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工作過半,本科一批已經基本錄取完畢,各省也開始了二批次的錄取工作。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只是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志願填報,只要準確地報好志願,才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考試成績。
不過,在本一批的錄取結果揭曉後,卻有不少滑檔的情況,其中也不乏600多分甚至接近700分的考生。如果說報考院校的排名是隨著分數各異的話,滑檔的風險對所有考生都是一樣的。
因為不論分數如何,考生往往都傾向於衝刺更高一檔的院校或專業,生怕自己的分數遭到浪費。而一味追求擦邊錄取,就很容易帶來風險。
例如,有一位重慶的理科生近日就表示,自己考了687分,這一成績對大多數985名校的各種專業來說,都是可以隨便挑的,但考生卻過於冒進,孤注一擲只想去清華自己喜歡的專業。結果可想而知,遭遇滑檔並在徵集志願階段,被天津醫科大學撿漏。
據了解,這位考生很可能會選擇復讀,畢竟如此出色的成績,只因報志願的失誤而錯過了心儀的高校,確實有些讓人不甘心。明年再接再厲,挑戰自己的目標應該還是機會很大的。
滑檔現象嚴重,主要跟老高考的平行志願規則有關,在這種規則下,如果考生被一所高校提檔,同檔次的其他高校就不能再提檔了。考生只能被這一所高校錄取,要麼是自己主動填報的專業,要麼別調劑到其他專業。如果沒有選擇服從調劑,就會滑檔。從一本滑到二本、二本滑到專科,只能等待下個批次的志願填報,或者抓住徵集志願的機會補錄。
因此,不少高考輔導老師都建議考生在平行志願規則下一定要勾選服從調劑,如此風險是最小的,至少可以被自己心儀的大學錄取,只是專業不一定合胃口。但對有的考生來說,專業不對胃口同樣很致命。
比如,近日就有女生被調劑到焊接專業的例子,令網友們哭笑不得的同時,也很心疼這位女生。
還有一名河北的理科考生考了635分,在河北來說不算很高,但也不差,起碼可以爭取一下211大學。但這位考生也是非常固執,認準了自己想去的大學和專業,不服從調劑,結果遭遇滑檔,至今還沒有被錄取,只能等待二本的結果,跟985、211肯定是無緣了。
不少滑檔的考生事後表示,都是吃了不了解規則的虧,現在才明白平行志願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已經晚了。本來以為一所大學不錄取還可以退檔,並由下一位次的志願繼續錄取,沒想到是直接滑出了批次,後悔莫及。
筆者認為,很多考生和家長對報志願都太過輕視了,以為只要高考考好,自然會有心儀的大學錄取,殊不知如何報志願同樣是一門大學問。
高考輔導界有這樣一句話: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志願報好了可以彌補50分的差距。在專業人士看來,這不是空談,而不少考生恰恰吃了對志願規則不熟悉的虧,導致只能被低批次的高校錄取或復讀,實在是非常遺憾。
也奉勸今後的考生,如果平時學習太忙沒時間,一定要在高考結束後立刻開始研究報志願的規則。父母也應該研究一下,從專業視角給孩子提供建議,而不要僅通過外人的意見就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