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意象很美的一首詩,最後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2021-01-09 慶餘說詩詞

意象是詩詞的靈魂,它傳遞著詩詞的美。所謂意象,就是主觀情感與客觀事物的有機融合。意象往往是詩詞的點睛之筆,它有助於我們對詩歌的解讀。我國古典詩詞的意象極其豐富,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以月傳達思鄉、念親之情;「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是以芳草喻離恨或相思;「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是以鷓鴣鳥寄託處境之艱難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來體會一下詩詞的意象美。《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王昌齡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人人皆知。畢竟這首詩的最後7字「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

而這首詩的意象美,就集中體現在「玉壺冰」上。所謂「玉壺冰」,也就是裝在玉壺裡的冰。因為兩者的結合,即冰清玉潔,所以在詩詞裡,便多比喻高潔的個人操守。譬如,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中就有「周苛慷愾(kāng kài),心若懷冰」之句。鮑照的《代白頭吟》中亦有「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那麼王昌齡這首詩究竟是如何具體體現這一意象美的呢?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先,顧名思義,這首詩是王昌齡為送別一個叫辛漸的好友,而作的一首送別詩。題中所說的「芙蓉樓」,根據《元和郡縣誌》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記載:「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可知它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然後,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它的意思是說,第一天晚上,王昌齡為辛漸餞別的時候,外面正下著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江雨。等到了第二天早上,王昌齡送別辛漸後,便只留下了楚山的孤影。這裡的「寒雨」,指秋冬時節的冷雨,除了點明季節外,它還渲染了離別的黯淡氣氛。

至於這裡的「連江」,則是從大處落筆,既形容了當時江雨的水天相連、浩渺迷茫,又為「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起到了烘託作用。我們說明明是王昌齡送別友人,這句詩給人的印象,卻好像是楚山在送別友人。這是詩詞意境的藝術魅力。江邊送別友人,自然會佇立目送,但友人的身影包括船影,勢必會很快就掩蓋在群山之間,再也看不到了。

但如果將自己的離情,寄托在高山上,便可以藉助山高的優勢,做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效果。這樣寫,也加深了王昌齡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另外,這裡的「孤」,也突出了辛漸去到洛陽後,留在吳地的就只有詩人獨自一人,就像是孤零零的楚山一樣,日日夜夜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離別後的思念之情不言而喻。

最後「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王昌齡對友人的臨別叮嚀之辭。它的意思是說,你到了洛陽,如果有我的親友向你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就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正常來說,託人帶去的口信以報平安居多,如岑參「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那麼王昌齡為何要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呢?

這要從王昌齡謫官的身份說起。古代被貶謫的文人,其實最艱難的不是生活上的困苦,而是精神上的折磨。很多人會就此一蹶不振,日益消沉,病魔纏身。王昌齡能夠說出「一片冰心在玉壺」,就說明他的精神狀態是豁達樂觀、昂揚向上的。因此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就要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王昌齡對洛陽親友的一片深情。

綜觀王昌齡的這首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而它之所以會有豐富的意蘊,主要便是源於詩中的「玉壺冰」這一意象。總的來說,王昌齡意象很美的一首詩,最後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一輪含有「紅」字的飛花令,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中的「紅」代表著果實的成熟;「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坐到明」中的「紅」代表人容顏的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中的「紅」代表著花顏色。有「紅」字的詩句,是如此的動人心弦,所以下面給大家介紹一輪含有「紅」字的飛花令,讓大家繼續領略帶有「紅」字的詩詞句,而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詩句出自王維的名篇《相思》,這首詩本是借詠物來抒發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而這兩句流傳千古,常被今人引用來表達情人間的相思。
  • 王昌齡很著名的一首詩,短短4句送別知己,最後14字已家喻戶曉
    這些詩人中間的送別詩,也是最令人慷慨激昂的一派。或者送朋友去邊塞幕府,或者朋友送自己去邊塞從軍,總之是為了搏一個功成名就的機會,彼此之間是說不盡的豪情壯志與相互祝福。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詩家夫子」王昌齡的送別詩,是一首七絕。
  • 史上最幸運的詩人,一首詩靠一個字名揚千古,人人皆知
    在中國古代,唐詩宋詞那是非常出名的,就拿唐代詩人的詩來說,有些詩人寫詩那是費勁了腦汁,常常因為一首詩中的一個字,就不吃不喝,苦思冥想,煞費苦心,可是呢,有些詩人就開口成詩,叫人羨慕,這些大詩人不管是如何作詩的,他們的詩篇早就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華麗的篇章,他們就是如此的偉大,像大詩人李白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其詩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則以詠史抒懷為主。在詩歌成就上,杜牧創造了晚唐詩歌的高峰。但在官場上,杜牧卻終生失意,屢次進諫,屢被流放。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初冬夜飲》,便是杜牧失意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經典。《初冬夜飲》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杜牧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勾勒了一個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抒發了杜牧官場失意後的惆悵。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李商隱的情詩是唐詩一絕,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用一首首絕美情詩,像世人證明了個道理:感情經歷不豐富的直男,也是懂情的。李商隱一生的感情經歷並不豐富,但他的多情終究和諸多風流才子不同。
  • 王昌齡很美的一首詩,寫於「公主」閨房,最後10字明媚可愛
    著名不是因為他自己,而是因為詩仙李白為此寫了一首詩送給他。詩的名字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最後一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一直被人稱道,連帶的王昌齡左遷龍標這件事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也非常高。王昌齡貶謫的原因,史書上記載比較模糊,大概是因為詩人的不拘小節,不顧細謹。
  • 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稱讚不已!
    月亮,是我國古典詩詞中出現頻率極高的意象之一。它常常被作為表達心境的載體,包含極其豐富的意蘊。或用月亮表達孤獨,如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或用月亮表達思念,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或用月亮表達離愁,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
  • 王昌齡很清新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美妙絕倫,令人沉醉了一千餘年
    說到王昌齡,可能大家最為熟悉的是他的邊塞詩,那句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在一片壯懷激烈中被千古傳誦著。王昌齡出身貧賤,連年的科考中都沒能考取一個功名,知道自己四十歲左右的時候才中了進士。王昌齡以七言邊塞詩見長,而他的邊塞詩多是在中進士之前,為了抒發自己的激情豪邁而寫的,後世稱其為「詩家夫子王江寧」。了解完王昌齡的一生,很難想到在這樣的人生履歷中,他還會有靜下來欣賞採蓮女的心情嗎?
  • 唐代詩人很「豪壯」的一首詩,極力控訴戰爭,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
    這首詩的背後其實藏著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因素,而且它是一首組詩,一共兩首,第二首知名度較低,估計大家都沒有讀過,然而第二首中表達的情感是絲毫不弱於第一首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一組詩吧。先來說這組詩的作者。曹松,晚唐的詩人,關於他的生平記載不多,只知道早年為了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來依附於建州刺史李頻。李頻死後,曹松失去了依靠,就流落江湖,沒有事跡的記載。
  •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是千古名句,誕生了一個眾所皆知的成語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是千古名句,誕生了一個眾所皆知的成語中國,被外國人形容為一個詩詞的國度,確實,從最早的《詩經》到後來的唐詩宋詞,各朝各代都有一些出名的詩人,也都留下了許多的絕句讓我們「背誦全文」。但你不知道的是,有個知名成語是出自一首詩,但這首詩全篇竟然只有一句話。唐詩唐詩,顧名思義,詩在唐朝達到了頂峰,在那個年代,群星璀璨,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還有王維、孟浩然、王昌齡等人,詩這種文學體在他們手中走到了頂峰,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就難以寫出達到唐詩高度的詩了。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大家來看這句詩,用奔騰的流水比喻車,用龍來比喻馬,僅是7個字就已然是氣勢萬千了,這等手筆非詩詞高手不能寫,而李煜恰恰是千年文壇中一等一的高手。我們來看全詞: 《望江南》(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便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首悲秋之作。它寫於李清照與其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李清照婚後不久,沉溺於情海之中,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所以李清照這首詞,美到了極致,也愁到了極致。全詞語言清麗,意境幽美,情調感傷,是一首工致精巧的悲秋佳作。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因其中一個字而名傳千古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其中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至今還廣為傳頌。尤其是詩中的「綠」字,歷來為人稱讚,它將本是無形的春風,轉化為一個鮮明的形象,極為傳神。相傳王安石曾就這一個字,就改過不下十次,從「到」、「過」、「入」等,最後才到「綠」字,可見古人寫詩所花的工夫,真是到達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但確實是這個「綠」字最符合詩的情境,某種程度上來說,王安石的這首詩也可以看作是因為這一個「綠」字而名傳千古。全詩如下: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 一官員寫下一首詩,最後2句成了千古名句,這景色寫得真美!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320期宋代文壇,詩與詞可以說是齊頭並進,所謂「詩、詞兩開花」,一點都不假!在詞極速發展的宋朝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專注工詩的文豪。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著名田園派詩人楊萬裡。
  • 他一生只寫一首詩,全詩只有兩句,卻成為千古絕句,還誕生一成語
    古詩詞不僅為我們留下許多的千古絕唱,同時還流傳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例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名句幾乎人人皆知;還有歌頌愛情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描寫氣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壯志豪情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等等!
  • 龔自珍這首千古名詩,別具一格,僅用14字就道盡朋友間的相處之道
    在古代的詩詞中,有很多朋友之間相互贈別、鼓勵的詩詞,借著詩中承載的感情表達對朋友的不舍與對歸來再度相逢的期盼。表達友情的名句比比皆是,比如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李白的「不及汪倫贈我情」,蘇軾的「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等。
  • 李商隱散心時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成流傳千古的名篇!
    儘管多數人會「舉杯消愁愁更愁」,但散心卻讓他們創作出了一首首流傳千古的名篇。譬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樂遊原》,便是他散心時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樂遊原》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作為一首千古名作,它還被選入語文課本,自小就要求我們熟讀並背誦全文。其最後兩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由於感喟深沉,富於哲理,更是人人皆知,被廣泛引用。
  • 李商隱最經典的10首詩,外加一句流傳千古的名句!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東風」句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
  • 王之渙很勵志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讀後令人振奮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便是一首具有啟迪人生作用的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有著四大邊塞詩人之一美稱的王之渙之手,是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相信大家非常熟悉。畢竟它是我們打小就學習過的一首千古絕唱,而歷代詩論家也都推崇它為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