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有時候一個人的命運,從出生就決定了

2021-01-09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記得前些年引發轟動的電視劇《歡樂頌》中,一位讓人既可恨又可憐的人物樊勝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家庭,就是她一生的宿命」。

心理學家阿德勒也說過,「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

在我們探討心理學的時候,一直說什麼是人格,人格就是早年與父母的互動中產生的,如果性格可以決定命運,從某種程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後期不完善自我,沒出生看他的父母就能夠判斷這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糟糕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一個人

維吉尼亞薩提亞說: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如果一個人不了解潛意識,就只能被自己的潛意識牽著鼻子走,沒有察覺,兜兜轉轉幾十年,走了很多不必要的彎路。

那麼潛意識中的很多模式究竟是如何影響一個人呢?

這裡又要引用《歡樂頌》這部電視劇,當我們聽到她那個不稱職者母親說出:「小美啊,你要幫幫你哥哥呀。」這句話是多麼可恨。

樊勝美那麼辛苦的賺錢,結果不過是杯水車薪。

即使樊勝美已經到了上海這麼大的城市,可內心依舊無法擺脫糟糕家庭帶給她的束縛,當我們覺得她可氣時,是否也看出了她可憐的一面,原生家庭就像一個魔咒一般阻擋她獲得幸福。

後來另一部電視劇《都挺好》更是把原生家庭影響一個人的現象放的無限大,

蘇明玉的母親對她是恨,恨蘇明玉的到來毀了她的前途,毀了她到上海發展的機會,毀了她與昔日愛人的美好未來。

你看到了,這兩個人雖然最後都很成功,看似已經擺脫了早年束縛,可還是千絲萬縷與過去有著種種聯繫。

《無聲告白》裡有一段關於家庭的描寫,印象很深:

「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其恐怖在於,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地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是的,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總是潛移默化的,等我們意識到的時候,那些影響早已經深入骨髓。

怪不得心理諮詢中有個規律,一個人如果沒有處理好和原生家庭的創傷,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內心依舊會「不擇手段」把你拉回來。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的環境,可我們有能力選擇自己未來人生中的人、事、物(即便這些也會受原生家庭觀念的影響)。

比如倘若自己的家長曾經對自己造成過影響,但基本還算聽得進去話和能夠對待過去有所反思的,就和他們講述一些專業知識告訴他們需要怎樣的對待,必要時甚至可以採取樹立邊界,告訴他們你是你,我是我。

但如果你如果遇到一個不太開明的父母,你要接受這個事實。父母因為成長環境有他們的局限性,但是他們支撐家庭走到今天。你也許在過去很不愉快,但你得往前走,而不是糾結過去,改變父母造成很多矛盾。你可以好好照顧自己、過好的生活,找一個親密伴侶,重新塑造一個依戀關係來降低原生家庭的影響,你可以跟原生家庭拉開距離,重塑一個生活圈。

做到上述其實還不夠,你還需要覺察自己內心的創傷,有時候在關係中甚至會出現自己都無法理解的行為和情緒,這是非常影響人際關係的,要留意哪些是針對現在的人和事的,哪些是借題發揮的屬於過去的,不要把屬於過去對父母的情緒摻雜進來,投射並發洩在親密伴侶與朋友身上,另對方莫名其妙的不能接受。

最後,我也是想說一個很多遭受不良家庭迫害朋友不願意聽的話:儘量和父母和解。

靈性作家張德芬女士曾在她的文章中說,要與我們的父母和解,然後生命的能量才能更好地流動起來。

如果我們在期待完美的父母,我們就會對父母充滿恨。如果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父母,我們就會對父母充滿了慈悲。

說個心理現實的真相,為何要和解,因為我們出生後就會帶著一部分父母的人格,這些甚至無論如何努力多很難擺脫,假如怨恨父母不斷就是怨恨自己不斷,自我攻擊是心理障礙和痛苦的根源。

在人生中,不只是原生家庭這個關係會傷害你,任何關係都可能產生傷害,應對人生中關係的傷害是你未來一輩子的事情,當你與自己和解後,你會開始有能力或至少像個成年人一樣敢於面對關係的真相,這樣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這個過程很難,但很有意義,畢竟人生只有一次,記得看過很經典一句話:

真正的賭神無法決定自己抓到一手好牌,但即使手中都是爛牌也會努力打出王炸。

努力吧!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心理學: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性格!1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千百年來,人們都在苦苦追尋著答案。由此可見,性格因素對一個人事業成敗具有多麼大的影響。命運主要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環境和性格。環境規定了一個人的遭遇的可能範圍,性格規定了他對遭遇的反應方式。由於反應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義,因而也就成了本質上不同的遭遇。性格無所謂好壞,好壞僅在於人對自己的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人有自己的自由。
  • 心理學:這三個關鍵詞往往決定你我的命運
    命運是什麼,有人說八字決定我們的命運,又有人說,我命由我不由天,很多時候,命運的波譎雲詭與無聲氣息總是讓我們無法參透,但其實命運並不是無章可循,真正決定我們命運往往是這三個關鍵詞:心理學:命運三大因素1、態度是基礎很多年前就有一本暢銷書書叫做《態度決定命運》,無論你相不相信,在積極心理學看來,
  •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佔星是否能夠決定人的命運?
    佔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隨處可見,喜歡佔星的人也比比皆是,那麼佔星是否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呢?類似的實驗在心理學研究中,還有很多,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人如果被貼上了某種標籤,他就會不自覺的向標籤所指的方向去發展,因為他對自己的形象管理會出現混亂,以至於完全失去原來的自己。心理學上稱之為「標籤效應」。
  • 心理學: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從來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思維方式
    一個人的一生命運的走嚮往往來自我們內在的潛意識,心理學家榮格說: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而潛意識又與什麼息息相關,可以說潛意識來自我們內在的思維方式。有時候決定我們人生並不是智商,也不是學識,真正決定我們命運的往往來自我們深處這些思維意識,它才是我們命運的推手。
  • 改變你認知的心理學實驗:基因決定了命運?
    從這期文章開始,我會做一個有關「改變我們認知的心理學實驗」的小專題,如果對你產生了一些啟發,請關注我查看後續更新。:基因在決定個人性格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如果說基因能決定性格,我們就可以推理出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會決定命運的。他們找到了56對同卵雙胞胎參加試驗,同卵,就意味著他們的基因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這56對雙胞胎從小就被不同的家庭收養,有的甚至從一出生就沒見過面,因為這次實驗才相聚。
  • 心理學:「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性格與成功人生的3大關係
    文 / 心理學知識星球心理變,態度亦變;態度變,行為亦變;行為變,習慣亦變;習慣變,人格亦變;人格變,命運亦變。——心理學摘錄俗話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話也不無道理,畢竟每個人做人做事的行為方式不同,命運自然也不同。
  • 格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當一個人或是一個領導嚴於律己,讓自己行為端正的時候,身邊的朋友、下屬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感化,效仿你的做法,對自己更加尊敬。在世之道,唯有自己的品行端正,才可以感化他人。有格局的人,不與往事糾纏心理學曾提出:「心理衍射論」,是指因為過於關注某些小事情,而導致精力無法集中於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
  • 哈佛心理學:你知道為什麼性格決定命運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性格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些問題都可以從個體心理學中獲得清晰的答案。都可以從個體心理學中獲得清晰的答案。古希臘偉大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人的命運在於他的精神之中」。個體心理學認為人類精神的多有表情的都朝向一個目標,自卑感、欠缺感和不安全感決定個人存在的目標。
  • 是什麼決定一個人命運?李玫瑾教授坦言:不是智力,而是性格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不認同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可是到了中年,儘管仍舊是不想承認,但是事實確實是如此。特別是在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話之後,越來越認同性格在人生中所發揮的作用。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所教的專業是犯罪心理學。因為對於這方面是有很深入的學習,所以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當被問道,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什麼。她的回答是性格,為什麼是這個答案呢?
  • 《天道》:一個人的「文化屬性」,決定了他的命運,理由很現實
    《天道》這部劇,丁元英說了一句讓我至今不能忘記的話:「一個人的文化屬性,決定了他的命運,而且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如此強大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文化屬性,就是一個人在所生存的環境下產生的思想和價值觀。
  • 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李玫瑾教授:是性格而非智力
    最近《哪吒》電影中有句臺詞可謂是火遍全網,「我命由我不由天」,讓不少人都鼓起勇氣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可要說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我聽到過很多答案。在父母和孩子的眼中能夠決定命運的,大多數選擇的是智力。
  • 出生時辰決定命運?
    出生時辰決定命運?日月星辰有自己的運行軌跡,人的出生也有對應的生辰時日。關於人的出生時辰,我們古代叫做生辰八字。提起生辰八字,古人可以說非常之看中,人們更加認為一個人出生的時辰能影響一生的命運。特殊時段出生的男女命運福氣都會比較好。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俗語也是關於出生日期對於一個人命運的影響。
  • 弗洛伊德和榮格經典心理學名句:性格決定命運
    他的學說影響了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政治學、社會學和流行心理學……弗洛伊德、達爾文和馬克思可算是20世紀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美國心理學家T. H.黧黑1,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2,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聽起來霸氣,那你是否思考過「我」中有哪些因素最終決定了你的命呢?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人到中年我就在「稟性難移」這四個字面前低了頭,也隱隱約約感覺到性格對於人生的影響,直到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這種觀念越來越強烈。
  • 這些富人思維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這些富人思維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一個人要耐得住煩,命運要讓一個人成長起來的時候,總會安排一些讓人不順心的人或者事刺激他,這是規律。抱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修煉內功上,練好本領跳出討厭的圈子,再堅持一會兒,可能只差一步就成功了。學會暗自努力、自信篤定、微笑和善,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能力和物質做後盾,人生就會變得底氣十足。
  • 心理學:一個人的外在形象,決定了一個人的層次
    儘管人們對"外表決定水平"的偏見存在懷疑,但調查人員仍然在壓力下工作,發現這些結論符合社會心理學的規律。可以看出,男孩和女孩的外表優勢是存在的,也就是說,自己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群的薪資和工作仕途。
  • 能量磁場決定著人生的命運
    能量磁場決定了人生命運有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己周圍的一切順風順水順心情,而有的時候卻感覺身邊的所有總是事與願違,令人大失所望。慢慢地,我們習慣地把這一切都歸於命運。對《易經》和《黃帝內經》略微有一點知曉,每個人因為出生的生辰八字不同,確實也是有著不同的命運。有的人出生就在富麗堂皇、錦衣玉食的家庭,而有的人卻從一出生就在饑寒交迫、一貧如洗的家庭奔走著,承受著家族共有的命運,這些也都關乎著以後的起心動念。因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每個人與生俱來所有擁有命運是有所不同的。
  • 什麼在決定你我的命運?自我實現的預言
    潛意識就是命運。我們的外在命運和我們的內在想像,也就是內在意識是鏡像的關係。潛臺詞是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外在命運看到他的內在想像,也可以通過它的內在想像,看清楚他的外在命運。同樣如果我想改變自己的外在命運,就需要去認識和改變我的內在意識。
  • [人物新周刊]情商決定命運
    心理學女博士張怡筠在參與《人物新周刊》節目時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性格決定我們的情商,情商決定我們的命運   「情商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一言以蔽之的話,就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理解跟管理的能力,以及察言觀色別人的情緒、與別人溝通跟相處的能力。即理解自己、管理自己,這兩大能力就構成我們一個人的情商能力」。
  • 童年經歷與出身是否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撰文|賀成偉《苔莉絲的一生》,(奧)施尼茨勒著,趙榮恆譯,獨角獸文庫|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6月童年經歷是否足以決定命運?由此,母親臨終時的懺悔可以看作一種自然主義決定論的佐證,即一個人的出身(Abstammung)和其所處的環境 (Milieu) 決定了他的人格,也由此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的命運。同時,這也契合了世紀末精神分析的熱潮,就像赫爾曼·巴爾(Hermann Bahr, 1863-1934)描述現代人閃爍不定的心理現實時引用的詩句:「夢境,母親啊,永不說謊。」