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中小學須配備心理健康教師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須配備心理健康教師

  每所中小學至少配備一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中小學生在每個學段至少參加一次學工學農生產體驗勞動;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還應強化現代海洋觀念。教育部昨天發文,對新形勢下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教育部下發的《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要求,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中小學心理輔導室,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同時要提高全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強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北青報記者昨日從東城、西城、海澱、朝陽、豐臺區等教委了解到,目前本市城區每個中小學都基本配備有一名心理教師。東城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東城區中小學共有160餘名心理教師,其中每所小學保證一名,有些中學甚至有多名心理教師,這些心理教師全部具有資質。

  豐臺區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程忠智表示,豐臺區從2004年開始就設立了心理教研室,推行心理輔導員制度,目前所有中小學都配備有心理教師,這些心理教師具有的專業資質大多為人保部頒發的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認證、團中央頒發的國家級心理輔導員資格認證以及北京市教委組織的專職心理教師上崗培訓資格認證。程忠智表示,心理教師主要負責心理課程的講授和個別學生的心理諮詢。同時,還負責通過心理網站、微博、校園廣播、校刊校報、展板進行心理教育宣傳,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評和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海澱區教科所心理研究中心李秀萍主任介紹,目前海澱區各中小學都已配有心理教師,海澱區對於各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總體要求,首先是將心理課程排進課表,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安排上課周期,多數中小學目前每周至少都有一節心理課;其次是沒有條件排課的學校,要通過心理社團、心理周等多樣的形式,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其中,人大附中目前已配有八名專職心理教師,多畢業於北大、北師大心理專業。(記者 雷嘉 安蘇 林豔)

相關焦點

  • 廣東要求學生規模1000人以上中學須配備專職心理教師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9月30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其中要求,學生規模1000人以上的中學、1200人以上的小學須配備專職心理教師。
  •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心理輔導室每天開放
    原標題:中小學心理輔導室每天開放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明確了中小學心理輔導室的建設目標、功能定位、基本設置和管理規範,要求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均應開放心理輔導室,並且在輔導過程中禁止給學生貼上「心理疾病」標籤。
  •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至少配1名心理健康教師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全文),指導各地加強和規範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心理輔導室每天均應開放,課間、課後等非上課時間應有一定時間向學生開放,並安排專人值班。另外,心理輔導室至少應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和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點的要求,我部決定啟動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
  •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室設備配置清單——銘心心理
    學生心理健康教室是目前中小學普遍建設的功能室之一,主要用於心理老師對中小學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工作,保障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了富有特色、科學規範地建設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室,依據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教基[2002]14號)、教育部《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等文件要求,結合學生心理問題現狀、心理發展特點和學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際需要,在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課題《中小學心理諮詢室軟體和硬體建設應用研究
  • 教育部:中小學禁止給學生貼「心理疾病」標籤
    教育部:中小學禁止給學生貼「心理疾病」標籤 澎湃新聞記者 徐曉陽 2015-08-11 12:11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設方案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設方案。隨著教育部對學生心理健康等工作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學校等單位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心理諮詢室作為學生心理問題諮詢以及解決的場所,能夠幫助學生及時調節各種心理問題,因此,學校心理諮詢室的建設是現在很多學校都需要建立的功能室。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進一步科學地指導和規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認真總結近些年來全國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本綱要。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教基〔2002〕14號   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我部制定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現印發給你們。
  • 中小學心理健康諮詢輔導室應該怎麼建設,如何發揮作用?
    中小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多麼的重要,不用強調也知道。教育部2002年印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又相繼出了修訂版,進行了更加詳細的介紹和要求。2015年,教育部又發布了《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進一步要求各地加強和規範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切實發揮心理輔導室在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預防和解決學生心理行為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各地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教育部: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
    11月25日,教育部在答覆「關於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精準識別機制的建議」中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其作為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加強政策指導,明確工作要求、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水平、強化輔導室建設,開展心理疏導、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宣教活動、強化家校協同,完善服務體系。
  • 在中小學配備健康副校長?正方、反方大PK
    日前,人民政協報「假如我是委員」小程序平臺中的「虛擬委員」———北京101中學團隊建議,在中小學配備健康副校長,以利於青少年健康促進教育的開展。到底應不應該在中小學配備健康副校長,來聽聽教育界、醫衛界全國政協委員及基層政協委員怎麼說。
  • 教育部:各級學校要配備合格校醫或專(兼)職保健教師
    12月16日,對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的「關於配置中小學專職校醫的建議」,教育部網站做出答覆。答覆全文如下:配齊配強校醫對於開展學校衛生工作、保障師生健康非常重要。近年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健康第一」理念樹立、政策制度建設、工作機制建立、辦學行為規範、教育教學改革、教學環境與條件改善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依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等規定,設立校醫務室或衛生室,配備合格的校醫或專(兼)職保健教師。
  • 福州市中小學將配備1到2名專兼任法治教育課教師
    今後,法治教育將納入福州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推動中小學配備1名至2名專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課教師。這是市教育局近日在回應市人大代表陳長欽《關於把法治教育列入中學課程的建議》中提到的。  陳長欽代表在建議中說,許多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其中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 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需要關懷
    為了解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現狀、心理健康服務需求,更精準地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我們於2016年10月啟動了本次調研。我們自編問卷,利用教師集中培訓時間,以方便取樣和個別教師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調查。調查對象為來自重慶、四川、貴州、河南、黑龍江、內蒙古、廣西、新疆、青海等地區的中小學教師。
  • 教育部:將研究設置中小學心理健康專門課程的可行性
    教育部官網9月10日公開《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519號建議的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統一編訂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教材的建議」的具體內容。教育部指出,下一步,將立足中小學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研究,謀劃推動持續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 教育部:將研究設置中小學心理健康專門課程的可行性
    教育部官網9月10日公開《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519號建議的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統一編訂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教材的建議」的具體內容。教育部指出,下一步,將立足中小學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研究,謀劃推動持續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 桂林市出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意見 每學期不少於9課時
    近日,桂林市教育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學校開齊開足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確保心理健康教育時間每學期不少於9課時,高中階段學校在課程「選修二」中安排2個學分。《意見》明確,全市中小學校要按規定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 【教師心理與健康】呵護教師心理健康
    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專業化心理危機幹預隊伍,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及時組織開展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針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等重點人群,《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心理健康服務措施。如中學、高等院校均設置心理輔導(諮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 教育部答覆「統一編訂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教材」建議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9月10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519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統一編訂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教材的建議」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