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命運的

2020-09-13 綠階窗前草不除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34;


播下一種優良習慣。


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你能不能擔重任,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習慣有關。

最近朋友圈都被高考狀元刷屏,在眾多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裡,有廣泛閱讀課外書的,有上課認真聽講的,還有培養興趣愛好的...

河北高考狀元孟祥熙,在他小的時候,他的父母主要是培養他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進入初中後管理上就不多了。

的確,將孩子領上正確的方向後,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後面的管理就會輕鬆很多,可見,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多麼重要!


每個孩子天生都愛學習。


學生階段是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像上面那位孩子一樣,雖然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的,往往缺乏良好的習慣。

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

第一:生活老師。由學校老師或志願者擔當。生活老師職責:帶領養成愛整潔乾淨愛勞動習慣,培養基本生活文明禮貌、禮儀。最好每周或每月清理衛生一次,不少於30——60分鐘,學生、老師或志願者共同參與。在老師或志願者缺位情況下,要求獨立完成洗臉洗衣,否則,班主任老師有權罰站,或寫出深刻檢討書。

第二:監護人。監護人職責就是:不但引領傳遞知識技能,還要春風化雨,傳遞優良審美、道德價值觀。一方面共同航模動手製作,一方面貼心心理輔導、精神滋養。日久生情、日久見人心,建立充分的思想感情交流,成為學生受尊敬的志願者,監護人培養建立,自然水到渠成。換句話說,誰能夠付出更多,更受學生歡迎,誰就是理想的監護人,生活引路人,學生知心大夥伴。

第三:小型家庭圖書室。真正的教育其實是自我教育,也就是重新發現認識自我的過程。而自我的建立與發現,需家長、老師、志願者通力合作,善於以優良精神資源或人生榜樣,發掘引導力爭,家庭圖書室,力爭500——1000冊,2年內完成,將更多孩子吸引過來,遠離電腦遊戲和電視。

第四:與學生合作共同制定短期或長期目標,比如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至少3個月,獎勵圖書2本;全年三好學生,獎勵寒假一天看電影、逛書店、泡圖書館、博物館、肯德基美食或短途旅行一次。只要有夢想,哪怕小小夢想,都傾情助力實現。並向學生說明:不再捐款捐物,必須依靠個人雙手,勞動贏得尊嚴,也不贊成其他公益組織輕易捐款捐物。

第五:無償提供收納箱,衣架或衣櫃等物品,將小家或自己的房間,收拾得更整潔漂亮,目的在於:保持造就整潔的生活環境,起碼文明教養。


每個成功的學生背後,都有一個成功的家長。


教育就是習慣培養,尤其是小學階段。

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很多,上面的習慣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習慣,在孩子12歲以前養成,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這樣孩子上了初中後就會很省心了。

相關焦點

  • 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李玫瑾教授:是性格而非智力
    最近《哪吒》電影中有句臺詞可謂是火遍全網,「我命由我不由天」,讓不少人都鼓起勇氣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可要說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我聽到過很多答案。在父母和孩子的眼中能夠決定命運的,大多數選擇的是智力。
  • 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請防微杜漸
    作為父母,也許孩子的某些行為你覺得是他不懂事,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習慣;一個人習慣久了就成了行為的驅動力,變成了他的性格,到時候就決定了他命運的走向。不要覺得事情都不會發生在你身上,請不要用淚水去悔恨。一個好的蘋果因為一個小蟲潰爛僅僅一天;千裡之堤潰於蟻穴。永遠記住防範於未然,吸取別人的教訓,永遠都是對的。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聽起來霸氣,那你是否思考過「我」中有哪些因素最終決定了你的命呢?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人到中年我就在「稟性難移」這四個字面前低了頭,也隱隱約約感覺到性格對於人生的影響,直到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這種觀念越來越強烈。
  • 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你命運的其實是三觀
    接著會發現,幾乎最終所有的問題,追根究底可以歸結到三觀或思想,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思維方式。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對於自己要活成什麼樣子、想要追求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想做成哪些事、怎樣才能不白來這世界一遭等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心境中,也有不同的看法。這些,其實也透露出一個的三觀和思想。
  • 這些富人思維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這些富人思維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一個人要耐得住煩,命運要讓一個人成長起來的時候,總會安排一些讓人不順心的人或者事刺激他,這是規律。抱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修煉內功上,練好本領跳出討厭的圈子,再堅持一會兒,可能只差一步就成功了。學會暗自努力、自信篤定、微笑和善,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能力和物質做後盾,人生就會變得底氣十足。
  • 心理學: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心理學: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性格!1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千百年來,人們都在苦苦追尋著答案。2的確,無論放到哪個年代,無論考察多少的人生軌跡,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性格對人生命運有著決定意義。
  • 是什麼決定一個人命運?李玫瑾教授坦言:不是智力,而是性格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不認同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可是到了中年,儘管仍舊是不想承認,但是事實確實是如此。特別是在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話之後,越來越認同性格在人生中所發揮的作用。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所教的專業是犯罪心理學。因為對於這方面是有很深入的學習,所以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當被問道,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什麼。她的回答是性格,為什麼是這個答案呢?
  • 習慣決定命運,良好的習慣,等於給孩子裝了一臺健康成長的發動機
    一個好的父親,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為孩子做好榜樣,這在未來將會決定孩子所能抵達的上限,也就是說父親的格局決定了孩子能夠飛得有多高。母愛如水,溫柔寬厚。我們常說嚴父慈母,一個好母親對待孩子往往更溫柔、更寬厚,女性的特質決定了母親在教育中往往更能包容理解,也更有耐心。這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母親的格局,決定孩子能夠走得有多遠。
  • 心理學:有時候一個人的命運,從出生就決定了
    在我們探討心理學的時候,一直說什麼是人格,人格就是早年與父母的互動中產生的,如果性格可以決定命運,從某種程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後期不完善自我,沒出生看他的父母就能夠判斷這個孩子一生的命運。糟糕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維吉尼亞薩提亞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這三樣東西,與勤奮和努力關係不大
    很多人說習慣決定命運、貴人決定的命運,也有一些人說命運天註定,是無法改變的,認命算了,其實他們說這些都有一些道理的,但是還是不夠全面,我覺得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由下面這三樣東西綜合決定的,不要片面地理解一些觀點,會給你帶來錯誤的方向指導,我們可以看看,身邊一些勤奮的人,他們也許可以養家餬口了
  • 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特級教師魏書生認為:教育歸根結底是培養習慣,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新學期,這10個學習習慣,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1. 記憶習慣一分鐘記憶,把記憶和時間聯繫起來,這裡還含有注意的習慣。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要把學習任務和時間聯繫起來,通過一分鐘注意、記憶來培養學習習慣。
  • 格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作者 | 樊登讀書 · 展雅主播 | 樊登讀書 · 六哥曾國藩曾說: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和。寡合則非涉世之道。當一個人或是一個領導嚴於律己,讓自己行為端正的時候,身邊的朋友、下屬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感化,效仿你的做法,對自己更加尊敬。在世之道,唯有自己的品行端正,才可以感化他人。
  • 心理學: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從來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思維方式
    一個人的一生命運的走嚮往往來自我們內在的潛意識,心理學家榮格說: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而潛意識又與什麼息息相關,可以說潛意識來自我們內在的思維方式。有時候決定我們人生並不是智商,也不是學識,真正決定我們命運的往往來自我們深處這些思維意識,它才是我們命運的推手。
  • 抓周 是否真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抓周 是否真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就是講,一個人在兒童時期,就能看出長大能幹什麼。具體測試的辦法,就是試兒或抓周。也就是說,在孩子剛滿周歲的時候,放好多小巧的東西,讓周歲的兒童去拿,他或她拿到的第一件東西,就預示著他或她以後的職業、命運。這在中國古代和現在的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記載。
  • 性格決定命運,也會決定智商
    一個人的先天命,一個人的先天智商,他們都是不變的,但是一個人的後天智商,往往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來改變的,所以一個人的後天命也是可以通過提升一個人的修為來改變的。要知道:性格決定命運,所以要通過提升自己的修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關鍵的還是要把自己的性格傾向於好的反向發展。
  • 童年經歷與出身是否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撰文|賀成偉《苔莉絲的一生》,(奧)施尼茨勒著,趙榮恆譯,獨角獸文庫|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6月童年經歷是否足以決定命運?從小說標題就可以看出,兒子是早期短篇小說的中心人物,而母親則更像是一個孩童「固置創傷」的隱喻。由此,母親臨終時的懺悔可以看作一種自然主義決定論的佐證,即一個人的出身(Abstammung)和其所處的環境 (Milieu) 決定了他的人格,也由此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的命運。
  • 性格決定命運?也許是認知的差距,決定了無數人的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我們可謂耳熟能詳,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比如韋小寶的性格是圓滑的,所以他能夠在江湖和官場上如魚得水。而茅十八的性格是直率的,所以他差點就被砍頭。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難以改變的,如果按照性格決定命運的邏輯,那人的一生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 誦讀《金剛經》不僅可以積累福報,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有的人改變命運靠的是知識,有的是改變命運靠的是經驗,有的人改變命運靠的是交際,有的人改變命運靠的是父母,但是也有的人改變命運靠的是《金剛經》。當人們遭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時候,有時候會調侃一句說,這就是命。
  • 心理專家:性格決定命運,有一種人可以改命
    博納:一個人的個性決定了命運,從而決定了未來,這使我領悟到,有道是,修行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原來是要先改變個性才能改變命運。蒂娜::是的,有些人聽別人說光的能量運作可以改變命運,就去上 「靈性課程」,但修了很久,敏銳度與覺知力是增強了,但只是用來覺察別人的錯誤,批評別人的不是,對自己內在恐懼、憤怒,或操控等意識卻毫無覺知。
  • 「稀裡糊塗是人生,亂七八糟乃命運」:你的習慣,就是你的命運
    人生總會與一些荊棘相遇,在那片雜亂叢生的荒野之地,會有數不盡的悲歡離合與心酸過往,曾經的我們習慣了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熬過所有生命的苦,一個人去嘗這世界最美的甜,於是習慣著,習慣著,我們都奔赴向了各自的人生道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