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13:27:00來源:央廣網
天津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撰寫寶貝日記
央廣網天津2月17日消息(記者王漪 劉陽)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計劃,天津多次派出醫療隊伍馳援湖北省,天津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用日記方式以寄相思。
腫瘤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副領隊、乳房再造科護士長王燕:
親愛的兒子,希望媽媽能成為你的榜樣
我是湖北人,在武漢疫情爆發後,看著家鄉人要承受那麼多的痛苦,不知道跟著流了多少眼淚。春節時得知醫院要組建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時,我就跟領導申請:讓我回去吧,我是黨員,湖北又是我的家鄉,我對當地情況最熟悉。雖然第一批沒被選上,但心裡一直惦記著這件事。
這兩天,7歲的兒子正好生病,咳嗽得厲害,扁桃體Ⅲ度腫大。2月12日晚上十點接到第三批隊伍馬上要出發的通知,我卻毫不猶豫地回答沒問題。
生病的兒子聽到我要去武漢,特別不能理解,問我:「媽媽,你是不愛我了嗎?我生病難受你都忍心不管我。」我說:「兒子,現在是國家需要媽媽,有國才有家啊。」兒子想了想,又說:「是啊,可是全天下那麼多的家,為什麼就得是我家呢?」那一刻,我腦海裡閃現出無數句大愛無疆的回答,但最終只是平靜告訴他:「對,就得是咱們家,就得是你的媽媽,我覺得你有一個優秀的媽媽,相信媽媽也有一個優秀的兒子。」孩子正是懵懂的年紀,大概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初期,有許多事並不是用大道理就能說明白的,更需要一個言傳身教的榜樣。兒子,希望媽媽的行動能給你一個更加明確的方向,我們都是平常家庭中的普通人,但是當需要的時候,我們就該匯聚成前行的力量。
人生的選擇總是相似。15年前,我選擇一個人到天津,親朋好友無不相勸,說一個女孩家家,在熟悉的環境守著自己的家人朋友多好。15年後的今天,我要回湖北,師長親朋再次勸阻,說現在危險儘量別去。似乎每次我都選一條艱難的路,但我相信路是越走越寬闊的。人生也無謂值不值得,只有經歷過咬牙堅持的日子,才能真正無愧於心!
出發前,王燕剪去長發(央廣網發 天津腫瘤醫院供圖)
出發前,王燕與親友同事話別(央廣網發 天津腫瘤醫院供圖)
乳腺腫瘤一科護士盧莉莉:
親愛的寶貝,媽媽在武漢陪你過一個特殊的生日
我們到達武漢的第二天開始,氣溫驟降十幾度,狂風暴雨外加雪花紛飛,真是讓我這個北方人徹底的領教南方的倒春寒,這份特別的「歡迎禮」真是讓人永遠難忘。
2020年2月16日,是輪到我進「紅區」的第一天,恰巧也是我家寶貝的六歲生日。寶貝,你的夢想是當一名特警保衛祖國,正好媽媽今天正在疫情前線守護人民健康,就把這段特別的經歷說給你聽,當做一份意義非常的禮物吧。
凌晨4:20我們從住地出發,奔赴我們最終的戰場武漢市第一醫院「紅區」病房真正開始了屬於我們的戰鬥,目標是戰勝疫情,為大家帶回一個健康的武漢。換好防護服,我也請隊友幫我在衣服上寫下了對孩子的生日祝福。也許是因為能聽出口音不是本地人,也許是看到防護服上寫的字,患者們都主動問我們是從哪裡來的。我很驕傲地說:「我們來自天津,我來自天津市腫瘤醫院,我們會給大家好好治療、加油打氣,要相信自己一定會好起來的。」雖然因為病情原因我們需要保持一定距離,但鼓勵的話就像一顆定心丸,很快拉近了我們和患者的心的距離。患者們都會自覺戴好口罩、開窗通風,咳嗽時還會主動偏過頭去,雖然他們沒有說什麼,但這些小細節上對我們的保護和尊重卻暖在了我們心裡。中午發午餐時其實已經到了交班時間,但是因為飯有些涼了,我們同組隊友們還是為患者用微波爐把飯菜重新熱了一遍,他們接過飯時很感激的說:「飯是熱的,真好。」
將近7個小時的工作,我們離開「紅區」脫掉防護服時,看到鏡子裡的人已經完全不是原來的樣子了,通紅的臉上都是印痕,摘下手套的雙手已經發白,耳朵也是快被勒麻木了。我們一個班是6小時,因為怕上廁所出發之前就沒怎么喝水,再加上長時間和患者溝通,嗓子已經啞得快說不出話了,但感覺就像是打了一場勝仗!
出來的時候驚喜的發現天已放晴,豔陽高照,溫暖的陽光照耀著這座城市,瞬間讓我們想起那句話——「沒有一個人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相信春天很快就會到來。」真希望能有機會去武大看今年春天的櫻花,更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我能帶著孩子一起領略屬於武漢的大好風光。
親愛的寶貝,媽媽出發奔赴武漢的那天非常匆忙,甚至沒有時間回家和你好好告別,但你特別懂事的說:「媽媽去武漢打怪獸了,媽媽很快就會回來了,我會聽爸爸的話。」媽媽是一名黨員,一名護士,今天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衛著祖國,是不是和你希望的一樣。媽媽在武漢,祝你生日快樂。
盧莉莉在防護服上寫下對孩子的生日祝福(央廣網發 天津腫瘤醫院供圖)
孩子通過視頻送來對媽媽的祝福(央廣網發 天津腫瘤醫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