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很「豪壯」的一首詩,極力控訴戰爭,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

2020-12-27 沉醉古詩文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如今可謂是家喻戶曉,它用一、萬之間強烈的對比控訴了戰爭的殘酷,也說出了黎民百姓反對戰爭的心聲。其氣勢之雄壯,控訴之激烈,千載以來難逢敵手。

然而大家知道這一句,對於它的作者、創作背景可能並不是特別了解。這首詩的背後其實藏著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因素,而且它是一首組詩,一共兩首,第二首知名度較低,估計大家都沒有讀過,然而第二首中表達的情感是絲毫不弱於第一首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一組詩吧。

先來說這組詩的作者。曹松,晚唐的詩人,關於他的生平記載不多,只知道早年為了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來依附於建州刺史李頻。李頻死後,曹松失去了依靠,就流落江湖,沒有事跡的記載。再一次出現在歷史上是光化四年(901),已經七十多歲的曹松考中了進士,被授予校書郎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總結起來,曹松人生的大半段都是在避亂、避難、飄零中度過的,這樣的人對於唐代晚期無休無止的戰爭自然有著極深厚的仇恨。面對晚唐時期腐敗的朝廷和因戰爭而凋敝的民間社會,詩人的一腔怨氣噴薄而出,將所有的力量凝聚在了這兩首詩中。我們之所以喜歡這種詩,不就是因為它的情感真切而動人心魄嗎?最能打動人心的,往往是另一個人心中的情緒和力量。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唐代:曹松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詩的標題叫做「己亥歲」,是用當時的年份來命名的,同時也是在向讀者說,我寫的,就是今年這個社會上真實發生的事情,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這樣的真實本身就有著巨大的力量。

是什麼樣的真實呢?唐末社會的混亂,其根底還是來自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戰火從河北燒到了中原,將原本的開元盛世燒得一乾二淨,也焚毀了盛唐以來積攢下的物質力量和威望,政權從此就開始變得不穩固起來,到了唐末,宦官當權藩鎮林立,社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也因此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唐王朝集結最後的力量對農民起義進行窮兇極惡的鎮壓,雙方陷入不死不休的慘戰中,大江南北都成為了烽煙四起的戰場。

第一句講到「澤國入戰圖」,說的就是江南地區也被捲入戰爭的現實。戰爭中受苦最深的永遠是農民,下一句就講到了農民的現狀。

活下來的人即使想要砍柴割草度日都實現不了了,在太平年間,砍柴割草被視為苦活,很少人願意去做,然而到了戰爭年代,即使想要去做這些來維持生計也辦不到了。

第二句話就是為大眾所熟知的名句了,這句話的精髓不僅在於後半句的尖銳對立,也在於前一句的「憑」字。憑表示請求,其程度在請和求之間,就像平日裡對觀點不同的人提出的諷刺和嘲笑一樣。

呵呵,你可不要在說什麼封侯的事情了,一個將軍的升遷,背後是一片片無辜的枯骨啊!

第一首詩是拿將軍和士兵比,第二首詩更狠,拿大江和血水比,之前人們形容戰爭「流血漂櫓」就已經很恐怖了。在詩人這裡,則是戰爭的血水聲勢浩大,甚至可以與浩蕩的大江爭流。兼之以第一句的「百神愁」,神和大江都是比較「大」的意象,一場戰爭所引發的災難與力量強大的神仙、浩浩湯湯的江水分庭抗禮,足以說明戰爭本身的慘絕人寰。

戰圖、生民、枯骨、神靈、江水與血水,詩人用這一系列讓人不太喜歡的意象串起了兩首詩。後人評價它們「詞苦聲酸」,讀到的人尚且心旌搖曳,魂不守舍,當時親身經歷這一切的詩人和百姓們,又有著多重的酸苦呢?

相關焦點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唐代詩壇,高手雲集,每個詩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標籤。李白的標籤是浪漫,杜甫的標籤是沉鬱,白居易的標籤是通熟易懂,王維的標籤是空靈,李賀的標籤是奇絕,而到了李商隱身上,卻被掛上了一個「情聖」之名。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另一首絕美情詩,詩名《無題四首。其一》。這是李商隱最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更是神來之筆,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無題四首。
  • 王昌齡意象很美的一首詩,最後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來體會一下詩詞的意象美。《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王昌齡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人人皆知。畢竟這首詩的最後7字「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而這首詩的意象美,就集中體現在「玉壺冰」上。所謂「玉壺冰」,也就是裝在玉壺裡的冰。
  • 唐代一個不入流的詩人,卻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詩歌最為繁盛的時期,造就了文學史上最為璀璨輝煌的一代之文學——唐詩!唐代的輝煌離不開唐代哪些多如繁星的詩人,正是他們緊隨時代的變化,對詩歌的格式體裁內容進行革新改變,才有了深受大眾所喜愛的唐詩。也正是他們的創作,才使得今日能夠讀到那些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 1500年前大詩人的一封「辭職信」,灑脫又霸氣,最後14字千古名句
    不過,南北朝卻有一位詩人,僅用了一句話,就將李杜的豪情和風骨融為一體。這個詩人就是鮑照,他的那句「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才情、氣魄、格局、境界一點都不輸李杜。鮑照是南朝宋的一位大詩人,此詩是他的代表作。《擬行路難》是一組組詩,共有十八首,每一篇都是千古傳誦的名篇。而最具藝術魅力的當屬這一首《擬行路難·其六》。這是一首來自1500多年前的「辭職信」,灑脫又霸氣,最後14字千古名句。
  • 史上最幸運的詩人,一首詩靠一個字名揚千古,人人皆知
    在中國古代,唐詩宋詞那是非常出名的,就拿唐代詩人的詩來說,有些詩人寫詩那是費勁了腦汁,常常因為一首詩中的一個字,就不吃不喝,苦思冥想,煞費苦心,可是呢,有些詩人就開口成詩,叫人羨慕,這些大詩人不管是如何作詩的,他們的詩篇早就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華麗的篇章,他們就是如此的偉大,像大詩人李白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初冬夜飲》,便是杜牧失意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經典。《初冬夜飲》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杜牧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勾勒了一個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抒發了杜牧官場失意後的惆悵。全詩格調悽婉,深沉感人,短短二十八字,美到讓人心碎。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初冬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 「一將功成萬骨枯」:16位不出名的詩人,寫出了16句千古名句
    你一定會背「一片傷心畫不成」,可是你不知道他的作者叫高蟾。在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詩人了,可能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姓名或生平,但他們的名句卻千古流傳。今天,隱娘來總結這樣一些詩人,詩人不出名,寫出的詩句卻千古流傳。
  • 王之渙很勵志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讀後令人振奮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便是一首具有啟迪人生作用的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有著四大邊塞詩人之一美稱的王之渙之手,是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相信大家非常熟悉。畢竟它是我們打小就學習過的一首千古絕唱,而歷代詩論家也都推崇它為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
  • 歷史上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詩,意境悠遠,其中10個字千古流傳!
    尤其是那些豪言萬丈的千古名句,我們如今讀起來,都感覺到熱血沸騰,細細品讀之餘又回味無窮,而那些憂國憂民,盼望祖國統一的詩人,比如嶽飛的《滿江紅》、陸遊的《書憤》、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無一不是讓人心情澎湃。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拜訪韓愈之前,李賀做足充分準備,熬夜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有氣吞山河之勢,全詩都是千古名句,尤其最後兩句,讀後讓人不禁落淚。《雁門太守行》唐代: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這是一首描寫古代戰爭場面的詩歌,題目並非李賀原創,而是古樂府曲調名。雁門位於現在山西的西北部,作為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的說法。唐朝時期,北方突厥囂張無比,經常侵擾大唐邊關,為了防禦敵軍,在雁門駐紮大量將士。
  • 李商隱散心時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成流傳千古的名篇!
    儘管多數人會「舉杯消愁愁更愁」,但散心卻讓他們創作出了一首首流傳千古的名篇。譬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樂遊原》,便是他散心時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樂遊原》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作為一首千古名作,它還被選入語文課本,自小就要求我們熟讀並背誦全文。其最後兩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由於感喟深沉,富於哲理,更是人人皆知,被廣泛引用。
  • 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稱讚不已!
    或用月亮表達孤獨,如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或用月亮表達思念,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或用月亮表達離愁,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總之,有關月亮的古典詩詞數不勝數。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著名詩人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來看看他是如何用月亮來表達思念之情的。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其中14字千古名句
    小時候因為詩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寫得太酷 ,又適逢93版《包青天》的風靡,為了在同學們面前裝酷便默默背下了全文。而人到中年再讀此詩,才真的讀懂了詩仙的辛酸。這首詩寫於宣州,此時李白已黯然離開了京城,開始了多年的江湖漂泊。詩題目中的「謝朓樓」是詩人謝朓任太守時蓋的,而校書叔雲是被李白稱為叔叔的李雲。這是李白最酷的一首詩,詩的前兩聯,開篇就令人驚豔,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這兩聯,每一聯都長達11個字,極具李白詩隨性而就的特點,讀來酣暢淋漓。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後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據全唐詩不完全統計,在整個唐朝時期共產生了兩千多位有名望的詩人,近五萬多首詩歌佳作更是讓其冠絕古今,一直被世人傳頌。 現如今人們張口可頌李白,閉口能背杜甫,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作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其詩多是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的傑作,因而被後世譽為「詩史」。
  • 蘇軾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最雅的千古名句,堪稱誇人典範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加一篇安慰世人之作,這是他最仗義的一首詩,為了鼓勵即將要參加科考的落魄友人,他可謂煞費苦心。全詩感情真摯,大俗大雅中見真性情,其中7個字千古名句,堪稱誇人典範。《和董傳留別》北宋.蘇軾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 一官員寫下一首詩,最後2句成了千古名句,這景色寫得真美!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320期宋代文壇,詩與詞可以說是齊頭並進,所謂「詩、詞兩開花」,一點都不假!在詞極速發展的宋朝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專注工詩的文豪。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著名田園派詩人楊萬裡。
  • 8位最負盛名的唐代詩人,72句流傳千古的詩詞名句!
    在唐朝近300年的歷史中,湧現的詩人有2000多位,流傳下來的詩作近五萬首,下面給大家分享唐代最負盛名的8位詩人創作的72句千古名句。1、杜牧,唐代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李商隱最經典的10首詩,外加一句流傳千古的名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
  • 唐代一詩人與表弟分離十年,重逢後寫下一首詩,句句催人淚下
    今天,小矣要來介紹一首十年後重逢的詩。儘管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但那些重逢,依然有意義。古代交通並不發達,很多時候一次離別,往往可能終身不能再見。這也是古代贈別詩如此多的原因之一。在這首詩中,小時候的作者李益與其表弟因為戰亂離別後,多年未曾有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