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寺、鳳臨閣、紫泥369粗糧季

2020-12-24 芒果瞰世界

10月3日-華嚴寺、鳳臨閣、紫泥369粗糧季

【華嚴寺】華嚴寺位於 大同 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上華嚴寺:大雄寶殿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

在佛壇上的諸 菩薩 像中,以一尊面帶微笑的「合掌露齒」脅侍 菩薩 像最為生動,堪稱「神品」。塑像高約兩米,赤足站立在蓮花臺上,體態豐盈、上身薄袒、衣飾貼體、肘懸飄帶、發束高冠、身姿略側、頸項微斜、雙目半睜、朱唇小開、兩手合十、舉至胸前、露齒微笑,被賦予「東方維納斯」之雅號。

我和子夏很幸運趕上了解說,最有名的就是這個露齒 菩薩 了,因為以前的 菩薩 不允許露齒、不允許漏出手臂和腳,這個 菩薩 算是一項創新了,全 中國 就這麼一個。

【華嚴寶塔】需要脫鞋進入,負一層金碧輝煌,站在塔頂能看到 大同 的夜景,燈火輝煌。

【鳳臨閣】慈禧太后吃過的飯店,人超級超級多,因為沒預定吃不上,但還是進去參觀了下。外觀恢弘霸氣,裡面裝修也超棒的,古香古色,小橋流水。最最有名的就是「百花燒麥」,我看到食物模型了,確實引人垂涎。【紫泥369粗糧季】在華嚴寺周圍走了好久好久都沒有找到能吃的飯店,要不就是排隊半個小時以上,要不就是非特色飯店,市中心的地段飯店居然這麼少。周圍門市不是賣珠寶就是空著的,太不會做生意了。只好開車沿路找熱門飯店,總算找到了一家排隊不多的飯店。【黃米涼糕】特色主食,吃不慣。

【小燒肉】爸爸嫌棄油,子夏根本不喜歡吃肥,我和媽媽點的,實際很難吃,嗯,很難吃。【筱面】第一次看到筱面,太可愛了,像蜂窩煤,哈哈。【炒塊壘】太難吃了。【韭香茄子】【豆餡炸糕】【熗拌沙蔥】【招牌牛骨頭】等等我們是一天沒怎麼吃飯,餓死了,點了好多,但是不太符合我口味,不喜歡。

在 大同 ,我們一般回到賓館時間比較早,我和子夏就會在賓館周圍遛彎,隔兩條街有一個商場我要逛膩了。

相關焦點

  • 紫泥369粗糧季(鼓樓店),體驗不一樣的美食!
    這家紫泥369在大同有許多的連鎖店,鼓樓店就坐落在大同老城裡面,離鼓樓和純陽宮都很近,也是大同美食熱門榜的第二名。店面積很大,飯點兒坐了滿滿的人,但上菜速度很快,性價比非常高。
  • 百年鳳臨閣,把傳統裝飾發揮到極致,源自《遊龍戲鳳》傳說
    旅友都說大同市的鳳臨閣餐廳的環境裝修精美絕倫,據傳耗資2億,當作復古建築的博物館收門票也不成問題,清明節假期去參觀雲岡石窟入住大同市區,在網上作了下攻略。網友首推這個鳳臨閣,在千年古剎華嚴寺東側,在千年歷史文脈的鼓樓西街文化軸西端。
  • 老紫泥,真正意義的「老紫泥」指的是什麼?
    一聽到「老紫泥」這個詞,給人的感覺是:這是一種很有資歷的泥料,只要買到它製成的壺就是物有所值。 雖然聽起來是這樣,事實上,更是如此!什麼是老紫泥? 老紫泥重點在於這個「老」字,有許多說法,包括砂性重、陳腐時間久兩種。
  • 大同華嚴寺,上下華嚴寺
    大同華嚴寺大同市,老爸說他上次來時已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再次來大同眼前已是滄海巨變,往日的同學早已故去,就連老同學家的舊址也已不復往昔,看著他在那感嘆不已,我建議還是抓緊時間去大同古城的華嚴寺去看看至於大同的華嚴寺則是聽朋友們談論過,據說全國有二十多座華嚴寺,大同華嚴寺絕對屬於翹楚,有很多其獨特的藝術價值,今天我就是要好好看看它究竟有哪些不同。
  • 你手上的紫砂一廠老紫泥壺真假難辨?一廠老紫泥的這些特徵要記住
    想必大家都聽過一廠老紫泥,聽著就比較有歷史感。那麼一廠老紫泥到底是什麼料呢?如何去區分一廠老紫泥料的真假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其實,那時候的一廠紫砂壺用的泥料都是黃龍山四號井的原礦料,四號井有多出名,想必玩壺的人都知道。四號井出品,必是優質泥料。自從如今四號井坍塌之後,四號井泥料更是越發珍稀。所以,一廠老紫泥指的是,八十年代,在黃龍山四號井開採練制的紫泥料。
  • 什麼樣的紫砂泥料才算是真正的「老紫泥」呢?
    大家都應該聽說過「老紫泥」這樣的泥料,一些商家把顏色較深的一類紫砂壺稱為原礦「老紫泥」。那麼這些都是真正的「老紫泥」嗎?到底什麼樣的才是真正的原礦「老紫泥」紫砂壺呢?小蔣就這個問題跟大家談下我的看法。 對於老紫泥的定義,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主要是這三種。
  • 紫砂泥料一覽圖(1)紫泥篇
    紫砂泥分支一覽紫泥紫泥此「紫泥」是特指紫泥屬最常見的一部分泥料黑墩頭黑墩頭,紫泥類泥料中比較均質的紫泥之一。黑墩頭,是個俗名,是以前挖泥的老工人叫出來的。江蘇省地質礦產局中心試驗室《宜興黃龍村陶土物理工藝性能試驗報告》中稱之為「藍紫泥」。原礦產於黃龍山局部甲泥與紫泥之間,是比較稀少的紫泥品種。窯溫1250℃ 以上,收縮比約8%。
  • 大同華嚴寺:邊邊角角皆風景
    走進華嚴寺細心的你是否會發現華嚴寺建築屋簷上形態各異的神秘動物呢他們輕盈活潑,栩栩如生不僅活潑了屋頂的線條,增加了靈動感而且樣式脫俗高低錯落,自成畫卷▼華嚴寺大雄寶殿鴟吻金代原物
  • 「陶人葛老紫泥」掛牌上市評審會成功舉行
    來源:上海工美藝術品交易中心9月23日下午,由上海工美藝術品交易中心主辦的「陶人葛老紫泥」掛牌上市評審會在上海工美藝術品交易中心展廳舉行。本次發審會評審的產品共有九款,第一款作品是由上海陶人葛陶藝有限公司提供的「陶人葛老紫泥」,以及由上海陶人葛陶藝有限公司委託宜興市陶都紫砂工藝廠生產的八款樣品壺。它們分別是——小品:貴妃壺、平蓋石瓢 ;中品:周盤、竹節提梁;大品:大碧玉、景舟滿瓢;原創:大春風、和風。本次評審會共包含四項議程:樣品評審、投資價值分析、評審決議、樣品封藏公證。
  • 新型佛教叢林花都華嚴寺:廣州規模最大的新建寺院
    2020廣東佛教講經交流會將於9月25日開幕,這一嶺南佛教盛事以「新時期佛教中國化的經典闡釋」為主題,由廣東省佛教協會主辦,廣州華嚴寺承辦,並落地在廣州華嚴寺。目前廣州市規模最大的新建寺院,是一處集參禪學佛、佛教文化研究、福利濟世為一體的新型佛教叢林,更是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指定的重要宗教活動場所,花都區政府將華嚴寺列為「花都文化名片」。
  • 陳復澄 天祿賜福紫砂壺——家藏原礦紫泥
    天祿賜福-紫砂壺 原礦紫泥天祿賜福紫砂壺,天祿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用以祈福,攘除災難,永安百祿。一件好的作品,宛如活物,富有靈氣,置於掌中仿佛可以感受到它的溫度和氣韻。無手工,不紫砂。【產品原料】選 用 家 藏 原 礦 紫 泥上等泥料,質感細膩,料好稀缺原礦紫泥,主要產於黃龍山的紫泥礦層中,其它礦區很少出產這種礦料。
  • 大同華嚴寺合掌露齒菩薩 難忘的「東方維納斯」
    (原標題:大同華嚴寺合掌露齒菩薩 難忘的「東方維納斯」)
  • 陽高雲林寺,並非其寺院本名,原來它叫華嚴寺
    據雍正七年(1729)編纂的陽高縣誌記載:「華嚴寺即西寺,敕建:雲林寺在西街,救建;同時建的廟宇有泰山廟、廣寧寺(即北寺)、來福寺(即南寺),均系明代建築」。由此可知,現今雲林寺當時名為華嚴寺。同時也說明當時的雲林寺是在另外一處寺院,俗稱為西寺或西大寺。始建於明代,當時由皇帝撥款下詔而建。何時何因將華嚴寺稱為雲林寺的呢?
  • 市場上常見的老紫泥、老段泥,這些泥料靠譜嗎?
    現在紫砂壺的商家遍布在網絡上銷售,經常能看到一些不懂泥料的商家都會這樣描述自己的紫砂壺:「家藏幾十年的陳腐老紫泥」,這類壺基本是顏色比較深的。很多人也想當然地會認為顏色較深的泥料就是老泥,會覺得這樣的壺才好,就會迫不及待的去購買。
  • 尋一處寧靜覓心安 「打卡」冬日裡的華嚴寺
    11月28日,記者來到華嚴寺看到,冬日的華嚴寺不似其他三季姿態絢麗,但別有一番韻味,暖陽照拂的冬日,最適合到寺院這樣的清寂之地,漫步尋幽,曬一曬暖陽,兀自行走,去感受其歷經滄桑的興衰,領略前人古建修繕的智慧。冬日的罡風中,華嚴古剎寧靜肅穆,殿宇嵯峨連綿成片,院落幽深迴環四合,古雅的建築群落雍容端莊,非凡氣蘊在這座千年古剎的每一個角落流溢升騰。
  • 大同華嚴寺,感受佛道的精髓,歡迎有緣的你來到這裡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大同的華嚴寺,話不多說,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大同華嚴寺是聞名中外的歷史古蹟。華嚴寺內有多少道門檻,恐怕沒人統計過。那些門檻承接了數不清的腳步進進出出,日久年深,被鞋子踢踏得斑斑駁駁,見證了華嚴寺經風雨、歷滄桑的千年流變。那道道門檻,或厚實,或單薄,隨殿堂的規模分出大小。在欣賞寺院的威嚴和彩塑的精美時,人們大抵是不會注意腳下那些門檻的。它們橫亙眼前,隨殿門的開合,接納著或輕盈或匆忙的步履——門檻,鐫刻著華嚴寺的另一份時間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