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譜說堂號」堂號一詞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2020-12-12 族譜號

堂號一詞,最開始是為了記錄考生們考試的名次,清代科舉,童生經縣、府、院三級考試合格成秀才,府考時取中前十名者被列為堂號。

後來,堂號成了名門望族一家的戶號,一般正廳門上都會有一塊匾,上面寫著「某某堂」,例如:吳昌碩祖家被稱為「三讓堂吳家」、瞿秋白祖家被稱為「八桂堂瞿家」等等。

還有些文人,習慣給自己取一個堂號作為個人的「齋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藝名。例如宋代文人蔡京的「六鶴堂」、陸遊的「雙清堂」,元代文人黃公望的「三教堂」,明代文人湯顯祖的「玉茗堂」、吳文華的「濟美堂」、譚元春的「嶽歸堂」,清代文人秦榮光的「養真堂」、陳廷慶的「謙受堂」等。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堂號還是多用於同一家族的祠堂號。以前,家族人丁興旺,數代同堂,就給這個大家族起一個統稱,也就是堂號。現在,大多同姓族人聚集的地方,會共建一個共同供奉祖先,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也就是祠堂,這個祠堂的名字,就叫做堂號。

我們經常聽到的「三槐堂」「四知堂」「扶風堂」等等都是同一家族祠堂的堂號。這些堂號都是怎麼來的呢?

以祖先的祖籍地為堂號

例如唐氏的「晉陽堂」。唐高祖李淵原為隋朝貴族,起兵之前曾被封為「唐國公」,封地就在晉陽,後來從晉陽遷到別處的唐姓人為紀念先祖,就以晉陽作為堂號,這就是「晉陽堂」的由來。

以祖先所出名言為堂號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名言,他的後世便以「半部堂」作為堂號。還有很有名的楊氏「四知堂」就出自楊震的名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以姓氏分支名為堂號

例如「三槐堂」,王氏一族從始祖太子晉後代開始,第十九世王元王威兩兄弟開始分遷兩地,王元一脈遷到山東琅琊一帶,後稱「琅琊王氏」。王威一脈遷到山西太原一帶,後稱「太原王氏」。太原王氏發展壯大,又分出去一支,分到山東莘縣,後稱「三槐王氏」三槐王氏的命名由來就是因為王氏宗祠周圍有三棵槐樹,後來三槐王氏的堂號便稱之為「三槐堂」。

以先祖著作為堂號

例如周氏堂號「愛蓮堂」就取自周敦頤著名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以先祖傳說為堂號

例如張氏「百忍堂」就出自唐朝山東鄆城人張公藝的《張公藝百忍全書》。相傳張公藝活到100多歲,長壽經驗就是一個「忍」字,他的族人曾把張公藝一生中忍讓的事跡記錄下來,寫成《張公藝百忍全書》。

堂號的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在中國宗法社會中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和作用。堂號的主要意義在於區別姓氏、區分宗派,勸善懲惡,教育族人,也是一個宗族的標誌。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尋根問祖熱潮的興起,傳統宗族文化一點點復興,宗祠被恢復,族譜被續修,堂號也重新出現在各大祠堂上,對尋根問祖、緬懷先祖、激勵後人起了越來越積極的意義。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堂號是什麼嗎?自己的祖先是誰?怎麼查詢自己家族的堂號
    說到堂號,許多人的腦海裡浮現的應該就是類似牌匾的東西,上面寫著字某某堂。我們熟知的像藥店裡的同仁堂,陳李濟堂等。還有像王氏家族的太原堂,楊氏家族的弘農堂,陳氏家族的潁川堂,林氏家族的九牧堂等,另外一些文人雅士也給自己的書齋居室等命名堂號。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姓氏堂號,也就是家族堂號。
  • 關於堂號你知道多少
    孫氏家譜當地的老百姓談論某一家族時,喜歡以「某某堂」來稱呼。例如:孫康祖家被稱為「映雪堂」、瞿秋白祖家被稱為「八桂堂瞿家」等等。堂號產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牢記祖先的郡望,二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堂號包括郡望總堂號和自立堂號。「堂號」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事跡或趣聞佳話。例如:孫姓
  • 姓氏堂號對照
    姓氏堂號對照2008-06-02 10:17     來源:中華姓氏譜牒網     編輯:賀晨曦姓 氏 : 堂 號 與 注 解   01.陳氏堂號:元朝時,上杭簡德潤入聱南靖張進興寡媳,後代雖仍姓簡,但代代供奉張公夫婦,在大寮鄉的一房改姓張簡,故誤以為張廖簡同宗。   05.李氏堂號:隴西﹝郡號﹞、燕樓,有一說謂﹕族人本姓理因避難以李子果腹倖免於難,仍更姓為李。唐朝有安姓因不恥安祿山而改姓李,也有因賜姓而姓李。明朝時,也有人不恥李自成而複姓理。武則天時,有王子謀反被改姓虺。
  • 什麼是堂號?它有哪些類型?看看你家是什麼堂號!
    堂號,本意是廳堂、居室的名稱。堂號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號。歷來每個姓氏、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堂號。
  • 「小譜說堂號」楊氏「四知堂」,來歷竟如此傳奇
    楊震畫像聽得他卓越的才能和高潔的品質,朝廷便派人請他做官,楊震本想一生忠於教育,但請他做官的恰好又是他極為尊敬的大將軍鄧騭,於是,一騎輕乘,一包簡囊,楊震走馬上任。上京任職的途中,卻發生了又一件檢驗他人格的事。
  • 堂號鉤沉
    堂號源于姓氏文化的發展,而姓氏之於中華,可謂人人與之密切關聯,戶戶與之息息相通,代代與之世襲相承。在姓氏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衍生出了堂號這一分族別宗的獨特標誌。如果把姓氏作為人們血緣關係中的抽象分類,那麼堂號則體現出血緣關係中的親疏遠近,且更展現出姓氏之中的明顯文化印跡特徵。
  • 張氏堂號大全!!
    、同慶堂、崇慶堂、瑞慶堂、衍慶堂、餘慶堂、慶餘堂、慶餘祠、留餘堂、承宗堂、怡宗堂、儒宗堂、宗嶽(嶽)堂、源流堂、長源堂、序源堂、祿宜堂、得宜堂、孝友堂、孝文堂、孝思堂、奉先堂、光裕堂、垂裕堂、裕裔堂、南軒堂、晝錦堂、萃敬堂、萃煥堂、萃雅堂、萃英堂、冠英堂、聽彝堂、敘彝堂、誠心堂、存心堂、存耕堂、存善堂、存仁齋、存恕堂、存著堂、著存堂、著易堂、表易堂、居易堂、皇序堂、蓮池堂、福人堂、福文堂、煥文堂、說敦堂
  • 你知道你姓氏的堂號和堂聯嗎?附100個大姓速查!
    作為家族個體,則將堂號用於生活器具,如鬥、箭袋、錢袋等,上書「某某堂記」,用以區別姓氏,標明族稱。考堂號之由來,約有兩端:一是以該姓氏發祥地郡名為堂號,亦即以郡號(郡望之名)為堂號。如李姓的「隴西堂」、陳姓的「穎川堂」、趙姓的「天水堂」即是,此可稱為郡望總堂號。二是各姓氏之支派,既有該姓氏的總堂號,同時又有自立的分支堂號。
  • 盤點李王張劉陳五大姓氏最出名堂號
    而李王張劉陳,又是中國的五大姓,大約有4億人,每個大姓,都會擁有自己諸多的堂號,今天,小編就在此盤點一下李王張劉陳五大姓各自最著名的堂號,首先是李姓,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李姓人口多達9500餘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大姓,李姓的堂號有隴西堂、趙郡堂、龍門堂、青蓮堂、澄心堂、龍眠堂等,而著名的當屬隴西堂。
  • 【網絡收集】堂號的起源與發展
    堂號源于姓氏文化的發展,而姓氏之於中華,可謂人人與之密切關聯,戶戶與之息息相通,代代與之世襲相承。在姓氏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衍生出了堂號這一分族別宗的獨特標誌。如果把姓氏作為人們血緣關係中的抽象分類,那麼堂號則體現出血緣關係中的親疏遠近,且更展現出姓氏之中的明顯文化印跡特徵。簡單地說,堂號就是一個家族的另一個更富精神和文化色彩的稱號,是姓氏或本宗支脈的身份標誌。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我們這一代有幸共襄盛舉,所以,我認為我們很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以及在姓氏的背後,源遠流長的堂號和輩分,乃至最有價值的家譜。以上,我們已經了解了姓氏的來源,那麼現在就跟著我去了解一下姓氏背後更有價值的堂號和輩分,以及最有價值的家譜。
  • 姓氏、堂號、輩分具體指的是什麼?
    前幾天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尋祖公告很顯眼,一時間「東哥」就多了很多親戚。借這個事件來談談關于姓氏、堂號、輩分的知識。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姓看看,如果是有「女」的,你的姓多數是個很古老的姓。在來說說「姓氏」主要的主要來源一是從土地和賜姓而來,天子就是賜姓命氏的人。例如:黃帝對他的二十五個兒子創設了十二個姓。
  • 客家人的姓氏堂號、堂聯大匯總!
    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堪為天下一絕。我們的祖先在中原地區,祖上多為官宦人家,十分注重門第,對家族的淵源和榮譽頗為珍重,各個姓氏家族都有一個基本固定的對聯,表示自己家庭的來源和家族榮譽或者家族的文化傳承。廖姓:三洲世德,萬石家聲。- 堂號:世彩堂劉姓:彭城世德,祿閣家聲。- 堂號:彭城堂彭姓:商賢世德,宋史家聲。
  • 在中國逐漸消失不見的堂號,卻在這個南洋小國傳承下來
    雖然琅琊榜很有名,但跟歷史上的琅琊王氏沒關係 這些古代的名門望族都特別能生,於是在一大家子人興建祠堂的時候,就會產生區別身份、訓誡後人的「堂號」,比如潘姓的叫「滎陽堂」,鄧姓的叫
  • 馮姓來源及郡望堂號
    一、來源有三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昌之後。據《元和姓纂》、《後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后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功滅了許多小國,其中包括畢萬的一支孫被封於馮城,其後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史稱馮氏正宗。是為河南馮氏。  2、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
  • 林姓的遷徙 郡望與堂號
    林茂7世孫林披志行高潔,仕途通達,被授太子詹一職,有子9人,皆任州刺史,號稱「九牧」。林茂九世孫林攢以孝聞名,有天降甘露,白烏飛翔之異。唐貞元十三年,詔賜築雙闕於其母前,並免全族徭役,遂有「闕下林家」之美稱。莆田林氏族人林士弘在隋末稱帝,兵敗改姓為柴,故有柴林之說。
  • 呂姓來源及郡望堂號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渭濱堂」:商朝末年,呂尚(姜子牙)在渭水濱釣魚隱居。周文王訪賢聘他為宰相。他幫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 基業的基礎。 「東萊堂」:南宋呂祖謙,官著作郎兼國史館編修,著《東萊博議》,對春秋三傳有獨到的見解。      2、郡望  河東郡:秦時置郡。
  • 「新百家姓」的堂號及堂聯
    依據當今中國100個人口最多的姓氏排列順序,特編寫了下列這一簡表,以供讀者諸君參考。
  • 王氏家族堂號,速收藏!
    王氏家族是當今中華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數千年來探天人之道,窮古今之變,暢時事之運,勵志自強,建功立業,英豪遍神州,美名揚天下。一、郡望源流相演繹郡望,堂號,是歷史上常用來放在姓氏前的稱號,也是表示一個姓氏內涵的專用術語。郡望,是某郡顯貴世族為標明家族身份而用的稱號,意即世居某郡為當地所望。堂號,是廳堂的名稱,舊時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號。
  • 陳氏堂號大全,陳家人快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個?
    堂號陳姓有潁川堂、下邳堂、汝南堂、廣陵堂、河南堂、東海堂、廬江堂、馮(pínɡ)翊堂、京兆堂、新安堂、武當堂、魯西堂、江南堂、浯陽堂、岐山堂、官山堂、筍山堂、映山堂、華山堂、饒平堂、南安堂、柑塘堂、榕溪堂、雲嶺堂、漳南堂、陳湖堂、陶正堂,一本堂、二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