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感恩節在即 舊金山華人新移民排隊領火雞餐

2021-01-08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感恩節的傳統是烤火雞,但是火雞肉在中式料理中並不常見。值此節日來臨之際,居住在舊金山華埠的華人新移民獲得了火雞肉的餐食派送,一家人可以樂享一頓西式的感恩節餐,一嘗火雞肉滋味。

散房居民許迎歡居住在華埠的積臣街,一家人移民來美並不算久。她說,以前在廣東的時候,根本沒有吃過火雞肉,現在能夠拿到非盈利機構派發的火雞肉餐,感到開心。節前的周末,她和上百個散房家庭一樣,排隊在領取火雞餐。許迎歡牽著自己的女兒,拿到火雞餐時開心拍照留念。

在一盒餐食中,有肉也有菜,烤好切片的火雞肉搭配上肉汁調料,同時還有開胃的前菜酸甜梅子果醬等。

據悉,此次餐食派送活動是由華埠青年會等聯合舉辦,為上百個散房家庭準備了數百份的餐食,讓在疫情之中的新移民和華埠低收入家庭,可以安心地在家歡度節日。(李晗)

相關焦點

  • 美最嚴苛移民法引聯邦州府鬥法 實施在即華人譴責
    中新網7月23日電 綜合美國華文媒體報導,美國聯邦政府針對亞利桑那州新移民法的起訴案件22日在鳳凰城聯邦法院舉行。被譽為「最嚴苛」移民法的亞州新法過關伊始即引發「違憲」、種族歧視的爭議,更招來7宗訴訟,負責審理的法官預計處理7案恐將耗時數年。當地華媒探訪獲知,如今新法實施在即,亞利桑那州華人褒貶不一。
  • 美劇《戰士》:舊金山華人移民秘史
    《勇闖奪命島》裡被邁克·貝「作踐」過的舊金山《地心末日》裡開場即被毀滅的金門大橋過去一直納悶,美國的地名大都是「新」字打頭的,比如新英格蘭、新墨西哥、紐奧良,紐約(New York)的名字直譯過來也是新約克,怎麼這「新」字輩的名字裡面突然冒出來一個「舊」打頭的?
  • 美媒:華人新移民靠中文APP適應在美生活
    參考消息網5月3日報導 美媒稱,2014年,格雷絲·回(音)從中國移民到洛杉磯。當她在谷歌中輸入「洛杉磯移民」後,第一個搜索結果就是洛杉磯華人資訊網。這是一個雜亂無章的網站,有68萬個分類廣告條目,35萬註冊用戶,200萬的月度訪問量,在15個城市還有姐妹網址,實際上已經變成在美華人的門戶網站。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4月29日報導,使用洛杉磯華人資訊網找工作的回小姐說:「美國的網際網路對我來說沒用。我的英語不夠好,找不到我需要的東西。」
  • 美舊金山展出華人姓氏燈籠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
    美舊金山展出華人姓氏燈籠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 2017-01-31  指著自己的姓氏,劉小康對中新社記者說,作品的構思來源於一本華人姓氏書籍,從英文的翻譯中可以大致了解華人移民的祖籍和方言。  他以自己的劉姓為例說,「劉」在中文只有繁簡兩種字體,但在美國使用的英文翻譯中卻有Lau,Leo,Lew,Lewis,Liu,Lou,Low,Lowe和Lue等9種完全不同的拼法。
  • 美舊金山警方調查針對華人的塗鴉仇恨犯罪事件
    美舊金山警方調查針對華人的塗鴉仇恨犯罪事件 2015-09-08 08:49: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美媒:研究舊金山華人遷居史 美學者獲獎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舊金山的西面,像是列治文區、日落區和英格賽區,如今都是華裔聚居區。華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從舊金山城東的華埠遷居到城西的?一位白人歷史學者羅本地(Woody LaBounty)對此深深著迷。
  • 美媒:美國華人最新聚居分布圖出爐 他們喜歡住這裡
    中國人來美最喜歡在哪裡定居呢? 位於華盛頓的移民政策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中國移民人口最集中的在兩個州是加州(31%)和紐約(20%)。(資料圖:美國僑報網) 截至2011年至2015年,紐約、舊金山和洛杉磯是中國移民人數最多的美國大都市地區。
  • 美媒:拜登將發表「感恩節演講」
    美媒:拜登將發表「感恩節演講」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剛剛消息,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於當地時間25日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發表「感恩節演講」。
  • 李永 | 舊金山華人爭取平等教育權利的抗爭(1860-1947)
    1870年代舊金山頒布排斥華人的法例甚多,其中包括∶《人行道例》,禁止使用華人擔挑;《劇院例》,禁止上演粵劇;《辮子例》,留辮子者,要付交「辮子稅」等。在國家層面上,國會先後通過了多部限制華人移民的法案,其中1882 年《排華法案》是美國歷史上第一部限制特定族群移民美國的法案。該法案不僅限制華人移民美國,還對已經在美生活的華人設定了若干法定限制。
  • 舊金山:有金門大橋的光輝,也有華人的悲情
    新老球館的位置對比圖,老球館甲骨文中心其實並不在舊金山市區,而是在灣區另一頭的奧克蘭,跨過大橋才能到達,且據說位置非常偏僻,周邊餐飲、購物等都不方便。新球館就則在舊金山市區。舊金山唐人街博物館詳盡地介紹了早期華人移民美國的歷史背景,早期移民的構成,以及他們如何在異鄉生存與紮根,主流社會對他們的接納與排斥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對「Paper Son」(一般譯為「紙生子」)的介紹。19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大量華人湧入美國。但是華人獨特的生活習慣以及過於勤勉的工作態度,卻招致了美國主流社會的反感和排斥。
  • 金山路遙:百年華人移民美國史
    由於國內勞動收入很低,而移民到美國的費用昂貴—旅費、利息和辦理移民證件的費用約共200美元,等於在國內不吃不用、勞動10年以上的收入,所以一般民眾難以承受。當時美國華人每人平均一年的匯款為30美元,相當於18-25兩銀子,這是一筆較大的收入,可以供應一個四口之家購買一年的口糧和其他家用必需品的生活開銷。  華人赴美的熱潮甚至促使了相關行業的繁榮。
  • 美媒:美國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全國三分之一醫院病床告急
    舊金山市衛生局局長格蘭特·科爾法克斯(Grant Colfax)博士9日表示,到12月27日「舊金山灣區重症監護病房就將滿員,且「還是在情況不會更惡化的前提下,可是更加惡化的情況是很可能發生的。」科爾法克斯表示,舊金山目前有123名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接受治療,是歷史最高水平,這其中有30人在重症監護室。感恩節使得當地新冠肺炎病例激增,住院治療人數和需要重症監護病房的患者都迅速攀升。
  • 舊金山:華人移民最多的城市之一,一座很多人迷戀的城市
    舊金山,又譯「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舊金山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加州僅次於洛杉磯的第二大城市,美國西部最大的金融中心和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舊金山是19世紀的淘金熱聖地,是華人移民最多的城市之一,三面環水,一面環山。舊金山因地理位置原因早晚溫差較大,所以去舊金山的時候,即使是夏季也建議帶上一件薄外套。
  • 漫談華人如何翻譯美國地名 與移民歷史發展有關
    漫談華人如何翻譯美國地名 與移民歷史發展有關 華裔市長勞朱嘉儀解釋說:「『柔』字語境中有溫和、仁慈、美善的含義,『斯』因慣用詞斯文而頗有文質彬彬之感,『密』則有關係親密、繁茂的意思。」此前,中文媒體及華裔商家常稱該市為「羅斯密」或「柔似蜜」。擁有5.3萬居民、亞裔佔60.7%的柔斯密市在市議會上討論該市的中文名稱,這在美國歷史上大概絕無僅有。
  • 新移民邂逅新經濟 新興產業把華人新移民帶入英文圈
    中國僑網1月1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華人在美國經營中餐館已有超過百年歷史,以前來美新移民多是在中餐館這類華人傳統產業中討生活,因為英語語言能力有限,他們很少有人能夠「逃離」中國城。
  • 外媒:美華人移民兩代分歧大政治立場分兩大陣營?
    這樣一位在華人社區備受認可的人物,到底說了什麼招致如此多的非議?「新的亞裔,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移民,仿佛一夜之間從美國各處出現」,吳華揚在文章中說,「每當我遇見他們,聽到的都是抱怨,他們很沮喪」。吳華揚稱,新移民對已經融入美國社會的亞裔感到很憤怒。接下來,這位教授列舉了新移民在老僑民眼中的形象,「珠光寶氣、不排隊、摳鼻子、隨地吐痰、開車不守規矩……還有,希望他們至少不吃狗肉」。
  • 美媒:川普政府離任在即 為留政治遺產忙推新政
    據美媒報導,白宮在近期落實了一系列「最後時刻」的政策和任命,很多高官為此忙碌起來,為的是給川普以及自己留下政治遺產。《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政府希望,這些政策和任命帶來的影響能夠延續至拜登上臺以後,以鞏固政治遺產。
  • 美洲原住民感恩節日出儀式在舊金山「惡魔島」舉行
    當地時間11月28日,一年一度的美洲原住民感恩節日出儀式在美國舊金山「惡魔島」(阿爾卡特拉斯島)舉行,上千名觀眾登島觀看。這項儀式旨在紀念美洲原住民佔領「惡魔島」50周年,喚起人們對美洲原住民群體及文化的關注。
  • 《漂在紐約》真實再現海外華人新移民生存現狀
    優秀的名人傳記能夠真實地再現主人公的生平,但能成為這些傳記主人公的只是極個別名人,其生平對海外廣大普通華人的生活現狀未必具有代表性。  海外普通華人新移民的生活現狀究竟如何?  立玉女士的《漂在紐約—美國華人新移民生存狀況實錄》一書填補了這一空白。該書記錄了從事20多個不同行業的23位華人新移民在美國最大的都市紐約的真實生存狀況。
  • 華裔在美國150年:回顧華人在美創業之甘苦今昔
    美國華人概況:為美國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華裔屬於最早移民美國的族裔之一,華人大批移民美國的歷史至今橫跨了一個半世紀。這150年的歷史見證了華裔移民在新大陸頑強求生、艱辛創業,尋求新生活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