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很美的一首詩,寫於「公主」閨房,最後10字明媚可愛

2020-12-14 沉醉古詩文

古代以右為尊,所以官員被貶謫又被稱為左遷,左遷對於一個充滿政治理想和抱負的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打擊,從某種程度上預示著自己政治之路的階段性失敗。唐代的劉禹錫,柳宗元,宋代的蘇軾都有著被貶謫的經歷,有些人重新走了出來,有些人則永遠地留在了遠離家鄉的窮鄉僻壤中。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想,被貶官,也往往意味著一段新生活的開始,在不同的地方,扮演不同的身份,遇見不同的人。因為京官被貶謫,大部分是貶謫到地方去,不再在中央任職,對於他們來說,就可以接觸到一種新鮮的文化風貌地方特色,可以充實自己的人生履歷和寫作素材。當然,獲得這種好處的前提,是你能夠經受住貶謫的打擊,堅持自己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盛唐有一位很著名的邊塞詩人,經歷了一次很著名的貶謫。著名不是因為他自己,而是因為詩仙李白為此寫了一首詩送給他。詩的名字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最後一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一直被人稱道,連帶的王昌齡左遷龍標這件事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也非常高。

王昌齡貶謫的原因,史書上記載比較模糊,大概是因為詩人的不拘小節,不顧細謹。而他被貶謫的地方,也正如李白所說「聞道龍標過五溪」,五溪也是個地方名,居住此地的少數民族被當時稱為「蠻族」。王昌齡被派去龍標,其職務也就是管理這些「未開化」的蠻族人。

出乎意料的是,王昌齡不僅是個好詩人,還是一位好的父母官,自從他到了龍標之後,漢蠻之間的爭鬥消失殆盡,沒有了日常的爭吵,更沒有了大動幹戈。在充分了解當地民情的基礎上,王昌齡秉持著無為而治的作風,絲毫不為自己出風頭,默默地守護著龍標的安定和平。

然而有一天,在王昌齡的府衙之中卻發生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一位漂亮得出奇的蠻族少女長跪遮道,擋住了王昌齡的路。王昌齡在位多年,對於當地的民風民俗已經是瞭然在胸,卻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禮節規矩。於是走上前去,想要問清究竟,原來,這位少女跪在這裡是為了索要一首詩。

為什麼要索要這首詩,在這裡先賣個關子,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首詩的內容。

《初日》初日淨金閨,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羅幕,稍稍親絲管。雲發不能梳,楊花更吹滿。

還沒有給大家透露具體的創作背景,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猜出這首詩寫的是什麼。

詩的內容其實是在描述初生的太陽照進一位女子的閨房這樣一個場景。

太陽照進閨閣,給其中的一切染上了金色,最引人注意的,自然是被曬得明豔而暖和的大床。斜斜的光線照進落幕,映射在房間中的樂器上,愈發顯露出主人的文藝與高貴。清晨起來整理頭髮,還沒有理齊呢,一陣風吹進來,帶來了滿房的楊花。

就是這樣一首即興之作,是王昌齡參觀蠻族公主閨房之後的即興作品,也是這位少女此時此刻跪在這裡的原因。

與阿朵交談之後,王昌齡知道阿朵是索要自己的這首詩稿,是出於對王昌齡的欣賞愛慕,還是女兒家的害羞之情,這就不得而知了。我的私心裡自然是想要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然而青史無情,這些微妙的情愫都被掩埋在了歷史的煙塵之中。

前日之因導致了今日之果,王昌齡欣然地將詩稿交給了公主,一個故事就此畫上了句號。

相關焦點

  • 王昌齡意象很美的一首詩,最後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來體會一下詩詞的意象美。《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王昌齡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人人皆知。畢竟這首詩的最後7字「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而這首詩的意象美,就集中體現在「玉壺冰」上。所謂「玉壺冰」,也就是裝在玉壺裡的冰。
  • 王昌齡很著名的一首詩,短短4句送別知己,最後14字已家喻戶曉
    這些詩人中間的送別詩,也是最令人慷慨激昂的一派。或者送朋友去邊塞幕府,或者朋友送自己去邊塞從軍,總之是為了搏一個功成名就的機會,彼此之間是說不盡的豪情壯志與相互祝福。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詩家夫子」王昌齡的送別詩,是一首七絕。
  • 王昌齡很清新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美妙絕倫,令人沉醉了一千餘年
    02王昌齡之採蓮曲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一首王昌齡筆下的《採蓮曲》。王昌齡以七言邊塞詩見長,而他的邊塞詩多是在中進士之前,為了抒發自己的激情豪邁而寫的,後世稱其為「詩家夫子王江寧」。了解完王昌齡的一生,很難想到在這樣的人生履歷中,他還會有靜下來欣賞採蓮女的心情嗎?
  • 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七個字,便令人拍案叫絕!
    王昌齡,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高適、岑參合稱「三大邊塞詩人」。其詩語言精煉,意蘊豐富。風格委婉含蓄,意境深遠。尤以七言絕句見長,有著「七絕聖手」的美譽。王昌齡的經典詩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出塞二首·其一》。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詩仙太白再厲害,七絕他是很難勝過聖手王昌齡,出塞詩他是很難勝過詩豪劉禹錫的,這就是各人自有各人的風格,後世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這就註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喜愛山水,善於在自然萬物中發現人生的真諦,當時被人稱為「天下文宗」。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
    有人說,王維的詩,很治癒,每每讀完,就感覺自然很美,生活很美,隱娘很同意這個觀點。王維有一首詩,短短20個字,非常治癒,讀懂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這首詩,就是王維的《竹裡館》。《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首孤獨的小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
  • 大才子半夜夢見嬌妻,寫下一首趣詩,最後7字讀著繞口卻可愛到爆
    本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清代大才子在張問陶半夜夢見嬌妻後寫下的一首趣詩,與東坡的悲傷不同,全詩開篇是美如畫,最後兩句卻越讀卻調皮,特別是最後7個字讀著繞口卻可愛到爆。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夢中二絕》。《夢中二絕。其二》清代.張問陶飛花如霧點新苔,樹杪紅窗次第開。
  • 王昌齡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寫盡了貴婦內心的無奈
    唐詩它作為一種精神的象徵,文學的代表,在這一千多年來,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一些作品可能看似很普通,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則又是會發現別具一格,譬如盛唐詩人王昌齡的這首《閨怨》,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這首詩意境悽美,寫得很是真誠,字裡行間也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閨怨》唐代: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 王昌齡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令人熱血沸騰
    讀一首唐詩,最是能夠看出詩人品格,這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品格代表了高度。在眾多的唐詩中,有這麼一首,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那麼便是王昌齡就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讀了令人令人熱血沸騰。應當說這是一首非常知名,相信大部分人都讀過的詩,那麼它便是《出塞二首·其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 一天一首古詩詞丨《出塞》-王昌齡
    一天一首古詩詞小國帶您學古詩孔孟之道國學機 K4PLUS編號:2240
  • 王昌齡的一首七絕,全文並無一個愁字,卻句句充滿了愁情
    詩仙李白與王昌齡也都曾送別對方,還分別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佳作。而王昌齡的送別詩情深意長,也善於借景抒情。下面介紹王昌齡的一首七絕,全文並無一個愁字,卻句句充滿了愁情。,字少伯,著名的邊塞詩人,後曾貶到江寧,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世人譽為七絕聖手。
  • 王昌齡很瀟灑的一首詩,酒席上回贈武陵太守,短短20字義薄雲天
    【臨其詩境】到了唐代,俠客刺客之風又一度興盛起來,某種程度上是古代義的復興。尤其是初唐盛唐,身處在一個大氣度、大格局的朝代中,人們也會不自覺的用嚴標準,高要求來對待自己吧。今天,我們來看王昌齡的「義」。【經典原文】答武陵太守唐代:王昌齡仗劍行千裡,微軀感一言。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 王昌齡很冷門的一首詩,這首詩意境唯美,蘊含禪理
    每當說起邊塞詩人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提起王昌齡的大名了,作為那個年代最著名的一位詩人,他寫下了很多邊塞詩,而且都極為經典。不過,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卻並不是他的邊塞詩,而是要為大家推薦一首他比較冷門的作品。這首詩或許很多朋友都沒有讀過,甚至有些人都沒有聽說過,不過這卻並不能代表這首詩不優秀,相反,這首詩極具特色,不僅意境唯美還蘊藏禪理。
  • 王昌齡很經典的一首七絕,含蓄蘊藉,最後7個字包含一句成語
    王昌齡是唐代邊塞詩人,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他的作品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比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驚豔了世人千年;再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令人熱血沸騰。王昌齡才華不遜於李白,卻歷經坎坷,幾遭貶謫。不過詩人總是披肝瀝膽,被後人不斷稱讚。
  • 王昌齡送別友人後,寫下一首七言絕句,千年後成了高考作文題
    二月份的時候,日本援助中國的物資包裝上就印著這兩句詩。還有今年高考語文全國卷2的作文題幹上,也出現了這兩句詩。就是這短短的14字,將全國,全世界人民的心連接在了一起。王昌齡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被譽為「七絕聖手」、「詩家天子」。王昌齡的七絕寫得有多好?
  • 李白一首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詩,卻一字不可改,最後5個字耐人尋味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李白的一首閨怨詩,這是一首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詩,卻字字珠璣,20個字卻一字不可改,最後5個字更是耐人尋味,每次讀完都讓人感嘆:詩仙出品皆是精品。《怨情》唐.這首李白很經典的一首五言絕句,作於何時已不可考。詩中女子是誰也不可知,或許只是李白一眼瞥見的平凡女子,她滿是愁容,令詩仙心生憐惜,作下此詩。詩的大意是 :美人捲起珠簾,獨坐在深閨中,皺著峨眉。只見她臉上淚痕斑斑,卻不知她心裡在怨恨著誰。
  • 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將自己的思鄉之情盡情表達,值得一讀再讀
    王昌齡,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都是十分交好的關係,王昌齡的詩歌以七絕見長,尤其是寫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七字即寫盡了女子的千嬌百媚
    今天給大家分享李商隱的一首詩,《為有》寫富家女子對丈夫的抱怨。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為有雲屏無限嬌」,雲母屏風後面的美人格外的嬌媚。官宦人家,華堂高屋,錦衣玉食,說不盡的榮華富貴。在鑲嵌著雲母裝飾的屏風後面,美麗佳人笑靨如花,特別的嬌媚。身居閨房,富麗堂皇的裝飾,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珠簾垂掛,清新淡雅。
  • 王維最治癒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再也不怕孤獨
    有人說,王維的詩,很治癒,每每讀完,就感覺自然很美,生活很美,隱娘很同意這個觀點。王維有一首詩,短短20個字,非常治癒,讀懂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這首詩,就是王維的《竹裡館》。這首孤獨的小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有人說,《竹裡館》和前期春風得意的王維實在不相襯。作為盛唐詩人,王維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他生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
  • 王昌齡很罕見的一首七律,語言淺顯,卻寓意深遠
    王昌齡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聞名,人稱其為七絕聖手。王昌齡28歲進士及第,雖然才華超凡,但一生仕途坎坷。他曾經被流放到嶺南,後來又擔任江寧丞,這期間他與李白、孟浩然、岑參等著名詩人都有詩歌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