著各自的堂號。
  • 什麼是堂號?它有哪些類型?看看你家是什麼堂號!
    堂號,本意是廳堂、居室的名稱。堂號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號。歷來每個姓氏、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堂號。
  • 【網絡收集】堂號的起源與發展
    在傳統社會中,堂號代表著姓氏的群體,廣泛用於普通民眾,無貴賤等級之別,只要同姓同宗,就可以將堂號書寫懸掛於該懸掛的部位。每個姓氏、每個家族、每個宗族都有著各自的堂號。比如唐代權臣李林甫府邸所取的「卻月堂」,大詩人杜牧所取的「碧瀾堂」,裴度所取的「綠野堂」等大多成為了該姓氏族人的代表性堂號。
  • 張氏堂號大全!!
    張姓為中華第三大姓,這是我們的祖先揮公給我們帶來的福氣,使我們全球達億人,目前已知堂號達344個。這些堂號都是我們張姓大家庭的一員,我們同根同源同血脈,全球張姓一家親!唐高宗封祭泰山,親臨他家,問其治家之道,他在紙上寫了100個「忍」字呈獻在高宗面前,受到高宗的稱讚,其後人以「百忍」 為家族堂號;其後又分出「書忍」、「大忍」、「繼忍」、「循忍」、「怡忍」、「義忍」、「紹忍」等堂號。張公藝家族九世同居,或以「九居」、「九裔」、「敦九」為家族堂號。
  • 客家人的姓氏堂號、堂聯大匯總!
    我們的祖先在中原地區,祖上多為官宦人家,十分注重門第,對家族的淵源和榮譽頗為珍重,各個姓氏家族都有一個基本固定的對聯,表示自己家庭的來源和家族榮譽或者家族的文化傳承。廖姓:三洲世德,萬石家聲。- 堂號:世彩堂劉姓:彭城世德,祿閣家聲。- 堂號:彭城堂彭姓:商賢世德,宋史家聲。
  • 姓氏堂號對照
    嘉義市中正路七三0號有b劉唐杜範金侯留錢姓宗親會(金、錢氏堂號為彭城)   09.蔡氏堂號:濟陽﹝郡號)。   10.楊氏堂號:弘農、天水﹝郡號﹞、四知、棲霞。     11.許氏堂號:高陽、汝南﹝郡號﹞、長興。   12.鄭氏堂號:滎陽﹝郡號﹞。   13.謝氏堂號:陳留、會稽﹝郡號﹞、東山、寶樹。
  • 姓氏、堂號、輩分具體指的是什麼?
    借這個事件來談談關于姓氏、堂號、輩分的知識。先來說說「姓氏」「姓氏」原本是兩個概念,「姓」的分支為「氏」。解釋的再清楚點就是「氏」相當於每戶人家,而「姓」就是這個村子。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我們這一代有幸共襄盛舉,所以,我認為我們很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以及在姓氏的背後,源遠流長的堂號和輩分,乃至最有價值的家譜。以上,我們已經了解了姓氏的來源,那麼現在就跟著我去了解一下姓氏背後更有價值的堂號和輩分,以及最有價值的家譜。
  • 在中國逐漸消失不見的堂號,卻在這個南洋小國傳承下來
    我們在歷史書和影視劇中,會經常看到琅琊王氏(王羲之的家族)、潁川郭氏(郭嘉的家族)、隴西李氏(李白的家族)等聽上去就很高大上的稱號,前面的地址是姓氏的起源或者皇帝分封的地方。
  • 盤點李王張劉陳五大姓氏最出名堂號
    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高大寬敞的廳堂上,懸掛著書寫「堂號」的匾額,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還在門前掛起書寫著「堂號」的大紅燈籠。堂號作為家族的徽號和別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事跡或趣聞佳話。
  • 林姓的遷徙 郡望與堂號
    東漢中期以後,濟南林開始有人南遷,尤其是漢末林氏家族遇難,成為濟南林大批南遷的導火索,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下邳林、晉安林等,都有是由濟南林的南遷而形成。>梅妻鶴子和靖士竹筆譯文冷紅塵大志禁菸,御夷留恨 血書求救,為夫解圍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
  • 你知道你姓氏的堂號和堂聯嗎?附100個大姓速查!
    由於堂屋是住宅中較為寬敞、考究的屋子,故成了家族活動(如逢年過節祭拜祖宗、紅白喜事舉行典禮等)的重要場所。此外還有祭祀祖宗的專門場所,稱為祠堂。中國人向有好名的習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堂屋與祠堂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給它取上一個雅訓的名號。這名號,就是堂號;而掛於堂前的對聯,即為堂聯。
  • 王氏家族堂號,速收藏!
    勤勞勇敢、仁愛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當今中華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數千年來探天人之道,窮古今之變,暢時事之運,勵志自強,建功立業,英豪遍神州,美名揚天下。一、郡望源流相演繹郡望,堂號,是歷史上常用來放在姓氏前的稱號,也是表示一個姓氏內涵的專用術語。郡望,是某郡顯貴世族為標明家族身份而用的稱號,意即世居某郡為當地所望。
  • ,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
    如果發現一本關於您身世的家譜,您最想看的是什麼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誰?家族中曾有過哪些名人、功績?家族中人如今哪裡?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譜的世系表中。此外,提倡什麼和禁止什麼,也是族規家法中的重要內容,如:「節儉當崇」、「邪巫當禁」等。簡言之,每個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規家訓。
  • 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
    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從一姓到一國一家,不能不知曉自己根源來自何處,認清自己的姓氏來源,每套《家譜》都詳細介紹了自己姓氏源流,這樣才能世世代代承繼,也能將族系根緣流傳千百年。明清以來,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議決大事的重要場所。每個祠堂都有自己的堂號,從某種意義上講堂號是姓氏宗族的標誌。
  • 呂姓來源及郡望堂號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渭濱堂」:商朝末年,呂尚(姜子牙)在渭水濱釣魚隱居。周文王訪賢聘他為宰相。他幫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 基業的基礎。 「東萊堂」:南宋呂祖謙,官著作郎兼國史館編修,著《東萊博議》,對春秋三傳有獨到的見解。      2、郡望  河東郡:秦時置郡。
  • 客家人與閩南人的姓氏標記,郡望、堂號、衍派、傳芳輕鬆搞定
    隴西李氏而經歷了漢代獨尊儒術的「造家族」運動後,魏晉及南北朝的混亂社會更是將「姓氏與郡望」結合的上層家族集團勢力推向歷史的前沿,他們壟斷城市資源及政權勢力,也為家族的壯大注入第一針強身劑,從而衍生了今日的百家姓及其郡望。
  • 馮姓來源及郡望堂號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同輿堂"或"三同堂":根據《後魏書》記載,馮誕和後魏高祖同歲,幼同學,娶高祖妹安樂公主為駙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輿而行,所以稱"同輿堂"。又同案而食,同硯而學--同輿、同硯、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市義堂":戰國時馮驩,是孟嘗君的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